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墙的作文

【篇一:掌声】

稻河湾的小巷里,是京戏艺人聚集的地方。

那年冬天,我与母亲来到稻河湾。古院青墙,亭台楼阁。立着曾首的屋檐上不时吐一滩雪水。琼花虽美,但走在无人的小径上不觉有些凄凉。

正走着,突然听到阵阵掌声,低头一看,发现前方的雪地上多了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一行行越向前脚步越深。蓦地,我已经顺着脚印走到了巷尾。

我猛一抬头,耳边传来悠扬的京腔。虽听不太懂,但咿咿呀呀的语调很是动人。我推开拥挤的人群,只见一群粉黛女子,穿着薄薄的戏服,吟风弄雪,包着头齐着眉,双眼如卧凤,朱唇如玫瑰,肤凝如脂,舞姿优美。过了一会儿,许多人似乎不耐烦了,曲末过半大部分人便陆续退去,顷刻间便从人山人海变成几只独秀。间断的掌声也从雷鸣阵阵到稀稀朗朗三两个。

我拉着母亲向前,近距离欣赏这京戏艺术。那女子并没有因为游人的减少而停止演出,而是表演地更加卖力,精致的戏服和妆容让她成为风雪中一只美丽的蝴蝶,那么轻盈灵动。天愈来愈冷,我可以看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好一会,她完成了演出,向台下仅有的两三个观众深深鞠了一躬。

不知怎的,此刻我的心中对那女子肃然起敬,大家都鼓掌了,我知道这是一种灵魂的相逢。

掌声绵延不断,那不仅是对这位艺人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京曲艺术的崇敬与接力。

【篇二:跨越时间的“甜”】

从硬币到纸币的变化,从青墙黄瓦到高楼大厦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不停变化,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甜滋滋的麦芽味。——题记

说到泰州特产,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传承了四代人童年记忆的麦芽糖。

每每步行至老街,我总是嚷嚷着让母亲帮我买几块香甜扑鼻的麦芽糖。看着老人熟练的做法,真实让人赏心悦目:先是抓上几把绿油油的麦芽草,然后和上白糖放进锅里搅拌至完全相融,最后把糖浆倒入一个大平桶里,等着它慢慢变硬,再用小锤子一敲就可以了。母亲总是问我为何不买现成的,我总是回答:“这样才有它本来的样子啊。”她笑我念旧,我却不以为然。

当拿到糖后,我便细细端详起来,外面一层薄薄的汤粉,拨开后,就露出棕褐色的糖块,棱角分明,可爱极了。

轻轻放入口中,那股甜味儿溢满了我的口腔。“真香!”我不禁喊道。细细品味糖块在口中慢慢化成糖浆的过程,从唇齿到喉间,滑出一道古韵。有时候,那黏黏的糖丝扒住牙齿,好像给牙齿套上了一件外衣,虽然不太舒服,但也饶有趣味呢。

绵绵糖丝,扣住流连。因为它,让我们跨越时间,尝到了祖父那辈的“甜”。

【篇三:平凡的美】

我以为,世间的女子都是一株株花木。外婆便是那烟雨小院的那株茉莉,素雅情怀,简净心事,与人世亲和相处,无有猜嫌。

外婆将人间最朴素的爱给了外公,又将所有的温情给了子孙后辈。

那年夏,外公身子像一颗阳光曝晒下的糖块儿,慢慢疲软下去。他去遍了镇上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仍不见好。外婆生得一双朱丹眼,似水般的略过外公日益菜色的面颊,掠过后院几年来她精心打理的菜园。明日,地上地下已不再是那番家常果菜,唯有外婆低头撒种的雀影——是药种。我亦头一次知晓,她一双几十年里女红的手竟使得起中药!药寮,那段日子里,她的小院叫这个名字。小院里的黛瓦青墙间于是缠上了丝丝药香。外婆日日在院后忙碌着,不觉有了《关关雎鸠》中窈窕淑女的神韵低眉顺眼间,只有数不尽对外公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年夏,外公进出过太多次医院的身子,竟在外婆院中一片药香醉里被打理好,病亦不复来。

外婆一生心安理得,岁月安然。如此之善,竟也遭到了灾劫病痛,她的卧床是那么平静淡然。她无事便给我讲那些故事,她孩子的故事。她说,儿时乡下有好大一棵香椿树,她会让小儿爬上树,摘下,拌着吃,便是一盘极佳的零食。虽已时隔多年,但她幽深的眉眼人仍会在讲到小儿爬树时心惊肉跳,在讲几个孩子抢食时宠溺恬静。她这么讲着,眼茫然望向窗外一片虚无——一片新建起的住宅区,然后叹气,摸摸我的头。

外婆的一生,平凡美丽。只是相夫教子,守着她的宅院小户,清简安稳,平实安乐,亦无怨无悔。

【篇四:校园二三事】

那年梅花,不知遗落在谁的墙坦下,老了青墙,湿了黛瓦。

——题记

微风携来沁人心脾的芬芳,是梅花,迎寒独立,飘香满园,园中的我们,陶醉其中,相处多年的学校,你好!

—是火焰·喧闹有声

青春是火,点亮星光;激情似焰,亮眼前方;像是火焰,喧闹有声。校园是学生精神灵魂的寄所。这里嬉戏打闹,有矛盾争吵,有好学好问。看!这课后的校园,真如集市一般。

“走过去看看,有同学打架!”朋友拉着我走进人群,抬眼看着这两个似有深仇大恨的同学正吵得起劲。一会儿老师来了,他们也没有停止,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被老师严词痛骂。为一点点小事就闹矛盾才是青春的象征,稚气未脱的我们心中燃着烈火,勇往直前。

一段小插曲后,校园又恢复了平静,如流水冲破冬的桎梏,喧闹有声。

二是阳光·绚烂多姿

早晨阳光笼罩,校园里金碧辉煌。我们迎着阳光,踏着稳稳的步子,进行着体育考试。为了能有个好成绩,同学们都很努力,奋力追逐最前面的那个同学,跑道边同学的呐喊声,加油声震耳欲聋。他们穿着相同的运动服,只为初心。

“加油!”“只差一点就到终点了!”一名同学看似体力不支,所有人都在为他加油打气,他不负众望,努力到达终点。看到他,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为了中考努力拼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没有达不到的高度,只有不努力的人,同学们都迎着阳光,展现自我,每个人都特别绚丽。

三是海水·惜别依依

三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一千多个白昼,谱写了多少故事的篇章。三年时光,定格在一张张泛黄的同学录上,上面是一张张熟悉的脸,一句句动人的语言,一段段悠扬的笑声。

最后的一节课上,全校都在上着最后一节“班会”,老师说了一句话:“九年的付出,只为这最后一搏,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我们在他微红的眼睛里看到了泪光,同学再也忍不住感伤,互诉不舍,拍照留念,毕业留言,这一幕幕画面都是真情流露。

“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离别,但车已到站,你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

校园趣事多,但也没机会再好好爱这校园。有梅花的那个地方,一直是我记忆深处那个充满芬芳的地方。

校园二三事,一幕幕场景如幻灯片一样不停播放,捕捉一个个感动的瞬间。

那年梅花,遗落在校园的墙坦下,老了青墙,湿了黛瓦。

——后记

【篇五:苏州印象】

如果说香港是繁华霓虹,大漠是辽阔荒凉,西藏是神圣和潇洒,那么苏州有的便是百转的柔肠,以及那让人想哭却又哭不出的浪漫。

苏州是那种从古画中走出来的美人,是弱柳扶风袅袅婷婷般的,是眼角含着几滴鲛人泪的,但那泪却有些欲语还休的意味,并不淌出而是慢慢地,慢慢地倒流回心里去的……

苏州的建筑和苏州的意味是异曲同工的,是小巧玲珑、移步换景便有诗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深水静观山。”“松柏有品性,金石见盟心。”那一块块牌匾刻的是流传千古的苏州风味,是哲理,是“云根山骨”般的品性。

再往里走,迈过那脱漆的木门槛,便置身于赤红浅绿间,置身于婆娑的树影中了。阳光一丝丝地,涣散地投射到窗棂上。鸳鸯在一池碧绿中翻动着慵懒的身躯,引得水波中的黛瓦青墙,随同游人的笑颜一圈圈地晕染开来。

我走进那阳光中,仰望头顶那一方,那一寸寸清澈的浅蓝。透过雪白的影壁,窥见那些模糊的过往。曾几何时在这古老的园中,娇媚的小姐们着明丽的落霞妆,穿那水红浅裯袿,枇杷树下,荡起了秋千架;曾几何时少年才俊们踏上石板路,穿过曲折无尽的长廊,撑起月白色的纸伞,在园林间饮酒吟诗,挥墨作画;曾几何时,在那一池芙蕖旁,远香堂里传出窃窃情话,惊动了芙蓉榭旁的几朵落花……

苏州的建筑承载了太多的美丽。那美丽似玄瓦上滴落的残雨,似几点飞鸿影下有生命也有时间带来的凄凉。但我更偏爱苏州的窗,那些条条框框并非桎梏,而是把苏州的美丽愁思恰到好处地离合分配——如果说苏州是画,那么苏州的窗便是最完美的画框。

当然,这画框中会有桂花榚甜甜腻腻的香味,会有卖花姑娘篮中的玉兰花香,也会有几声吴侬软语,几曲苏州小调。苏州的一切都很像,苏州的小曲儿是绵柔的,苏州的姑娘自然也是温柔可人意的;苏州的园林是精致美丽的,苏州的吃食自然也是经看又可口的;苏州是富有温柔的诗意的,那么苏州的风土人情自然也是悠久而绵密的。而我恰是爱极了这份人情。

走在苏州的老街上,老人和孩子的脸上都充斥着平和幸福,沉静不张扬。他们行走在时间的长河中,缓慢却坚定。试想千百年以后,蓦然回首,当一切都变成历史,唯有那份温柔惆怅在苏州这部史书中流转……

我多想,多想保留这一份苏州印象,永远地醉在苏州那无与伦比的浪漫中……

【篇六:满分作文】

余幼时即好雨,犹为春雨吾以为夏雨之滂沱,秋雨之萧瑟,冬雨之淡漠,皆不及春雨之缠绵予尝察春雨其形,观春雨其色,闻春雨其声,并自得其乐既长,于之情日益淡故作此篇,以表缅怀!

----不是题记的题记

春雨,如烟似雾,蒙着那层神秘的面纱在空中纠结着,为雄浑的大地送去一份崭新的祝福她欣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她缠绵,“剪不断,理还乱“,她也哀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她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深深爱上了她,并令我愿意穷尽一生去寻觅她,探索她,了解她。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烂漫;“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旖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一种清幽啊!

春雨来临之际,或持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在素净淡雅的古镇踽踽独行,自有一番别样的韵味在心中滋生。追寻前人遗下的足迹,踏碎脚边溅起的雨花,聆听春雨羞涩的心跳,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手轻抚过饱经沧桑的班驳青墙,任凭突兀出的尖石划破手指,刻录下一道又一道清晰的红痕。细密的血珠无休止地冒出,然后被多情的雨丝尽心洗濯,仅仅留下水浸润过的透明的伤痕。轻微的似乎可以被忽略的痛感。在朴素清新的小镇里,这是春雨奢侈的恩赐。

或沏一壶清茶,轻啜上路无所谓凄冷,无所谓忧愁遗弃手中沉重的雨伞,抛下胸中繁冗的杂念,只留下一颗心,一颗敏感而又纯真的心去感悟春雨听,听见了么?雨声滴答滴滴答答她在浸透你的防备,静静地拨弄着心底那根紧绷到不肯放松的弦滴答一切就是那么简单,伫立在雨中,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毫无征兆地打乱额前的发丝,大把大把的水汽凝结在睫毛上汇聚成不悲伤的泪因为悲伤,是不会逆流成河的雨打芭蕉的悦耳音乐在心中汩汩流淌,洗涤我污浊的灵魂!

春雨,蕴涵了世俗的喜怒哀乐,囊括了红尘的酸甜苦辣她就像一位杰出的丹青画师,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手中的画笔,将一片片辉煌撒向人间!

春雨者,乐耶?悲耶?

春雨,如同一位正值豆蔻的花样少女,在梦的湖畔边独自神伤她看着缓缓走近的我不禁诧然,然后,徐徐揭开朦胧的纱巾,向我投以涅盘微笑!

【篇七:小城的夜晚】

想在小城里漫步,想在小巷子里一风掠过,想在来一首青石巷荡在绿树青墙之间。

在那的树荫下,常常有几个石凳,几张石桌。一蒸腾气冒然,一缕红澈坠入紫砂杯。放下紫砂壶,品着普洱再下一盘久久不完的象棋,吸引老人们围坐着对下棋人指指点点,吱吱语语——挺热闹。

城里有条溪,城里人都聪明,把溪水引进自家的小园里绕个圈再流出去。老宅子一个挨着一个,露天的阳台家家连门。在屋顶。听着溪水,望着星汉,陶醉其中。高高低低,谁知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住着几百户人家?

戴顶白帽子,穿件天蓝的衬衣。到早店里买碗面,在买个粑粑回到宅子里慢慢的听蓝天深邃,望凹凸屋脊的叠叠蔓延。

又一次被嫘姐的万千织绸染上了天空。逐渐走到溪水边的桥上,家灯家火亮似白昼,人把黑夜全给忘在了这座城里。望着对岸的酒吧里唱歌的小姐姐。一愣,一眠一夜便坦坦翻页了。一听,一生一世也许都沉醉在这里。

被星披月的小城,便是那晚最亮的星。

【篇八:那天雨一直下】

那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像是在为谁和着一首哀歌。雨珠一颗颗地落下来,落在黛瓦青墙上,落在池塘小溪边,更落在我的心上。

清晨,一切和往常一样,我背着书包,撑着一把花伞,走向去往学校的路上。雨声伴随着鸟儿的啼鸣声,落在我的耳畔,格外清脆、好听。上课,下课,放学,回家。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静、安宁。突然几个孩子在一旁悄声议论,说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心头一震,一瞬间,四肢变得僵硬麻木,脑海中只剩下两个字,“回家。”对,我要回家,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飞跑到家门口,一片寂静,走进院子时,我猛得停住了。是的,我害怕了,我害怕面对那个残酷的现实。我想要逃避,可是却不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我,逼着我面对现实,面对所发生的一切。我慢慢地挪进房间,只见奶奶静静地在床上躺着,已经停止了呼吸。我慢慢地打量着房间里的人,妈妈已经哭得面无血色,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爸爸双眼通红,两颊挂着泪珠站在一旁,想把妈妈拉起来,可是却怎么也做不到。另一旁是刚赶回来的姑姑,行李箱被扔在一边,她伏在奶奶的胳膊上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爸爸叫了我一声,我却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呆呆地站在那里,毫无反应。

好难受!我转身跑进雨中,任凭雨水打湿我的衣衫,我跑到家门前的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一瞬间,泪水决堤,怎么也拦不住,眼泪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我分不清这究竟是泪还是雨。我倚着梧桐树缓缓地坐下,眼泪似乎没有刚刚那般汹涌,只是静静地从脸颊滑过。我呆呆地看着这雨,它是上帝的眼泪,可是上帝啊,既然您也已经流泪,又为什么要把我亲爱的奶奶带去天堂?回应我的,只有淅沥的,绵延的细雨。

渐渐地,我累了,倚着梧桐树,听着雨声睡着了。在梦中,我看到了在我更小的时候,躺在奶奶的臂弯里,听着不成调的摇篮曲,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静静地睡觉。突然,画面一转,来到了学校门口,正是放学的时间,在许许多多的家长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奶奶,她踮起脚,在人群中艰难地搜索着我……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家中的小床上,抬头望向窗外,雨还一直下着,我知道苍天也在流泪。闭上眼睛,一颗晶莹的泪珠从脸颊滑下,落到被子上,消失不见。

【篇九:以变为话题的作文】

回到外婆家,只见青墙黛瓦,古色古香,层叠起伏的山峦被云雾笼罩。漫步在羊肠小道间,却发现本该像蓬莱仙境一般寂静的小镇,不知何时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正值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不禁令我想起了外婆拿手的桂花糕。“外婆,说好了我回来,你要给我做桂花糕吃,可不许反悔!”外婆见到我,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堆叠了起来,笑意在眉眼间跳跃,高兴极了,连声说“好”。寒暄了几句,就系上围裙去厨房做桂花糕了。

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外婆家,发现房子还是矮破的土坯房,墙体上布满了蛛网似的爬山虎。木头大梁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堪,上面还有我幼时刻上的图案,满载着岁月的痕迹。房门上,绘着关公和张飞像的红纸,也褪去了昔日红艳的色彩。我望着这熟悉的地方,心里悄然生出几分惆怅。这时,大姨回来了。见到我很是惊喜,坐在炕上聊了起来。谈到了这里即将要拆迁的消息。我不免有些惊讶,但看到大姨脸上露出难掩的喜悦笑容,心中有些复杂。我小心地问大姨:“大姨,不是说这里会保留下来,建生态旅游村,怎么又要拆了?”大姨愣了愣,回答道:“这里太偏僻了,没有什么人来,政府决定要在这里造工厂。”听后,我真是百味杂陈,一方面为外婆可以拥有更好的环境生活而高兴,另一方面,却是为有着童年回忆的家乡即将要消失感到不舍。

没一会儿外婆端上了一盘有着金黄色泽的桂花糕,那诱人的香气已经悄悄钻进我的鼻子,我随即抓起一个狼吞虎咽起来。看得外婆既高兴又心疼。我冲外婆竖起大拇指,由衷夸赞道:“还是外婆的手艺好,桂花糕里有一股甘甜的清香。”把外婆夸得开心极了:“那是,也不看看那糖渍桂花酱,是你外婆亲手做成的。超市里的流水线产品哪里比得上。”这话像颗石子,又在我的心湖上又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坐在归家的火车上,望着那绵延无边的翠绿和那一碧如洗的天空,我默默陷入了思索。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但渐渐消失的,却是那一片片的绿水青山,历史足迹。亭台楼阁被高楼大厦取代,农田变成了工厂,天空也染上了阴霾。这样的变化,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时代进步,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必然会带来变化,但它绝对磨灭不了那些镌刻在我们灵魂之中的情感和历史,那是我们心中不可污染的一片净土!

热门推荐
1那些时光铭记在我心里
2课堂外的收获
3最美的风景
4碎片化生活的利弊
5教师节作文
6军训日记
7小时候
8小狗
9青蛙的自述
10学洗衣服
11再见2019你好2020
12小兔过河看图写话
13语文作文
14家乡的竹林
15莫找理由为失误开脱
16邀请梦想来做客
17雨中即景
18拾光
19我最想要的圣诞礼物
20我的动物同学
21我的新老师
22有趣的“奇葩王”游戏
23那双手
24吃西瓜比赛
25爱心伞
26随笔
27感谢老师,您点亮了我的心灯演讲稿
2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9那次我撒了谎
30追云,逐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