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博才的作文

【篇一:遇见】

遇见,多么让我遐思千千。

我想到了黄昏午后,稚嫩的七岁女娃捧着《唐诗三百首》咿咿呀呀,那是我遇见诗歌;也想到了草长莺飞的天气,开始抽条的小女孩飞奔着放风筝,那是我遇见了童年;亦有篮球场旁,他白色衣角倏忽闪过,那是我遇见了青春……

可那些都太短暂、太短暂了,当我想起来我在博才邂逅的那株牡丹,我就会失神浅笑,我也怅然若失,我更思绪流转。

天赋与轻狂。

小学的时候,挺会胡乱绉几个繁复句子的我,多被人夸奖,时常飘飘然的样子,谁没有一段轻狂浮躁的岁月?我当时写文章,可是题记、前记、后记,小标题一拥而上的做派。我还沾沾自喜呢,可不?生僻的词语遍地开花,别人不用的手法我都知道。直到您含着笑,斜着头跟我说“这得改,那得改,都得改”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才省悟,是时候和过去再见了。

您批得我洋洋洒洒好几页作文体无完肤的时候,我们还不太熟。我也曾悄悄含泪过,这个老师好像不是特别欣赏我,但又忘不了您画线改病句时藏不住眼底的光与笑意。我也曾悄悄暗思过,不怕,咱总会有一天写得流光溢彩、令人折服,可我又忘怀不了昔日的文章全班传阅的自豪,和现在的暗淡光景来说,落差太大。我愁肠百结,看花花不是,看水水不流,我又热血沸腾,我抬头看着那教室里的天花板心里腹诽,怎么不再高点,再高点,小心被我的才气冲到。

我花了一天遇到您,却花了一年来自我沉淀。刘老师,我忘不了我用感冒和沙哑的声音背端木蕻良的《故乡的土地》时,您露出的微笑;也忘不了我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意境让我想到“沧海一粟,素颜修行”时,您的赞评;也记得贾平凹写雨写风通篇不现风雨二字,我神往地欣赏他的句子时,您领着全班替我鼓掌叫好。我暗自窃喜,在语文世界的漫游中,我除了腹中诗书,还有您的陪伴,纵游山水,意气出行。

诗和远方固然意义非凡,但与您的遇见,同样让我尝到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感动。

之后,我立志删减靡丽的文字,立志于书写心中的质朴,可又按捺不住心中的骚人气质,写了一篇《牡丹说》出来,当时适逢咱们学周敦颐的《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我不是很喜欢,孤高清傲,不近人情。我就爱“人多爱之”的富贵牡丹,如此热烈率真。春风来,便“花开时动京城”,寒风一吹就“落花满地伤憔悴”,便是名流们唾她“只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我也喜欢,愿意为她写些文字。

交给您看这篇作文时,心上下忐忑。时过一年,自己的文章究竟长进如何,我和您的切磋磨合又如何,都不得而知。却不曾料到,我们都喜爱着盛放的牡丹,自觉淋漓;也都愿意做尘世中的牡丹,不受拘束。我泪从眼眶里溢出,像牡丹的香,像牡丹的颜色,我在您眼中遇见了新的自己,也这样遇见了新的您。

刘老师呵!纵使我们分别,也愿您一如我们博才初见,犹自天下无双艳,不凋到永远!我会继续写,也会继续和自己的期待遇见。

【篇二:我与长沙的2018】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同时也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的长沙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都说新年新气象,那么在2018年中,我也来说说我眼中的长沙。

在我2016年初到长沙时,就被长沙的繁华和忙碌给感染了。一条湘江将长沙分成了河东和河西两个部分。到了夜晚总是灯火通明的,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摩肩接踵,让人不自觉得加快了脚步。到了2018年,已经过去了快2年,而长沙仿佛换了一件衣裳似的,其变化之大让人感叹。

首先是建筑物,在我们博才南校区的西北方有一座大楼,刚入学时还只有一个地基,但是在2018年,它仿佛拔地而起一般,瞬间就变成了一座大楼,不得不感叹建筑工人们的效率之高,也正是因为这些勤劳的劳动人民们才能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长沙。不仅如此,在这2年中,有许多的商铺和一些购物商场都开始营业,这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同时,在城区也新建了许多的文化博物馆,体现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总而言之,长沙的发展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新的一年,就要有新的展望。下面我来说说我所向往的长沙。首先,环境一定是最重要的,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长沙的环境能够有所改善,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其次,我希望能够建设一些特殊场地来引进一些小动物,这样能够更好得丰富市民们的生活。最后,我还希望能够多开设一些大型的书店,这样也会让学生群体更加方便。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建设美丽长沙的美好蓝图,长沙就一定能够更加美好。

【篇三:曲径生香】

清风明月之夜,一卷在手,纸页沙沙,书香缕缕,兴起而读,兴末而止。

非皆人明误解书之深语。许人虽破读万书,行走万里,确终为目中无人之人,一无用处之人,因实果,未确真悦书矣。

梁元帝萧铎性喜读书,宫藏万卷,遍览群书,却不能治邦安家,在江陵被围城时,命舍人高善宝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包括其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气余之下,焚万卷藏书,有益之书置于火中,毁掉传世书籍之大部,实为可惜可恨。后世史家无峙感慨:不知读书法,虽焚书何济于事?

唐皇李世民,此君为令国雄,生平喜读书,并兼教群臣细阅品读,与书缔成“治国之第而后善用之”唐皇亦所方才举此,只因此悟远何为读书,其曾鉴隋炀帝“虽熟读圣人书,而故败”于深悟读书之道,“真识非握非扰心庸亘白为感现”唐皇因此于解意,于书中觅也,并善用之,创盛世大唐。

开国领袖毛主席,出身寒门,而立志于学,书不离手,时勤勉之,终身不辍,以其所学,救国于乱世,驱除鞑虏,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奠今兴盛伟业之基。同则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言行笃志,终身奋勉,未曾忘耳。历代先贤,无不读书,以实其宏志。

吾认书应携自随,阅其如金经捧心,入迷三分,于疲之余嗜书自欣,汝确此为以大乐事,又与朋同享,岂为若乎?寒也乎朋矣,此以为过,为不隔之举而识知之。

今偶读苏轼[读书与写作]中一则小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文学大家苏东坡,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此重视他人之名就,吾辈也应勤读书,多练笔,静而思,方能继而直前。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才,足以长识。其怡情也,见于幽居之时;其博才也,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识也,见于处世判争之际。

所矣,从今起,阅珍书似宝,游心灵之籍,畅典四方。

热门推荐
1乡村童年
2考试前的烦恼
3春游
4科技的魅力
5坚持
6我们球队的女汉子
7真的不一样
8《我害怕》诗歌
9老师,谢谢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家乡的石城
12我家的一张旧照片
13感悟生命
14至少还有你
15小鬼当家
16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7一件特别的礼物
18怎样学好上册语文作文
19我爱荷花
20游玩灰汤“华天”
21军训
22我长大了
23挫折
24我最敬佩的人
25网格员的一天
26有书的童年不寂寞
27军训日记第二天
28我爱读书
29我的家乡厦门
30秋天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