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质生活的作文

【篇一:中国社会,是智?是愚?】

什么样的国家可以称之为强大?是GDP产值最高吗?是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世界空虚吗?是国民衣食无忧思想却愚昧落后吗?

什么样的社会可以算是发达?是高楼林立车辆众多吗?是娱乐手段设施多而书图书馆少吗?是人人愚昧无知吗?

当然不是!

在古代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较量。是因为中国的军力强盛、政治统一,经济发达吗?当然有关系,但却不是主要原因。古代中国强大的真正原因是文化繁荣,思想进步,教育领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世界上率先拥有文字的国家。中国拥有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百年有余。中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它的诞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也保证了中华民族的持久强大。在当时的中国,学校、书苑随处可见,人的素质普遍提高,茶馆、酒楼、家等地方均有读书人的身影。那时的人们只会做三件事情:种田、经商、读书。一种深深的文化氛围成为了中国强大的动力,文化、教育的繁荣昌盛也造就了一个高智力的中国社会。

但是,现在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开始上升,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完善,人们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担忧了。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也渐渐取代了中国百姓的传统生活。中国人开始见多识广、开拓眼界了。他们开始懂得电视、电脑、咖啡、汽车了,于是—家中的书架被电视机取代,每日的读书时间被上网所占用。人们再也不去诵读“之乎者也”,口中也会时不时地冒出时尚的口头禅。人们的钱包开始鼓起来,生活水平开始提高,但文化素质却在急速下降。国家的GDP一路狂升,民众素质在不断下跌;路边的娱乐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书店图书馆却难见踪影,手中包中早已握上手机,书本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电视上,各种各样的低俗节目正供不应求般地满足普通大众的精神需求,《论语》《诗经》却落上了厚厚的灰尘;国人在时髦地过各式各样的洋节,传统文化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有多少青少年以动画为精神寄托,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懂得京剧?中国正在向愚昧,低智力社会发展。

中国,到底怎么了?

我们总是看到外国人丰富奢华的物质生活,却不曾明白他们的精神生活依旧充实。在资本最发达的美国,大到国家,小到社区,都必定会有一个图书馆供人们前去阅读。美国的图书馆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有读书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在中国社会就乞丐是否可以进入图书馆而进行讨论时,美国人早已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国家造福,这也是美国可以从一个弱小的只拥有二百多年文化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原因:文化繁荣、教育昌盛、全民素质高。

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是我们的老师。日本可以讲是中国文化的翻版,在日语中依旧保留了大量中国汉字。在古代,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可为什么现实却完全相反?日本也在十九世纪中期遭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也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亚洲的领袖,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一支力量?他们又是怎样从二战结束时破败不堪的废墟成为如今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大国?答案十分简单,因为日本的教育发达,文化繁荣,日本人的文化素质高,他们最大的优点便是懂得如何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学习,这也是他们的可怕之处。明治维新时,日本人就深刻地懂得文化教育对国家的影响,所以教育在日本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日本,孩子收到的生日礼物必定是书,在大街上散发优惠券的不是餐馆员工,而是书店的工作人员。这样的读书环境,这样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国民素质,一定会造就出一个高智商的国家和社会。

那么中国现代社会究竟是智,还是愚?

我们无法将一个国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国家定义为强大,我们也不能把一个文化氛围浅薄的社会定义为发达。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传统思想与文化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社会中各式各样的诱惑,选择权就在自己手中。我们可以选择读书,也可以选择虚度光阴。选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如何去把握。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地建起一座座书店,图书馆,乞丐与市长一同对坐阅读;我梦想中国人的见面问候语不再是“吃的怎么样”,而是变为“书读得怎么样,人人送礼不再是酒肉,婴儿的第一份礼物不是玩具而是书本”;我梦想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人人都手捧书籍阅读,见面后交流读书心得;我梦想有朝一日“文盲”这个词语只是作为历史出现在词典中。到那时,中国社会,中华民族都会用自己的高智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希望我的梦想成真。

【篇二:让精神升华】

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无一或缺。

然而,正是在这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人们的心智变得越来越弱,独立自主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完全依赖于生活。特别是那些青少年,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除了泡酒吧就是泡网吧,过着纸醉金迷、浑浑噩噩的生活。他们认为他们的日子快乐似神仙,孰不知,监狱的大门正向他们敞开着,对他们招手呼唤。

终于到了那么一天,他们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资本过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时,他们便像发疯般拿起罪恶的刀子,结束那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来换取他们奢靡的生活。最后,等待他们的便是那无尽的绝望与悲哀。

这便是当代人只侧重于物质生活而致使精神流失的悲哀,而有的人却是把精神定错了位,只热衷于那些低级趣味的事。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视学习如粪土,每天到教室除了聊天、睡觉还是聊天、睡觉。他们到一到上课的时候就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而你要是跟他们聊起八卦明星的时候,他们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眉飞色舞,丝毫看不出他们有一丝的倦意。待成绩下来之时,他们总是抱怨自己笨,自怨自艾的认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好。但如果你要是问他们那些明星的个人简介、饰演角色时,他们总能对答如流,还外加那些明星的家庭背景、生日爱好等。更有甚者,还会向你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的解说明星们的绯闻事件、私生活等。

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而那些每天只懂得攀名牌,养容美颜,每天只知道思索如何让自己保持更加苗条、完美的身材的青少年,他们难到会让我们看到中国锦绣前程般的未来吗?难道会提高中国人民的精神素质,让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吗?

古人都知道:“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我们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我们的精神素质,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才能做一位成功的21世纪的中学生。

但是,我们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还要学会保持精神的纯洁性,纯粹性。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功利,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更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有违良心的事,不能让功利的权衡标准带来精神生活的贫瘠。

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国得跟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由于道德的流失,思想精神的缺失,再加上法律的柔弱性,致使在中国市场上,“毒奶粉”、“毒火腿肠”事件层出不穷。更为滑稽的事,中国大陆旅客到港澳台地区旅游职位抢购奶粉,而港澳台地区针对这一事件出台了关于限制大陆旅客购买奶粉数量的政策。

再看一下人家西方国家,及时在没有交警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而在我们中国,即使有交警站岗,也是闯红灯不断,这是一个怎样的天差地别啊!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真诚的态度去追求精神生活,没有把纯粹精神价值、独立自由、文化选择等看成至高无上,没有让我们精神升华。

为了守住我们心灵中的那份净土,为了能让我们的人生减少遗憾和瑕疵,那就请摒弃文化功利价值体系,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吧。

【篇三:繁花莫为“明日黄花”】

北岛在他的人生之诗中只写了一个字:网。好一张网,要人如何解读?

曾经,人们或许从未料想过科技时代的降临会如此之快,更不会料想到从它的诞辰至今竟然会成长得如此之快。人们的追求已不仅仅是富裕的物质生活,还有科技所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于是,即便是人类越来越淡泊的危机意识也在警示着科技发展迅速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库克却言,他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诚然,科技发展的成就是以人类异化为前提,而物质生活的丰富是以人的“丢失”为代价。时代推着人们匆匆往下走,是现实倒逼思考,韩少功所言即是。回到北岛的“网”,人与人之间被一张巨大的网连结,这样的“大我”创造出了古今中外世人皆叹的“5B级文明”,这归功于“大我”中的每一个“小我”。之所以文明能够如此多样化,其基础就在于“小我”价值观的多样化。

价值观对于自身,是一场“我是谁”的彻底追问;对于世界,就是人对一切事物的感知、判断与思考,这是我们以“人”的姿态立足于世的资本。然而,由于当今社会“效率压倒一切”和物质成就极为丰富这双重特点,让人在步履匆匆中迷茫着的同时又盲目“享乐”,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精神丢失”的思考麻木,成了一种对着自身创造的时代曲膝跪地,正在被异化着的体制化。结果就是,如同阿尔伯特所说,我们变成了周边花镜的产物。

更可怕的是,在每一个“小我”的丢失危机中,“大我”也同时被威胁着。

时代在往人类生活舒适而便捷的方向发展,然而人们却越来越不相信这个时代。的确,我们总是能目睹信任如何被利用直至崩溃的事件,这让倍感心寒的人们走向一个背离信任进化规律的世界。由于这种“不相信”强迫症所并发的犬儒意识与真伪判断的困难性,人们自认机智地选择了“笑而不语”。

可是,这样的“笑而不语”正在让人们走向冷漠,违背人性本体的“同情”。不愿冒着被欺骗乃至被伤害的风险,伸出的援助之手便举起又放下。正因如此,天真的“笑而不语”才会给暴力加上催化剂,久之便成了恶性循环。

库克所提到的“同情心”,本质上是一种“正义”,一种看见不公与黑暗,打抱不平的正义。人们大多不是缺乏正义的意识,只是内心留有“倾巢之下,仍有完卵”的夙愿,于是,“集体装睡”就完美上演。久之便存在着一种只有制度上保证正义和幸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才有可能使正义的人勇于前行的趋势。

但“小我”们毕竟还是要稳定连结成“大我”,形成一张具有个人形态和世界形态的“网”。每一个“小我”需要找到“本我”支撑自己,需要明确权利意识与法治精神,需要培养自己热心社会的能力,这一切能促成人类的集体主义,一种真正认识自我的社会角色并承担风险的担当,一种满怀家国与民族精神的意识形态,然后方可形成“大我”。

我们所自豪着的一切生产都应辅佐我们的“本我”,而不是将我们反统治。这样一来,眼前的繁华盛世才免于沦为“明日黄花”,如今盛放而终将凋零。

【篇四:论节约】

当今世界,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浪费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已成为一种财富的比拼,拥有“我有钱,我浪费得起”意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所以,我在这里要呼吁“节约”。

节约并不是吝啬,在物质生活发展的今天,节约不是要求过苦行僧的生活,亦不是反对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物质需求的同时减少财力和资源的消耗,从而世界上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倘若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0。1度电,乘以13亿,则会是1。3亿度电,可以昭亮多少黑暗的角落;倘若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一滴水,乘以13亿,则会是1。3亿滴水,要以挽回多少干涸的生命;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省一张纸,乘以13亿,将是13亿张纸,可以提供多少贫困学子的书本。事实上,只要人人节约,天天节约,其成果是让人惊叹的。

节约不是口头上的,不是口号,它是需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节约不仅仅体现在财富方面,而更体现在资源方面。在这个世界上,资源是极为缺乏,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大大的消耗了石油这一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油价的飞速上涨,世界上各国之间争夺石油的战争,都无比切实的让我们感觉到了石油资源的贫乏,所以,在现在,我们必须节约,这既是一个人良好道德素质的体现,更是当今社会必须达到的要求。

节约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我们爱护公物,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极大限度上减少其维修的开支;我们利用废物废品,使得资源能够重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从而使其价值得到最好的增强,我们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拔插头、用电子邮件代替贺卡、信件、用节能电灯、关闭电视记得退出待机状态,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不浪费水、粮食、电能,使任何一种物品都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有是节约的具体表现。

节约不是空想主义,并不是今天我高谈阔论、大呼小叫等表面化就能实现的,节约的前提是要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从内心深处,从潜意识里明确节约的意义,养成节约的习惯。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创节约型社会。

热门推荐
1宅家日记
2颜值没那么重要
3我喜欢的水果
4父爱的颜色
5数学试卷
6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7可爱的小乌龟
8多少次的转角让我遇见
9生命的呼唤
10我的母亲
11给妈妈的一封信
12感恩父母
13八年级话题作文
14我学会溜冰了
15我喜欢中国的美景
16我的远方与文字
17学英语
18蜡笔的悲剧
19介绍铅笔的作文
20进步的七年级
21玩转魔方
22我渴望听你浅斟低唱
23迷人的东风乡
24窗口世界
25时间都去哪了
26我的爸爸
27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8昆明的冬天
29屈原
30爬江郎山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