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打鼓声的作文

【篇一:热闹的春节】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在我的家乡广西,最热闹的时候非春节莫属了呢!

按广西的习俗,整个春节最忙的一天就是除夕了。不仅大人们忙里忙外,就连平时最贪玩的孩子们,也没有闲工夫去买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那么他们都在干什么呢?高个子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起去贴春联,而矮个子的孩子们则负责涂浆糊。除了贴春联,孩子们还要把家里进行一次“装修”,必须将家里的一切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着“除旧迎新”。到了傍晚,每家每户都忙着做团圆饭,厨房的烟囱里冒着白烟,桌子上摆着丰盛的团圆饭,整个村子飘着阵阵清香。等这一切都忙完了,孩子们把压箱底的新衣服拿出来穿,然后跑到街上去买鞭炮零食。到了晚上,以往一片漆黑的街道却彻夜通明,人们心里都默念着到12点钟的倒计时。新年的钟声终于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随着响起,透过灯光的窗户里,印着人们一张张欢乐的笑脸!这一天晚上,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要等到鞭炮声完全停止才能睡觉,其他人都必须要守岁,而人们却毫无倦意。

正月初一,街道上也热闹非凡。“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与“咚咚”的打鼓声不绝于耳。两头生龙活虎的舞狮在街道上跳跃,舞狮的后面,唱京剧的人手舞足蹈。街道上有一条长长的队伍,而队伍的中间,是一尊尊贵的佛像,佛像的两边,一人扶着佛像,另一人打着伞遮在佛像头上。据说不能让佛像晒到太阳,不然就是对神仙的不尊重……

春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春节时的热闹依然在我脑海中回荡。虽然我的家乡在农村,但春节时的热闹气氛丝毫不比城市差呢。

【篇二:大自然的声音】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声音,千奇百怪!有的像哭声,有的像打鼓声,还有的像动物的声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美丽早晨,我最先听到的就是闹钟的声音;这种声音让我开始了新的一天,我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外面的景色让我看的清清楚楚,鸟儿在我的头上飞,叽叽叽叽的叫着,好像想让我看看那有活力的精神。我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活。

到了中午,天气转热,可是风姑娘在我左右吹,还是有一点凉沁沁的感觉。我仔细听,听见了沙沙的声音,原来是风姑娘,去吹树伯伯了,好像在说话呢!树伯伯和风姑娘好像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行影不离。我去树伯伯下面,看见了好多好多的柔荑,长的特别像毛毛虫,好像还有点可爱,风一吹,树上的柔荑纷纷掉落在地上,成了一个巨大的毛毛虫堆,春天好特别!

放学了,我跑回家。和爸爸妈妈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完话,饭也好了,我马上大吃特吃起来,好吃的不想下桌。吃完饭,我和爸爸一起下楼,走一走,我听见了知了叫,好像一个管乐团,我听见了狗汪汪汪的叫着,都说不完。

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好听声音数不过来,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每一件事!

晚上,我在床上,心里一直在想今天发生的事。

【篇三:暑假趣事作文】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坐飞机去了内蒙古。一说到内蒙古,大家肯定会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么,我和妈妈也一定要去看看了。

我们坐车来到了大草原,一下车立马就被震撼了。绿色的草原没有边际,与广阔的天空融为一体,草原各处有着巨大的风车在缓缓转动,草和花淡淡地清香散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人有一种独特的舒服感。

我享受着这舒适,慢慢走起来。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几个小黑点。我跑过去看,呀!原来是几匹马!它们有的在吃草,有的`在四处小跑,有的母马在给小马喂奶,有的在东张西望,仿佛有什么东西丢了一样……突然,一声马啼声惊吓到了我。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有人在骑马。骑马人轻车熟路,喊了声“驾!”他扬起牵马绳,那马便跑了起来!那马跑得可真快,四蹄快速蹬着地,脚步迅疾如急急的打鼓声,沙土飞扬,不一会儿就从我面前“嗖嗖”地一下冲了过去。我可真羡慕那骑马人,真威风呀!

要是我也能骑上,那该有多神气呀!我还沉浸在想象中时,听到妈妈喊了一声:“上马了”。我回过神来,第一次骑马,看着眼前这匹高大的骏马,突然有点胆怯。妈妈和牵马的叔叔一起鼓励我,特别是牵马的叔叔,扶我上马后,告诉我:“小妹妹,不要怕,我会牵着它,它很乖巧善良的。”慢慢地,我不害怕了,骑着马在草原上绕了一大圈,虽然没有跑起来,但是感觉在马背上可威风了。

草原上还有许多花。其中最好玩的当属蒲公英了。我从小到大,好像还没真正看到过蒲公英呢。我轻轻摘下一朵,对着它的花轻轻一吹,刹那间,许多小种子从蒲公英花中脱离,各自飘散,寻找自己新的家园。

当我还想寻找更好玩的东西时,妈妈叫我回去了。我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碧绿的草原,跟妈妈回去了。

这次的草原之旅真好玩呀!我下次一定还要再来草原玩!

【篇四:游黄花河】

在褒河森林公园有一处风景名胜——黄花河,这里山幽林茂,风景旖旎,这天爸爸妈妈带我来这里游玩。

刚下车我就看见一座座高高的山,壮观的瀑布从山上一泻而下,弯弯的山间小路如一条长蛇环绕在山间,实在是让人陶醉其间!

巨大的石头之间一条条瀑布击打着山石,顺流而下,飞溅的水花如雪似的洁白、纯净。哗啦哗啦的响着从岩石上飞落下来,壮观极了。

山间环绕的石子路弯弯曲曲,犹如S形小蛇躺在山间。

我们一家四口边说边笑一起爬上了山顶,站在山头远眺,云雾缭绕,如登上仙山,都看不清多远。从山顶俯瞰可真高啊,山下田地变成碧绿的小方块,小溪变成了腰带。山路上游人正接踵而来。

坐在山顶上休息,我闻到了淡雅清新的树和草散发的清香混着花香扑鼻而来。这些味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自然的清新的味道了。

鸟儿们鸣叫着,婉转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我们都静静的倾听,生怕说话声会扰乱鸟儿们的合唱:布谷鸟欢呼声,虫子的打鼓声,泉水的叮咚声,太美妙了。仿佛是大自然里的一切都参加了大合唱。

黄花河多么美丽的地方啊,期盼早些时间再来看你。

【篇五:风雨过后的彩虹】

经过几个星期地辛苦排练,我们各个班都盼着艺术节的到来,等待在那一刻大显身手。

这天下午,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到操场上。此时,操场上已坐满了人,远远看去,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看得人心慌。一坐下,我们就瞧见前面巨大的舞台。我们班的节目——哑剧,也将上台开演。

艺术节隆重开幕!我们静静地欣赏着各个班的精彩演出。

最让我惊叹的是二(3)班小朋友表演的结合打鼓设计的舞蹈,创意十足。那鼓槌竟然是空矿泉水瓶做的,真有想象力。"砰"一声,富有震撼力的鼓声回荡在我耳边,我吓了一大跳。砰砰的声音,多么和谐。小孩子的柔韧性果然是好,当场表演劈叉,我们被震惊了。大家都议论纷纷。一瞬间,大家又都屏息凝视,只剩下砰砰的打鼓声,在操场上回荡。表演结束后,大家对二(3)班小朋友的表演进行热火朝天地讨论。

尽管二(3)班的表演很引人注目,可我最关注的还是我们自己班演出的哑剧。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上场前,我换好服装,在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太阳与我们玩起捉迷藏。就在我们快要上台前,一缕阳光射在操场上,暖和极了。台下的喧闹声大过主持人的声音。听,“接下来,请我们欣赏五(1)班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攀比》。”话音刚落,“搬运工们”就搬起了桌子和椅子,放到舞台正中央。“开始!”音乐响起,我身穿白大褂,是一名主治医生。一名“精神病”人,从我手中领走“康复证”后,我的戏就先告一段落,台下再次安静。“哈哈哈”笑声将我从沉静中拉出来,我偷偷往舞台右侧瞟了一眼,“农民”开始吃豆瓣酱了。过了许久,“呜哇”我又被吓了一大跳,“农民”提出了一桶油,往大嘴里倒。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都大吃一惊,仿佛见了一只大怪兽!这时,“路人”和"病人”朝我这走来,张牙舞爪地表演着,我见时机一到,往“农民”那一看,啊!我装作吃惊的样子,与“路人”一同跑了。最后跑回台上鞠了个躬,带着道具走下了舞台。“表演挺顺利的嘛!”我感叹道。

风雨过后的彩虹如此壮观,美丽。

【篇六:母亲的春天】

青春悄悄而逝,那斑白的双鬓是多么显而易见,那粗糙的双手是那么操劳,那泛黄的脸颊是多么格格不入。我多想让许多的美丽不再枯竭,在一阵阵的春风吹拂后,又重新焕发光彩。

阵阵微风袭过,母亲和春天有了一个约会。

那次,我在上课,上一种运动量很大的课。每个人都叫苦连天,汗流浃背的,老师就严厉的说了起来,每当我不行的时候,想到母亲,我总会坚持下来。

时间很漫长,终于结束,已是深秋的傍晚,瑟瑟寒意透了进来,我不经发颤了一下,心情坏透了。

这时,母亲轻轻悄悄地走了进来,看到。我赶紧穿好衣服起来,突然听见一阵打鼓声,便转过头去。只见母亲坐在小凳子上,双手拿着一个鼓,敲了起来。她是那样兴奋,那样活泼快乐。我走了过去,静静地看着她。母亲还敲起戏剧中的歌,还兴奋地唱着,时不时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母亲看上去,好像18岁的少女。我忍不住叫她回去,她还兴致勃勃,很有活力地欢声歌唱,似乎忘了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安。好容易把母亲拉回去,一起上车。在车上,母亲依依不舍地说,她下次自己买个鼓,自己玩。

母亲的春天,如花儿般绽放,是多么朝气蓬勃,渗透出浓浓欢喜。

第二天早上,我朦胧地睁开眼,就听见母亲对我说,她的手都拍疼了。我哈哈大笑,她也笑了起来。

母亲的春天,可爱,活泼。如那鲜艳的花,美!

【篇七:和谐家园新中国】

朋友,你知道古楼巷吗?阳光明媚的星期五,老师带着我们采风成员乘坐大巴来到了古楼巷村,去一睹她的风采。

只见气派的门牌楼由四根又高又粗的红色柱子组成,上面写着“古楼巷”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央一扇大门,左右两边各一扇小门,每扇门上面的屋顶角上还有飞檐,飞檐下面是栩栩如生的八仙图。前面四幅图,后面四幅图,这使门牌楼显得更加华丽壮观。

我本以为古楼巷就是一个古老的巷子,里面是一些古老的房子。可进去一看,不是的。我发现这里房大多数都是黄墙红瓦,古香古色。转弯处又看见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用红漆醒目地写着:和谐家园。

到了戏台那边,我看到戏台左右两边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舞台小天地再现千古风流人物”,下联是“天地大舞台试看一代儿女英雄”。看着戏台,我似乎听到打鼓声,听穿着戏服的人唱戏。我似乎看到了戏台下人山人海,老百姓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戏。

我们打开了通往戏台里面的门,到了人们唱戏的地方,往上看,头顶有好多五彩缤纷的画。往后看,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图,上面画着绿树青山,清澈的河水……画上写着四个大字“无限风光”。画的左右两边有两扇门,左边门上写着“将出”,右边门上写着“相入”。

好一个“和谐家园”!我由衷地为家乡的发展、祖国繁荣昌盛而自豪!

【篇八:我是一根小草】

“假如我是一根小草,我会……”我正在家里朗读课文,突然,我掉进了一片草地。我费力地挣扎着,却始终不得动弹,死死地栽在泥土里。我猛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脚,只剩全身的翠绿,就像“绿巨人”似的。难道我成了一根小草?

正当我惊恐万分地不敢相信自己成了小草的事实的时候,“咚,咚,咚,咚”一阵阵沉重的打鼓声在我的耳边飞舞,我在心里骂着:是哪个缺德的人在草地上打鼓,是想把草皮震出来吗?我抱怨着,往旁边一看,“啊!救命啊!”我大叫道。有几个小孩子正来这踢足球,他们正朝我奔来。当然,他们肯定听不到我说话,那只能靠躲啦!我一个完美的下弯腰,足球从我眼前划过,之后我再机灵地往左边一弯,再向右边一斜,终于躲过了小孩子们的脚。

“呼呼呼”一阵风吹来,发出了跑车的引擎声,“啊!”我吓得瘫软了下来。跑车“咻”地一下从我身上“飞”了过去,我心想:哎呀,完蛋了!我要“死”了!可绝望的我在泥土中挺了起来,面对危险过后的阳光,倔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了一丛茂盛的草堆。

“陶!俊!男!你怎么在睡觉?不是罚你读三遍课文吗?你是不是想再读几遍呀?”我睁开了眼睛,什么!原来我是在做梦!

虽然差点儿被跑车压扁,但有时我还真钦佩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呢!

【篇九:日记一则】

12月1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是睡到自然醒的,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心想,好久没有睡这么舒服了。

我刷了牙,洗了脸,换好衣服,这时,小熊和小陈才醒来。我笑着问他们:“你们这么晚才起来,昨晚一定是玩到很晚吧。”我记得我快睡的时候,他们还在床上跳来跳去。

“没有啦,都是被你闹的。”小陈苦着脸说:“你把一张床的被子都给抢了,我们想把它拉过去,你却用脚夹得紧紧的不给我们,我们两个只好挤到一边,睡也睡不好。”

“啊?”我尴尬的挠着头,有点不相信的问:“怎么会有这种事。”小熊说:“你还不知道呀,昨晚我们给你冻惨了。”“真对不起。”我抱歉的说道。“没事没事,我们赶紧去吃早餐吧,呆会还要去黄飞鸿祖庙呢。”他们两个并没有计较。

来到黄飞鸿祖庙,只听到一阵咚咚咚的打鼓声。我们都很好奇,走进去一看,原来是精彩的舞狮表演,我们津津有味的观看了起来。看完后,我们去了叶问堂,了解了叶问的事迹,还观看了叶问的电影。最后,我们参观了古庙里摆放的大炮,这些大炮都很古老了,炮孔大得可以让我们的手臂伸进去,我们三个,还爬上了炮管上,一起拍了照留念。

游完祖庙,我们就返程了。在车上,我回想着这两天的经历,心想,这两天和朋友们一起度过得真是快乐呀。

【篇十:我的“三国迷”表哥】

我的表哥今年二十岁,个子很高,瘦的像根粉丝。他说话像轻机枪似的,速度非常快。他的坏笑总让人忐忑不安,因为不知道他是否在想什么坏点子。

他是个“三国迷”,除了上课时间,其它时间都在看《三国演义》。我问他所有关于三国的问题,比如说诸葛亮是如何草船借箭的?周瑜是被谁气死的?关羽是怎么死的?……这些问题他统统都知道。

他读《三国演义》非常认真,不像别人,用目光扫一眼就过去了,他是全神贯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看《三国演义》比看其他书的时间要长上十倍,他跟别人说话都是一口“三国腔”,譬如“我只是‘略施小计’”,“哎呀,这次是我‘大意失荆州’”……不过,当他露出坏笑时,你要当心,他是否准备“略施小计”了,嘻嘻。

星期六,我到他们家去玩,一到表哥的房间就看到他正目不转睛地研读《三国演义》,连轰隆隆的打鼓声都听不到。他一直看到中午十二点,小姨叫他吃午饭他都不肯来。我觉得他天天看这套书都能当三国研究专家啦。

他教会了我许多知识,《三国演义》就像他的“好朋友”一样,天天陪他“玩”。

这就是我的“三国迷”表哥。

热门推荐
1我和妈妈比童年
2一袋胡萝卜
3写景作文
4初中生优秀议论文
5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6秋天的美景
7一缕书香伴我行
8豌豆发芽
9岁月匆匆
10读《会做生意的狐狸》有感
11第一次买巧克力
12人生是一场独自的旅行
13家风助我成长
14家风助我成长
15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16泡温泉
17她让我佩服
1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9写景作文
20那些难忘的记忆从未离开我
21童年趣事
22我们班的“暴力女”
23感受元旦
24顽强的牵牛花
25第一次独自在家
26母亲节的礼物
27牵牛与我
28写给自己的话
29未来的住宅想象作文
30我的德国之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