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零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的冷漠】

碎片化,似乎意味着高效,便捷,先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似乎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似乎没有荒废我们的生命。可是当我的生活和碎片化相遇,本该高效、便捷的碎片化生活,在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后原本光滑毫无纹路的生活,却有了细小的裂缝,裂缝里透出丝丝的冷风,让我感到了无尽的冷漠。人和人之间面对面沟通时所展现的喜怒哀乐,都被一个个表情包所代替。

在我的记忆中,春游是非常快乐的,同学们都会聚在一起玩许多游戏,女生捉迷藏、男生“斗鸡”,有时候还会聚在一起玩“三个字”。

今年的春游是我极为期待的,因为这是我小学期间最后一次春游,在车上就想和同学讨论玩什么,可是,很多的同学手上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的在用聊天软件聊天,或者玩游戏。明明大家都在一辆车上,明明可以面对面聊天,可是他们却更愿意用聊天软件的表情包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是不愿抬起头来和身边的同学谈天说地。我想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吧!他们享受聊天软件上碎片化的沟通方式;享受手机游戏带来的虚拟的快乐,却忽略了现实生活里就在身边的朋友。以往的人情味在碎片化这种看似高效的方式中被慢慢的消磨掉了。这是我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碎片化带给我的冷漠。

除了春游,就连家庭聚会也变得冷漠起来。以前大家会相互寒暄,现在只有手机中的问好;以前大家会一边吃饭一边谈天说地,现在只有手机的“哒哒”声;以前大家会依依不舍的道别,现在只有手机中表示再见的表情包。曾经我即使无法参与大人们的谈话,我也会感到家的温暖,可现在手机冰冷而又工整的“哒哒”声,却让我感到无尽的冷漠。

现在的生活愈发趋向碎片化。而碎片化这个看似高效而又便捷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是在浪费你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人们通过互联网聊天,却不愿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互联网上许多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不仅会让人对普通话产生误解,更会让人忘记如何有礼貌的、正常的与人面对面的沟通。

我们不要因为享受碎片化生活虚假的“便捷”,而错过人生中美丽的风景。

【篇二:碎片管理者】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催生了这样一种职业——碎片管理者。人们把碎片化工作交给他们,从而有精力面对庞大的工作,把碎片化阅读交给他们,让他们进行整理后交回一次性看完,从而摆脱这些不堪其扰的细碎。而我,正是碎片管理者中的一位。

不像我的同事们整天叨叨压力大,准备“跳槽”,我对这份工作并无怨言,反而还有些如鱼得水,乐在其中。这是因为我享受于碎片的生活。

首先,碎片管理者的工作地点是不限的,每日只要把订单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前完成即可,这给了我极大的自由性,我可以随时随地调控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调控时间安排,随时随地拿起,随时随地放下。这是碎片化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完成碎片化工作的一种方式,比如碎片化阅读,在上班路上,在回家路上,在散步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这相当于萃取出了原来难以利用的时间,把这些时间也充分利用了起来,提高了自己的效率。

除此之外,多任务处理也是完成碎片化工作的一个好方法。多任务处理并非是计算机的专利,人脑也可以借鉴学习。在完成某些对于精力要求不大的工作,或有空隙的工作时,可以把不同的工作放在一起。就好像在与客户沟通等待客户回复时,我也可以同时完成别的工作。这样,碎片化的工作完成起来也会感到得心应手。

由此,事实上我的工作并不繁重,每天还能剩余大量的时间休息、学习。但偶尔也会有工作量大的时候。这时,碎片化的工作也会堆砌成山,难以忍受,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化零为整就会起到重大作用。

碎片化的工作零零碎碎,但假如限定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统一做完呢?把零碎的工作接合在一起,且往往是不同种类的工作,于是这样就不会感觉厌烦,大脑也可以在不同的工作中得到休息。这样一来,放在眼前的就是整块整块的工作,而不会被一根又一根增加的稻草压倒了。

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本是二元对立的,但在其中总有巧妙的平衡点。在时间、生活碎片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利用碎片,另一方面要更加珍惜剩余的整体,这样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达到生活的最大化。

望能有一日我也将不做碎片管理者,不因我也终于无法忍受,而因每一个欣然生活的人。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一种通过手机、电子书及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碎片化阅读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为此我做了一些研究。

我先说说碎片化阅读的优点。碎片化阅读字面意思就意味着阅读时间短而不固定,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零星时间来阅读,而不需要安排大段的时间来专门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就是以浅阅读居多,适合于日常消遣,但不适于长期阅读。

下面我详细说一下碎片化阅读的缺点。首先是时间碎化。据调查,现代人每天要打开手机近两百次。古人读书时可以一口气从早读到晚,一气呵成,学有所成。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做不到古人的坚持。我们每天大概读书1个小时,可能会分成12次,一次5分钟。5分钟里面我们有可能前2分钟在回忆上次阅读内容也有可能再读了一遍。这样我们实际阅读的时间会很短,不容易理解文章的全部含义,没有读懂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是加工浅表。时间较短就说明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精读、细读文章,看不透文章写的本质,以刷屏替代阅读,而这样肤浅的学习又能真正学到什么呢。再次是涉猎混杂。碎片化阅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内容的碎片,支离破碎,全无章法。因为时间不够,所以读的东西就很杂。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这样长久下来,我们会一无所得。然后是选择失当。现在,大多的学生们为了凑字数而写作。文章里是粗糙的见解,传抄的段子,娴熟的语术,自称的干货和连绵不绝的废话。一些同学还天天津津有味地模仿、摘抄、阅读,到最后无法真正表达自己写作的初衷及见解。最后是兴趣随机。你对什么感兴趣?这是一个很简单却很困难的题目。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难以立刻回答。因为现代人的兴趣实在太广泛了,很难对一件事情有着恒远的执着。

所以,我认为碎片化的阅读最终弊大于利,高效率的阅读需要我们化零为整。我们仍可以在闲暇时间,节省整合出大量碎片化的时间来潜心阅读,因为阅读是一件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事情。

【篇四:破整为零还是化碎为整】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妈妈在房间里忙碌,忙碌的过程中还夹杂着几句抱怨。我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起身去帮她倒了一杯水,可再回到妈妈身边时,却看见原本忙的焦头烂额倒妈妈却在悠然自得的玩手机。

“妈妈你工作做完了?”

“没,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妈妈回答。

于是在妈妈为时两小时的工作中,妈妈一共“休息放松”了五六次。看着妈妈不断重复着从口袋里摸出手机这个举动,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像摸烟一样摸手机”。

这个举动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公交车上,街上,甚至在工作岗位上。就这样生活在手机中变的碎片化。也许有人说我们只是在利用多余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这当然很好,但是现实可能却是你将一个完整的时间拆成了碎片。还给他冠以美名“利用碎片时间。”

可是上网获取信息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可就是这种快捷方便全面的信息会造成你的惰性,让你不再善于思考。“可是这个问题的本身是人,并不是阅读本身,人们需要对信息时代里纷杂的碎片化知识进行整理,方能系统化,为己所用。”网上有人这么反驳。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就像烟民说:“我可以在我想抽烟的时候权衡利弊,控制自己。”可当你烟瘾犯了,无论什么烟送到你的面前,你还不是照单全收?

或许又有人说现在碎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最新时尚,可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一味的追随所谓的时尚呢,你们想想,你们有多少时间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书了?像以前一样完全沉浸在书里那样,废寝忘食的读过了。

其实原本碎片化的生活本来没错,但是如果你将完整的时间打碎,并利用大部分时间来上网。那么碎片化的生活便会将我们碎片化,杂乱无章的文章词藻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断章取义的文章蒙蔽着我们的双眼。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固然重要,但是在没有练就火眼金睛时,你还须谨慎选择,小心甄选,网上的世界固然美好,但里面不乏有鱼目混珠的文章。

现在,看着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一个个成为了低头族,不断的碎片化阅读,我不知是喜是忧,是该劝解还是该鼓励。

其实在碎片化的利弊在于你是化零为整还是破零为整

但在这碎片化的世界中,在这碎片化的阅读里,我愿意坚守,愿意守护并锻造那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完整。

【篇五:浅谈碎片化生活】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原来慢节奏的生活早已不复存在,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忙忙碌碌,每天仿佛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同时并行处理几件事情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零星的碎片时间来完成我们手头的任务,这种方式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生活已然是进入了碎片化时代。

碎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充分利用了我们大大小小的碎片时间,化零为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譬如,我们可以利用坐车的时间来看一会儿书、背一会儿单词;可以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做做运动,锻炼身体;可以利用排队等待的空隙时间看一会微信,浏览一下新闻;可以利用打印文档的时间,收发公文,处理邮件……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不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很多的任务。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好碎片化生活。有人常常在烧饭的时候,跑去看一会儿电视,结果电视没有看完,饭却烧焦了;有人在洗衣的时候,玩起了游戏,结果游戏没结束,家里已水漫金山了;有人在开会时微信聊天,结果会议内容没听到,后续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类似事情层出不穷,它时时在告诫我们,一心不能两用。

可见,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多进程使用的。有些事情需要有连续性的,一旦中途被打断了,那么后面很可能什么都记不起来,所有花的功夫都将前功尽弃。所以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并行处理,这是合理利用碎片时间的关键。只有我们善于安排,善于利用时间,速度与质量才能并行,我们才能充分享受碎片化生活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也才能更从容的对待生活。

学会了碎片化时间管理,我们将只花一辈子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两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的人生活出了精彩,活出了意义。

【篇六: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现代生活中,无数原本完整的事物都被碎片化了:吃饭、看书、走路……大部分人却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我却认为不然。

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困扰。地铁上,公交车上,抬头望去,全是“低头族”,这不是在看书,而是一个个的都盯着手机,看微信,看QQ,玩游戏。在机场,在火车站,早已没有了窸窸窣窣翻阅书本的声音,取而代之的却是此起彼伏的手机各类提示音,其实,并不悦耳,反而有些嘈杂。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小小的人,捧着大大的手机,在上学路上,用稚嫩的手划着手机屏幕,熟练而又笨拙。

可能大家都认为这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利用碎片化的间隙来拼凑一些事情让自己放松一下,可是眼睛一直盯着手机屏幕,这真的好吗?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眼镜,厚厚的镜片挡住了那双“心灵的窗户”。试想透过厚厚的镜片看到的事物有不带眼镜看到的辽阔,真实吗?我们的时间仿佛已经不是自我安排,而是被手机支配了。

听着爸爸讲他小时候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很快乐:搬个小凳子坐在弄堂里,听听长辈与隔壁叔叔阿姨们聊聊家长里短,叫上三五个小伙伴去草丛里抓蛐蛐,大树上取蝉壳。晚上睡觉时,绝对不会被手机铃声吵醒,伴随入睡的是猫头鹰的叫声,朴实而又快乐。

可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占据了人们大量时间,打乱了完整的生活,而他们所剩下的时间已寥寥无几,碎片化的生活,却越来越多。

有些碎片化或许是有益的,在等车时做做手工,玩玩魔方,做些平时没时间做的兴趣爱好,又或者看看过往的行人,也总比一直盯着手机好。利用杂碎的时间,使自己心情愉悦,忘记烦恼,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完整的时间就好像一个完整的玻璃瓶,不会洒出任何一滴水,而碎片化的生活就像破碎的玻璃瓶,即使想尽办法将它拼凑在一起,也免不了会漏水。所以要尽量充分利用完整的时间,不让完整的时间白白流逝,然后再拼凑起碎片化的时间,我相信,你的时间不会不够用的。

哪一天,我遇上了你,破碎化的生活,我会化零为整,不浪费时间,把你变为我的法宝!

【篇七:化零为整】

现如今的社会以高速见著,一切事宜都提倡效率,这固然大大加快了发展的进程,却忽略了某些急不得的东西,比如精神上的修养。而作为这种模式的代表,碎片化所带来的影响是我们首要需考虑的。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事无巨细,均被拆解成碎片。在等地铁时,人们会选择使用手机来利用时间。在吃饭时,也会一边阅览手机一边进食。时间确实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其造成的思维习惯却后患无穷。

人们考虑事情的时间减少,导致对于事件缺乏深度了解与认知,匆忙之间便在内心中下好结论,而这种浮躁的思维继而又会推动人们急躁地表达自己,引发许多冲突与矛盾,例如网络间每日可见的骂战。长此以往,这将形成本能,烙印在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上。于整体来说,碎片化也会使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同化。因其追求效率,时间短促,许多人便往往会选择舍弃自行寻找“碎片填充物”,转而通过移动互联网,选取大部分人认可的填充物,而这些填充物或是提供者通常是互有联系甚至本就是一体的,于是在不同人的碎片时间里,大量的出现相同的填充物,且因碎片时间分布散乱,不时地强化其代表的思维,导致其影响力愈来愈强,进而引起整个社会的趋同。这对于文明的进步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缓解这种影响。时间确实是碎片化的,但我们可以使其拥有一个核心。如果将所有零散的时间有序地置于一个框架之内,即使它们互不相连也可以产生不小的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将想要阅读的一本书拆解为若干个部分,在某个碎片时间里阅读一部分,然后考虑其内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两相比较之后得出结论,转而再选出一段碎片时间,将其实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再考虑它的意义。另外即是不盲从。生命本就是发现的过程,只有一路走才能有所得。寻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结果,更多的是体现在过程中。

碎片化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来说是不可遏制的。但我们可以从根本目的出发,解决其弊端。只要使其围绕某个核心,便可以化零为整,展现出非凡的价值。

【篇八:珍惜碎片化的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影响到我们对于时间的把控,它越来越被碎片化,被分割成许多零碎时间散落在生活的每一天。

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许多中外名人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写作上了。”正如他所说的,他对时间抓得很紧,白天接待一批一批的客人,晚上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平时片刻时间都不浪费。一年到头,他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甚至他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他一生只活了55岁,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文学作品,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是一份多么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时间像是裁缝手中的布料,一个好裁缝懂得边角料的价值;时间又像是厨师手中的食材,一个好厨师懂得物尽其用。我们不能改变时间被碎片化的现实,就要学会如何去利用它。曾经的我不懂得珍惜零碎时间,总喜欢用整块时间,一鼓作气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对零碎时间不屑一顾,认为“5分钟”干不了什么,听首歌就打发了。但有时候制定好的计划常被些突发事情打乱,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自从学了《鲁迅与时间》课文后,我受到了教育和启发。从此以后,我开始注意利用那些零碎的“5分钟”,背背英语单词,看看文章,读读报纸,日积月累,收获可不小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如流水,一旦逝去,再也无法挽回。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零碎时间,学会“化零为整”、“见缝插针”的方法,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

【篇九:碎片化生活的影响】

从前的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会影响到我们,总是专注执着于手头的事情上。可是随着社会以及互联网等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可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碎片化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认知。

毫无疑问,这种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它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正当我们想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一件事情中时,手边的手机、电脑传来一阵阵提示音,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拿起来查看。可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收到的只是一些广告、推送消息。当我们又想重新集中于手头工作的时候,难免有一部分精力还停留于刚刚所看的消息上,再加上不时地有信息进入,从而无法静心工作。长此以往,我们反而不习惯于长时间的集中,若是如此,就会生出想要拿起手机一看的冲动,影响更加严重。

而有时,那些网络媒体们抓住了我们越来越碎片化的生活习惯,在编辑文字,甚至新闻时都故意使用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文字,并尽量缩短篇幅,来吸引读者。且不说这种文字是否对表文达意有失偏颇,但为了某种目的而写成的稿子一定是片面的,有失客观的。当这些通讯稿被呈现于我们读者面前时,我们所面对的就是各家媒体杂多的文章。我们将之视之为完整的信息,信之,不在深挖其背后的内容。但事实上这些文章本身就是碎片化的,固然符合了现下生活现象,可是更加加剧了碎片化程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片面、粗浅甚至将某些本来并没有碎片化生活习惯的人也带入了碎片化思维中。

相比较之下,整体化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完整的大片的时间能让我们沉静下来,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整体化的信息也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理性地学习、了解事实……因此,化零为整,势在必行。

化零为整,即是要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不管是对于时间、生活、还是其他的事物都要如此。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刻意的努力:在手机提示音响时不去理睬,而是待手头之事完成后再将累积的消息全部处理完;在搜索、获取信息时记得找更完整的版本,或者多找不同的角度并整合它们,从这些碎片化的部分中找到完整的应该是怎么样,在碎片中发现整体。

在碎片化影响越来越大的现在,清醒地认识到其弊端,并舍弃之,向更好的整体化靠近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篇十:私人订制的时间】

二十一世纪,瞬息万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逐渐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而其实,它和我们的成长很相似,它带给人们的影响,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种“干扰”。

幼时的我们,好奇天文地理,好奇古今中外,好奇摩天大楼,好奇车水马龙,甚至好奇玩具几样,好奇言语几句。世界万物对于空白的我们来说几乎是平等的,即,我们不在乎了解事物的先后性。与此同时,儿时生活赋予了我们过剩的时间去从容地体验每一种新鲜。故,除排除了大多数干扰项,又拥有了充分的时间,孩子们常常可以花上几天的时间去仔细研究一个新玩具。

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它的存在相较于生活并无过大的影响。然而随着这种科技的必需性的凸显,碎片化开始体现。

长大后的我们有了自己的兴趣,有了自己的琐碎,可是我们却失去了足够充分的时间。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相信在时间的计算上:1+1小于2。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做一张卷子本需要一个小时,倘若你中间在30分钟时不幸被迫打断,去完成了一份英语作文,那么之后你所花的时间一定不止30分种,因为你需要一个阶段来缓冲,重新进入数学模式。同理,当你做那份英语作文时,一定也会花比平时多的多的时间。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大削弱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所以,规划的能力和化零为整的理念观来得格外重要。如果你足够清晰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你会更加容易区分事情的重要性,明确事情的先后,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集合时间来完成任务。

万物都有相对性。成长一定是会带来什么的。化零为整的反面一定有化整为零。碎片化也一定有它的好处。比如我们日常看到的报纸,或者新闻,它们的标题本身就可以高度概括事件本身,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判断,从而做出取舍。这就好像我们复习的时候圈划重点,只是为了将长篇大论化作只言片语从而更快速地记忆。倘若没有碎片化的程序扮演着语言中代词的功能压缩着生活,一切都会变得枯燥而拖拉。

因此,孰好孰坏其实只在于对象和处理方式。我们改变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要面对互联网上碎片化的信息,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分化,去合成,精心为自己私人定制一份时间,以创造自己的价值。

热门推荐
1捡拾幸福作文800字
2我眼中的好老师
3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4观察日记一则
5夏夜的小船
6爱在身边作文1000字
7春雨
8记金华双龙洞
9不起眼的角落
10为自己感动
11试着一个人面对生活
12失落的音乐课
1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14难忘的寒假
15心中的彩虹
16未来的海洋想象优秀作文
17寻找秋天的颜色
18寻找春的脚步
19人生的真谛
20我眼中的秋天
21美丽的秋天
22这一项我最强
23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24北京天安门游记
25童年囧事
26防溺水
27鸣沙山的月牙泉
28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29田野之歌
30我爱我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