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泰州人的作文

【篇一:家乡人的骄傲】

这几天,刷屏最多的就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了。

它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建设史上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在这么多奇迹的背后,是谁做出的那么多的努力呢?在我的再三追问下,终于,我知道了背后的团队。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林鸣。林鸣,江苏泰州兴化人。他三年农夫,四年作工。在恢复高考之后,他考上了东南大学了。他还上了《朗读者》呢!

林鸣在修建大桥时,碰到了很多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淤泥中建人工岛。

在修筑人工岛的地方有一层15到20米厚的淤层。约800万立方米。由于淤泥的物理属性,使在上面抛石或常规重力式沉箱,会因淤泥打滑,地基不稳。如果用清除淤泥法,不仅耗时,还会对海洋造成伤害和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而林鸣却很厉害!他在工厂里做了120个重550吨,高55米,直径22。5米的圆形大钢桶,用它围成人工岛地基一圈,钢桶会插入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夹层中,会逐渐形成稳定的结构,只要在钢桶围成的人工岛内填充沙石即可,你看,林鸣的厉害是不是名不虚传呢?

他们是我们的楷模,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踏实、严谨、认真。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底隧道合龙时16分米的误差,在林鸣看来不可以,要改小误差的原因吧。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还要坚守原则,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

蓝天为卷,碧海为诗;深海白豚,踏浪伶仃。我们要向你致敬,林鸣先生,你是泰州人的骄傲。

【篇二:游望海楼】

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

这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景区门前,一进入口就看到一丛丛、一簇簇的花争先恐后地,如同一个个孩童的笑脸,天真而烂漫地绽放着。像三月的春风,让我们心灵温暖。小草呢,也是经过一场雨的洗礼,仿佛更加翠绿,他们挺了挺身板,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我的心情也是一样,随着这些鲜花一齐绽放。

走进景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子高耸入云,高达十来米,整齐而又清新地排列着,像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士兵,来捍卫他们的家园。导游向我们讲解着石碑上的人物简介,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他从小出身在贫困家庭,但十分好学,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有《岳阳楼记》等传世,正是因为他这种好学的精神,才使他成了世界豪人。

出了竹林,沿着河边小路再向前走去,就到了我们主要的游览景点——望海楼,他还有一个名字“望母楼”。为什么叫“望母楼”呢?其实,在几千年前,泰州望母楼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到了明朝,便不是真的可以看海了,而是泰州人们对大海母亲的一种怀念。望海楼造型、颜色古朴典雅,很是大方。内部共四十层台阶,大楼小楼让人眼花缭乱,到了顶层,空阔的活动空间让人不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放飞一般,突然有人喊了我一声,我定了定神,从头顶上望去,瞧!房顶中央有一只雕金盘龙,龙的嘴里衔着一颗玉砌成的宝珠,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我不得不佩服古人这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和大胆的想象力。再次凝望这”古人的智慧“创造时,不禁让人想起这不仅是一条雕刻在塔顶的龙,而是我们作为一名泰州人的自豪!

从望海楼出来,我们便到了古城墙,城墙是古泰州的第二道防御线,现在只剩下一小段城墙,来讲诉着泰州的沧桑历史与变迁。

再看望海楼,我不禁赞叹它的完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望海楼不愧为“江淮第一楼”。

【篇三:泰州名人王艮】

我的家乡泰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出过无数名人:诗人、画家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胡锦涛爷爷也是我们泰州人哦!还有——

嘉靖元年,一位泰州的商人来到了著名的心学家王守仁家中,他打扮惊人,据史料记载,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拿着笏板。大家不知道,在他异于常人的打扮下,其实隐藏着另一个目的。

王守仁和善地接待了他,与他讨论问题,招待他吃饭,他对王守仁的学识配合得五体投地,想拜入王守仁门下,王守仁答应了。

不久之后,他又换上了那套衣服,准备出去讲学,王守仁一改往日笑颜,冷冷地问他为何这样打扮,他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王守仁听他说完后说:“汝欲显尔。”

眼见花招被拆穿,他拿出了自己的自尊,向王守仁告别,准备回家,王守仁却叫住了他,同意传教于他。他收起了自己的伪装,庄重地向王守仁行跪拜之礼,从此一心向学。

他后来超过了王守仁的嫡传弟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也是心学上一朵盛开的奇花,他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热潮。

泰州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有朝廷高官赵贞吉,虽不在朝廷却对朝廷了如指掌的何心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李贽……

讲到这里,你们一定早就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对,他就是我们泰州的名人——王艮!

【篇四:冬日里的美】

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窗帘。瞬间,一片雪白映入眼帘——下雪啦!

冒着瑟瑟风,我背着书包,慢慢地在校门口的人行道上行走。突然,一个驼背的身影在前方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环卫工人。

她顶着毛大雪,一直弯着腰用一把扫帚在清扫积雪。看到有几个小易拉罐,她也没有说话,默默地捡起,放在身旁的一个袋子里——似乎,她弯的腰已几乎无法直立起来了。

我不禁热泪盈眶。

进入校园,两旁的行道树已是被雪完全覆盖。老奶奶正用小推车将被大雪打落的残枝败叶运走,但,那车子里仿佛有块千斤重的大石头,使他推起来十分吃力。

心中像有股无形的动力,使我快步走上前。“奶奶,我帮你推吧!”这时,像是有了无穷的力量,我推起那辆车来,毫不费力。送到垃圾处理区时,我有点汗流浃背。老奶奶眼神里,流露出的满是浓厚的感激之情。

现在想起来,有多少人为泰州城的建设发展投入全身精力,挥洒汗水甚至付出生命。无论在什么时刻,总是会有一群人,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泰州人。如果有需要,他们便会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朵雪花落在手心,化成水,从指缝间滑落。这是冬日里的美。我相信,这滴水能在每个人的心中汇聚成江河湖海……

【篇五:乡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先生曾用深情的笔触写下这段文字。是啊,每个炎黄子孙都有独特的印记,那就是故乡,神州大地上的每个居民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怀,那就是乡情。

我的故乡在长江边上,这里的人们过着慢生活。乡土上时常飘着鲫鱼和稻米的香气。渔民们撑着船在密密麻麻的河流上高歌。

五千多年前,先民们便在这块土地上成家立业。故乡一直都是那样平和。我以故乡而自豪,因为,故乡为解放中国做出了贡献。

陈毅先生曾在上世界30年代末三进泰州城。与二李谈判,达成了团结抗战的目标。并在随后的黄桥战役中带领故乡人民反对围剿。渡江战役中,故乡人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的人拿出船只,有的人为解放军准备粮食,还有人应征入伍。同时中国海军也在白马寺成立。

故乡还是一座文化名城。中国戏曲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正是这里。他像无数泰州人一样,热爱着中华民族。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他蓄胡明志,决定退出舞台。后来上海汪伪政府与侵华日军多次登门让他上台演出,都被他拒绝了。日军后来派人威胁他出来演出庆祝侵华战争,但梅兰芳并未退缩。他把故乡人民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计谋体现出来了,他冒着生命危险,一连给自己打了三针伤寒疫苗,让自己高烧不退来推辞演出。

故乡的佛教寺院众多,有“十步一庵堂,百步一寺院”之称。并在数千年宗教与音乐的沉淀下,形成了独特的泰州古乐。

故乡还有许多名人,像创立泰州学派的王艮,著名的棋士黄龙士,烈士杨思根。

凤城河上飘荡着阵阵古乐,故乡的人们走进了一家家茶馆,开始了一天的慢生活。

我很快便要离开故乡,离开这座青砖红瓦的古城。故乡,不知何日才会与你重逢。

故乡终将离我远去,但我会记得故乡那空气中的稻香,那盛开的油菜花。我的血液中永远流淌着故乡人的爱国情怀。

热门推荐
1美丽的碧水湾
2谢谢您老师
3爷爷
4读俗世奇人有感
5小草的自述
6奇妙昆虫
7青蛙的自述
8阅兵观后感
9我爱这个新家园
10春天来了作文
11我给自己写封信
12我的校园生活
13富春江边是我的家
14关于茶的作文
15玩雪的乐趣
16我的百变老师
17站在中考的门口
18第一次洗衣服
19惊蛰
20我长大了
21我的好习惯
22争当“河小二”
23螃蟹
24站立
25我家的小白狗
26不苟言笑的爱
27
28难忘的一节课
29笑对失意
30我的长处细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