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蔡澜的作文

【篇一:馄饨】

张小娴在她的散文里提到,多年前和蔡澜一起吃饭,一个晚上跑七八个地方,在一个地方坐下,菜上来了,只要说一声“不好吃”,蔡澜就立刻说:“不大好吃就不吃,我们到别处去,倪矿说:“在我们这个年纪,吃一顿就少一顿”。

也是,生命有限吃一顿就少一顿所以每一顿都要精致。

而馄饨这个名称好奇怪,宋程大昌《演繁露》,“世言馄饨,是鲁中浑沌氏为之”。有此一说,未必可信。可我们知道馄饨历史悠久,无分南北到处有之。

可其他地方的馄饨就是和温州的不一样,几年前在上海治病,看完大夫了没事干,肚子也饿了,就在楼下的馄饨担吃一碗馄饨,可一端上来就瞧见半碗芹菜,我先是一惊,再是匆忙的在绿色的海洋里寻找潜游的馄饨,可找到后也是失落,“这不就是厚皮的饺子吗!”

而家门口的长人馄饨则一早就顶这白气在开始擀面皮,中午了时间,下楼叫上一大碗馄饨。不一会儿就到了,一打开馄饨外面的包装袋,热气像烟囱内的烟一样冒出来,大冬天的,不一会儿眼睛上就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雾。

尽管是在冬天,可端来了馄饨也依然还是热的,温州有句老话:“馄饨汤喝眼睛亮”,一勺一勺的汤喝下去,汤就顺着你的口直达了我的胃,也叫醒了没睡醒的我。回味一下就是骨头的香气,原来长人馄饨的汤是用猪骨头熬的,这样的馄饨摊在别的地方是喝不到的,因为谁有心思去熬那么一大锅汤。

提了神,勺起一支馄饨,轻轻的馄饨皮一下就破了,放在嘴里就薄如一片鹅毛,蚕丝。再一口这就是馄饨中的一小块肉,虽然肉很不起眼,可以放入嘴里也是浮想联翩。舌尖上的味蕾就在肉被搅动的那一下盛开,可又不是昙花一现,肉香中还伴随着蛋丝的香味,我仿佛置身于云层上轻飘飘的,无穷。

“卖馄饨咧,”我仿佛又被这十分熟悉的叫声吸引过去,老温州啊!我心中的馄饨担!

【篇二:美由内而外】

美剧《丑女贝蒂》中的主人公贝蒂是一个带钢牙套和厚重的眼镜,身材粗壮的女人。这样的主角形象最终也仍没有改变,只是有一个职场菜鸟化身为白领,并将男主角收入囊中。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那只自卑的丑小鸭一步一步敞开胸怀,必变为丑天鹅的那种精神上的蜕变。对此,男观众们却似乎并不买账,只称是“看了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没变,烂爆”。

现今社会是看脸的时代,只不过男性的要求更严格了一些,大多数人择偶的标准是脸,一见钟情这种老梗的基础也是脸。电视剧中的丑女大翻身的桥段在现实中可是一把烂戏,时代总是让人慨叹:人丑,还能干些什么?

某市状元在接受采访时回答:“人丑,就要多读书。”虽是笑谈,可着实谈到了重点上。蔡澜先生有一篇论述漂亮女人的文章,他老人家在文中评价张爱玲“不怎么漂亮,但是美”;也是了,如果你读过张爱玲满是荆棘的文字和句句穿心的篇章,你对她的评价就永远不会是“鹅蛋脸,穿着旗袍的俗女人”,而会是“在蟹壳青色的天空下一抹绒黄的点缀”。时代于人,洗印下来的终究只是一颗心,容貌终究会老,心中沉淀的是大爱与智慧,表现出来的就应是一种坦然而落落大方的美。

因此,往往内在是充实而美丽的,其外在就算不美,也一般精神雅致。像奥黛丽·赫本,关注于贫困儿童,总不吝惜她对于那些孩子的爱意,以至其古稀之岁,仍能看出她年轻时候有多么美的惊世骇俗;像杨绛,如今已逾百岁,虽朴素但衣冠整洁,谈话也是侃侃而谈,眼神中透着的是亘古的学识与平静。蔡澜先生实在不能称之为帅,但是一见便会脱口而称“先生”或是“老师”,客见其器宇不凡,整洁到鬓角都须是平齐的程度。现在有很多年那奇怪的人因外界压力而选择整容,虽是其自己的选择,他人无权评论或干预,但仍然忍不住想要提醒他们:美,通常是由内而外的。

在进整容院门之前,先考虑给自己的心整整容,让自己具有内在美的品质——不仅是善良,你还要博学——然后,当你有朝一日足以自信的站在镜子前时,你发现你自己已经成为篇末贝蒂一样的人,虽不漂亮,但美得精致。

【篇三: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曾经有人问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这是为什么呢?恐怕是因为妈妈做的饭菜中包含着一种细致入微的爱心,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取代的。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做的汤圆,让我久久难忘。

在我十岁那年,深冬的一个早晨,我依稀听到一阵流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音,与此同时,一股好闻的香味飘入卧室,直接激起了我的食欲。于是,我伸了个懒腰,嗅着香味从卧室走到厨房。“哇!汤圆耶,香香甜甜的,一定很好吃!”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小馋猫,你昨天晚上看电视广告时,不是说想吃吗?”妈妈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一边说,一边用食指戳了一下我的脑门。

晨曦透过窗户,映照在妈妈的脸上。我打量着她的容颜,她的脸明显地带着疲惫,尤其是眼睛,有一点微微浮肿。妈妈平时起早贪黑地工作,既要照料店铺,又要操劳家务,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不在我面前说一声累。那天本来是妈妈的休息日,她完全可以睡个懒觉,但为了满足我想吃汤圆的愿望,一大清早就忙开了。

妈妈总是力所能及地满足我的愿望。

在孩提时,我看到邻居小朋友头上戴了一个在我眼里美的不可方物的发饰,羡慕极了。妈妈当时刚到珠海不久,正处于创业阶段,经常恨不得把手里的钱一分当作两分来用,但当她知道我的愿望后,还是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了一个。

在镜子里看着戴了发饰的自己,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妈妈站在我的身后,带着甜蜜的笑容注视着我,那慈爱的目光宛如三月的暖阳,明媚,和煦,温馨。

“梓瑶,你在想什么呢?快去洗脸刷牙,汤圆马上就可以吃了。”妈妈的话将我从记忆中拉回了现实。

当我再次来到厨房后,汤圆已经煮熟了。关了火,妈妈麻利地把锅里的汤圆倒入一只早已准备好的不锈钢盆里,放入一只铁勺,然后端到桌上,又从碗柜里取出一个调羹和一只碗来,用清水冲洗了一番,才拿铁勺小心翼翼地给我盛了满满的一碗汤圆,吹了吹氤氲着的热气,轻轻地摆在我的面前,笑盈盈地说:“梓瑶,天冷,快趁热吃吧。”

妈妈的话语酷似一道幸福的闪电,击中了我的全身。我用调羹舀了一个热乎乎的汤圆塞入嘴内,轻轻一咬,略带弹性的汤圆裹挟着糯香味,与汤圆内喷涌而出的芝麻糊的甜腻占据了我的整个口腔,这是幸福的味道。诗圣杜甫曾在《赠花卿》一诗中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那时,我也想说:“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食。”

“妈妈,你怎么不吃汤圆呢?”我见妈妈兀自端了电饭煲里的米饭,就着热好的剩菜吃了起来。

“这是专门做给你吃的,快吃吧,不要管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

“妈妈,你不吃,我就不吃。”我嘟着嘴巴,一脸的倔强。

“好,妈妈吃还不行吗?”妈妈的脸上满是欣慰,象征性地吃了一颗。

我立马起身,忙从碗柜里取出一只碗来,用铁勺也给妈妈盛了满满的一碗汤圆,然后轻轻地摆放在妈妈的面前,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学着酒店服务生的口吻说道:“林女士,请您慢用。”一瞬间,妈妈被我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们家梓瑶长大了,真是妈妈的好女儿。”听着妈妈的赞扬,我感觉自己好幸福啊。这时,我却发现妈妈的眼角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时光荏苒,现在我已是初二的学生了。最近,在读了朱德爷爷的《回忆我的母亲》后,我对“母亲”这个神圣的词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愿妈妈一切安好,永远幸福快乐,她对我的爱,就如一缕芬芳,恒留在我的心间。

此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妈妈给我做汤圆的画面来,香气随着锅里的热气升腾,然后弥漫开来,带着幸福的味道。

热门推荐
1上当的小狗
2人生需要奉献
3传统节日——春节
4我喜欢读的书
5击鼓传花
6浓浓情意沁我心
7秋天的葡萄园
8妈妈,老师
9我的选修课
10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11牵动心灵的声音
12二十年后回故乡
13
14给自己的一封信
15可怜的金鱼
16多姿多彩的康保
17雨中即景
18考试的作文
19走过离别
20每朵花都有春天作文
21母爱
22庄严的升旗仪式
23感动七年级作文
24学会面对作文
25回家,真好!
26我要开花
27一路血花一路担当
28计算机的恐惧
29最美丽的地方
30身边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