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牵挂】
牵挂是什么?小时候我不懂。只记得跟奶奶同住的日子里,每次在外面玩儿疯了,直到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涂红又被抹净了,才肯回家。这时,总能老远看到站在门口翘首张望的奶奶那瘦小的身影,于是我就知道奶奶规定的时间已过,到家又免不了一番唠叨了。可即使是这样,每次见到奶奶那焦灼的眼神,除了心颤,小小的我心中还洋溢着一种满足的温暖。
后来,我回到父母的身边上小学了。当奶奶回忆起我们离别的情景时,她说我走得极潇洒的,“就那么走了,头也不回一下。”她笑着,可我分明看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亮光……
再后来,奶奶搬来与我们同住,我已经是住校的初中生了,虽然与奶奶相处的时间还是不多,但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那俏皮的童年。奶奶最拿手针线活儿,我每次回家总会伴在她身旁看她摆弄针线,并向她得意地吟诵自己改编的诗:“奶奶手中线,孙女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奶奶自然不识字,可仍边缝边笑着认真地听我吟。奶奶总爱叫我为她穿线,(其实她视力很好)我在这头穿,她在那头牵,一根线,仿佛在牵着两人彼此的掂念。
上了高中之后,我与奶奶又一次分别了。学习紧张,但每次回家我不会忘记给远方的奶奶打一个电话,因为我对奶奶的牵挂,更因为奶奶对我的牵挂。盼望放假,然后回到家中拨下那熟悉的号码,告诉她我一切都好,然后甜甜地、静静地听奶奶那已可以叫我背出来的唠叨:“要努力学习啊,可别骄傲;自己要知道添衣服,要注意眼睛;正是当大时,得撑大肚皮吃多点……”虽然这些话我已听过无数次,但我仍爱听。现在我才明白,奶奶哪里不懂那诗,岂止懂了,还将它变成一种唠唠叨叨的牵挂。
奶奶的牵挂,犹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每一根触角都抚着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奶奶的牵挂,犹如细长的线牵引着高飘的风筝,每一次颤动都扯得我心痛。奶奶的牵挂犹如温暖的阳光,沐浴着我,直到永远,永远……
【篇二:牵挂】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思念,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牵挂。牵挂犹如高高飘扬的风筝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犹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就表达了母亲牵挂儿子的心。不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的彩虹,绚烂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中,吹来的道道凉风,使人感到凉爽;母亲的牵挂就像坚韧、顽强的藤蔓,
剪不断,理不断!哪怕是一件最小的事,我也能感到母亲的牵挂。
一次放学后,天空像齐天大圣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眨眼,这会儿已经变成乌云密布了。伴随着几声春雷,天空爷爷开始“流泪”了,雨下的奇大,一时间原本冷静的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也没个地方躲雨,真倒霉!慌张的我疾步向家跑去,就在这时一家超市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就跑了过去……此时正在屋里的妈妈正十刻牵挂着我,怕我没有伞,会被雨淋湿、冻感冒,说完,妈妈拿起伞就往外跑。我似乎知道了妈妈的心思,从地上捡起一张硬纸箱,压平,顶在头上就往家的方向冲。在一座桥上,我和妈妈相遇了,妈妈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妈妈,一下子冲上去,扑进妈妈温暖的怀抱,放声大哭起来。这时,雨也慢慢停了下来。一条美丽的“彩带”打破了天空的宁静!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十二岁了,在这十二个春秋里,我感受到的最多的是牵挂,岁月的痕迹也停留在了妈妈的脸上,看着妈妈额头上的五线谱,我的心一酸……
【篇三:温暖的亲情】
亲情是什么?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还记得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天气非常冷,地上的大雪约有两分米厚。那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了,而我发起了高烧,家里又没有药,妈妈心急如焚,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背着我到附近小诊所就诊。我穿了两层棉衣,戴着一个大帽子和口罩趴在妈妈的背上,妈妈自己却只披了一件薄外套。妈妈就这样背着我一步一步走到诊所。可是那时是凌晨,小诊所早已关门,妈妈背着我又走了两个诊所还是没人,在第三个诊所快关门的时候,医生看到了我,赶快让我进屋,给我诊治,妈妈这才放心,又冒着大雪把我背回家。真的感谢妈妈,要不是她的坚持,我还得忍受多少痛苦啊!
我刚学跆拳道的时候,脚踢得不高,很沮丧,想打退堂鼓。妈妈总是在旁边鼓励我:“没关系的,你刚学,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听着妈妈温暖的话语,我努力训练,每天扔空瓶踢,踢得越来越好了,谢谢妈妈。
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