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拉克苏的作文

【篇一:陌上花已开】

——谨以此文致前路迷惘的朋友

回家路漫漫,我坐倚车窗边,目光无彩。突然窗外一抹亮色闯入我的眼。车行驶得很快,我虽只瞥见数秒,心中已然生出一份暖意。那是一簇野花,安静地伫立在清风中。它简单素雅的黄色,小巧可爱的模样,在喧嚣的尘世中,仍不失纯真。它用自己小小的毅力,向快节奏的人们传递着春之语。至此,我才讶然,我有多久不曾留意那些小生命了?门前阡陌上,也定长满了欣荣的花草。哎,确实有许久没有接触大自然了。平时寄宿于校,周末也苦战于作业堆中。即使空闲,也“蜗居”于自己小小的“龟壳”里。少时玩伴不在,我亦长大,似连“玩心”也收了。久不信步的我,只有偶尔才会想去踩踩那土,看看是否还是会弄脏我的鞋。

思及此,我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我们总是在迷雾中苦索,艰难地迈着步子。前路不知如何,不过总是要走的。总有一些人,家人、老师亦或是我们自己,在催眠着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是的,现在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这是事实,我不否认它,也不敢挑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话的权威。事实上,我也是一个苦索者,只是比“聪明人”又多了点迷惘。我内心虽然想到,走在学途,必定会如行于苦海,总免不了折帆逆风。然而,每当夜深,内心却不明的慌起来,怕黑夜就这样吞噬了我。第二天醒来,又是平常的过活。

我原先一直处于这样的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不曾“反抗”过,以为已经习以为常了。直到我看到那丛野花,我的眼前仿佛幻化出它们拼命地冲开一切束缚,努力地想要呼吸到阳光的模样,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情顿时明亮开来,仿佛阴暗的四周,突有柔光掀起一角,轻声地洒进温暖,洒向我的心头。这心头突然的一击强烈地震醒了我。之前的我就像拴在绳上的木偶,被“未来”挑动着慢动,没有生气。整天的忙忙碌碌,看似充实,实则空洞无光。心之烦躁,连春天的脚步都听不到了,我什么时候竟变得这般木然了?我要的是生活,并非只是过活啊!

想来,中学生的压力如同无形巨石,有时,一瞬间便能将人压垮。我们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同时也承受着太重的压力。总结中学生的生活,怕是“作业”一马当先,“考试”紧跟其后,“父母”在一旁鼓劲,“老师”在身后鞭策。所以我们不得不拼命地跑啊跑。反正终点线在哪里,我们倒也不至于迷路。只是无趣,不过素知“学海无涯”,无趣倒也是普遍。然而“苦作舟”一句,不知大家是否琢磨过。所谓“苦”,即是“刻苦、吃苦”之意。学无止境,无吃苦精神的人,怕永远也到不了胜利的彼岸吧。但我纳闷的是,现在很多人将之译成“痛苦”了。诚然,学习很苦,有时枯燥无趣,有时又深奥难懂。然而学习的人内心必是充实的,怎会痛苦呢?感到痛苦的人,必是不会学习。不然他们花这么多精力去学,怎么依旧这般迷茫呢?

如果将学习归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上述人的问题其实就是不会生活。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的?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苦旅者。曹文轩先生在《前方》一文中曾经提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前方是漫漫长路,充满未知与诱惑,我们该如何度过呢?世人还在苦索,先人早已悟然。先哲苏格拉底早已告诉我们最好的答案: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的地方去浏览一座大山。就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之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大山太遥远,他们就算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用尽全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太伤心了。”苏格拉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吗?”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遥远的目标奔驰,哪有心思欣赏沿途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啊!”

旅途处处有美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拉克苏”,他们太在意结果,往往错过了最美的风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少人是这样的。只选择人生的某项内容作为自己的“牌”,看重它并且牢牢盯着它,它是生命的唯一,它给人带来希望;倘若失去它,人生便没有意义了。从不知道人生原来还有很多其他的“牌”可以打。有些东西,之所以显得那么珍贵,实属我们过于看重之故。

行在旅途,莫忘侧眸。有时候,回眸也不错,看着自己留下的千万脚印,或深或浅。每个脚印都是生活的见证。想想快乐的日子,想想错过的事。生活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只要幸运多余不幸,得到多于失去,那我们就该感恩。

朋友们,陌上花已开。挑个时间,漫漫而游,去嗅嗅那幽香,听听那侬语。感受自然,感悟人生。在交付出你眸光的同时,也交付出你的魂灵吧,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这般明亮美好。

【篇二:旅途处处有美景】

青山、绿水、农家,还有蓝天、白云、野花……看,原来旅途中,处处都有好风景!──题记

随着飞驰的旅游车,沿路的景物都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轻巧地从我们眼前掠过,我们满心期待地朝着目的地进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鹤山市大雁山风景区。在车停稳了之后,我们像潮水般涌出了车门,一条林木掩映的登山公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走吧走吧!”同伴迫不及待地拉着我的手,沿着上山的路进发。

大雁山因山形似大雁展翅直扑西江俯首饮水而得此美名,它与西樵山隔江相望,山势雄伟,峰峦起伏。我们沿着陡峭的登山大道往上走,路旁树木遮天蔽日,偶有缕缕阳光钻了空子跑到地上,斑斑驳驳,仿佛夜幕中的星星,风一吹,枝叶摇曳,它们还真的好像在眨眼;不知哪一棵树上的鸟儿在唱着歌,宛转、悠扬,树叶沙沙地作伴奏……

走到半山腰,在岔路口有一块指示牌,一条是大路,通往纪元塔,另一条是小径,通往海元洞。通往海元洞那条路的入口有块大石头,上书“奇景小路”四字,“奇景?”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小路。

也许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说的一样,我们都会选择“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的小路,“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我们都有一种探险的心理,因为诱惑而选择。

一路上,迂回起伏的羊肠小道把我们的心情也带动起来了。当我们都累得大汗淋漓、双腿发软的时候,我们也有问过自己,走这条路,选错了吗?幸好,有老师在前面不断鼓励,又及时地把我们的心情带了上去。

上上下下走了好久,山路却像没有尽头一样,我们有点焦急了,知了却不识趣地在路旁拼命地叫唤,把我们急迫的心情逼得更急了。

“你们不用上去啦!上面什么都没有!”几个从前面回来的人告诉我们。上面什么都没有?那我们不是白走了一趟?一开始的那一种急迫、好奇的心情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失望、失落,就像是被判了死刑一般……

回去的路上,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打闹,有的只是沉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在这沉默中,伴随着一阵阵凉爽的山风,传来鸟儿串串清脆的鸣叫声;极目眺望,西江如一条柔软的飘带流向远方,广袤的原野上镶嵌着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成果,像一张平展在大地的水彩画……噢!其实,用不着登上顶峰看那海元洞,在这里看山下的风景,不是一样有风景吗?

传说,苏格拉底与拉克苏相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美得像仙境的山,可是,许多年后,他们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到达,拉克苏只能失望地叹气,而苏格拉底却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的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也许,我们往往就像是拉克苏一样,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却没有发现,其实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当我们在向着一个遥远的目标前进时,也要记住,旅途中,处处都有风景!

【篇三:拥抱沿途美景】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以后,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上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苏格拉底说:“这一路有许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拉客苏一脸尴尬:“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我们的人生是充满生命力的风景;我们的世界,是一片充满七彩的缤纷;面对人生,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沿途的风景。

常常,我们只因为目标埋头前进,却忽略了奋斗的过程。为什么有时候当我们达到目标之后总是感受不到那种成就感?为什么当我们完成一件事之后,却感觉什么都没有做,而是哪样的空虑。

因为就在这:你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不管我们的人生是多么平庸,生命多么黯淡,事业多么低迷,但别忘了它依然属于世界的一处风景。面对失败,独处绝望,黯淡的风景也有它的颜色,没有失颜的风景就没有辉煌的绿色生命之力的着彩。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你生命途中的风景太黯淡或太精彩而刻意遗忘它或永远执着于它,你要试着拥抱它,感受它给你带来的一切一切,包括快乐,忧伤,也许从中你就能悟出人生的道理。

有追求是一种幸福,追求的过程同样是一种享受。只顾朝目标奔跑,认为只有到达山顶才能看到美丽景色的人是愚蠢的。如果他们因为某种原因没达到目标,那么他们将什么也得不到。聪明的人,会一路欣赏沿途风景,拥抱沿途风景,那么他最后得到的可能是获得结果与过程双重收获。

热门推荐
1流过心田的那场雨
2公交风波
3习惯
4以琴为友,伴我远航
5读《神医是这样看病的》有感
6梦靥
7写好朋友的一封信
8校园的四季
9我家的小猫咪
10美丽的夏夜
11文明美德,伴我成
12我战胜了谎言
13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14快乐的旅行
15花开花落
16文具盒里的故事
17野菊
18未来的手机
19没有想到会因为太爱你而失去你
20难忘的小学生活
21煎鸡蛋
22六一儿童节
23沂山游记
24爱睡觉的同学
25她真美
26春游
27寻书记
28暑假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29青春路上永远的记忆
30站在高处高中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