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沉大海的作文

【篇一:心要在焉】

有朋友苦恼于几个科目成绩不理想,我告诉她八个字——如若心在,高分自来。细想下来,在浮躁之气横行于世的当下社会,“心要在焉”也正是守护内心一片净土的良方秘诀,是通往心之所向的不二法门。

无论外界如何,谨守本心,方能不被外道所惑,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美国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说:“你要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曹雪芹呕心沥血,闭门十载,身负丧子之痛却仍潜心著书,才能成就《红楼梦》这样的千古巨著;一代棋圣吴清源痴心于棋,东渡学艺,寒窗苦读,再清贫的生活也消磨不了他学棋的意志,方能创六合之棋,造不败神话;身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二大作家(第一为鲁迅)的沈从文,从军过后,一心从文,在投出的稿件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时仍未放弃,这样方能成就《边城》这样的奇迹,使读者如沐清风,心灵受到荡涤。试想,如若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途中为外事所惑,又何以专心致志,何以著书立说,何以成就那山岳般的高度?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在浮躁的世风中总有人禁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而“缴械投降”,最后不但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更是自食苦果。从文者改变了初心,为求“效率”和销量,不惜降低作品质量,终被冠以“水货”之名,这是文学的降格,若行学者改变了初心,频频亮相台前,睿智思考不再,落得“哗众取宠”的名声,这是学术的降格;厂家改变了初心,为谋取暴利,屡屡添加有毒物质,导致客户离去,厂家被封,这是良心的降格。心不在焉,降格的是行为,是人心;一心钻营旁门左道,又怎么会在正道上有所成就呢?

有人说,少不更事时立下的理想现在看来太难实现了,我还是现实点好。说这话的人必不自知,他的心已迷失了方向,不复清明。要想以正道“出人头地”,须知“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你若执意盛开,则清风自来,蝉蛹需十七年的暗无天日,才得以在盛夏的艳阳中纵情歌唱。被惰性左右的人,看似“现实”得冠冕堂皇,实则在对自己的灵魂不断进行贬值,最终把自己拉向庸俗的深渊。然而一心成名,也并不是把执着化为偏执就能达到这么简单,看看唐朝希望通过作赋而成名的大多数文人吧,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却言之无物,就像对联讽刺的那样,“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样也只有被古文运动淘汰的份。

志在,则心在焉;心在,则行必果矣,心在梦的地方,有志者方能自由翱翔。

【篇二:留痕】

简简单单,轻轻浮浮,就是我了。

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淡淡的笑才能一直浮在面颊上,不求立意与深刻,开心就好,看一点便会满足,避免与尖锐目光的直接对视。

像刀刃在冰面上划过一样,我飞快地在从未涉足的悠哉里一闪而过,留痕,穿越,曲终,或许我曾遗留下的轨迹会很快被后来者掩盖,但我不为此恐惧,因为这此微微留痕足够令我在闲暇时细琢,呷一口清淡的无名的茶,就是这么简单。

不奢望世界能馈赠我多少,毛主席说,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的,我左顾右盼,只想在世界上掏出一块,能够容下我。简单的人,往往要求更加真实。

我会在午休时,稀里哗啦地翻当天最新的环球时报,16开,却浓缩了地球一天转下的产物,传媒的发展真的很神奇,我还会不时地圈圈点点,像一位孜孜不倦的政客,又像一位指挥家在我小小的卧室里指挥五大洲的交响,当然我的想法无人领会,在可以作为流行方向的时代,我坚定不渝地拥护内贾德的心声只会招来不解与白眼,这一回,我连痕迹也没有留下,直接被判出局。

时常会有糊涂的问题迷惑自己。为何流传下的古文大多是悲哀的格调呢?难道他们在游历名山大川,尽收美景于眼底时,忧国忧民,感慨失意之心就非得涌起?我头脑简单,对于提问没有下文,古代悲情文字自然在我脑髓中刻录不深,相反却钟情鲁迅先生一针见血的杂文,直至要害,不拖泥带水,不做作,不打马后炮,那些讽刺与讥笑,镌刻在脑海里,审讯时代总比时代审讯你要强,先生的言行,留痕处岂是轻微?是难以磨灭的烙印。可惜我没有贯彻到底,在“与市长对话”的论坛里,我的帖以石沉大海的速度,很快就杳无音讯,我哑然,原来想留痕不是我简单地欲做即成的。

简单生活,简单感受。成不了世界的定格,我也要做不凡的过客。这些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留痕我们都应怜惜,不需要在一个痕迹里醉倒爬不出来,亦不要满足自己收获的果实,快乐就好。

【篇三:制作一道美食】

同学们,你们吃过炸虾片吗?那又香又脆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可是你们有过第一次炸虾片的那种期待、紧张、失落、惊喜和雀跃的心情吗?

在三年级的寒假里的一天,我很早就起了床,准备给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一碗又香又脆的炸虾片。

我悄悄地穿上围裙,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里。火打开了,虾片摆上了,大铁锅也被我放到了火炉上,就差油了,是什么油呢?我在我的大脑记忆箱里寻找:不是橄榄油,也不是花生油……想起来了,是菜籽油!我将菜籽油倒进了锅里,那油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打起架子鼓来,而是想湖水一样平静,一会儿便鼓起了细密的泡泡来。我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来。

第一关总算是顺利通过了,紧接着的第二关让那块刚落下的大石头有悬了起来。第二关当然就是把虾片放进油锅里炸好后出锅的过程。我又在大脑记忆箱里提取以前爷爷炸虾片的过程。嗯,好像也不是那么难。所以我就试着丢了一块虾片下去,咦,怎么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动静,趁着这功夫,赶紧先去上个厕所吧。可是等我从厕所出来那块虾片已经变成了焦炭,失败!我赶紧用网子把它捞出来。我又仔细回忆了爷爷是怎么炸虾片的,又认真练习了两片,总结出方法来:可以一次放好几片虾片到热好的油锅里,当然不能一起丢,得一片一片放,然后用筷子挨个翻来翻去,等虾片完全膨胀起来,不能有一点硬边边,就要马上捞出来放就擦干水的大碗里。照着这个办法,我一会儿就炸了两大碗又香又脆的虾片。

最后,我的惊喜爸爸妈妈四天才吃完。他们说他们吃着好吃心里也很甜。

【篇四:追寻那缕春光】

生活像一滩死水,沉寂无味。我们曾拼了命地寻找那个心中的远方,可前方的光,可触而不可及…明日是否真的存在黎明,还是数不尽的极夜?我没有答案。或许只能含着泪在黑暗中垂死挣扎…。而后是绝望。

彷徨失措,风怒吼着,枫叶被撕扯着身体,不由下坠。散落,凌乱。小时候也曾幻想过自己会成为那光芒万丈,却不知这一整片天空都闪烁着繁星,亮的刺眼。晚冬,是那般刺骨的凉。雪花飞进衣服里,也吹进了心里…

这梦我一做就做了十四年。小时候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书中的字上去是那样令我陶醉。后来是童话,故事里天空的色彩让我的梦想悄悄萌芽。我也好想,好想将自己心中的那芬芳

用一个个文字描绘出来。妈妈告诉我,这份梦想叫作家。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作文课心里的雀跃。我写下第一份属于自己的作品,题目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可我还清晰的记得,结尾时的激动难安。后来每每到老师说写作练笔时,我成了众多唏嘘声中那与众不同的欢呼。

我曾天真认为自己一定是那漫长黑夜里洒遍人间光亮的明月。可那次征文赛,止步于长沙市的我,第一次感到,原来你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这当然不会是放弃的理由,我坚信我会成为那束光。可一次次的希望,然后是一次次的石沉大海。我真的…可以吗?

还是说我真的不合适?这彷徨一直到我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那句话。“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图书馆中翻开书籍无意的一瞥,那行话却成为了我的希望。或许每个光芒万丈,都伴随着脚下无数的刺痛艰难前行。

我似乎找到了曙光,不过是一阵黑夜的难熬,这点痛都无法忍受吗?又是一天清晨,不再有昨夜雪花刺骨的寒,春光散落在大地上,我追着,追着那缕春光,追着希望…。

热门推荐
1《弟子规》读后感
2不要让幸福走远
3友谊作文
4油菜花飘香的时光
5春日随想
6记忆深处的泪珠
7暮色
8阅读真好
9啄木鸟医生的愤怒
10上海文学之旅
11跑步比赛
12我心中的三颗明星
13难熬的一天
14难忘暑假作文
15我的“变色龙”妈妈
16
17我眼中的冬天
18宽容
19宝泉一日游
20《西顿的动物故事》
21我的假期生活
22亮丽的风景线
23银杏湖一日游
24谢谢您,妈妈
25方特之旅
26家乡的节日
27一封家书表孝心
28暑假之旅
29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30故事新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