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寻根
寻根

【篇一:寻根】

是浪,拍打着堤岸,碎成朵朵雪花。岸上步履蹒跚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张望着,心急如焚。

是啊,盼了几十年,总算可以回家了。想到这,不免叹一口气。想当年,一样的位置,一样的张望,却感慨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家,为何仅隔一沟海峡,却似远在天边?

“这是哪里?”这还是他的故乡吗?不对,那条充满回忆的泥泞道路,没了。

老人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了他离开家时定格在记忆里的最后一幕:妻子站在那半人高的芦苇坡上向自己挥手……

哦,对了,芦苇呢?他记得芦苇间有条小路,一下雨就会很泥泞,到处是水洼,顺着那条蜿蜒的小路就可以到家了。而如今,芦苇没了,那家呢?

被迫离开家的游子,急切的寻找着家,然而他发现,家乡再也不是离家前那些自己所熟识的记忆了。

眼前显然不再是从杂草丛中蜿蜒而出的羊肠小道,也不再是陈旧低矮的茅屋土房子,而是换上了整洁宽阔的柏油道路和错落有秩的高楼新房。

老人缓步走上街头,置身于人海车流,这样的喧闹岂是离家前能体会得到的?

“老爷爷,你找人么?”一个小女孩好奇的看着徘徊在自家门前的老人。

“小妹妹,这里是古镇吗?这里变化好大,爷爷我都快不认识了。”老人移开迷蒙的目光,轻轻的蹲在女孩面前。

“是啊,爷爷。我们这里可漂亮了,你看看那个大喷泉”,孩子骄傲的指着老人后面的巨雕,继续说,“那个大喷泉啊,晚上就会从里面喷出很高很高的水柱。好看极了。还有,你看,人好多,很热闹的。到了晚上,街灯都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很好看的。”

“哦,真的吗?”老人欣慰的笑着,不为别的,只为女孩自豪的口气,然后开心着,女孩热爱着也属于她的家乡……

一阵轻风微送,把街头的彩幅吹动,那鲜活醒目的字眼“海西”深深的震荡着老人的眼球,恍如站在芦苇坡上的妻子在向他喜迎招手着……多少年了,流淌在心里的梦,渐渐的清晰起来了。

“老爷爷,你怎么了?”小女孩的清脆童音打断了已陷入沉思的老人。

“爷爷找不着家了。”

“没关系的,爷爷,我就生活在这里,我带你去找好不好?”小女孩拉起老人的手,用稚嫩的口气坚定地说着。

老人欣然的笑着,任小女孩拉着,突然瞥见院门前那簇簇的株迎春花,随春意悄悄的绽放着清香,伴老人寻向那家的所在……

【篇二:寻根祭祖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民谣背后,牵引着的是无数槐乡后裔的心,指引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人们因何而往,请看下文——

“根雕大门”是大槐树的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云,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穿过根雕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闪闪的“根”字的最后一笔,倒着看像一只脚,道尽了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家园的款款深情。

绕过“根字影壁”便能看见三座石桥,从左到右依次是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架于“同源渠”之上,细细水流提醒着过往游客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桥上,眼前一座宏伟的全木结构的建筑便是“献殿”。慢步下桥,来到殿内,整整齐齐的陈列着祭祀时的贡品,种类繁多,庄严古朴。

出了“献殿”,顺着台阶往下走,站在殿前,宽阔的“祭祖广场”顿时令人视野开阔,行走其间,两侧花团锦簇,旌旗飘扬。沿着广场的中轴线径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阶而上便来到了“祭殿”,殿内的祭祖堂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来到这里焚香祭拜先祖的游人络绎不绝。

还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图、设有移民签发处的广济寺、洪洞名字由来的洪崖古洞、独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处景观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深深的乡土情谊。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远方的亲人,欢迎回家!

热门推荐
1入学
2秋天的校园
3最好的奖赏
4快乐的我
5第一次画素描
6说“莲”
7醉人的秋天
8我身边的人
9灯火阑珊处
10妈妈爱吃鱼头
11山楂红了
12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13童年傻事
14我终于回来了
15第一次独立睡觉
16共享
17软枣猕猴桃自述
18军中也有爱
19一封家书表孝心
20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记
21雪花
22我和海的女儿过一天
23感悟故乡之秋
24身边处处是感动
25推荐一个好地方
26爱要大声说出来
27谢谢您,妈妈
28我的家乡
29开在心田上的花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