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故乡的清明】
望着窗外如牛毛般的小雨,我的心便如同地上的小水洼一般,被雨丝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吟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忆就同窗外的雨丝,随风飞往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清明节。每当清明节前夕,故乡的心灵手巧的妇女就会折好“金元宝”“银元宝”,为的是在祭祖时烧给祖先,希望他们死后在天国能过得安好。即使折纸往往会耗去她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她们却说:“这可是烧给祖先的,怎么能有丝毫的怠慢呢?”在去祭祖之前,大人们往往会准备一些供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饭食:如猪肉、水果等。
到了清明那天,全家的老老少少都会带着祭祖用的物品,并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祖先墓前。年轻力壮者,或是扛着锄头,或是提着镰刀,卖力地清除着坟旁的杂草苔蕨。年长者,则负责摆放贡品和布置白布。当将坟墓的周围都打理好了,年长者就会将香烛点燃,并念念有词,无非是一些祝祷祖先在天国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后辈的幸福康健。然后亲人们都把折好的金银香纸,冥币倒入烧化,与此同时,人们还会点起一串鞭炮,来表示仪式的结束。看着熊熊烈火将一切都燃为灰烬,我不禁感慨人生无常,感叹人生的生离死别,暗暗希望还健在的长辈能长寿健康。
在扫墓过后,家中便会多了一种食品——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种植物的叶子制成的,有甜馅和咸馅。清明果便是这个催人泪下的节日中对我唯一的慰藉了。
清明虽是缅怀先祖的节日,却一样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其实孝敬长辈的最好方式,不光是在他们离世时进行纪念,更重要的是趁他们还在世时多陪伴多孝敬他们。
【篇二:神秘的舍巴节】
早就听说洗车河镇舍巴节有古朴神秘的土家祭祖仪式,有风情浓郁的民俗表演,有热情澎湃的千人摆手舞。我心向往之,却一直未能亲眼目睹。这次老师说带我们体验舍巴节的活动,我激动得一宿没睡好。
天擦亮,我们一行人就出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眨眼就到了。一条闪闪发亮的河穿镇而过,这就是洗车河。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河边的文化广场观看表演。
“土家祭祖”之“迎接巴部大神”开始了!十一条船在碧水上并排开来,去上游迎接“巴部大神”。
一条船在中间领头,其余的船分列两队。船上的人整齐有力地划着桨。中间领头的船上站着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手持法器,大声念着我听也听不懂的土家语。看他一脸庄重虔诚的模样,我揣摩应该是祈求巴部大神庇佑土家族人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或许是受到感染,同来的伙伴们都由开始的嘻嘻哈哈变得庄重起来。
船队穿过两座大桥,转个弯消失了。我和小伙伴们轻声猜测,这个“巴部大神”究竟是啥模样?
来了,来了,船队接到了“巴部大神”!船队还是原来的队形,中间的八条船上摆着“巴部大神”的塑像。
待船开近,我终于看清楚了。“巴部大神”那威武的形象震慑到我。他们的腹部到膝盖之间围着用动物皮做的裤子,披着一头长发,有的看上去很矮,有的顶天立地,有的一只手拎起一头牛,有的踩在老虎上,有的拔起一棵大树……看到“巴部大神”的这些塑像,我觉得他们真是土家族的骄傲!
迎来了“巴部大神”,这边的表演正式开始了。土家语演唱的《乃哟乃》、土家人就地取材用竹子自制乐器演奏的咚咚喹、根据土家民俗编排的千人摆手舞和打溜子,真让人惊叹连连。
最精彩的要数老艺术家们表演的茅古斯舞了。这次表演生动地再现了土家族人狩猎的场景。舞台中央摆着做猎物的道具。一群汉子头戴茅草编织的尖尖的帽子,身穿用稻草遮羞的原始服装,拄着拐杖,摇摇摆摆地出场了。他们像醉酒后走路的样子。
当发现猎物时,他们马上变得精神抖擞,小心翼翼。他们围成一个大圈,然后慢慢地将圈缩小。酋长一声令下,大家一起用拐杖打向猎物。猎物死了,汉子们用绳子将猎物捆好,把它扛回了村子。
分猎物之前,人们围成一圈进行祈福……
清清的洗车河静静地流淌,仿佛也在悠悠的回味漫长的岁月。
【篇三:五一劳动节作文】
同学们,你们这几天快乐吗?也许,大部分人会说快乐。我这几天也很快乐,现在,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这个快乐吧。
放假第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借了书以后,我和爸爸妈妈就去了人民公园。到了人民公园以后,我一眼就看见了描石膏像的摊位,我就想描一个,所以我恳求妈妈让我画一个,妈妈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我就画了一个石膏像。
放假第二天:姥姥来了我们家,我们去了姥姥家玩,玩的'很快乐,并且再回来的时候我们去拜访了一位妈妈的亲戚。
放假第三天:我们去爷爷家祭祖,到了那里以后,发现有很多小伙伴,这天上午,我们玩的很开心,下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去一位以前的同学家拜访,并且见了一下他们家刚出生的婴儿。
这个五一,我过的非常充实,快乐。
【篇四:家乡的风俗】
期待了很久,终于到春节了。春节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春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特别有意思,比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领压岁钱等等。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两种与众不同的春节习俗,那就是我们曲靖特有的“松毛餐桌”和“除夕祭祖”。
在我们老家,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我们不在餐桌上吃,而是要去山上采摘些青松毛,铺在地上,再把各种好吃的饭菜放在松毛上,大家盘腿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因为松毛是青色的,“青松”跟“轻松”同音,因此松毛的寓意就是一年四季都“轻松”,还有清洁平安,除旧迎新的意思。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后,“松毛餐桌”就成了我们小孩欢快的“游乐场”,我们在上面打滚,做游戏,玩得可嗨了。
我们老家还有一个特色的习俗就是“除夕祭祖”,俗称“上坟”。在大年初二的时候,我们都要去山上祭拜那些已经不在世的亲人,带上饭菜、糖果、水果、茶酒等物品,把这些贡品敬献在墓前。我们都跪在墓前,带着一份庄重与缅怀,跟着长辈们说:“请不在的亲人过年了,福佑安康,亲戚平安,一切顺利,万事如意。”这样的仪式教会我们小孩子:做人不能忘本,每逢佳节都要怀念亲人,铭记先祖。我们在这个世界过年,也要祝福我们的先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年。
这就是我们家乡比较特色的春节习俗,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亲爱的朋友,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春节习俗?赶快告诉我吧!
【篇五:清明祭祖】
又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便开车带着我和爷爷去农村给祖父、祖母和祖先们扫墓。一路上,春寒料峭,远远望去,路边的小草、大树,绿得充满生机,还不时掠过一束束桃花,但我却无心欣赏,心中飘荡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们来到我们张氏家族的坟山,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先人们都在这小山坡上安静的长眠。爸爸从车上拿出一捆花花绿绿的纸花和纸钱,爷爷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爷爷首先来到祖母的坟前点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爸爸把纸花小心翼翼地挂在竹竿上,然后深深的插在坟堆上,风儿吹过纸花,随风摆动,好像在为祖母跳着一支悲伤的舞,突然爷爷点燃爆竹,震耳欲聋。这声音打破山野的宁静,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接着,又是一阵噼噼啪啪声,烟雾弥漫,火焰熊熊,整个坟场热闹起来了,只见每家每户都在各自的祖坟上,扎纸花,烧纸钱。他们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寄托着对祖先的感恩之心。
扫完墓,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祖母那灿烂的笑容,还抚摸着我的头说:“只要你认真学习,锻炼好身体,我也就放心了……。”
【篇六:中秋】
那年中秋,是我记事之后,记得最早的一年中秋,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年中秋。
那年中秋,是我的弟弟出生的第一个中秋,所以当时家里十分热闹,一大群亲戚朋友来到家里围着摇篮对里面还冒着奶香味的弟弟戳戳逗逗,小小的我对逗弟弟没有兴趣,但是家里热闹的气氛让我异常兴奋,我不停地蹿来蹿去,家里的客人被跟小炮弹似的我撞得东歪西斜。于是大家不得不转移阵地,到二楼慰问还在坐月子的妈妈,妈妈嘱咐我在摇篮前照顾好弟弟。当时的我对弟弟没有什么大致的概念,当时心里只有对新生命的好奇和新鲜感。不过我在摇篮前站了一会儿,就对这个呆呆愣愣的小东西不感兴趣,毕竟一个只会吐泡泡的小婴儿对于一个正处于顽皮的年龄的姐姐没有什么吸引力。
于是,我就想象着今天的重头戏——月饼。那时候的月饼不若如今,有繁多的口味和精美的礼盒包装,我记得那时候的月饼是用那种红油纸包着的,再用小细绳捆起来,看起来就像古时候药铺的那种小药包,其实当时的月饼也就只有红豆沙和芝麻品味的,可那时候的我们总觉得无比的香甜可口。
我们那里的传统是中秋那天是要祭祖的,所以月饼会一大早就采买好,然后由大人们挑去祖庙祭祖,到下午时分才会回来,我就眼巴巴得盼着大人们回来。
大人们回来时,我的小伙伴们过来招呼去领月饼,我顿时就忘了摇篮里的弟弟,撒丫子在路边等着大人们回来。等二伯挑着那个竹编的大筐子从我们眼前走过的,我们一群小朋友立马目不转睛地盯着筐子里的小红纸包,胆子大的小孩就把手伸进去摸一摸,再拿到鼻子底子闻一闻,一副陶醉的模样。我们围在堂门前领月饼等拿到月饼的兴奋劲过了,才想起来弟弟还在家里,便美滋滋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了,摇篮里的弟弟嚎哭不止,声音都有些哑了,我不知怎么了,呆呆得捧着那个红纸包站在摇篮前。我虽不知怎么了,但我却知,弟弟这样嚎哭不止下来,我确是要挨骂的。当时的我想到了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办法。“月饼那么好吃,弟弟可能吃一口就不哭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抽掉细绳,剥开红纸,掰开饼皮,挖了一小块香甜的红豆沙,丢进了弟弟因大哭而张大的嘴里,弟弟因为呛到而脸色通红,一边咳嗽,一边哭。我一脸呆滞地看着面色通红,边哭边咳,可怜兮兮的弟弟。我慌了,我一把冲上去跟妈妈说了弟弟的异样,妈妈急得脸色苍白,一边狠狠地在我的屁股上抽了好几巴掌。等大人们冲下楼去后,我才从疼痛中反应过来,坐在地上大哭不止。因为我爸妈是晚婚晚育,而在弟弟出生前我又是第一个孩子,所以那几年,我简直被宠的像个小公主似的,父母现在这般狠厉的对我,所以我心里犹天塌了一般的难过和不可思议。
等母亲抱着弟弟上楼的时候,看到了双眼宛如桃子,哑子已经哭到嘶哑的我,连忙心疼得过来拥住我,连声哄着。而我怀里的那个月饼,已经被压扁碎了。
那一年的中秋,我的心情晴转多云,多云转阴。
【篇七:冬至】
【篇一:冬至】
170姚思颖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我从小就知道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昨晚本想着今天早些起来,可起床时天已大亮了。
听爸爸说,在奶奶家村子一带——修文镇,冬至是要祭祖的。我很奇怪,冬至怎么还要祭祖,冬至不是吃饺子的吗?上网一查,确实是有这样一种习俗的,唐宋时期,冬至日国家祭天,百姓祭祖,也就是说,这种习俗一直从唐宋沿袭至今。
说起饺子,它最初也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冬至舍娇耳所留下的。
在周秦时期时,冬至是被人们当作新年过的。其实,人们最初过冬至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小小的冬至,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
【篇二:冬至】
169班卫若珊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今天的太阳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却起的很早,据说在古代,冬至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是放假的,会跟过年一样,热闹极了。
餐桌上摆满了饺子,看起来美味极了,奶奶夹起一个就往我碗里送,道:“冬至就该吃饺子,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是我们北方的习俗,我边吃边想,鼻头弥漫着缕缕饺子的香气,伴随着温馨与爱的气息,甚是令人陶醉,轻轻咬开如月牙般饺子的外皮,只觉得一股浓郁的汤汁溢满了我的口腔,心里也升腾着一丝暖意来。
冬至的饺子总是让人很难忘,因为它包含的是家长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扭头看到家人的笑颜,低头在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冬至,有最漫长的夜,也有最温暖的陪伴。
【篇三:冬至】
170班周馨玥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眼看一盘饺子从厨房里端出,我的脸上便有了丝丝兴奋。
那一个个圆润的饺子,安静地躺在那儿,它有着白晳的皮肤,还透着些粉色,可爱至极。
用筷子轻轻动动它们,它们却调皮地从筷子间逃跑,待跑了一段距离后,再扭回身子朝你吐吐舌头,若是你用筷子多逗逗它,它便会浑身出汗,脱下外衣,此时,你便不由得随着香气享用它的美味了。
若是运气好,你可以顺利地吞下;若运气差,你可能会被汤汁烫到嘴,没想到吧这是它为你准备的最后一份惊喜。
数数看,你盘中的饺子有几份惊喜呢?(拾慧语文)
【篇八:江西的春节作文】
“啪啪——啪啪——”随着鞭炮声,春节又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也从广州回到江西赣州老家过年了。
我的老家在江西赣州,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那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那里的春节有什么不同的呢?
春节前,那里勤劳的'人们会制作腊货,如:香肠、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而大年初一,是最为热闹的时候,就是我的大伯及其它爷爷、大伯、叔叔们,都会敲锣打鼓的在村里走一圈,各家各户提着鞭炮及要祭祖的鸡鸭鱼肉、丸子、豆腐……排着整齐的队伍,最后走到村里设立的财神庙前,摆贡焚香,祭神祭祖,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天地同辉,声震八方,祈求平安、健康、顺利。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我的老家江西就是这样过春节的,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方式,独特的风情,来诉说着他的过往。
【篇九:寻根祭祖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民谣背后,牵引着的是无数槐乡后裔的心,指引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人们因何而往,请看下文——
“根雕大门”是大槐树的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云,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穿过根雕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闪闪的“根”字的最后一笔,倒着看像一只脚,道尽了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家园的款款深情。
绕过“根字影壁”便能看见三座石桥,从左到右依次是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架于“同源渠”之上,细细水流提醒着过往游客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桥上,眼前一座宏伟的全木结构的建筑便是“献殿”。慢步下桥,来到殿内,整整齐齐的陈列着祭祀时的贡品,种类繁多,庄严古朴。
出了“献殿”,顺着台阶往下走,站在殿前,宽阔的“祭祖广场”顿时令人视野开阔,行走其间,两侧花团锦簇,旌旗飘扬。沿着广场的中轴线径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阶而上便来到了“祭殿”,殿内的祭祖堂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来到这里焚香祭拜先祖的游人络绎不绝。
还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图、设有移民签发处的广济寺、洪洞名字由来的洪崖古洞、独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处景观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深深的乡土情谊。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远方的亲人,欢迎回家!
【篇十: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到了祭祖扫墓的日子,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晨,我望向窗外,难得清明节是个晴天,妈妈说这是一个好兆头,而我却心中不免生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曾几何时,幼时的我尚稚嫩的笑容与姐姐一同坐在爷爷的自行车上,自行车悠哉悠哉的前行,我还还不时地舔手中的棒棒糖,唉!这温暖的画面却再也无法重现了,那时甜蜜的感觉再也感受不到了,瞬间我和爷爷的往事猛然涌现在脑海中,我的心不禁一酸。
我走出门外,温和的微风蹿进我的袖口,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我想爷爷也读到了我对他的怀念。清明是对逝去的人的悼念,是一个哀伤的时节。希望这阵风可以将我的思念与祝福带到爷爷的身边,告诉他我们生活的很好,不用担心。
我明白,逝去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但在清明节墓前的祭扫,可以让我们把无尽的思念统统告诉他们。而现实中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于是,我收回思绪,继续向前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