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神的作文

【篇一:推荐一本书】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一本好书是《一只猫的使命》。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玛·考克斯,她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是德文郡一所独立学校的英语系主任,也是埃克赛特大学一位才华横溢的副教授。艾玛从四岁起就开始写作,每个周末和学校假期,她都会创作新的故事。《一只猫的使命》一书,让她获得了2015年的英国国家读写能力基金会儿童文学新秀奖。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猫摩今一生的故事。摩今是一只非常独特的小黑猫,有九条性命和一条华丽的大尾巴。他出身悲惨,无名无姓,月神却告诉他,他是与众不同的,有一个重大的使命在等他去完成,并且他的勇敢和善良会让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在月神的指引下,摩今一步步踏上了寻找自己归宿的旅程,也一步步靠近那未知的险境。这段旅程处处充满危机,当预想不到的磨难重重袭来时,他是否能够如当初那样坚定,勇敢面对并保持善良?他能够顺利完成使命,找到一个幸福的家吗?相信你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章——《我知道你的名字》,主要讲了当小黑猫迈出第一步时,发现自己在河边松软的土地上,他全身湿透,拖着自己发抖的身躯,穿过芦苇丛,来到月光下的空地。月神发现了小黑猫,于是让他讲讲自己的故事,小黑猫讲了自己从哪儿来、为什么会到这、自己与老鼠是朋友等。月神听完说道:“这些事会好起来的,你还有很多条命,你一定会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您真的是这么想吗?”小猫说。“嗯,我看到了你的与众不同。”月神边点头边说。并且叫他月光之猫“摩今”,还送他了一件礼物:一个白色颈圈。我找了一个精彩片段在书本的第3页:

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从“抓”“塞”“拿”“扎”这些动词写出了男主人抓小猫摩今和兄弟姐妹们的整个过程。突出了男主人对“我”和“兄弟姐妹们”的残忍。

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段旅程都需要迈出第一步’。希望这句话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座右铭,无论我们现在正在面对怎样的困难,先试着迈出第一步,像摩今一样用全力去爱这个世界,世界便会回报你更大的美好。

我的好书推荐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篇二:月的怀想】

好久好久没有看着月儿了,印象中,它似乎有皎洁明媚之时,有昏黄浅红之时。记得最深的是中秋月圆之时那朦胧的诗意。

农村的孩子是极为盼望八月十五之日的中秋夜的,每当那天,家家都会举行祭月的。准备各种水果,米食,香烛,木屑。一家人等待夜黑时,那份安详与宁静是那般深沉的啊!将供品一一摆上灶台,点上香炉,送上祝福,祈求平安。屋里忙,屋外也忙着,烧天香是一同进行的,这时的孩子最快乐,看着红烛流泪,希望香快些净,那可让那满台的供品落入孩童手中,口中占上福气,品上甜蜜。当香火既尽之时,化元宝,化莲金盆,将满满的祝福,送给月儿,带给家人。

月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匆忙又幸福地进行着。我习惯了在这月半之时,坐在小竹凳上,捧着串串葡萄,看着月儿的脸,直到累了,倦了,才起身爬进被窝,隐隐约约记起那月儿的微笑。我一直都在想,月儿那般看着人间,是否人间也有她的亲人,在等着她归家呢?

那是遥远的孩童时候的中秋之夜,温馨而又匆忙。如今的中秋月夜有的是什么呢?对月也无了念想。只有月在孤寂的空中,怀想着那时的热闹,怀想着那时的浪漫,怀想着那时人们对月神的敬仰与爱慕。如今,科学的进步,化去了月儿神秘的面纱,她变得那般平凡了,没有人看到月会想起那美妙的婵娟,更多思及的是被人命名的一座座环形山。月的怀想是那么简单,单单希望人们有时能轻抬头看着她的温柔,如今也变得遥远了。

如今的八月半,中秋夜,头顶没了无边的空寂,是一盏盏比明月更加美丽的水晶灯。桌上不是送给月神的份份供品,而是人们欢聚时的山珍海味。时代变了,风俗变了,连人的气味,品性都变了。月在窗外偷偷地看着屋内,流着泪隐入层层深云了中,怀想过往的祝福,在泪中送出幸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今呢?明月即使在,几人问明月。月的怀想,想念那份逝去的温暖,想念那层薄薄的面纱。在中秋之即,明月总是那般令人怀想。

【篇三:中秋纪实】

月亮圆了,妈妈和奶奶摆好了一桌瓜果,我们对着深蓝的天空祈福——这是中秋。

随意拿起一块月饼放在嘴边,香甜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开来。我也像大人们一样盯着遥远的天空,看着那散发着微光的玉盘。好美丽好明亮,就像天真无邪的孩子澄澈的内心一样。

一开始,我对中秋节的认知还十分模糊,只知道这是一个吃月饼、上香的节日,直到今年,妈妈在阳台上摆好了一桌瓜果供品,要我跟着她上香。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很庄重的节日。

吹着清凉舒爽的夜风,我跟着家人们一起赏月。今天的月亮分外好看,又大又圆,也像极了手中美味可口的月饼。妈妈转过头对我说:“你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这个问题早已在我心中扎根许久,我便好奇地点了点头。妈妈笑着回答道:“因为月饼啊,就像是这天的月亮,你看,又圆又明亮,象征着幸福、团圆和长寿,只要在这一天祭拜月神,吃月饼,对着天空虔诚地祈福,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中秋节的传统啊!我双手合十向着天边祈福,爸爸还开心地夸我:“欺负的样子可真是有模有样呢!”

在这次不平凡的中秋节,我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篇四:中秋之谜】

我心里一直有个谜,那就是月饼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三角的?

这个谜直到到今天才解开。今年的九月三十日才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天天掰着指头数,还差8天;看着金灿灿、香喷喷的月饼,我特想提前过中秋。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妈爸,爸妈说:“可以!我们就来过一个模拟的中秋节吧!”

我们兴高采烈地搬了一张正方形的桌子放到楼顶的天台上。又拿桔子、柚子和葡萄摆放在桌子上,我还拿了几张纸,几根树枝。然后,我们开始拜月神。由于今天是九月二十二日,所以天幕上的月儿不是满月,但月光依旧皎洁。我们把树枝插在花瓶里当焚烧的香,乞求月神保佑。

拜完月神,我们还开展了猜谜活动,爸妈提问,我和妹妹抢着回答: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公开风眼---要杀人。我出脑筋急转弯:在五金店里,一个聋哑人来买钉子,用手势比画了很久店员才听懂。过后来了个盲人,他想买剪刀,他该怎么办?爸爸轻松地回答:盲人会说话,告诉店员买剪刀就可以了……

月亮姐姐露出了笑脸,仿佛也想加入我们的活动……

开始分月饼啦!爸爸的方案是切成方的;妈妈的方案是切成三角形;我的方案是不切,每人一枚圆形的。最后,我的方案胜出。我的理由是:圆圆的月饼象征着我们一家团团圆圆,永不分离!妈妈补充说:“有国才有家,中国的一些附属岛(台湾岛、黄岩岛、钓鱼岛)都回归祖国的话,才是真正的大团圆。”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的!

【篇五:难忘的中秋节】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亲人们团圆的日子。可是我的爸爸和爷爷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所以今年的中秋节跟往常一样,只有我和奶奶、妈妈一起吃晚餐。

我早早地吃完晚饭,带上方便袋,来到了大街上准备“摸秋”。妈妈告诉我,“摸秋”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中秋节的夜里,人们结伴悄悄地摸回祭拜月神的食品。按照传统风俗,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中秋夜的食品任人摸,主人是不允许责怪的。于是,我们在各个小巷中穿行。大街上爆竹声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祭拜月神。我坐在妈妈的电瓶车后面,抬头往天上一看,“啊,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像一个大玉盘,又像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像孩子一样围绕在月亮妈妈的身旁。

我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月色中时,妈妈的车突然停了下来,只见这户人家院门大开,院子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许多祭拜月神的食品。但是这家的主人像个门卫一样守在门口,让我不好下手呀,妈妈礼貌地询问:“你好,我们可以到你家‘摸秋’吗?”阿姨友好地回答:“当然可以,进来吧!”我慢慢地下了车,怯生生地走到了她家院子里,挑了一个大大的苹果,谢过阿姨后就离开了。

正当我为得到了第一个战利品而窃喜时,又发现了新目标。就这隔壁一家,院门半开着,妈妈停下车,我朝里面张望了一下,哇!这家祭拜月神的食品好丰富呀,有大大的涨烧饼,有咧着嘴的石榴,还有红通通的柿子。院子里有两三个人进进出出的,妈妈示意我进去摸一个回来。我鼓起勇气迈下车,刚巧,我看见院子里的人都陆续进到了里屋,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我弓着腰,屏住呼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院子里,随手抓起个软乎乎的东西,一溜烟跑回来,跃上车,迅速逃离了“作案现场”。车开出去很远,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直跳。不过,看着我手上摸来的红红的柿子,我心里喜滋滋的。这个柿子得知不易,我可要好好品尝它的美味。摸秋真是刺激又有趣呀!

我们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家,我来到阳台上赏月,此时的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蒙了一层薄薄的头纱,看着这朦胧的月色,我不禁遐想起来:美丽的嫦娥姐姐此刻在月宫里干什么呢?她是否跟我们一样过得幸福、快乐呢?

【篇六:话中秋】

中秋,三秋至此为半,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如此诗意的时节,有情怀的我们当然不能错过。于是,“品诗词,话中秋”的主题班会就应运而生。

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果品、月饼等,美食还需大家分享着品尝才更有味道。这些有着精美包装的月饼在家里又有几人会垂涎三尺呢?“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有了诗词、音乐和老师、同学为伴,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再有文化润色,月饼的”身价“可是倍增啊!

这次中秋活动由八组同学承办,他们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高效且积极地准备着活动的每个环节。

首先,全思远同学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述了吴刚伐桂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幽默的语气和搞笑的表情搞得大家笑声不断,热场成功!紧接着,为了让大家细心品“月”,全班同学在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赏析了《望月怀远》等富有中秋情意的诗词。大家伴着婉转抒情的乐曲,一起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品味了张九龄在月下思念亲人的缠绵情意;在“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体会白居易在月圆时的凄凉与孤寂。各组同学还各自交流分享了不同家乡、不同家庭过中秋的习俗传统。有的同学说,在老家西安过中秋,每年都会在古老的城墙外观看盛大的游艺表演,场面之热闹不亚于春节。有的家庭会在月下摆上鲜果和月饼供奉月神。其实,追溯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长文化,长姿态呀!

接下来的有奖竞猜猜灯谜环节更是激烈,谜面一出,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纷纷举手,同学们在激烈与欢乐的氛围中“大显身手”!一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结束曲是由金如珍同学带来的口琴表演,时而悠扬时而欢快的乐曲令所有同学都陶醉其中。闭上双眼,仿佛已然化身为繁星点点,穿梭在宇宙之上,倾醉于月光之下,缓了流年,慢了岁月。

中秋是温暖的笑容,是舒畅的心情,是深厚的思念,是温馨的团聚……月圆之时,祝愿大家,节日安康!

热门推荐
1竞选生活委员演讲稿
2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3美丽的春天
4洗袜子
5那次玩得真高兴
6关于守时的作文
7家乡的小河
8快乐作文
9我家的新年
10秋海棠韵
11妈妈说我长大了
12我发现爸爸老了
13与苏东坡相遇
14我的理想小学
15矛盾
16爸爸妈妈的手
17半途而废
18悟母爱
19理解
20愉快的一天
21一次洗碗的启示
22有趣的章老师
23千古韵律悠悠我心
24我的表妹
25点亮理想之灯
26我的自画像
27草原之行
28家乡的作文
29走过从前
30爸爸,我想对您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