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明镜台的作文

【篇一:体验一抹微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抹粲然,一朵彼岸花开。

——题记

那是一年夏天。将姐姐的背影送别,心中有不尽的无奈和孤寂。心中还千般不舍,于是再三转身回头,我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美丽的背影。

她在笑,纤纤的手向着安检口作别。碧波般清澈的瞳里洋溢着屡屡温馨,连带周围的气氛也灵动起来。

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嘴角上扬一个好看的弧度,敛去了眼角的所有皱纹。明媚的笑意在她脸上抒写着

世间最美的芳华,那漆黑如墨的大眼忽闪忽闪,含笑含俏更含暖。那笑容好像有着无穷的感染力,虽生得不是最美,却像一片阳光能够驱走一片阴霾的力量,我觉得,天一下子就亮了,万物都勃发着生机。

络绎不绝的人们并未停下脚步,只有我一人骈足人流中观赏。她似是也发现了我,转过头来轻轻一颔首,报以真切的一笑。那是最为动人的笑,两片轻抿的嘴唇在笑。是了,就是这样的笑给予了我温暖。就是这样的笑,萦系在心头,无法抹去,让我足以忘记一片春暖花开。她像是一只飞鸟,天空没留下她的痕迹,但他真的飞过。

忽的,想到一句话:

身是堤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虽不相识,却已相知。那淡淡的一莞尔,那嵌着梨涡的微笑,那宛若霓虹般的粲然,已成为我心中最美的印记。

微笑着回首,把记忆珍藏;微笑着前行,把忧伤忘却。

【篇二:拨云见日,方得始终】

在这人工智能肆虐的时代,有多少年轻人、中年人甚至是小孩成了“低头族”。那么,到底是人支配着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在支配着人呢?

或许人们不以为然,人工智能是人创造出来的,又何存人被支配这一说?但,发现了吗?在遇到事故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机取证,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人就选看见了,也会当做没看见,当做在玩手机冷漠地走开。

人哪,逐渐在向计算机靠拢,分辨着利益的关系。

为此,人的道德感逐渐消匿。伪道德开始如狂风暴雨般横肆大地。在发现人出事时,第一个考虑的不是怎么救,而是该不该救。就如,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因为没有人去救她,导致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从此在人间消失。我想她大概是去天堂做了天使吧,毕竟天堂充满爱。这一事件震惊全国,但依旧有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丧命。揣摩一下那些冷漠的路人的心情,怕是因为自己如果救了他,最后还是没成功,那么他的家人会赖上自己?说是自己的错,也或许打心底里就不想救而已。

是什么时候道德变成了那华丽屋檐上的一块毫不起眼的瓦片,甚至是一笔线条。人性在泯灭,这令人悲哀。

但同时,也存在着道德高尚之人。一位空姐因为救人未成功而痛哭。一位公交司机被一位5旬老人交付安全送83岁的老太太回家的任务,但后来司机发现,那个站根本不是老太太的家,于是他靠边停车,亲自把老太太送到了对面的警务站,而车上四十余乘客没有一人显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这样的社会使人温暖。

在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那时没有利益的纠纷,人们和谐相处,充满了人性美。但被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这一现象或许将不复存在。

只愿在这计算机笼罩的世界,人们能拨开这一切,见到明亮的太阳,回到“现代化”的古时和谐社会。

心如明镜台,又何惧迷茫?

【篇三:乐在其中】

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苏)普罗科菲耶夫

晨曦清新、悠然,沿着它优雅而古老的弧线缓缓流淌,洒满厅堂,这架钢琴静静地守在角落里,已经很久了。打从记事起,手指便在琴键上欢快地舞蹈,从“小汤”到《车尔尼》,从《木偶戏》到《小丑》,一路欢歌,绽放一路风景。

大概有两三个月没有练琴了吧,缓缓走近,轻轻拂去琴盖上那层浅灰,终于,我又嗅到了那熟悉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打开琴盖,黑白琴键相依相偎,像相亲相伴的挚友,又好似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谱着相伴,写着白首。

微微俯身,婉婉落座,轻轻下指,“哆、哆、咪……”,几个简单的音符使我愣住了,原本以为熟悉不过的琴键,竟也变得如此陌生,陌生的不知所措,一抬手,碰落了一本乐谱,翻开一看,是《小丑》,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那曲,闭了眼,脑中又浮现出考级前夕那一幕……

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端坐在钢琴前,望着眼前的黑白键,我脑子里一片混沌,不知自己该如何下手,手指开始不听使唤,在不停的抖着,像极了秋风中飘零的残叶。“许哲源,抬起头,看着老师,你已经很优秀了,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好吗?”抬头看着老师甜美的笑容,看着老师信任的眼神,看着老师握拳举起的右手,我似乎看到了那阳光在琴键上跳跃,欢迎我与之共舞。我深吸一口气,手指终于按下去了,顿时,美妙的音符从黑白键飘出,时而柔,如冬日的暖阳;时而烈,如汹涌的巨浪。我舞动着手指,寻找属于我的那个明镜台。

那一刻,老师脸上会心的微笑,如冬去春来的暖风,如刚刚绽放的花朵,温暖着我,陶醉着我。这几天一直都在备战考级,黎明的曙光就在不远处等着我,这片短暂的黑暗又算什么?只要努力了,美好终会到来。明天,将是我亮剑之时,是我获得肯定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好的试炼。紧张中包含着期待,期待中掺杂着些许兴奋。一曲终了,风依然和煦的吹着。阳光依然温和的洒着。坐在琴前,我会心一笑,不忍离去。

学琴的日子,有过困难,有过泪水,有过欢笑,点点滴滴都印在成长的脚印中,让我坚定,让我从容,让我乐在其中。

【篇四:问灵魂】

游戏于大千世界,漫步于人生禅机,追物而不为物所困,寻爱而不为爱所累。这就是一种灵魂。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这也是一种灵魂。

苏轼面对险恶,面对茫然天宇一生风雨,一生坎坷,可他却风雨任平生。他多情,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豪放,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豁达,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这就是东坡的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魂。

“安能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心开颜。”这是李白的魂。

而陶渊明的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灵魂是什么?

问圣哲。

孔子摇着头,一副之乎者也的长者形象,曰:“灵魂乃处世哲学。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问烈士。

方志敏昂首挺胸,斗志昂扬地说:“灵魂是一种信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社会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问伟人。

毛泽东拿起杯茶品了品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你们要记住,灵魂是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政风范;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灵魂是坚持社会主义真理,为真理而革命的过程。”

灵魂是真理,是信仰,是处世哲学,我们要坚持真理,坚持信仰,保持纯洁的灵魂。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篇五:我读懂了本心】

成功,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波,不论成败的超然,应扬鞭策马,登高临远。失败,仍水滴石穿,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这即是坚持自己的本心。

“春来青草青,秋至黄叶零”。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也是大自然坚持本心的表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难道不是莲在坚持着本心吗?我们不应随着所处的环境或遭遇去动摇自己,应不断地追寻内心深处的心灵之歌。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直至完成自己所追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万物如此,人亦复如是。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古有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畔,残阳如血,映红了乌江水,他身披坚手执锐,剑指苍穹,四方云动,却吹不动他的心。望着麾下的将士浴血沙场,面对着船家的苦苦哀求,他不屑忍辱偷生,怀着“无颜以对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的誓死决心战死沙场。他的热血之心映红了夕阳。

佛家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文天祥,南宋的英雄,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他的心没变。他昂首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言,这是他用心给世人谱写了一首心灵之歌。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的境界是逍遥游,如鹏之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不因外物而羁绊住本心。只有做到无所羁绊,意随本心,才能到达逍遥之境。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大染缸,所有的人都要沾染。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只有坚持本心,使之不断升华,方能让人性之花开遍世界。

【篇六:阳光不锈】

清晨从残梦中醒来,只要在睁开眼睛的一瞬间迎接上一米清爽的阳光,那么这一天也会神清气爽,心情豁然开朗。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也就这个意义了吧,难怪,十年前的秦观在“晓阴无赖的穷秋”早上醒来,也会发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叹息。

阳光不锈,要让心中的明镜台永远映射一缕明澈的阳光。

偶然间,听说埃及金字塔内部根本不安装电灯,原因是这个神秘的国度阳光充足,人们把一面面镜子放在每一个地道的转折处,金字塔外的阳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折射,最后能照近几千米深的塔底,读后,让我的心里豁然一亮: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黑暗时,只要心中有阳光,心中有光明,我们就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考后,从场中走出,脚步像灌了铅般沉重,不知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久违的家的,晚上,妈妈帮我铺上棉被,足足有两三层,对我笑着说:“躺进来看书吧,试试暖和吗?”我轻轻爬进去,身体一碰到被子就立刻像酥了一般放松了下来,妈妈说:“知道你要来,已经晒了一整天了”,我伏在被子里,悉心感受着这份温暖的轻柔,感动于用被子保存下来的阳光的味道,感动于寄予其中的浓浓的爱。原来今天,一直有阳光,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亲手在心底拂上了阴霾,一直都不肯把天窗打开。

怪不得有人说,月光之所以朦胧,飘渺,只因为是偷来的,所以亮得不敢太明目张胆,随即而来便是无尽的凄凉与感伤。李义山爱情失意,化作月下哀伤“沧海月明珠有调,蓝田日暖玉生烟!”李煜失去江山,月下失落化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回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叹,可见月光虽美,可是只会给哀伤的人带来更多哀伤,让破碎的心更加残缺,惟有阳光是不锈的。

阳光不锈,阳光亲吻着青藏高原的茫茫雪山;依偎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躲藏在江南丝竹的音韵里,闪露在暗香浮动的云雾里。别以为在城市里,在市声中没有阳光,其实它一直在天上,在我们身边。打开心窗,使可以让阳光进来,不管眼前的黑暗有多浓,多重,多深,只要心中有阳光,我们便有一片光明前程。因为阳光是不怕遮盖的,它一定会从云雾中透出来,即使只有一米,也会照亮世间。

滴雾的荷塘里,阳光走来走去,歪着头,弹动鸟叫和金黄。在任何一个必将到来的日子里,用一双不锈的眼睛观物,一切皆着阳光之色彩。

【篇七:明镜常拂】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对自己的不足却难以意识到。所以,佛说:守护内心的一方净土,莫让外物侵蚀了你的内心。

当内心蒙上一层污秽时,看什么都是不净的。也正因此,材料中的老妇人才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的窗子脏了。“宋有富人,天雨墙坏,暮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不去反思自家被盗原因,反而抓着邻人的嫌疑不放。学会自省自查,客观对待事物,别让感情亲疏影响了你对事物的认知。

在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我们的灵魂就像一面镜子,在黑暗和尘埃中是看不清自己的。唯有擦亮它,方可借来智慧的光芒,照亮内心,认识自己。如果我们不是自己的知己,就请保持内心的纯净,这会让我们看清自己,了解自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反省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即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需要自省,这是极为重要的。德国和日本皆为二战元凶和战败者,但展示给世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人在二战后能坦然承认对犹太人犯下的恶劣罪行,并对侵略行为深表愧歉。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国民,正确的反省使他们更加珍惜和平。有时候尊重仅仅是正视历史承认罪行,德国的坦然不仅没有使国际形象受损,反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日本,不但战后篡改历史教科书,用错误的历史观欺骗民众,更甚者,依然妄图将中国固有领土划入自己版图。这种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反省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领土纷争、邻国关系恶化,是他的国际形象一跌再跌。真是态度决定一切呀!

当然,保持灵魂的透彻,我们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司马迁被施以宫刑,身残志坚,忍辱负重。他想起先人的遗命,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是如何渴望实现理想,于是他最终完成了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倘使没有坚定的意志和精神支撑着他,即使有清醒的认识,也很难走到终点。

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静无尘。

【篇八:留给明天】

摒去笼罩的阴影,剪断缠绕的忧伤,转换黑暗的一面,留一片光明给明天,在明天的美好里,看朗月照花,深潭微澜,听山涧泉响,深林鸟鸣,相信这会是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静座窗前,翻开发黄的书页,于时光回旋中,你听见《广陵散》依旧余音绕梁,袅袅不绝,你看见嵇康以别样的淡定和从容把《广陵散》的精魂连同他生命的绝唱一同留给了明天,你看见民族英雄林则徐转身走入历史的背影,从容不迫,他把英雄精神埋在世人心中,留给明天的是足以点燃一片蓝天的希望,纤白的手指如同翩跹的蝴蝶在发黄的纸页间起舞。你看见文森特?梵高在一个沉闷的夏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向日葵的灿烂与辉煌留给了明天,淡然接受世人仰慕的目光。

合上这线装的小册子,你轻轻地笑了,终于明白应该怎样地留给明天了:任岁月无情,你把一颗童贞如初的心留给明天;任羁旅劳顿,你不歇不辍一如既往,把超脱与淡然留给明天;任花季深深喧嚣纷攘,你只把默守的宁静留给明天;任群鸟圆润雨腻之香,你只在明天和谐的旋律中撷取一种风流;纵然是寒凝天边的落雪之夜,你仍无怨无悔,以赤烫之浆浇灌不死的信念塑造活人的筋骨,把真挚的生活真挚的爱留给明天。

空气里传来王菲极尽空灵的歌声, “时间是怎样的划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轰隆的时光载着蜂拥蝶绕的春天远去了,又带走了管弦噪切的夏天,顺手拖去了袭着萧瑟之风的秋,冬天的雪霜预谋爬上你额际……你留给明天的又是什么呢?是对昨日碌碌无为的懊恼与悔恨,还是对曾经浮华喧闹声无言的叹息,抑或是深藏眼底的汹涌澎湃的泪水?

你只是微微笑着,摇头,轻轻地抬手,于一个月华如银的夜敲碎潘多拉的盒子,把一份对未来的希翼,一份对生活的坚持,一份对幸福的期待,一份对爱的执着,连同那颗一如明镜台般晶莹剔透的心一同放飞给明天。

而在明天的时空里,已而黄昏渐至,你间或搬一把檀木椅子,闲看庭前花开花败风起风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雁来雁回,看那一朵小小的牵牛花怎样地收起最后一瓣清香,看如血的夕阳怎样的一步一步迈下对面的山岗。相信那一抺夕照必会定格成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篇九:随花香自来】

古人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尔不闻其臭。”诚如斯言,与什么样的人待久了,便会与其相似。若与善人在一起久了,也会感染其香,久而香自飘远。

闲云悠悠,流水淙淙。我们穿行在形形色色的人群当中,而我们自己想成为哪一种人,只取决于自己,我们若选择与芝兰之室交往,则会有芝香之气感染。

高山流水,难寻心相惜之人。俞伯牙遇见钟子期流传了一段令人羡慕的友情传奇。他们艰难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可十指轻巧心灵之门。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他们生命原始的花卷里始终都魏峰着山,飞舞着知己的音韵,他们不必有太多言语交流,只是静静聆听,便有心灵交会之感。也正是因为伯牙遇见子期,他们久而久之,就如芝兰之士,互相被感染,飘出芝香,被后人传颂。

人生一梦,白云苍驹,所遇之人,便会感化自我,于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明辨善人恶人,如雨善人久居,便会使自己的品行得以端正,美化,而我们自身的品行也决定了我们所遇之人的品行,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若此,我们就可以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佛家有言:“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静本净,何处染尘埃。”诚然,我们本来是纯净的心的,而时间久了,遇到的人多了,在纯洁的心灵也会受影响,或高贵,或鄙陋。

康桥相逢,喜得佳人笑。当林微因遇到徐志摩,她的才思似泉涌,全都被激发出来。忘记他们之间的情与爱,只看他们的纯洁之前,林微因这朵永远的纯白的莲,似永不调谢,莲的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盛的蜡,荧荧则单是一剪光,她也要他骄傲的捧出辉煌。于是,林微因便全面激发自己的才能,与徐志摩共探讨与诗歌,研究创作,两人互推互助,共同进步。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是有良好品质的人,于是,他们便可以供捧星月,共采撷缤纷。而林微因的一身文气也获得金岳霖“一身诗意千寻瀑,外故人间四月天。”的极高赞赏。若与心存善良的人相处久了,自生也会受其熏陶的,久之香益元飘。

星河与太阳共处久了,便可随之共漾大地;河流与江川共处久了,便可与之共滋万生;树苗与乔木共处久了,便可同之共处天下。因此,我们若与善人共处久了,也会益香益远益飘的。

于是,我们选择的共处对象若有高芝兰气,也会感染我们,久之,我们也会随之有香出,洒一路幽香!

【篇十:人生】

人生,似一首悠扬的歌,时而奔放,时而低沉。人生,似一条清澈的河,时而破涛汹涌,时而波平如镜。但不管是在么样的人生,都在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染尘埃。人生在世重在修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欲望常常使人忘记自我,唯有淡泊名利,心存天地宽,内心才会浩然淡定。学着从宁静中体验到思想之宽,试着从纯真中寻觅到生命之真。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之美才是智者,给心一个宁静,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半杯淡茶品不尽尘世的万千滋味,一轮明月照不尽窗内的蹉跎。万千忧愁又该向谁诉说?几渡风卷残阳,往事如水,皆付之东流。所有的努力都是梦想的基础,所有的成败都是过眼浮云。

岁月不再,沧桑无痕。感怀那段被岁月淡忘的记忆。曾经那无尽的思念,难捱的心碎,还有那一段段难忘的过去,放飞着迷茫的思绪。

人生的缘分,世间的相遇。在不经意间,没有约定,也没有守候,绻绻红尘中,邂逅成歌,浅语嫣然。也许是五百年的回眸,也许是千年的等待。前世轻轻许下的誓言:你不来,我不去;你不走,我不离。多少邂逅的相遇,终成红尘一笑。

搁浅眼角的忧伤,是一生的痴念。一瞬回眸,一场相遇,迟到的天荒地老,终是尘梦难解的轻愁。纵然,君在天涯,我在海角。隔着世间最远的距离,亦知深深的惦念。当时光掠过忧伤,那份隔着千山万水的牵挂,在心间流连忘返。

人生,顺其自然就好,心安自然快乐。心无旁鹜,淡看人生苦短,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需刻意掩饰自己,不必势利逢迎他人。只做一个真实快乐的自己。

热门推荐
1生活处处充满爱
2旅途中的幸福
3我的自传500字女生版
4惊险的游戏
5我想飞得更高作文
6传承与失落
7新年
8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9读一本书就是一次成长
10快乐的秋游
11足球冬令营的一天
12校长教我们如何写字
13月亮
14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15温暖的家
16尊老爱幼的
17碎片化的生活和我们不期而遇
18美丽的烟花
19舍己为人的消防员
20日本游记
21饺子里的思念
22童年的味道
23六一文艺汇演
24美在我身边
25乘着梦的方向
26驱痛良药——书
27杭州游记
28花季有雨
29有一朵花开满记忆
30我的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