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
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有时候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你继续努力地尝试,才能看见胜利的曙光。
有一年我决定要考级。那时的我奋发向上,努力地想弹好每一个音,不想落下一次的课,为考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每当坐在你—我亲爱的古筝面前,你总是轻轻地告诉我:“加油!你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听见悠悠的琴声从考级的房间里传来,心里不免激动,略有些浮躁。轮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拨动了第一根弦,前面弹得还算顺利。但是,忽然听见外面响起了摇滚乐的声音,心里本来就浮躁的我被搅乱了心绪,忘记了谱子。只得一脸尴尬地走出了考场,可想而知,考级没有通过。
我自从那次就不想再弹古筝,觉得那样没有意义,自己连考级都考不过,还有什么资格继续练下去。我曾想要放弃,踌躇着,在放弃的边缘徘徊,最后忍不住打了一个电话给古筝老师,真的难以启齿。老师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温柔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悦,别灰心,有些事总要面对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不会每次都尽如人意。振作起来吧,老师相信你。”老师的话让我下定了决心,面对失败,不能一味逃避,我要重新来过。
仔细地分析了我上次没有通过的原因,心太躁,古筝要的就是静心,忘谱,是因为背的不够扎实。我再次努力地练习,仿佛忘却了自己的失败。每天回家我都坐在古筝前,弹奏曲目,吸取以前的不足,努力把每一个音都尝试去弹到最好。每一个音,我都去细细品味,每一个停顿,我都断的恰到好处,每一个颤音,每一个滑音,都被我表现的淋漓尽致。
又到了考级的那一天,成败在此一举。我静下心来,默默地拨动了第一根弦,此时的我心无旁骛,沉浸在古筝的世界中,四段锦的空幽,姐妹歌的欢腾,以及幻想曲虚幻而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意境都被我完美地演绎了出来。令人高兴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通过了考级。
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逃避没有意义,无论你遇到了多大的困难,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只要你坚持初心,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抓住胜利。
【篇二:一个人的孤独】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问,一个人的孤独,与多个人的孤独有什么区别?这仿佛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其实不然。
一个人的孤独,与多个人的孤独不同,它们的意义从字面上较难理解。
一个人的孤独是发自内心的,是主观的。其实,那是一种内心的淡然、宁静、逃离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而多人的孤独是被动的,那是由于别人不与你相处而造成的,这两种孤独,是截然不同的。
我喜欢这种一个人的孤独。
一个人的孤独,其实很简单。孤身一人,在山顶的凉亭沏上一杯清茶,边品茶边望着远方空幽的山谷,可谓是“心远地自偏”。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的孤独;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更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与处变不惊。
生活中,我常常会身处这种一个人的孤独。每当我成功,心中骄傲,抑或是失败,心浮气躁,我都会尝试从这一个人的孤独中,置身世外,享受这平和之美,自然也就忘却了这无数的成败。不管是成是败,总要返璞归真。这种孤独感,倒是有些道家风韵,颇有点仙风道骨之感。
一个人的孤独,没有被人遗忘的痛苦和空虚,却有一种令人回味的甘甜与香醇。而这些甘甜与香醇需要静下心来,心平气和才能体会深切,铭记悠远。
所以“静能生慧”。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种智慧。从花开花落中领悟出顺其自然,从潺潺溪流中体会到时光如水,从月有阴晴圆缺中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
一个人的孤独,是一种沉默;一个人的孤独,是一种心态;一个人孤独是一种情趣;一个人的孤独更是一种智慧,这,就是为什么我热爱一个人的孤独。
独自体会孤独的滋味,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