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道主义的作文

【篇一:诺贝尔传读后感】

自从读完了《诺贝尔传》这本书后我知道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后我就喜欢上了科学。

《诺贝尔传》这本书记载了诺贝尔的一生,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去尝试,更要不断地去改进去创新。

我想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它就是影响世界的大科学家诺贝尔命名的。从现在开始大家要认真对待学习,就算以后报答不了国家也给父母一些交代。

我在书中看到了炸药,我就想做一次实验,我将炸药换成掼炮,再用鞭炮中的火药装入掼炮中,当我正要将掼炮拨开时,我的手感觉到疼痛,太危险了。我又想如果我用使用过的火药来制作掼炮呢,于是我将火药放入掼炮里面再冲上气,接下来准备我的第一次掼炮实验,当我将掼炮砸在地上时,掼炮的确是爆了,但是火药并没有什么作用,后来,我又反复进行许多次试验,都已失败告终。由此可见,诺贝尔研究炸药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既然我的实验没做成功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诺贝尔这个人吧。从《诺贝尔传》中我认识到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会说英、法、德、饿、瑞典等国家语言,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在这些方面可以知道诺贝尔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要向诺贝尔学习,学习他那对待科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习他那对待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态度。

【篇二:泪水的味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泪水的味道。

那一年,母亲走了,去了非洲。因为马里的暴乱,联合国再次向中国求援,陆军总院再次被选中代表中国支援。这是联合国派往马里的第三支中国维和部队了,我以为母亲不会再去了,不会像上次那样毫无征兆地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的眼中汪出了泪珠。为了不让她看到,我便用手抹去了。此时,事实和感官向我传达着“泪水是咸的。”

12月25日,我的生日到了,同时也是母亲离开中国、离开故乡、离开我半年的日子了。母亲送来了祝福:“虽然相隔197403米,我对你的爱总能传达”。她是这么写的,可我并没有感动。一片心意怎么可能只是一段文字?文字是没有感情的,它只是手机屏幕上映出来的字库中的字体而已。虽然父亲让我理解她,可是父亲他也未曾有过自母亲离开自己的感受。我努力地理解母亲,想象着她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人道主义,为了救死扶伤,义无反顾地放下自己的一切,走上战场,走向我所未知的不和平的苦难国家。努力之后,我只能无心地吃了蛋糕。蛋糕是甜的,伴着蛋糕下肚的泪是苦的。

在那之后,沈阳军区组织了一次先进个人报告会,我和父亲去领了奖。大会后,在别人的演讲手稿里,我看到了删减的那一段文字,是我本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在异国他乡,在随时面对死亡的情况下,母亲曾留下了遗书。瞬间,泪如泉涌,咸中带甜…………

现在,母亲在我身边,生活回归正常。但我从未忘记,她从机场回来时的眼中滚落的泪,是那样的富含着爱的味道……

【篇三: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有感】

早听闻作家罗曼·罗兰,曾凭借《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所以我一直很期待阅读这一本史诗般的巨著,这次终于在寒假时有幸借阅。

作者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了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

而主人公约翰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与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朴素的情感,他是那么的真诚和善良,但同时他也是伟大的,他虽一生坎坷,遭受重重阻碍,却也未向困难屈服。他追求真理,不迷信,不虚伪,面对着舆论,他依然顽强的战斗着。

约翰坎坷的经历促成了他心灵的升华,一连串的危机震撼着他的心灵,荡涤着他的灵魂。最终,他通过了炼狱之路,一步一步到达了自由的境地。

约翰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人生的导师,阅读他的奋斗史,我们知道人生不仅会有明媚的阳光,同时必有坎坷与危机这些凄冷的风雨。但,无论如何,我们在各种环境下,都应向约翰学习,去坚信我们的信念,永远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之心,学会积极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等我翻过书籍最后的一页,深夜已经寂静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愿我学会在生活的风浪中磨砺自己,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篇四:一本书作文】

书籍是积累世人智慧的不灭的明灯。一本好书,可以相伴一生。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尼姆的老鼠》。

这是一部格调清新、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群以尼科迪默斯和贾斯廷为首的老鼠被一个简称“尼姆”的科学机构抓去做科学实验的经历。

故事里面的老鼠写的都很有个性,生活里令人生厌的老鼠,经过文化的熏陶,就变成了亲切可爱的艺术形象。在这群老鼠身上表现出来的团结友爱、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的精神更使人难忘。他们以偷窃为耻,以自食其力为荣。另一方面,费里斯比夫人这只普通的田鼠也表现出高贵的品质。她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奔走,几乎送了性命,表现出崇高的母爱。

我觉得作者显然继承了著名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人道主义传统,以深厚的爱心来观察世界,在小小的老鼠身上也寄托了作者对世界的美好理想。

像《尼姆的老鼠》这样的作品,会将小读者们带到一个纯洁美好的世界,这部作品在培养小读者树立劳动观念和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上,是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篇五:隐藏于平静之后】

我一直庆幸于我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却没意识到隐藏于平静之后的那个巨大的黑色旋涡正狞笑着向我们逼近,蓄势待发地躲在幕布之后,准备将我们不留残骸地一口吞噬。

也许,我更愿意麻痹自己去接受那些被粉饰太平忙乱重写之后的结局,中国GOP稳步增长,“科学发展观”落实成效显著……浏览新闻时也会倾向于搜索“成功”“圆满”之类的关键词,而又有意无意忽略甚至无视有关“空袭”“失败”“无果”的字眼,养成“非美勿视”“非好勿听”的愚蠢行径。而地球如今不是一颗行星,他只是一个村落。我们人类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担心丧命而把脑袋埋进沙丘的可笑的鸵鸟,其下场不过是坐以待毙地被逮个正着。

刚刚离我们而去的三月,为日本绽放樱花的同时,也为其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许多中国人都拍手称快,认为日本“活该”“报应”。也包括我,我不否认。同时地震的还有我国云南,当听到“中国已向日本输出救灾物资达某吨”时,更令我气愤之极。我大概是人品差,我幸灾乐祸,我缺乏所谓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我明知道这是不应该的却依然顽固,甚至将这作为“爱国者”的崇高行为。的确日本曾毫无人性地屠杀中国军民无数,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现在依旧企图篡改教科书来“改变历史”。历史是不可抗拒不可改变的,又为什么要将它作为自己思想的囚笼,活在历史中不敢踏入时代的激流当中去呢?暂不提“以德报怨”之类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就算只自私地为自己考虑,核泄漏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生活,打开窗子让阳光洒进来驱除阴霾,为自己,也为他人。

而现实的曙光被乌云遮蔽,狭隘代替了宽容,贪婪瓦解了安宁,霸权主义总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从不懂得珍惜和平。美国挑起伊拉克战争,又积极地投身于利比亚侵略当中,欲与西欧各国瓜分利比亚的石油资源。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利比亚外交官不与民族共存亡,却叛逃至英国……这是我不能理解也不愿看到的事实。

你看,远方,那团黑色的雾,正朝我们走来!

【篇六:苦难的洗礼——《悲惨世界》书评】

黑暗的时代里,雨果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在苦难的洗礼中透明、纯洁的心灵。《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时间最长的作品,它在西方文学史上影响也是巨大的。每当我拿起这部沉甸甸的九百多万字的著作,心中神圣感油然而生。每一次翻开书页,心便慢慢沉静下来,感受那份沉重的苦难和清澈的文字带给我心灵的洗礼。

故事围绕核心人物冉阿让的经历展开,四位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珂赛特、马里于斯的故事在19世纪那个悲惨的时代下展开。冉阿让为了给姐姐饥饿的孩子偷面包而做了19年苦役犯。出来之后也无人接受他。在福来主教的感化下,他变成了一个无比善良的人。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他将小珂赛特抚养成人,小珂赛特和马里于斯相爱,最终冉阿让幸福地在珂赛特怀中死去。

事实上,这部作品是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它是十九世纪的缩影,在整部作品中体现的,是在贫苦的低层,那些苦难的人民的生活。不仅有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有共和思想对于人们的指导。这两大思想同时贯穿着整部作品。人道主义,讲的是对于一个内心的救赎,而共和思想,则是对于整个时代的救赎。二者有矛盾之处,即时代的变革需要有流血牺牲作为代价。但它也是必要的,它无法让贫穷的人真正脱离外界施与的苦难。对于内在,雨果对于仁爱思想的局限性的认识在“泰纳迪埃”这个形象身上表现了出来。仁爱并不一定能感化所有的人。

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给予我很深的印象,比如福来主教,他可以说是善良的化身,他的宽容和仁爱让冉阿让觉醒,并走上了救赎的道路。雨果的仁爱思想在他和冉阿让的身上很好的体现。

冉阿让在被福来主教感化之后,先是做了市长。为了救一个被冤枉的人,承认了自己苦役犯的身份,再次入狱。他救了被社会逼迫到堕落的女工;救了被残忍地利用的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救了一直追捕自己的警察;参与街垒战却不伤害一个人,只救了那个夺走他的爱的人;最后为了孩子的幸福,将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并让她与相爱的人结婚……冉阿让的高尚是那样真实,不为了任何利益,只为了善良。他不信宗教,却比教徒更好地完成了上帝的使命。他的善良源自心底,被激发出后,便不再遮蔽。

整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混沌的世界中纯白、温暖的一束光——善良和纯洁之光。像百合一般纯洁的少女珂赛特与马里于斯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冉阿让对珂赛特的爱是纯洁的;小伽弗洛什虽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却仍善良单纯,为革命奋斗的热情是纯洁的……在苦难中,雨果为我们展示了人道主义的力量。他们一无所有,但他们拥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

让我更为感动的是那些真实的表达。冉阿让深爱着珂赛特,她是他唯一的寄托。当马里于斯出现时,冉阿让发现自己可能会失去爱,自然会嫉妒马里于斯。这种嫉妒是毫不掩饰的,它源于人的本心。但冉阿让的高尚在于,他在这种情况下仍救了马里于斯,并祝福了与珂赛特的爱情。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让自己最后孤独一生,但他还是这样做了。珂赛特作为纯真的少女,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变得很美,于是出于爱美的本性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雨果对于这件事也是一种慈爱的态度,他说“妩媚源于天真”。他对于这一切真实的描述与善良的诠释,源于他本人内心的纯真。高尚,不是没有卑劣的想法,而是虽经历过很多,却仍选择去做善良的人;纯洁,不拘泥于细小的举动,而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灵。人的本性是无需违背的。

这部作品的伟大为历史所见证,它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它让我们在时代中得以找回自己,找回本属于我们的纯真和善良。

【篇七:是什么成就了爱因斯坦——读《爱因斯坦传》有感】

是什么成就了爱因斯坦?提起这个问题,若是一年前刚刚读过第一遍的我,必然会说,是他对物理长久以来的热爱,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成就了他。而这次,重读《爱因斯坦传》,却又发现了一个答案——强烈的人道主义与责任感。

如今爱因斯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被人们誉为“唯一可以与艾萨克·牛顿比肩的人”,但是,除了他著名的相对论以外,人们记住的,更多的是是他在二战期间为了和平主义,民主和国际间的理解而相互工作,为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请愿;是他在美国氢弹研制成功后,不惜顶着被取消美国公民身份,甚至被驱逐出境的威胁下,仍然坚持反对核军备竞赛……这些,仅仅靠坚持,热爱和好奇心是做不到的,而这其中体现的,恰恰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强烈的人道主义与责任感。

人道主义与责任感,这难道不是爱因斯坦为之而伟大的原因吗?尽管是广义相对论使他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却是人道主义与责任感铸就了他在人们心中“圣人”的形象。假如说热爱,好奇心和坚持把爱因斯坦推向了人生高度的巅峰,那么,人道主义与责任感就拓宽了他生命的宽度。

当然,对物理的热爱,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样对爱因斯坦来说很重要,但是,也不可否认,是他身上体现的强烈的人道主义与责任感为他的名字上又笼上一层人性的光辉。

热门推荐
1鸭子的启示
2碎片化
3温暖的背影
4胆小如鼠
5别怕
6阅读伴我成长
7我眼中的秋天
8我的数学老师
9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10和平中国我的梦
11有趣的亲子活动
12我想对妈妈说……
13雪中的情
14爸爸,您听我说
15海之美
16我的妈妈作文
17家宴
18游茶马古道
19霸道同桌
20读《刘胡兰传》有感
21重返母校
22最动听的声音
23时间的痕迹
24还书小学
25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高铁
26愿为窗帘
27讨厌的公鸡
28味道
29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三年级作文
30第一次骑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