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蒜皮的作文

【篇一:第一次生吃大蒜】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翻开我们的成长记录,一页又一页,上面都记录着: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吃大蒜,第一次炒菜……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我们的第一次肯定会有喜怒哀乐,就像我每一次尝试新东西,前一秒还特别开心,下一秒就会变得很悲伤。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人生的第一次生吃大蒜吧。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来到笔畅作文学作文,刚好那天要写的作文是《人生第一次……》,只见老师手里拿出了一个生的蒜头,说道:“今天要写的作文是人生第一次吃大蒜。”说完,我们全班都愣住了,老师先把蒜皮剥开了,然后问我们谁要先来尝试下,我非常的胆小,但是我想,蒜终究是要吃的。于是,我举手了,老师从她手中拿了一瓣给我,我快速地把它扔进了自己的嘴巴,担心我一犹豫就会不敢吃了,接着用牙齿疯狂的咀嚼着,瞬间,一股神奇的味道来了,那味道,简直辣疯了,我非常的难受,恨不得赶紧喝一大口水。好不容易吃完了,我面色发青,显得狼狈不堪。

这就是我第一次吃大蒜,相信大家应该也有吃过大蒜。每个人肯定都有很多的人生第一次,只要我们经历过了,就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不一样的挑战。

那一次的经历,我很开心,因为我受益匪浅。

【篇二:种大蒜观察日记】

昨天,老师宣布说:“今天下午种大蒜”。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时,分外兴奋。

中午,吃过午饭,我就开始准备: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桶、一把小铲子、一包化肥和几头大蒜。然后兴高采烈的去上学。

到了学校,走进班里,平日里安安静静地午练无影无踪了,换来的是叽叽喳喳地说话声,我也很快加入到这场讨论中:“大蒜好种吗”?“怎么种”?“每天要浇水吗”?“菜园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

终于一、二组要去中蒜了,我们排着稀稀拉拉的队伍走着,老师边快步走在前面边说:“今天有位黄老师来教大家种蒜”。终于到了菜园,园子空荡荡的,连根草也没有。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黄老师,黄老师点了点头,便开始给我们演示了,老师先测量了土地,然后拿起头刨地,不一会儿,就刨出一行土地。他让我们把蒜掰开,但不能露出白色的东西,要留着蒜皮,我们把蒜小心翼翼的.掰开,把它们种在刨好的地里,施上肥,弄好后,黄老师开始刨第二块地。我大为惊奇地发现,第二行地的土都巧妙的盖在了第一行上面。就这样,我们种下了所有的蒜,然而,地却看起来像没动过一样

我希望我们的蒜能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篇三:种大蒜】

星期六,奶奶买回来许多大蒜,挨挨挤挤睡在网兜里,像是在开班会。

我好奇地拿起一个大蒜,左瞅瞅,右瞅瞅,怎么看都像一个胖乎乎的小笼包,又像一个棱角分明的小烧麦,底部宛如一朵小花朵,我把皮撕开来,一层层的皮,很薄很薄,像是禅的翅膀,最里面的皮十分洁白,我撕完后,拿了一片仔细观察,发现大蒜皮上有一条条金色的线条,皮内侧是透明的,我把它拿到阳光的底下,阳光可以轻易地穿透它薄薄的皮。

每头大算的蒜瓣的数量都不相同,有十个的,有十二个的,还有十四个的……我剥开的是十四个的。看着蒜瓣围拢在一起,我突然想到一个关有大蒜的谜语——兄弟十几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拆破。

蒜瓣的大小都不同,有的胖些,有的瘦些,有的高一些,有的矮一些。我猜有可能是有的挑食,有的不挑食。不挑食的努力吃饭,不努力吃饭的就又矮又瘦。我把大蒜彻底剥开来,里面还藏着几个小小的,像小牙齿一样,蒜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柱子,真像一个晒干的蘑菇姑娘。

我咬开一个蒜瓣,尝了尝,辣极了,舌头上麻麻的,我觉得舌头已经没有味觉了。

我把发了芽的大蒜放在小瓶子里,埋上土,仿佛给它们盖上暖暖的被子,我经常给它们浇水,还端它们到阳台上晒太阳。我对着藏在土里的打算说:“我期待着你们快点长大哟!”

【篇四:蒜苗观察日记】

11月12日 星期一 晴

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那就是观察蒜苗的生长。于是,我就找到了一头大蒜。

大蒜跟我的拳头一样大;它的外皮是黄白相间的;剥下外皮,里面又是白色的。

我把大蒜放在一个爱心形的巧克力盒盖里。

真希望,我的大蒜能够快快长大呀!

11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不经意地想到了我的大蒜,不知道它有没有长出又细又长的蒜苗呢?回到家,我急忙跑到窗台前,发现,我的两头大蒜,其中只有一个蒜瓣没有发芽,我真希望它能够快快长大!

我的蒜苗大多有4厘米了。短的也已经有1厘米了。蒜苗的根长长的,像鱿鱼的触手一样。泡着大蒜的水有一股淡淡的蒜味。水里又有一些没有完全剥掉的蒜皮掉下来的小碎渣渣。

我希望蒜苗能茁壮成长。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应该有耐心,不应该操之过急,反倒揠苗助长。

11月2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又去观察我的蒜苗,希望它会长得很长。

果真不出我所料,蒜苗已经有三十厘米高了。闻起来有股浓浓的蒜味。颜色看起来嫩绿嫩绿的。根长得长长的,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碗底,又像一个用树枝和羽毛搭成的鸟巢,蒜瓣就像在里面的鸟宝宝。

蒜苗吃起来鲜嫩可口,有点微辣,软软的,从我的喉咙里一下就滑到了肚子里。

这次种蒜苗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再细小的变化,只要仔细观察,都会发现。

【篇五:冰糖大蒜】

我爱读诗,尤其是《繁星·春水》里那样的小诗。每次读时,眼前总是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雨后初霁,孩子扑进了母亲的怀抱……这一首首小诗里,“母亲”是多么的美丽啊。倦鸟归林,母亲总是等待着孩子;轻舟荡海,母亲的怀抱向孩子打开;皎月破云,母亲是轻吻窗棂的光芒。

近日时常咳嗽,反反复复已有一个多月。中药西药,疗程长或是疗程短,能用的药已经用尽了。母亲常蹙眉看着我,眼里有担忧有急躁,更多的是化不开的关爱。

一日傍晚,作业写累了,便出房门看看。转到厨房想要找吃的,一转身,便看到母亲蹲在垃圾桶旁,一走近才发现,母亲是在剥大蒜。她看到我,笑了笑,说:“我们吃药不行,咱就吃偏方,总会好的。”母亲就说了一句话,可是她说这话的表情、神态、动作,却深深的定格了我的心里。母亲的眼睛不大,但当她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只有她的眼睛在发光,是流淌的春水,是闪烁的繁星。忽的泪目了,母亲从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衣服缝得像蜈蚣,菜烧得像黑炭,如今,大蒜也被它剥得坑坑洼洼,要不然就是蒜皮还留在上面。我蹲下身子,陪母亲一起剥。母亲和我絮叨:“这次呢给你喝冰糖大蒜,妈妈保证不难喝。”我瞥了一眼冰糖,块块都约莫我半个拳头大小,“冰糖就用这么大的?”我问。“诶呀,咱家不是没小冰糖吗,等会妈妈那个榔头敲敲开来就好了。”我叹了口气,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包小冰糖,母亲目瞪口呆的看着我。我心中暗叹母亲的迷糊,把冰糖递给了她。

没过多久,母亲便把煮好的冰糖大蒜给端了出来,坐到了我的旁边,一脸期冀地盯着我。我拿起杯子,是温的,怕是母亲已浸入凉水冷却过了。白色透明的颜色,杯底有几片蒜皮在摇晃。凑近一问,是浓重的蒜味。轻尝一口,却是只有冰糖的淡淡的甜味。

喝着冰糖大蒜,心里觉得它亲切却熟悉。忽然懂了,母亲也是这样的人呐,母爱也是这样的味道呀。或许外表不是美丽艳丽的色彩,但是这样淡淡的甜,只有我才尝得到。

母亲,心里的风雨来了,让我躲在你的怀里可好?

【篇六:种蒜苗】

这周五,老师让我们种蒜苗,周一交作文。回家的路上,我的脑子好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说:“蒜苗要用土种,长得快。”另一个说:“不不不,用水种,水种好。”第一个人反驳道:“土种好,水种慢。”第二个人也不甘示弱,道:“水种好,土种慢。”我信了第二个人,毕竟我们家从来都是用土种,这次我打算尝试试用水种。

回到家里,我先准备了一个矿泉水瓶,把中间剪开,做成种蒜苗的容器。然后再去拿一个圆圆的,大小正好的蒜。再找了一把剪刀和一些凉水,又去找到了一处阳光充足的地方。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开始种了。我先把蒜皮剥下去,瞧,一个白白的,月牙似的白蒜正瞧我笑呢!顶上还有个小绿苗,似有似无,好像觉得外面太凉,不肯出来呢。很快,我就把一个个白嫩白嫩的小蒜剥了出来。

要知道,接下来可是这次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呢。我把几个蒜瓣放到容器里,突然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眼前。到底是哪边朝上呢?是有绿芽这面,还是没有那面?最后,我打算把有绿芽的这面朝上。可是,我把蒜瓣立起来,它就倒下来。再立起来,又倒下来……终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们都立了起来。并倒了水,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

我的小绿苗呀,快快长出来吧!

【篇七:第一次捣蒜】

童年就像金色的沙漠,童年的趣事像永远捡不完的贝壳,其中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七岁那年过中秋节,爸爸安排我捣蒜,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时我以为捣蒜很容易。

我先把蒜臼和蒜锤洗干净,把蒜皮剥下来,蒜瓣就像刚出生的蚕宝宝一样,十分可爱!

我把蒜瓣放到蒜臼里,用蒜锤砸了几下。可蒜瓣跟长有腿似得,我往左砸,蒜瓣就往右躲,我又往右砸,蒜瓣又往左闪,这些小蒜瓣真像机灵的孩子,总能躲过我的大蒜锤,让我束手无策,怎么也砸不到。我定了定神又砸几下,小蒜瓣们生气了;开始向我发起进攻,他们把汁喷到我的眼睛里,害得我直流眼泪,连声叫苦。

这时,妈妈过来了,他看到我不敢睁开眼睛,就拿来湿毛巾给我擦了擦眼睛,妈妈把盐拿过来放到蒜臼里,说:“孩子,你再砸一砸试试》”这次,我摩拳擦掌,咬紧牙关用力砸去,呵,小蒜瓣们无力反抗,甘拜下风了,当时的调皮劲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它们乖乖地待在蒜臼里,再也不敢向我发起进攻了,不久,蒜瓣们就被我砸的粉生碎骨了。

原来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小窍门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细琢磨,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篇八:观察日记】

每天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大蒜有没有新的变化。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我等到了一个大惊喜。

那个最大最饱满的蒜瓣发芽了!一个嫩绿色的小芽冲破淡紫色的外衣冒了出来。它尖尖的,嫩嫩的,摸上去还很硬,像一把晶莹剔透的`绿宝剑。

我轻轻地拿起它,那些昨天才冒出来的新根一夜间长大了许多,变得更细更密集。生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老根,它们把老根完完全全的包围并覆盖起来。我不禁感叹新的生命力好顽强啊!

第四天,又一个蒜宝宝亮出了自己的“绿宝剑”。让我惊讶的是,发芽的并不是之前我一直看好的,顶部最先发黄发亮的那个蒜瓣,而且一颗瘦小的,被挤在角落边的蒜宝宝。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个最先发亮的蒜宝宝怎么了?我仔细一看,原来它受伤了。一个黄褐色的伤疤被淡紫色的蒜皮遮掩着。这让我忍不住的为它担忧起来:这个可怜的蒜宝宝还能发芽吗?

小绿芽儿们长的特别快,第一天只有一厘米,到了第二天就长到两厘米。细细观察后我又发现最高的那个芽尖上出现了一道不易被察觉的“竖痕”。

难道小绿芽也受伤了?我脑袋里冒出来许多小问号……

【篇九:“剥蒜瓣儿”比赛】

你剥过蒜瓣儿吗?“剥蒜瓣儿”比赛可有趣啦!

课堂上,宋老师拿出六头大蒜,说:“这堂课请六个同学参加剥蒜瓣儿比赛,看谁剥得又快又干净,奖励前三名。”

“我剥!”“我也剥!”好多同学举起了手。宋老师用抽纸条儿的办法选了六个同学。

“比赛开始!”宋老师一边走动着观察比赛情况,一边数数:“1、2、3、4、5——”

陈昱文剥蒜瓣儿的方法真巧妙,他知道冬天的蒜皮干了,就用双手使劲地搓呀,搓呀,蒜皮很容易脱落下来。有的蒜瓣上还有蒜皮,他就马上剥干净。再看看李俊晨雨,他从来没剥过蒜瓣儿,所以剥得很慢很慢,大点儿的蒜瓣儿还好剥,小点儿的蒜瓣儿不好剥,他就用牙撕咬,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剥完一头蒜,陈昱文用了39秒,李俊晨雨却用了2分51秒。

比赛结束了,陈昱文获得第一名,崔云溪第二名,段宇翔第三名。

宋老师发奖以后说:“陈昱文剥得快,说明他动手能力强;有的同学剥得慢,说明他动手能力差。希望大家多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个个都当小巧手。”

【篇十:家乡的腌蒜】

每一个家乡,都有独特的饭菜风味,使人很馋。而我的家乡在一份季节里,都会做同一份美食,和家里的人谈起来,很像美食家。

在冬天时,一到腊八节,家里都有蒜,开始腌蒜。一有时间,妈妈就会剥大蒜,前一天,剥好的大蒜洗净并沥干。第二天,就开始腌,但是不能有水滴在上面,那样会坏的。找一个罐,放一些调料品,腌一段时间就可以吃。

一般都到过年时,腊八蒜就已经好。外面卖现成腊八蒜很绿,妈妈腌的有一些是带绿色,一闻到香味就很馋。每天吃饭,都必定吃。还没有吃完饭,一小碗的腊八蒜,只剩下醋滴,我们只好再一次去盛。

餐厅还会有一道腊八蒜炒肉,肉很嫩,腊八蒜的出味,特别的好吃。但在家里不是做不成,而是妈妈不做。

夏天的时候,还会有腌蒜。妈妈有一次还要去买醋,后来,家里的醋味很大,有点受不了感觉。但是不留意,闻不到醋味。

夏天的腌蒜和冬天的腊八蒜做法是一样的,但吃的时候,夏天的稍微有点麻烦。腊八蒜是剥好腌,而夏天吃的时候,连蒜皮都要一起放进去。可在厨房看到一筐蒜,看着是剥好的。其实,我们不会很惊讶的,因为每年都会这样去做。我也不知道是为了省事,还是什么原因。

妈妈第一次去盛腌蒜时,也说:“一闻到香味,很馋。”连着气吃蒜,鼻子都很辣气。

就跟小学的一篇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杨梅吃多后,连豆腐都咬不动。

家乡的腌蒜,你是独特的。

热门推荐
1我换了新同桌
2乡情
3为坚强而歌
4冰糖葫芦,我的最爱
5最好的我们
6教师节作文
7假文盲
8感谢逆境收获灿烂
9一张假条
10“三星级爸爸”
11二十年后回母校
12钱眼看人生
13认真的她
14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5几点感动在心头
16续编故事
17童话的作文
18没有妈妈的日子
19珍惜资源,爱我国家
20保护生态,从我做起
21秋天
22你是我心中的一抹暖阳
23
24爬江郎山作文
25绿萝
26爷爷的葡萄树
27春节烟花晚会
28妈妈的爱
29我在书中忆荷花
30领跑者看不到阴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