【篇一:医学历史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是不可缺少的。可是现在大多数都是西医,那些知名的大医院也是西医居多,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中药给淡忘了。我国古代的医术也是很厉害的。比如一些有名的医学人才像扁鹊、华佗、张仲景……他们的医术是非常高明的,也为当时的人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想知道他们吗?想了解和他们有关的一些事吗?如果想,那就跟我来吧。
扁鹊,战国时的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他给人看病运用望、问、闻、切。大家都听说过“讳疾忌医”的故事吧。扁鹊初见蔡桓公就知道他有病了,但不严重,扁鹊就告诉他如何治疗。可是桓公不认为自己有病,以为是扁鹊为了邀功而说的谎话。随后扁鹊每次见了桓公,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并告诉他该如何治疗。可桓公都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扁鹊远远看见桓公就知道他已经无药可救了,就赶紧走了。直到桓公知道自己得病时,再召扁鹊,扁鹊已经逃走了。通过观看桓公就知道他的病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有多高超。当然,他有那样的成就,也是付出了一番心血才做到的。
华佗医术高明,擅长治疗各种病症。曹操常患头晕病,华佗运用针灸的方法,每次都针到病除。他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手术前先对病人实行麻醉,等病人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做手术。他的这种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佗被后代医学界尊称为“外科鼻祖”,民间则称他为“神医”。华佗还提倡通过劳动和锻炼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他仿照古人的导引之术,编了一套“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使人在各部位得到适应的活动,从而增进健康,消除疾病。
我们现在不仅要采用西方的医学技术,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中医中药。
【篇二:中医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中医机器人简称中医AI,英文名tcm robot,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AI,中医AI是创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现在要推广到美国,现在我是这家公司的CEO。
要把这个产品卖出去,我要考虑三个点,一支持度:美国人支不支持中医?二是消费人群:谁会买我的产品?三是销售渠道:怎怎样把产品卖出去?
我要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AI,它可以干许多事。诊断方面,数据库能容纳上几亿的处方,实在查不到的时候,会直接连线老中医开方子,机器人会吐出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凭处方去实体店取药。治疗方面,机器人可以提供按摩、推拿、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还会提出各种建议。
产品融合了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分别配有摄像头、语言交互系统和脉振仪,可以从你的面部肤色,声音和脉冲看出你的毛病,中医AI使生活更美好。每个机器人都是独家定制,是专属于你的机器人,虽然价格稍有些昂贵,但如果你爱护的好,用一辈子绝没有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中医AI呢?首先,让生活更方便快捷,解决中国“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其次,也是对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讲话“要搞创新,也要遵循传统”的积极响应,而中医AI两者兼容。
现在中国人一般生病都要去看西医,不看中医原因有三点:一是西医更科学,中医更传统。二是西医看重部分,哪疼治哪,而中医看重整体。三是西医药效更快,相反中医药效更慢,但更温和。
有人问我中医机器人有什么好处,我想说的是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篇三:知中医爱中医】
今天万里无云,我们小记者们荣幸地去中医院参观了一回。
一路上我们嘻嘻闹闹的,不久就到了这诺大的中医院门口,刚走到里面,原本七嘴八舌的队伍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而且还特别有礼貌地齐喊门口值班的护士姐姐:“姐姐好!”护士姐姐温柔地对我们微笑,说:“你们好!”
我们爬到六楼,听一位中医介绍关于医学的知识,比如:中医、西医的特点;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四大经典》有哪些;中医有哪些名人……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还是一门哲学。学好中医,不仅可以养生、治疗疾病,还可以修生养性。
后来我们去了针灸、拔火罐的治疗室。我们来得真是巧,刚好有一位叔叔在做针灸,好奇的我们立即上前围观,还调皮地问那位叔叔:“叔叔,疼不疼啊?”叔叔每回就摇摇脑袋,摆摆手说:“不疼不疼。”医生还把叔叔当作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让他配合着做了一次拔火罐教学,叔叔这个“小白鼠”乐在其中。医生先用镊子夹着一块煤,再用打火机把煤点燃,煤一下子就燃出了一团火焰。医生用熟练的手法将火罐在煤上烧一下,然后迅速地轻轻摁在叔叔背上,拔火罐吸住叔叔背上的肉,慢慢的肉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紫。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系列变化又马上问正在闭着眼睛享受的叔叔:“叔叔,舒服不?”叔叔慢悠悠地回答我们:“嗯~舒服极了!”
我们还去了最后一个地方—中药房。走在离中药房还有十多米处,就传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当我们越走越近时,那股难闻的味道竟奇迹般的消失了。中药房里有蟑螂、甘草、灵芝、板蓝根等许多中药。
天气越来越冷,所有的同学以及老师们都要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这样才不会进医院。就算进了医院,我们也要乖乖地把药喝光,毕竟良药苦口利于病嘛。
【篇四:选择路口】
一片森林分成两条小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
我独自一人在九山漫步。春日正好,树上的枝芽已露出青葱小苗,雏鸟始学飞,百花争绽放,万物悄然生长……路旁,一个女孩子嚷嚷着要吃冰激凌,大人说:“不能吃。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我不禁皱起眉头,心情烦躁起来,从小听得最多的便是这句话了。
昨天,和父母吵架了。
家里很多人都是学医的,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医生救死扶伤,济世助人,伟大而神圣,所以我从小心中便有一个梦——成为一名医生。
小时候,身体不大好,常常生病,便和许多医生打过交道。我害怕精明能干的西医,喜欢慈祥亲切的老中医。老中医们总是笑眯眯的,身上还有股好闻的药草清香。一次,我觉得药苦,不肯喝,母亲命令地说:“良药苦口!一定要喝!”对面的老中医却不慌不忙,笑眯眯地打开一个药柜,取出一味草药,说:“放入这个就不会苦了,你试试?”我赌气般地要他保证,他也笑着和我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果真,原本苦涩的药汁隐含了一丝甘甜,那甜,真神奇,一下子消融了我对苦药的恐惧。据说,这味药叫甘草。此后,喝苦药时妈妈总会放入一些。中医生可真神奇!
昨日,我向父母诉说了埋藏心底多年的梦想——成为一名中医。未想他们竟然都很反对。他们认为现代人偏爱西医,学中医没前途。我当时很气愤,也很伤心。究竟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不禁埋头哭泣,泪光中,看见了爷爷模糊的影子,爷爷便是学中医的,他身体快不行时,常常说起以前的事,每每提起被他治好的患者时,他便会不自觉地笑起来,笑意浸在条条岁月的沟壑中,使得他无畏病痛。他说,患者的笑容是他最想见的。模糊中我仿佛听见爷爷轻轻地对我说,勿忘初心,坚持理想。一阵清风拂过,我抬起头,已经有了答案。
人生何其短暂,若不为梦拼搏,岂不是枉活一生?当你站在人生的路口面临选择时,你会选择哪条路?一位喇嘛对他的弟子说:“请选择困难的那条。”是啊,若与他人活得一样,人生有何意义?站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极目眺望,它或许荒芜,却别有风情,或许困难重重,但却别有滋味。
选择,是智慧,但更需要坚持!
【篇五:讨厌的痘痘】
我的肚子上长了一颗又红又肿的痘痘,我必须去医院里配一点药膏涂。
我乘着公交车来到中医院,先挂了号,再跑上二楼皮肤科签到,但我想都没想到,人竟然这么多!我是51号,现在才看到第32号,唉,要等多久啊!
我不耐烦地走来走去,终于,听到机器说:“请51号钟语晗到356诊室就诊!”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可是只有一瞬间,又变成了一张哭丧脸,我想:要是需要打针怎么办呀?我最害怕打针了!但是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诊室。一推开门,一位年轻漂亮的阿姨正在忙碌着,我给阿姨看了一下痘痘,她笑着问:“小朋友,你这不会是虫咬的吧,好大一颗啊?”我摇了摇头,小声问道:“要打针吗?”“不用,我们中医和西医是相反的,西医要靠打针来把痘痘缩小,而我们中医是靠涂药膏来把痘痘里的脓挤出去,所以,只要涂药膏就行啦!”阿姨解释道。
我走出诊室后,松了一口气,想:这个阿姨真好啊!妈妈连忙陪我去领药处领了药膏。回到家后,我立刻涂上药膏,一到两个小时以后,许多脓流出来了,痘痘也小了一点,这个药膏可真灵啊!真希望我能早日康复!
【篇六:关于中医的作文】
看着面前圣洁的医院,我满怀敬意走了进去,开启了今天的奇妙旅行——中医之旅。
我们排成两队,跟随医生走进了中医院的中医药房,参观了那儿的仓库。仓库里一包包药材静静的躺在柜子里,就像可爱的婴孩在母亲的怀抱中睡熟了,不吵也不闹。医生拿起一包药材让我们猜猜是什么。我毫无底气的说了一句:“鱼腥草吗?”我看到他摇了摇头,又有好多人说出自己的答案,都被医生否定了,最后他终于说出了答案,这是一包荷叶。我惊呆了,荷叶居然是药材呢!
参观完这个仓库,我们来到了中医师“战斗前线”——药房正厅。
在这个地方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车前草,刺猬皮,人中黄等都是药材,这可都是我先前所不知道的。我们还在医生的指导下体验了包药,一人拿一张纸就开始了。医生拿了一抽屉黄芪,让我们一人抓一把,然后就详细教我们怎样包药了。大家包完药全都受到医生的表扬,一个个脸上都满是笑容。
走出药房我们要跟随医生去煎药房,从负责人口中得知,他们之前煎药都是用非常小的热水壶,一壶一壶的煎,煎好一壶后就骑着自行车飞一般的到有关单位密封,又马不停蹄的回到煎药房,因为里面还煎着药。现在煎药都用专业的机器,药会自动密封,和以前比实在是轻松很多。
我们留在那儿看了一轮药材变成汤汁的过程,发现药煎出来时,药渣比药汁要多的多,看起来也很重,可见煎药的难处多多。
我们又去了针灸推拿康复科,一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慈祥的老爷爷看见我们的到来,微笑着向我们挥了挥手,我们也朝他挥了挥手。参观完这儿,我们就去了六楼会议室,听老院长胡云英的演讲。
老院长给了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只记得她说看病要望、闻、问、切,病通常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我还从中得知她今年已八十岁高龄,却依旧健朗,从医五十三年,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还说在她眼里真正的好医生必须要有医德,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懂得大医精诚。
有小记者问:“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吗?”胡院长说:“中医是中国自己的医学,他讲的是身体,而西医是西方的,一些是从外国流进中国的,需要经过化验、体检等好多程序才行。”
“咔嚓”,时间在此定格,中医之旅在一张照片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