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衫的作文

【篇一:历史将记住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你的一句轻吟浅唱,便成为后世的千古绝音。你生来就与众不同,纳兰公子。“数岁即善骑射”,骑马挥毫,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填写一阙阙动人词章,历史将永远记住你这位“人间惆怅客”。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二十岁出头的你,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高中进士,位列貂珰,出入禁御,入浑浊官场,却写诗明志:“我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祭天地,樊笼非所欲。嗟哉华亭,荣名反以辱。”你啊你,是如风飞翔的少年,自由驰骋在天地间。繁华的京师皇城,在你眼中是“正复支公所云: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介贵公子,却爱结交“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纳兰公子试勋名为糟泊,势力如尘埃,这等思想,应让历史记住你。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你也曾有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二十岁与嫡妻卢氏新婚燕尔,伉俪情深,花前月下,幸福美满。可未曾料到经过三年卢氏难产,撒手人寰,天人两隔。你哀伤地说:“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思念亡妻,“坐久忆年时”总想起她的音容笑貌,以至青衫湿遍,“难禁寸裂柔肠”,冷风凄雨中又到了爱妻生日,想到她平时胆小不敢独守空房,如今则是一人在冰冷的九泉之下受尽凄凉,你不禁“几回偷拭青衫泪”中元节,你又用金粉书写经文,夜里去放荷灯祭奠爱妻,祈愿来生再结连理。平日里想为她画一幅遗像又觉得“一片伤心画不成”到了团圆中秋佳节,“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更是一切尽成悲咽”。到结婚十一周年时,你仍难忘夫妻恩情,“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薄情的汉人世界里,你始终是一个痴情的人,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你官重却不被重用,因为家世又不能娶心爱的女子为妻,只能在秋风中发出深深悲凉的叹气:对历史王朝兴败更替的省思,对国家征战造成的生灵涂炭和满目苍痍,对家族部落骨肉争夺的惨烈无情,对心心相印恋情的破碎,对丧妻的入骨哀伤,对侍卫生涯的厌倦疲顿……如此种种,都是你秋思中的音律。可能就是这些悲抑的秋思,销殒了你年轻的生命,生命尽头没有了“尘土梦,芭蕉鹿”只能在“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容若你的词之隽婉,诗之超逸,世共知之。读你的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发自心底又弥漫于生命深处的纯挚与伤怀,临照着你短暂的一生,也使你为世间留下一阙阙异彩长存的词坛绝响,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篇二:春归情深处】

四月,春深时节,芳菲不尽,南风于大地上舞蹈,任绿色在脚下泼墨般疯长。此刻你若不出发,夏天就要到来,日光正好或是雨水不休,都不必惊慌。生命蓬勃生长发出的万丈光芒会指引你,给你力量。你是这一季跳动的阳光,属于未来,属于远方……

春之景,于你,是“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宣纸描;画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鹂下柳条。”于是,落一阵子的雨,绿意也就掺了进来,易碎的春雨带来青草山花的味道。你用颔首沉思的时间养了一地芬芳,来时花开,别时花落,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景,浸满了春的气息,倒映出你那诗意清凉的身影,于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之下,微微仰头,深深地吸一鼻子的春意,便只剩心旷神怡,充满活力……

春之美,于你,不但是令人惊叹的生如夏花,满地芳香,更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许是被这惊心动魄却又安静淡然的美所感染。于是,你在春天里醒来,忘记沉睡的样子。在浓郁的绿荫下,撒下最纯洁的表情,浓荫缱绻,花叶落下一地斑驳,透过阳光绵延起一片脆生生的绿色。细碎的阳光穿过你的发梢,一场春雨初歇,繁花零落,你采下一枝悄悄别在心底。此后,那份美,存贮,珍藏,永恒。在一朵朵的日子里,在清澈的眸子里。渐渐清晰,寂静,安然……

春之情,于你,是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想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清明,草木萋萋,山花绽放,诗人杜牧一身青衫踏青而来。谪居生涯,离家千里,自是惆怅万千,春雨细如丝,纷飞而下,无伴,无伞,青衫已湿,借酒消愁。再看今天的你,登上那苍茏之顶,立于草木之中。远望,你说:“生命逝去不过一瞬间,逝去的,已有安然的归宿;活着的人,承受千般万般的痛;而那思归的游子,又情深归何处呢?所幸《清明》诗还在,心底的那份初心还在,在情如斑竹枝,泪痕点点寄乡思。此后,那份情深,在清绝、静寂中点缀了春季,似一颗灵魂温柔了时光……

春易逝,人易老,但不必慨叹。你说“流光若梦惜年华”,要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采一枝最美的春花,垂首细嗅芬芳,哝哝细语,沉醉了一整个青春年华。注入那份情深,化作梦想的羽翼,从此翱翔于蓝天白云,悠游年华,哪怕电闪雷鸣,也只顾风雨兼程。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唤取归来同住。

春归何处?春归情深处;携与归来,以梦为马奔向远方,共赴生命的邀约,不抵达,不罢休!

【篇三:凝视】

人生原来是可以这样风生水起的。

这是繁忙的都市路口旁一道永恒不变的风景,那位捏着五彩泥人的手艺人,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匆匆的过客,我站在自己的位置,向他深深地凝视。人生原来是可以这样风生水起的。

他的双眼有些弱视,半眯着的眼睛,却显得可爱而自然。他身穿一袭青衫,老式的牛皮鸭舌帽总是戴在头顶。第一眼看到他,会觉得他是个忧郁的老头子。

可是,我错了。他总爱笑,哼着几段陈词旧曲就能摆弄起自己的小买卖。一只手工刀,各式各样彩色的黏土,这就是他制作泥人的简单工具。平常的日子里,他嘴中伴着雀跃的音符,以风吹的摇铃声为伴奏,哼唱着属于自己快乐悠扬的歌。那些神气活现的风云人物被他这双巧手一个接着一个地捏出,成列成行地排在他的面前。我深深地感觉到,厚重的历史在他的情怀里变得妙趣横生。

我常常带上几个喜爱的人物,就好像那手艺人的快乐分给了我一半,内心的激动与满足自是不必说。

他也是一个“相声家”,讲的笑话能使孩子们抱着肚子笑,老人们也咧开嘴露出了泛黄的牙齿。常常有孩子们围绕在他的身边,扯弄着彼此的笑靥,他却放出一声“孩子,哪天到我家去看大泥人”。他们的笑声是整条街道中最活泼、生动的笑声,无时无刻,那里总有着我快乐的因子在跳动。

心事重重的年轻人为了给孩子们买泥人,不惜大老远跑来。可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却是漫不经心,毫不慌张地刻着,有时八字眉一开,嘴巴抿住,一声咯咯的笑语“太阳真好”使我感到格外的亲切与美好。他的心中是始终装着一缕温和阳光,他再苦恼的日子,因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光明与幸福。

【篇四:花香袭人】

生命,是一树花香,只有经过传承,才会芬芳袭人。

——题记

亭亭如盖,三五斜枝俏。浅浅淡落,携风眉间扫。花开如沸,红尘梳妆六月天,春已深。

“太姥姥,我又来看您了!”一进院门,我便大声唤起了太姥姥。

“小馋猫,我看你是又想喝茶了吧。现在我要做茶,快过来看着。”院内,站一位老妇人,满脸笑容,一身粗布青衫,拄着拐杖,银丝如瀑,笑道。接着,便入了后院。我嘿嘿一笑,紧随其后。

后院,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似的,整个身子都染了香了。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歇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子,暗香浮动。太姥姥置身花丛旁,人花相映,仿佛是那堕入凡尘的仙女,经历了人生的沧桑。那一袭青衫,即便再平常,也因这花香,变得柔媚千转,花香袭人。

太姥姥步入花丛,“咔”,按住花蒂,轻轻一捏,一朵栀子花便欣欣然跃入太姥姥手心。只三两下,便摘够了栀子花。一朵一朵,栖落在朴素的乌府竹篮内,如白蝶。接着便是令我眼花缭乱的制茶了。洗花,晾茶,混茶,窨制,一步一步,不急不躁。眼中那专注的眼神,更是我从未见过的,光芒四射。正当我看得入迷时,忽闻一声叹息:“童童,你要记好了,不然这手艺,怕是要失传!”我听后,心头一紧,重重的点了点头。

制作完后,是漫长的发酵。太姥姥拿出事前先做好的花茶,取出几朵,放入鸣泉茶罐中。渐渐地,原本蜷缩的花瓣舒展,虽不复原本凝脂样的白,但花香却一点没变,依旧馥郁绕鼻,十米开外都能闻到。茶水入口,甘甜,回味无穷,只觉花香袭人。

太姥姥似往常一样,倒出大半盏栀子花茶于茶盏内,连同数个啜香茶碗一起置于门口木桌上,供行人憩息时解渴。每当这时,道路上都会芳香四溢,香飘十里,袭人心魄。这样,数十年如一日,不间断。

如春似夏般的岁月,总会被转盘上的指针消磨殆尽。

又是一年繁春,阳光下,露珠飞走了,花朵接着将花朵覆盖。绿色的风一晃,阳光就成了旧线。院内,我学着太姥姥的手法制作花茶,传承着姥姥手艺和精神,更传承着华夏族500年来的缕缕清香……

花香袭人,代代传承。

【篇五:青衫湿】

琴声悠悠,《长恨歌》起,诸多爱恨,在千年的故事里流传。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你心系百姓,为官清廉,虽有心改变却无能为力。面对朝廷的更迭,你一心忠君为国,却怎奈抵不过奸佞的谗言,因越职言事而被贬去他乡。

你看着窗外的商女弹奏琵琶,琵琶清脆的声音悠荡在你耳边。此时的你已不在长安城,不再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自此一别,已不能再和你的朋友们饮酒作诗,寒灯孤影,以后的以后,终究是你一个人要走的天涯。

回想过去的时光,你不禁惆怅。如今,你为江州司马,虽有名,有俸,但也无权,无事。曾有过的风光终湮没于红尘,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再思忆也是无用,不如过好当下。

夕阳西下,余晖散在远处的山丘上,恍惚间,那些过往又在心中闪现……权势是一把磨亮的屠刀,抹杀了人之情,褪去了鸿鹄志。

但你亦不屑于那些消极颓废之人为伍,多少个星星失眠的夜,都无法将你心中的豪情消减分毫,跌宕的行途反而让你那颗偶尔脆弱的心灵更为强大起来。

只是有时,还会发出一声长叹,毕竟,再痛苦的歌,也比不过心中的悲凉。

座下泣中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琴声幽幽,名篇累累,唯《琵琶行》最是让人动心,动情,动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篇六:出淤泥而不染·莲】

是为了摆脱炎热的曰子,你才无可奈何地将茎插进水里的淤泥?还是为了免遇人类的摘采,于是被迫投落在这一片满是淤泥的水中中?

你的茎,深深地插入淤泥中,不动摇,也不肯动摇。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你挺着身躯,不顾风雨的打击。隔天一早,你美丽的淡粉色衣衫都被打落了,只剩一个光秃秃的梗,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你是那么端庄丶大方,在这种环境下,你出淤泥而不染,永远都是保持着那一颗圣洁的心。风姑娘轻轻地亲吻大地,水面上掀起一丝丝轻柔的波浪,悄然地挡开一圈圈涟漪,引人入帘的是那一丛丛淡雅的莲。

你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妩媚。你虽然身处在淤泥之中,却不随世俗,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精神。你亭亭玉立在水面中,婉如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一身青衫,笑靥迎人。

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莲有的舒展着身体,努力地绽放,粉色的花瓣,金黄色的在蕊,仿佛是在开怀大笑;自的莲含苞待放,犹如一位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随着一阵凉风,清香扑鼻而来,阳光下,那一朵朵莲花,手掌般大的花瓣,还有那细长的茎……

【篇七:眼泪的重量作文】

【篇一:眼泪的重量】

会流泪,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最为灵动的特长。一滴泪,往往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真诚与感动。这样的泪,是有重量的,往往掷地有声。

记得归有光在其著名的文章《项脊轩志》中,用简单的三言两语,表达了对先妣、大母及亡妻的深切怀念。文中,归有光追忆先妣,写到先妣对子女的深情关怀:“儿寒乎?欲食乎?”如此舐犊情深,自然有了后文中“余泣,妪亦泣”的场面。主仆同泣,那眼泪,是对先母的深切怀念,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它包含着对母亲的追念与相思,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史记》的《项羽本纪》中写到,当四面楚歌,项羽军壁垓下之时,项王悲歌慷慨,泣数行下,于是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壮丽的悲歌,应和着虞姬的歌舞与西楚霸王的眼泪,歌颂的是在生死存亡关头爱情的坚贞。那眼泪中,包含着的是沉甸甸的深情,是在乱世中相知相爱,相伴相随的感激,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缠绵的情怀。终于,虞姬的一抹残阳般鲜红的血迹更为楚霸王的眼泪增加了一份重量。

三峡的美景自古令人称赞,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前来拜谒。然而,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却有这样的记录:“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险峻的大自然,虽景色幽静奇幻,却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艰险,这眼泪,是心系天下、情系自然而自发流露的,其中沉淀的是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也有了历经岁月洗涤而份量不减的重量。

着眼现今世界,眼泪依然有着其自身的重量。记得四川汶川的“5·12”特大地震,撼动了亿万国人的心。那一刻,人们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相互支援,相互营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我们流泪,是因为感动。感动那在危难之中的相濡以沫、团结一心,感动于中华人民的生生不息、永不言弃。而今天,一个崭新的四川又屹立在曾经的废墟之上,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勇敢,坚毅与顽强。那眼泪,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强,而变得沉重,变得贵重。

眼泪是有重量的,因为它往往凝聚了太多的感动与真诚,积淀着我们最为单纯的情感。

眼泪的重量,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重量与真情的价值。

【篇二:眼泪的重量】

有一种眼泪,掷地有声,惊心动魄;有一种眼泪,悲从中来,荡气回肠;有一种眼泪,不为风花雪月而落,不为感时伤怀而流,因为那是因山河、家国而掉的珠、碎的砾,从文人隽永的青衫间抖落,有重量,有力量。

那是一个草木深深,莺啼花动的暮春。国破山河在,纷纷映入你低垂而苍白的眼睑,盛唐的繁华如黄粱一梦、过眼云烟,徒留这萋森齐膝,荒凉破败的城,于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来不及剖开这庞杂的兴衰与浮世,无力而悲怮,落下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辛酸之泪,晕开脚下故国的泥土。

那是一个日月更替,渐渐暗沉的黄昏。面前是一湖浩淼无垠的水,脚下是一座盛名在外,危危矗立的楼。你曾闻岳阳楼处梦好,却不知此番“吴楚东南坼”的图景是如此令人黯然神伤,于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你在阁中任凭老泪纵横,驰骋在那张为江山破碎而沉郁的脸上。你想看一个盛世的再现,一个大唐的再生,却只看到了亘古不变的洞庭湖,永恒凝缀在宇宙里的日月。那双期盼的眼一下空了,只得用失落的泪填充,用浑浊的衰老湿润。

那是一个寒冷雪霁,短影纷纷的阁夜。你在黑暗中遥望三峡星河因五更的鼓角而动荡、摇晃。“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那是怎样悲壮的泪水、呐喊、哭号!盛世太平杳不知踪影,战乱与死亡取而代之。黑暗击打着人们的胸腔,泪水以啼吼的方式喷涌,连带着无限的悲愁爆发在原本静谧的夜里。

那是一个在诸葛武侯祠里沉默的时刻。祠外是森森青青的柏林,祠内是从阶梯里钻出的草的嫩绿,是重重叠叠的林叶中传来的婉转鸟啼。世人把这位英雄遗落在了荒凉冰冷的石阶上,破败无声的祠宇里,但你没有。你功业未成,你报国无门,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湿了青衫,只为炽热的报国志向无人理会,壮然的理想不过是一团孤独燃烧在心房中的火苗,独自发出“呲呲”的烈响。

在中国,家便是国,国便是家,家国便是你人生承接的全部重量。原本只是生命个体掉下的轻如鸿毛的泪水,原本只是遇土则化、遇风则干的眼泪,因承载了一颗爱国赤子的期盼、失落、悲怮、悲愤,而变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那小小的泪珠放大到沧桑巨变的历史更替中,毫无避讳的释放臣子对盛世山河的追念与呼唤,成为一种不为自身为苍生的牺牲,如何不会动人心魄呢!

眼泪带上一记对故国的悲叹,有重量!

【篇八:蛰伏深藏方有甜美流露】

不是所有美好结果都需要轰轰烈烈的开端,不是所有深刻的道理都需要华丽的辞藻展现于纸面。

正如课本中的琵琶女,那一曲仙乐说不尽一腔的愁思,诉不清半生的孤凄。一曲琵琶,弹哭了在座的众人,弹湿了江州司马的青衫。

再看韩愈十年寒窗,方能换得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名,方能使他一模一样的文章在第二次交给同一个主考官时名列榜首。且看“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浩殷盘,佶屈聱牙。《春秋》严谨,《左氏》浮夸,《周》奇而法,《诗》正而葩”。如此学问,文翰宝典,无所不通,连绵而下。这不正是要告诉我们不只做学问,做任何事都要坐得了冷板凳,多年的积累方能换来一朝甜美的流露。所谓厚积而薄发,当如是。

还有越王勾践深藏不露,卧薪尝胆,最终书写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故事。如果不是他平心静气,深藏不露,将亡国之恨深藏于心,又怎会朝夕之间完成逆袭,书写如此霸业。

放眼今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透露给我们这样的道理。不是烈火才能串烧出美味,慢煨的汤往往醇厚回味悠长。

当今社会总是充满了“闪电”般的事。年轻的人们闪电般坠入爱河,然后闪婚,闪离。难道现在已无真正的爱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太过于急躁,缺失一种沉静罢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浪漫?爱情是年年岁岁雨中舒展的笑颜,浪漫是疲劳时的一杯牛奶,饥饿时的一碗面,离行前的一个拥抱。只有如此平和的对待自己的感情,才不至于闪电般的结束。含蓄而深藏的爱才能恒久不变。

回想我的从前,我也曾豪迈的树立过理想,毫不重视的告诉每一个人,我曾说我要当画家,有说过要学会六种语言。现在再想,自己不能恒久坚持,反倒落了一屁股嘲讽。如今我已有了新的理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或许我在未来能把它实现。

看向光鲜亮丽的舞台,用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来说再合适不过。只有深藏不露的默默耕耘才可能长出光鲜亮丽的美好无比的果实。

【篇九:匆匆】

不经意间,路过曾就读过的小学,听见那些八九岁的小学生们认真地在读A、B、C、D……那段记忆蓦得返青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那时,你初为人表,我初为子弟,那时的你很温柔,上起课来总是生动有趣,坐在你旁边的我,总会看着你呵呵傻笑,但你的课却听得格外认真,因为表现好总会得到你的一个甜甜的微笑,那时你的笑,是记忆里最美的风景。

当时年少青衫薄,鲜衣怒马碧玉刀。

一尺讲台的距离,阻挡不了我对知识的渴望,也隔断不了你初为人表的喜悦。年少的我坐在小小的凳子上看你在知识王国里指点江山,一只短短的粉笔,是我一课本的笔记;一句轻柔的鼓励,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

后来你日益苍老,后来我逐渐远去。

后来的你,不再总是对着我笑,不再温柔如风,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有些不大喜欢的严肃;你也不再与我们一起玩闹,不在时而唱歌给我听。渐渐在耳旁萦绕的是不断的唠叨声,伴在身旁的是繁重的作业,再后来,你的身影只仅存在课堂上,都不曾多见你几回,只是顾着应付学习,只是偶尔一次看见你深夜还在批改作业。最后,我毕业了,拿着一张烫金的红色录取通知书,奔向下一个起点,忘了你。暮然回首,还依稀记得你曾教我的A、B、C、D……

几册薄薄的课本,记录了记忆中的绚烂,一张鲜红的毕业证书,断了我所有的念想,只是承蒙时光不弃,那段记忆,我们都不曾遗忘,它不喜不悲。

生命是一场轮回,下一场轮回来临之际,我要和你约好,你依旧初为人师,我仍然为人子弟,不让那段时光匆匆荒芜。

【篇十:感谢阅读】

我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我想激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湛蓝的海洋;我想拾起一片枫叶,你却给了我染红了半边天空的枫林;我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装素裹的世界!感谢阅读,感谢有你相伴!

孩提时代,我喜欢看《安徒生童话》,沉浸其中感觉那梦幻的世界就在我身旁。我时与公主玩耍,时与浇水,时与行猎……我觉得这一切十分快乐。是啊,阅读使我快乐,阅读让我明白了要善良、勤劳才会有幸福的日子。

小学时代,作文选对我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它,我学会了怎样记事,怎样抒情。它是我通往知识道路上的其中的一把钥匙。一有空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书,科普类的书,增长了我的见识;文学类的书,培养了我的语感;艺术类的书,陶冶了我的情操……

现在我是一名初中生了。我不再沉迷于《安徒生童话》,而是被诗词感动了。汪伦的歌声字字清晰,如玉珠敲落玉盘;那歌声清新动听,如清水涌过心头;那歌声又似夕阳下的炊烟温暖了游子的心。听着汪伦的歌声,是多么美的享受!我还体会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伤感,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迷恋。品味书中的香气,让自己心旷神怡。当我回头看那些装点了我童年的宝石,就会觉得每颗都异常珍贵,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光流逝,我虽告别了童年,但不会改变的是我会继续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给我心灵的慰籍,给了我精神的寄托。它在我孤独时给我关怀;在我失落时给我鼓励;在我得意时给我警醒……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阅读,感谢有你相伴!

热门推荐
1这一次我成功了
2一分钟等待
3我多想做一片荷叶
4谢谢你们的爱
5果园风光
6想起那件事我就什么作文
7诗钓
8年的作文
9“跳蚤”市场
10仙人掌
11写给高中的自己的一封信
12拥抱文明幸福成长
13描写暑假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14我是家里的小神兽作文
15路的一端是成功
16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三年级
17放飞春天
18卖梦想的专卖店
19快乐的中秋节
20又是菊花飘香时
21桃花园
22我的超级英雄
23我有我的方式
24月亮代表我的心
25以乡情为题的作文
26关于姓氏的作文
27打雪仗
28分享的味道
29大厨老妈
30余杭山沟沟一日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