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什么也是一种养料】
耳畔,轻快的音乐响起,是巴赫Q大调的《小步舞曲》,我陶醉在其中……
“丁零零——”上课了。还在操场上玩耍的同学们连忙冲进音乐教室。“我们今天来学习巴赫的小步舞曲。”请大家认真聆听一遍音乐。”音乐老师温柔的声音响起。按下播放键,音响中传出了异常轻快的音乐。
我听到这音乐,立刻就沉醉其中了,但这样美妙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不一会儿,旁边同学的`说话声传入我耳中。我皱了皱眉,并没有理会。但这种噪声并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大。随着音乐的高潮来临,两个同学也越说越起劲。我终于忍不住了,轻轻拍打了我同桌宇一下,但他并没有察觉,仍然和程聊得热火朝天。我又重重地拍了宇一下,他终于有了反应。但他只是回过头,不耐烦地瞪了我一眼,还和程一起不停地骂我。
我又气又恼,但因为是上课,所以无法还击。我只好压低噪音,对他们说:“安静点儿!”但他们却不理不睬。我只好低声威胁他们:“再不安静就扣分!”不料程却满不在乎地回答:“扣就扣呗!”然后朝我做着鬼脸,继续和宇起劲地骂我。我又气又急,但也只好忍住。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了,我第一个冲出了教室,我蹲在墙角,不停地流着泪。但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他们对我的排斥,那就只能改变我自己的心态。终于,我慢慢坚强起来,对待任何伤害,我都能一笑了之。不久,我又回到同学中间了。
孤独也是一种养料,虽然苦涩,却可以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看清自己,成长为更坚强的自己。
【篇二:最好的作品】
手指触到熟悉的黑白琴键,我才略略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悦耳的琴声,如初春的融雪般从指尖淌出。
学习钢琴的第五年,我去考了英皇五级。那次考试的自选曲目,是最令我头疼却又无比喜爱的一首创意曲——巴赫创作的一首三部创意曲。想练熟?那好说。可想要练好就难了。我当然明白这道理,结果最后还是挑了这曲子。没办法,这曲子好听啊。
刚开始弹,我情绪高涨,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很快就学会了个大概。可到后期处理细节问题时,就苦了我了。这儿是跳音接连音,那儿又是一串装饰音,再加上时断时续的踏板,这不是难为我吗?
老师恨铁不成钢,气得要叫我从琴凳上起来,恨不得他自己代我弹。我无奈——谁叫我非得选择这首呢,选首练习曲岂不美哉!我暗自腹诽。不过,要真叫我换呢,我定是一万个不愿意。
屋外阳光明媚,天气正好,我又是贪玩的年纪,不免心浮气躁。好不容易进入佳境,又给一处错音闹的烦躁,真想撕谱子。好歹也练了大半个月了,怎么就不见效呢?我心中窝火,手上的曲子却是不敢停。开玩笑!哪有因为弹不好就不弹的啦,这就得练。
又过几周,我竟然也练出来了。一曲弹毕,老师破天荒地点点头:“可以,没想到还真弹的不错,考级应该不成问题了!”听老师这么一说,我高兴得尾巴都要翘天上去了。“看你美的!肢体语言那么僵硬,还不赶快调整!"一盆冷水迎头浇下来,我满口答应,也收敛了不少。
真到了考场,我又打起退堂鼓了:我这练的行吗,待会儿会不会忘谱啊……我忐忑不安。轮到我了,我紧张地进入考场,向评委鞠躬,调整琴凳。起手,开始演奏。
准确地按下第一个音,剩下的就顺理成章弹出来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自己都还没回过神,曲子就结束了。我第一次觉得,这首乐曲这么短,又这么容易。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最拉高平均分的,竟然就是这首三部创意曲。我对这首曲子自然是更加喜爱了。
现在,我又考了更高的级别,曲子也多学了不少。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巴赫这首三部创意曲。或许这曲子不是最好听的,但我为此付出的心血,无疑是最多的。
又弹起这首曲子。邻家老人从走廊路过,等我弹完,大声问:“小朋友,又弹这首曲子?"我笑着回答:“对呀,好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