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知青的作文

【篇一:朱家峪之旅】

国庆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老家——章丘。这次回去,我们不光串了门,看了爷爷奶奶,还去游玩了章丘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朱家峪”。它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电视剧“闯关东”就是在这里拍的。

回老家的第三天,我们一早就起床,爸爸开着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哦吼!终于到了!”“耶!”我兴奋的叫着。

我们是从后山进来的,首先迎面看到的是“知青之家”,妈妈说这里就是当年知青下乡居住学习的地方。这里看来很老了,院子前面有个大台子是升旗的地方。教室的椅子上已落满了灰尘。黑板上写着上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一间休息室,休息室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床上有几床大花被子,古老的柜子上摆了两个铁皮暖壶,还有几个军用水壶。最让我好奇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油灯。我还没见过真的油灯哩!于是我提起来左看右看,心想,这么小的东西就是他们用来照明的?好厉害啊!看到这些,仿佛就看到了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真实场景。

我们继续往前走,远处传来叮叮的响声,随着声音过去时,看到两个穿着破衣服的老人在打铁。一个老人将从火里烤完的铁棒拿出来,他们一起有节奏的抡着锤敲打着,不一会儿就变成铲子了。铁加热后会软化,便容易成形。原来“趁热打铁”这个词就是这么由来的。

往前走的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原始的古老房屋,很有年代感。走到接近出口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个城楼,我和爸爸爬到了城楼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朱家峪的全景,充满了淳朴的乡村气息。

走到出口处时,我们回头望了一眼,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篇二:菜园里的笑话】

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常常被爷爷说是分不清韭菜和小麦的“上海知青”。我有时还要大声抗议:“韭菜和小麦,我分得清啊!”

不过让我觉得惭愧的是,这几次我跟爷爷到菜园里,还真闹出了不少“张冠李戴”的笑话。

爷爷在盖薄膜,我就帮忙割青菜。刚割了没几棵,爷爷直嚷嚷:“错了错了,这是大白菜,做腌菜用的,那种矮矮的才是我们平时炒来吃的青菜。”我连忙缩了手,再一看,两种菜差不多呀!仔细一看,真是有区别的:大白菜梗又长又白,青菜梗很短,菜叶摊开几乎碰到了地面。

在菜园里,我还看到了几个奇怪的萝卜,这种萝卜露出地面的部分居然有点绿绿的。我问:“爷爷,这萝卜是新品种啊?”可爷爷哈哈大笑说这不是萝卜,而是大头菜。啊?我以前只看到过腌制过的切成一片片的大头菜,没想到新鲜大头菜长得跟萝卜这么像。

爷爷还在念叨:“平时说你是‘上海知青’还不肯承认。”我舌头一伸,不敢狡辩了。因为我怕再闹笑话,说实话,我真的分不清那块地里长的究竟是蒿菜呢,还是芥菜;躲在薄膜棚里的小芹菜和香菜看上去也太像姐妹了……看来我是得多跟着爷爷来菜园田野里走走看看了。

【篇三:游知青农场】

星期日的早上,我和朋友们去知青农场玩,一进村里就看见了一排大字——“知青农场”。

我们在门口停留了几分钟,照了一张合影。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金银花长廊”,金银花的颜色分两种,一种是银白色,一种是金黄色,两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便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欣赏了一会,我们来到月季迷宫门前,买好门票就进入了迷宫。我在迷宫里摆了几个“POSE”,照了几张照片就开始观察起月季花来,刚走近月季花,我就被一阵阵香味吸引住了,我细细地闻了闻,感觉花香中还有些甜味呢!仔细一瞧,月季花有五种颜色,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姿态。有的像婴儿圆圆的脸蛋;有的像女孩害羞的脸庞;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浓浓的花香吸引了一群群蜜蜂和蝴蝶,蜂蝶飞舞好不热闹。我和小伙伴们一边走,一边陶醉在充满香味的花海中。不一会儿我们就把一千多米的迷宫游完了。

我想:下次我会快点完成作业,再来这个月季满园的知青农场来游玩。

【篇四:狼图腾读后感】

这本巨著写了一个名叫陈阵的北京知青,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与狼的制约与平衡,使小狼失去了野性和自由,草原狼也被人类赶走了,失去了美好的家园的故事。陈阵的溺爱,害死了小狼,赶走了狼群。

"溺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国式教育。陈阵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小狼好,可他思来想去,却做了一个自认为聪明实际愚蠢的决定,用一根铁链禁锢小狼的自由。这不和中国一些家长一样吗?用一条隐形的链条禁锢着孩子,泯灭了孩子对童年游戏的喜爱、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心,却还在为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

当孩子真正立足于社会之时,家长才发现孩子什么都做不了。从小家长磨灭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陈阵用铁钳剪断小狼的利齿有什么区别呢?都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果失去了应有的磨练与能力,又何来希望、何来未来呢?

愿中国,再也不要有被禁锢的小狼了!

【篇五:一路星光——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信仰是石,擦起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亮希望之光;信仰是光,一路星光引你走向成功。——题记

信仰是一种美德。没有了信仰我们会变成什么?是碌碌无为一生还是随随便便挥霍?怎么样都只是生活的傀儡吧。没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注定一事无成。但是我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有可以用来奋斗的青春,无所畏惧。我们可以轻装上阵,踩着一路星光,去追逐一方梦想。

而今15岁的孩子都坐在明晃晃的教室,不必为衣食住行殚心竭虑。但是在几十年之前却有这样一个15岁的孩子,在1969年的1月,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落户,并在此度过七年知青岁月,他便是习近平。

时光荏苒,初踏黄土地时的他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他已携了人生目标,带着自信,紧握着信仰的星光。他说最大的收益有二:一是让他懂得实际、实事求是、群众的真谛,二是培养了自信心,坚定了一生的信仰。艰难困苦的七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但是穷而后工,七年的经历让他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知难而进,处变不惊。并且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行。还记得他曾谆谆教导: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都是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群众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些话在经历了时代的洗礼之后放在而今,依旧是各层干部,以至于全体人员的警戒之词。

细读2016年对曹谷溪的采访,我知晓了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青春啊,是一生最美的时光,是如诗的年华,而他却毅然决然的奉献在了陕北最艰苦的农村。在那里,他负责文件宣传,大队领导班的整顿,生产队干部的配备,还和群众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从大到小,里里外外,他始终坚持很农民在一起。当地的农民赵勋功表示:近平开会时,我们从不睡觉。因为近平从来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老百姓想做的贴身事。想人民所忧之事,做人民所恼之事,这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一个人付出多少,便会有多少的评价,对他评价之高的不仅他们,还有王燕生,以及甚至于千千万万的人民。同年5月对王燕生的采访中,他表示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他回忆到:多数人主要是体力与生活上受的苦,他们像农民一样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缺吃少用,甚至为柴米发愁。而这对于习近平来说还不是最悲哀的,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比体力生活上受到的要多的多。近平的父亲在受破之前是国务院副总理,其所处的家庭环境,与插队下乡的艰苦生活比起来会有多少天壤之别。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名单中均没有他父亲的名字,沉默的他能体会到父亲哀痛心情。父亲已经受了九年迫害,至今命运未卜,母亲也每日战战兢兢,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头上无法卸下的是黑帮子弟的帽子……这些对于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来说均是逆境,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他并没有消沉,反而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坚定信念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这样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中,他任劳任怨,苦干实干,用血泪汗水拼出了一番业绩。难怪在2017年2月8日,对陶海粟的采访中说道: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

信仰是成功的踏脚石,没有一个成功是不经下定决心不经刻苦付出不经悉心准备而来的,信仰在历史长河之中救助了多少人儿啊:囊萤映雪的匡衡,悬梁刺股的苏秦孙敬,还有那口嚼辣椒的鲁迅,他们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追逐到了梦想的星光,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带着那星光上了路,自此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荆棘满地,都是熟视无睹一路直行,才收获一处芳芳。

20岁的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有着去中流击水的勇气,有着铁杵磨针的毅力,我们不怕磨练不怕失败,我们励志拼一片青春的碧海蓝天,我们想要争当青春的楷模,我们手握星光,大步流星勇往直前,我们的信仰,终会绽放一片美丽。我们是时代孕育的崭新一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社会增添一份美丽,我们要以习近平主席为榜样去追逐自己的梦想,造福人民。我们的国家如冉冉上升的明星,耀眼着夜空,那是因为我们所有人手中都紧握了梦想的星灯!

我想在最美的年纪,轻装上阵,踏着一路星光,去追一方美丽的梦想……

【篇六:流泪的生命之花——读阿城《树王》有感】

文革的年代,知青的岁月,对于零零后来说,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是关乎大自然以及大自然隐在的生长规律,还有当时的人们看不到,也没有理解的大自然赠与我们的无限价值,那好像又让我们触手可及,碰撞着我们的心灵。

当我看到阿城的《树王》这篇小说时,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以至于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当我慢慢地合上书,我才发觉再也止不住的泪水,从我的眼角悄悄滑落。《树王》虽然是短篇小说,但这凄美的故事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群知青被下放到某山沟,奉命砍树垦田。其中的李立是一个思想极为狭隘只会读书的人,而树王肖疙瘩却能读懂自然,理解自然,相信自然。文章主要以两位人物的性格思想差异为主,形成鲜明的对比。树王肖疙瘩非常爱护自然,从不砍山上的树木做家具,也爱护野生动物。但时处文革时期,人都不能幸免于难,何况自然?李立那些知青们信仰着自认为正确的文革禁锢偏激的思想,要砍倒树林里那棵最大的树,也是肖疙瘩最深爱的那棵树。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李立和肖疙瘩争树的那一段。李立暴躁中的无知和肖疙瘩镇定的眼神中一丝顽固的对比,催人泪下。要“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这句话震撼着人心!肖疙瘩虽以命相抗争,但最终“树王”仍被砍倒,山被焚烧。那棵大树曾是肖疙瘩心灵的寄托,寄托没了,人变得异常脆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最后竟然一病不起,直至死去。人们听从了他的遗嘱,将他葬在巨树地下。后来,他的墓旁,开出了象征他悲壮命运的白花。

这些树砍掉是正确的吗?种上这些“有用的东西”是对的吗?答案当然是:不!那些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森林的价值,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是比金子还宝贵的。当时的知青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只有肖疙瘩执着地保护它。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深深地和那棵“树王”融为一体,无法分割。

人类已经从大自然中索取的太多。但人们似乎至今还没觉醒。如今,高速发展的建设步伐,大量土地被占用,森林资源被破坏。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很多都是因为树木植被的大量减少。还有多少人麻木,为了谋取自我利益,像当年执迷不悟的知青一样,用刀向那些“树王”砍去,而真正的心痛的像肖疙瘩那样用生命来保护树木的人又有几个呢?但我还相信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的提高,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肖疙瘩,还有倔强生长的千年“树王”。只要有爱,爱森林,爱我们的家园,大自然必会回报人类。

让那些生命之花永远绽放,永不流泪!

【篇七:稻香渡读后感】

金黄的麦田,宽广的大河,旋转的风车,吃草的水牛,盘旋的鸽子……作者曹文轩用他质朴清丽的细腻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这如诗如画的稻香渡。

《稻香渡》主要讲了一队女知青来到了一个小村——稻香渡。在这里,女知青梅纹结识了小主人公细米。梅纹在一次偶然的机遇发现了细米的雕刻天分,而在后来的相处中,梅纹又惊讶的发现细米拥有细腻的情感和绘画的才能。她下定决心,让细米学艺术。于是,乡野男孩细米便在梅纹的带领下开启了新的成长历程……

这本书带给我太多太多感触,其中,梅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喜欢他们的细米,但不一定认识他们的细米”。细米的雕刻天赋卓然,却没人能够欣赏,这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有千里马,却没有伯乐。直到后来,他幸运的遇到了梅纹,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若细米没有才华,即使有梅纹这样的伯乐也是不能发现他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有欣赏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攒知识,让自己丰富起来,最终也成为一颗金子,在欣赏我们的父母、老师面前,熠熠生辉!

这本书令我难忘的还有曹文轩的写作风格。质朴,干净,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通过一边一角的描写传神的表达出它所表达的东西。如:“…他的心中就生长出羞涩,并很快映到脸上。”一个“生长”精准的描写出了细米的感受;“细米的声音像本来猛劲喷发的自来水突然被人关死了龙头,一下子安静下来。再坐下来时,两道泪水已从鼻翼两侧流淌下来……”精准的描写令人叫绝,细致的描写出了他的沮丧。还有比如“真想往那个喊得最凶男孩嘴里滋泡尿”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心理描写,总会让人想起自己孩子气的童年……

这本小说深谙人性的微妙,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男孩的心灵雕塑。读完了故事的我,仿佛与作者曹文轩一道参加了这个少年的成长加冕礼,就让我们与少年细米一起成长吧!

热门推荐
1杨梅
2学会低头的议论文
3以吃苦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4小人物作文初中
5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6小学生作文
7五一劳动节作文
8实用的中考满分作文
9再见
10国庆节作文
11秋天来了优秀作文
12如何写旅游作文
13游记的作文
14暑假生活初中作文
15叙事写人作文
16五一劳动节作文
17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8有关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19炒菜作文
20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21小实验作文
22做家务的作文
23暑假的作文
24小人物作文初中
25植树节作文
26高铁
27泰国之旅作文
28暑假趣事作文
29议论文
30我和孙悟空过一天想象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