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功利心的作文

【篇一:老人】

阿姨家楼下有一位老人,他不但会修自行车,还会补鞋。老人约莫70来岁,白发中夹杂着几根黑发,皮肤黝黑发亮,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老茧,手指又粗又短,手指甲的缝隙中都是污垢,非常的难看。可这双难看的手却灵活得让人吃惊,老人用这双手修好了一辆辆自行车、一双双鞋。

记得有一次,妈妈骑自行车带着我去外婆家吃饭,路上自行车的链条掉了。在这满世界都是汽车的时代,自行车的修理铺几乎退隐江湖了。没有办法,只能推着车来找老人修理。

老人见了我们,问明了情况,二话不说,放下手中活儿,带上工具来到自行车旁蹲了下来,用他那满是老茧的手在自行车的踏脚处捣鼓起来。他的手黑乎乎的,眉头紧锁着,黝黑的脸上冒着汗珠。不一会儿,老人紧锁的眉头松开了,嘴角微微向上一扬:“修好了!”妈妈掏出钱包付钱,可老人说:“这是小问题,不用钱”。妈妈过意不去,和老人说了好一阵,才勉强收取了一点费用。

我常常去阿姨家,每次都能见到这位老人。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和老人也熟悉起来。和他交流后知道,老人的修车铺打气是不收钱的。每天打气的人有很多,因为人多,打气筒也就坏得快,没几个月就要更换新的。有人曾经劝他收钱,这样就不用自己花钱了,但老人不听他们的劝告,还是坚持自掏腰包购买打气筒,放在显眼的地方为来往的路人提供方便。

现在的社会像老人这样无私奉献不讲回报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以个人利益为重,功利心强,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一个在屋檐下的修车铺,一位平凡的老人却一直坚持自我,真诚、善良包容生活中每件事情和每个人,即使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给你最温暖的东西。

一位让我敬佩的老人!

【篇二:读书与考试无关】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书读书,抒发情感,传递思想。早在科举考试之前,“书”就已经诞生了。书,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书,促进人类史的进展;书,净化世人的心灵……由此观之,读书融于生活,它与考试无关。

在应试教育的热潮下,“以分数论高低”的思想混淆了“读书”与“考试”的关系。许多人误以为,书读多了,分数可以提高。这也导致了人们抱着功利心去读书。为了取得高分,废寝忘食,记住的只有生硬的文字,却没有体会到书中的思想。可想而知,这种读书是无益且浪费时间的。

考试基于读书,会考试不代表会读书。复旦大学高材生投毒杀死室友,北大“学霸”有铁块砸死生母……他们两个,都是会考试的人,想必他们也曾读过许多书。但他们从书中获取的,只是“可以背下来的答题”的文字;只是解答题目的套路。读书,要把有形的文字升华为无形的思想,再将其运用于生活,规范自身,提升自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潜移默化地感染一个人,让人的举止间或大气或有礼……可见,会考试不代表会读书。“学会读书”远重于“学会考试”。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的原因与考试毫无关系。高尔基纪年贫困,他借神龛上长明灯的光亮坚持读书。他从书中获取知识,开拓眼界,从一个学徒变成了大文豪。毛主席曾说:“书不可一日不读”。他从中国小农变为中国领袖,其原因与读书密不可分。吕蒙听劝始学,“非复吴下阿蒙”;宋濂虚心学习,“终或有所闻”。或许,让以上几位成功人士参加考试,他们并不能取得好成绩。但在生活中,他们用各种书中的先进思想引领自己,规范行为,最终取得成功。读书,是为了净化心灵,明白道理,它与考试毫无关系。

读书融于生活。终身学习是必要的,不管是否要考试,我们都要读书。读书让人的情感变得细腻,理智更清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读书让人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读书培养人的性格,指导着我们做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读书与考试无关。

快乐地读,快乐地用。把“读书”与“考试”的关系分清,怀着赤子之心,潜心体会书中思想。摘掉功利的有色眼镜,或许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读书,趣味无穷。

综上所述,读书与考试无关,读书与命运、与生活息息相关。

【篇三:值得珍藏的财富】

人,形形色色;财富,万千不同,不外乎物质与精神两种。人的不同,值得珍藏的财富也各异。我,不否定物质的弥足珍贵,更在乎物质金钱买不来的精神财富。如果说大国工匠的匠人精神也是财富的一种,我愿意且藏且珍惜。

应该说是从老公对紫砂壶的痴爱开始的。全家上下,都对他的这种癖好不屑。一个惠风和畅的周日,他带着我去步行街一家极其雅致洁净的工作室取他的全手工小品南瓜壶。当一个中年大叔把壶从柜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我一下惊呆了。被他摔伤的小壶,此刻,沿着伤裂的痕迹走向,是18K金手作的近一百多个不足5毫米的锔钉,牢牢的把壶身“缝”得严丝合缝,壶口处,还有一只用紫铜手做的惟妙惟肖的小瓢虫,遮盖了口沿摔掉的一块儿紫砂,这可谓心机巧妙,匠心独具。老公激动得爱不释手,连连道谢,更是很煽情地来了一句“补尤未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传统工艺“金、锔”。

我开始对老公收藏的紫砂壶有了兴趣,尤其对那些在岁月的流转中磕碰过、修复过的是叹为观止。我看到了精致的蝙蝠静静地栖息在桃枝上,美丽的蝴蝶翩跹在梅桩旁,薄透的树叶在风中归根,如丝如缕的金在紫砂的裂隙里缥缈夺目……我看到了这些美丽雅致飘逸背后的一双手、一颗心。

手作匠心!震撼我的、敲击我心灵的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匠人那份专业、执着、专注、敬业的精神!中国的无数传统技艺都因为现世的浮躁、功利心的膨胀和对金钱的渴求而逐渐失传,我能够跟随老公邂逅这万千之一,已经是幸运。

当我伫立在博古架前,抚摸着金、锔过的紫砂壶们,再听着那些千年的过往,我深深地被匠人师傅的敬业、守业、精艺、追求完美、不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精神所折服。

大国崛起,在我看来微处不可小觑。一份匠人精神,足以砥砺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就是值得我珍藏的财富,这笔财富,足以激励我不畏将来,为梦想执着前行!

【篇四:用思辨的眼光看待多与少】

有人说“多总比少好”;有人说“少却比多好”。而我认为,我们应该用思辨的眼光来看待多与少。何时应该多,何时应该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就比如说钱,太少了不行,太少了就会饿肚子,就无法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钱多固然好,但钱太多了,人便会变得懒惰,便会整天生活在花天酒地的世界中,与其让自己碌碌无为,不如把钱捐献出去,让钱少一点。

多和少其实也是存在这一定的联系的。得到了什么,就必定会失去一些什么。此时,你就需要权衡一下利弊,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就拿美国职业篮球赛来说吧。最近,属于雷庭“三少”之一的哈登,因为薪水不够高和球权太少的缘故而没有选择与雷庭对续约,加盟了火箭队。在实力相对较弱的火箭队,哈登显然成了球队的核心人物,享有无限开火权并以顶薪续约了火箭。哈登似乎得到了很多,他拥有了更多的球权和薪水,但他却又失去了一些东西,他和雷庭队另外“二少”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的友谊变少了。还有,他原来可以与另外“二少”一起率队冲击总冠军,而他却为了钱而选择了离开。由此可见,有得必有失,某些东西多了,另外一些东西就会变少。多和少的关系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生活字一个团队里,那我们应该多一些团队合作,少一些个人功利。例如,在2012年夏天,洛杉矶湖人队用交易换来了两名全明星级别球员,使湖人队都市拥有了科比、加索尔、纳什以及霍华德共四位球员。这样一个豪华的阵容,却在常规赛开始之后战绩平平,节节败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少团队合作,这支球队里有着太多的个人功利心,球员只顾着自己单干而放弃了团队合作,这样,使得球队的进攻毫无章法可言。即使拥有再多的明星球员也赢不了球。

所以,我们要用思辨的眼光来看待多与少,不能一味追求多或一味追求少。我们要权衡利弊而作出最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走向成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篇五:情怀歌手】

可能说起情怀歌手,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许嵩,这个歌手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的音乐却唱出了和当前很多歌手都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歌手而言,许嵩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毕竟他只是医科大学学生,半路出家,又是网络歌手,这些注定了许嵩可能很难达到一种很高的高度,但在他的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2015年专辑《山水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他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有人称赞他为音乐的鬼才,在他的歌曲中,经常能够出现独立思考批判的情绪,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唱风,保存着自己原本的那种独特演奏风格,这也使他的音乐区别于很多的大众音乐。

他在用音乐传递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感悟,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便半路出家,唱功和舞台表现力都欠佳,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坚守梦想,他的音乐给了无数人启迪,同时也给了很多人力量。

一位歌手,能够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想法,不追求功名利禄,淡泊名利,去找寻自己心中最纯粹的音乐,想必作为一名歌手,这些足矣。那不是歌手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像他学习,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对于生活的情怀呢?

热门推荐
1我最喜欢的食物
2记一次班队活动
3秋雨,滋润了我的心
4我的妈妈
5网络电视
6缕缕阳光如希望
7那一双眼睛
8我与汉字的故事
9雨中情
10校园一角
11其实我很棒
12第一次做饭
13我身边的好同学
14绿萝
15作文
16我的小伙伴
17我的学校
18“书虫”弟弟
19记住父亲的好
20春天
21冬天下的第一场雪作文
22江南无限好
23教室里的掌声
24就这样慢慢长大
25美满的一家
26写作文不可怕
27我的好朋友
28小学生美食分享作文
29想象的作文
30操场交响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