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包容性的作文

【篇一:我爱家乡的古厝】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具有古典韵味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强的城市。博众长,取精华是它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反映在我们的建筑上,我家所在的亭店村的红砖房—杨阿苗故居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就是对“杨阿苗故居”的最好描述了。它有着一切闽南建筑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古厝的内部处处展示着主人家的精致和品味。美轮美奂的石雕,彩绘随处可见,汇集中国古代大师名作的艺术作品让人流连忘返,古典建筑的美学令人叹为观止。

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到里面去玩游戏,从一间房跑到另一间房,上蹿下跳,嬉笑声飘扬在天井上空,可开心了。每当妈妈说起在古厝的童年往事,我不禁十分羡慕。现在古厝已经不允许别人进去了,里面的美景被那一扇大门隔离开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阿苗的故居也越来越破旧,似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这让我觉得很遗憾。这座古厝是我们的宝库,存着我们闽南的文化,我们应该好保护它,让它焕发生机,永远地保存下来。

【篇二:从汉字看文化的包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不再是一个个分离的主体,彼此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慢慢走向融合。而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与工具,也有了自身的改变,这种改变来源于人们不同的思维碰撞、不同行为方式的冲突。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在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汉》自1978年至今的五次改版便完美地诠释了这点,虽然这种改变遭到了部分人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文化需要有包容性,与此同时,毫无疑问的,这种“包容”必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象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现汉》作为最权威的收录现代汉语的词典,便相当于中国的名片。它收录“洋文”以一种无声的方式表达着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所以,并不是《现汉》的身段“放低”了而是文化开始逐渐相互包容了。汉字只是众多中国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从其他方面:衣、食、住、行也不难看出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慢慢磨合、碰撞、融合。这种改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大势所趋的,人不能始终生活在一成不变的小圈子里,这种改变带给后辈的不仅是词汇量的丰富,更是开阔眼界的机会,使认知不再停留在“我国家的”,更多的停留在“世界的”。

更进一步说,让眼光注视于“国家”这一层面上,这种包容更代表着中国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对他国文化的认同,这种“包容”不是狭隘的。面对他国文化的冲击,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人的”变成“自己的”,在此过程中完善并提升自身文化,令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有利且迅速,如鱼得水。可以说,中国利用对《现汉》改版这一方式向他国展现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的风采是十分睿智与自信的。

林则徐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在展现其自信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他国的尊重。外国人也在逐渐接纳与吸收我们的文化,而正是这种接纳与尊重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种接纳与尊重令中国日益强大。

从汉中看文化的包容性,看的不仅是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自信力与实力,若一个国家连接受他国文化的勇气都没有,那何来“强国”之说呢?

中国恰恰做到了,包容了他人也证明了自己,以此换来的是他国对我国的尊重。由此可见,以一种和平有益的方式展现自信、应得尊重——包容,何乐而不为呢?

【篇三:走过才明白作文】

每每耳边听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时我总会浮想联翩。我们学习地理更多的不是已经把世界装入自己的脑海了吗?就算是要经历人生风雨,需要承受那么多吗?

但是,有时确实走过,才明白。

我曾来过西昌这个小城,看到那矗立的高楼,心里自许这就是所谓的高楼大厦吧!哪曾知晓竟有机会去拜访上海,去感受真实的“魔都”气氛。上海可谓是包容性极其的强,你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们齐聚于此,分享这座城市的资源,而我能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人们的和蔼与热情也让我在这里感到了似家的温馨,也许这座城市的温度便是这些人给予的。在这里度过的几天,说长也长,说短其实也有点儿短。但是却为我的人生增添了华彩的一笔。我想,若干年后,当我回想往事时,我依然会清晰地记得:我曾是在这儿改掉了自己的习惯;在这儿立下了自己重要的目标;又是在这里定了要改变的决心。

走过上海,让我明白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我知道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需要经历的更多,领悟得更多。

回来那天,天空阴蒙蒙的。我的父亲来接我,我们顺便去县里激活我们一家的社保卡。父亲不认字,所以一弄这些与文字相关的,总要依赖我和我哥。

但我想让他亲自尝试一下,便只跟在他后面。但他的行为让我心酸,他只是像个无头苍蝇乱转,遇到不友好的服务人员,他们还会痛斥他,无奈我只好帮助他。

也许这就是父亲为什么那么努力让我们读书的原因,他不想让我们以后像他一样地生活。所以我能做到最大回报就是满他这个小小的愿望。

我何曾想过简单的上海之行竟引出了如此多的事情,引发了我多少感慨。此时我才明白到,我们不需走得多远,但我们需要走得更多,经历得更多。生活只有走过,才明白。

热门推荐
120年后的家乡
2倾听花开的声音
3抢电视风波
4秋天的树叶
5梅花
6背影
7我的老爸
8小学优秀作文
9从终点出发
10公交车上的感动
11冬日里的惬意时光
12八年级幸福作文
13礼物
14伟大的爱
15我的发现
16童年趣事
17有趣的老师
18回眸成长
19叮咚
20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1铭记心中那份爱
22文具开会
23的作文
24莫桑与骆驼
25金山寺流记
26未来的汽车
27只要有勇气,就能创造精彩
28偷瓜记
29未来的被子
30形形色色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