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忆西溪】
今天翻开我小时候的相册,随手拿起一张照片。哎!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西溪湿地。
第一次游西溪的情景浮现眼前。记得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们9点就到了西溪湿地。一幅如诗如画的水村田园风光,就慢慢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西溪湿地果然名不虚传,放眼望去,水绿如蓝,鲜花开的如火如荼,远的青山,近的溪水,丝毫没有尘世间的一点喧哗。岸上的柳树,樟树,梅树,柿子树。柿子树上结满了又圆又大的果实,红得像灯笼一般。元宝树上挂满了元宝状的花串,既漂亮有喜庆。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景象,不自觉的微笑,心情喜悦。绿叶肥大的桑树、竹、芦苇等各色亚热带植物,深深浅浅,层层叠叠。水面上点缀着一些凤眼莲、青萍、绿荷……看我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朗润的花、果、草的香甜气息,微风抚来,香气沁人心脾。
绕着沿水环堤的小径一路而行,停伫在古朴的小桥上,波光摇曳,竹林茅舍,烟树人家,让我心生宁静和喜悦。
走过小石桥就到了渔村,这里的房子就更别有一番风味了。白墙黛瓦,纯洁的墙,配上恨死的瓦,真的是非常协调的搭配,房子傍依这小溪。小溪边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船。一条船上还站着一个渔夫,由于刚下过雨,都还披着蓑戴着笠,船上的鱼篓里还有几条小鱼。一幅捕鱼而归的收获场景。房舍上炊烟袅袅升起,是农家在烧晚饭了。炊烟慢慢在弥漫、升腾,俨然一幅烟树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天色已晚。这时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也该回去了。依依不舍的走出西溪,我还陶醉在,西溪的美景中。
放下手中的照片,西溪的那些树,那些花,那些水,那些竹子。都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这些都深深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篇二:包饺子】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是昨天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还说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了不冻掉我们的耳朵,今天我们也来包饺子吧。”妈妈说。我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说干就干,只见妈妈开始和面了,先是拿一个盆,把面粉倒进盆里,再放上一个鸡蛋,加点水,就用筷子在盆里拌啊拌,拌到盆里的面都成面絮絮了,再把盆里的面絮揉成一团,面团的表面并不光滑,妈妈拿了一块湿布盖在面团上,说要让面醒上十来分钟再和。十几分钟后,再来揉面,面团变的光滑细腻,真是好神奇!
开始包饺子了,妈妈吧一团面搓成长长的圆条,把它左一刀右一刀的切成面剂,在上面撒上面,妈妈让我把面剂压成一个一个的小面饼。妈妈开始檊面皮了,只见妈妈一手拿着面皮一手握着擀面杖,饺子皮在妈妈手里飞转着,不一会一个圆圆的饺子皮就擀好了。
接下来该我大显身手了,我先把一个皮的中间放上馅,把馅压实,然后把饺子皮对折捏紧,再把皮的两边向上折,最后把四个边的同一边折到皮上,一个元宝状的水饺就做好啦!可是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我包的饺子总是不尽人意,要么开馅,要么就是捏不尽。还要妈妈再重新做一次。哎,任何事都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东西真的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喽。
水饺开始下锅了,结果煮出来的饺子有的“脱了衣裳”,有的“把嘴巴张开了”,有的以“粉身碎骨”了。看到一锅的水饺,感觉真好玩,它们真调皮。
吃起来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这样一顿“美餐”心理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