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安石的作文

【篇一:击破死寂】

责任与使命从来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而必定是有人接过了命运接力棒,奋力奔向终点。

在沉默的人群中也必定会有人高举双手,用坚实的臂膀撑起一片蓝天。

这样的人常被耻笑为“露骨”“张扬”。那么,那些站在天地间,缩着头,弓着身子的人又算是什么东西。台上的人意气激昂,台下的人却一言不发翻着白眼。请问这是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

众所周知,美国黑人在众多个世纪以来一直遭受白人的歧视。而法律也一直偏向着白人。这个自由平等的联邦羽衣下尽是丑陋与不堪。可是,黑人的反抗在哪里?没有,他们只是沉默着等待着“上帝”来救赎他们。选举权没有,忍了;差别对待,忍了;生活艰苦,还是忍了!一切的一切能忍的都忍了,不能忍的也咬碎了咽进肚子里。可在这份沉默中终于有一个黑人爆发了。这个叫马丁·路德·金的牧师用自己的演讲将所有的不公平全部抖了出来。所有黑人心中的导火线被点燃了。在黑人运动巨大的压力下,政府只好做出了让步。

可是,试问若没有这一丝火星,那导火线是不是永远只是一堆腐烂的绳子?

有时候过分的隐忍是一种变相的胆怯,当正义的怒气充满内心,只有骤然爆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但是勇气并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大胆地尝试与积累。在面对外界的质疑与惶恐时,如果你能度过难关奋发向前,那么黎明的希望必然会于某一时刻出现。

神宗年间,针对国力衰退百废待兴的局面,王安石进行变法。可是当时这一建议一提出,立刻就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反对。其中不乏司马光、欧阳修等政界大佬,以及苏东坡这个皇门红人。但是,王安石并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向神宗上书变法之利,并积极寻找支持者。可顶着这种巨大的压力,几乎没有人愿意支持王安石。还不断劝他放弃,终于在一次辩谈寻找中,抓住了守旧派的漏洞并扭转了局面。若从全面的眼光看,欧阳修与苏轼的被贬,司马光的废黜全都拜了王安石所赐。可北宋也因变法换回了短暂的强盛。

在追溯王安石这一生时,这一段往往会被苏轼的粉丝大力抹黑。可事实上,王安石要承受的并不比苏东坡少,他始终一个人奋斗在黑暗的朝堂上,将自己的后背放于空洞之中。这一丝光明是日日夜夜地心惊胆寒与呕心沥血地坚持所换来的。假如他胆怯了放弃了,又或是对变法有了少些懈怠,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可是,如果没有这份大胆的尝试,这份强硬而坚定的信心或许落得的就只有默默无闻。

我们时代的发展所需要的是越来越多挺身而出的人,而是沉默寡闻的人。在这个经济迅速腾飞的时代,只有不断地站出来承担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努力向前,奔跑争夺属于自己属于国家的利益。那么社会才能建设地更加圆满。

聂鲁达说过人们沉默的地方要有我的声音。这份声音是对自身的自信,是对黎明的渴望,是对那辽阔的天空,对未来的无尽向往。

【篇二:少年初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羞。欲说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愿长大,却还是在不知不觉间不得不长大。成长与成熟,带给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也有无法回避的烦恼。

大千世界,红尘染缸,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熙熙攘攘。敢问路在何方?少年们自然是答不出来的,他们已经被这汹涌的人潮裹挟着冲进社会里了,但总有杰出者,如海中礁石,巍然不动。宋代一位少年便是如此。

王安国是王安石的亲弟弟,北宋有名的贤士、少年天才。照理说这样的少年就应该一步步走向金銮殿下那为他留的位置。可是他偏偏心若赤子,从不因兄长的位高权重而飞扬跋扈或谋取高位。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对兄长的有些做法不甚理解,并力劝哥哥莫被小人蒙蔽。在章淳当权后,王安石被打发回老家,王安国也被免职回乡。安国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即便如此,他力保乌台诗案中被诬的苏轼。因而得罪章淳,吕惠卿等人。朝堂之上,痛斥小人,安国从未有过后悔。正如他在《清平乐》中所写,“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这便是他的心声。

天才的少年,或曾想过追名逐利,但他终究明白了,繁华绮丽如一场盛大宴席,过眼即散。人去楼空,官场宠辱,亦不过如是人生如梦,是白驹过隙,是击石生火的一瞬,如光影寂灭,须臾无痕。

或许心思成熟了,可预见的事情复杂了;或许能力提高了,可有些东西已经不再纯粹了;也可能偶见了美妙的爱情,可贵的友情,但怎么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呢?当少年为这样那样的状况而愁思百结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回不到当初。

少年所走的路,其实就在心中,就在脚下,多几分清醒,来几分勇气,坚守初心,何愁无路?

【篇三:沉默的大多数】

心理学中有个有趣的效应“群体无知”:当你身处危难时刻,哪怕周围有众多行人走过,却无一人停下帮助你。而是等你鲜明指出:“那位穿运动装戴鸭舌帽的男士,麻烦您帮助我一下。”这时才会有人做出行动。

为什么我们缄口不言?

中国人的思维定式是以“和”为贵,所以受几千年的儒学文化熏陶,大多数时候,争论被认为是不对的。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认为不论怎样也无法改变对方的立场,所以不如沉默。于是我们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但是沉默了,互不干涉了,就意味着“和”了吗?面对争端,小心谨慎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隐藏起来,不与人展开辩论,那人与人之间观念的差异永远存在,对立永远不息。所以,在面对争端之时保持沉默,实际上不但不能消除对立,减少隔阂,反而扩大了差异,拒绝了相互理解、表达自我的机会,反而貌似“合”神愈离。

所以我们提倡“和”,但更要包容“不同”,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思想的碰撞。

辩论实际上辩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对错,而是我们对于事物的一种态度。有幸看过2017年大学生辩论赛。其中的冠军角逐发生在香港大学与厦门大学之间。那一次的辩论题目是“哲人王”之治好还是“以法治国”好?从古至今,两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展现。“哲人王”之治虽在当今社会并不推行,可在柏拉图、孔子等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中似乎也未尝不可。当人们的道德修养提高,法律对人只是底层约束,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道德约束。两者的对比引起的是人们的深思。辩论中即使不能改变对方的立场,但陈述双方的观点使思想引起共鸣、使观念不谋而合不是比沉默更好吗?

正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北宋的王安石施行变法,励精图治。可这样一来必定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贵族元老。于是守旧派大臣代表司马光便致信王安石,才有了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一事之说。难道给王安石这封信他就会停止改革吗?不,不会的。难道王安石回了这封信守旧派就会支持改革吗?不,也是不会的。所以这场辩论的意义在于何处呢?在于两方都会更加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图,皆以民为本。两封信都抒发了为国为名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不可谓不令人潸然泪下。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态度。

所以拒绝做沉默的大多数,辩论不一定能改变事物的本身,但我有我的态度。

【篇四:泊船瓜洲(改写)】

宋朝的一天,身负重任的王安石从长江南下,巡视南方。在一路上,他无时无刻地想念着自己的家乡——钟山。

在巡视的期间,他来到了瓜洲这个地方。他的朋友,也就是扬州的刺史,十分热情的去迎接他。这时,王安石的朋友对王安石说:“听说你的故乡就在长江对岸的京口吧!”“不,不是。我的家乡是在离京口不远的钟山。”王安石答道。“哦,原来如此,”王安石的朋友说道,“不如我们一会去钟山吧!”

“不必了,现在我有任务在身,不便前去,再说去钟山的路也不是很远,我自己去就行了。”“不是吧,朋友。从这里到钟山可要穿过长江,然后再……”王安石的朋友说道。“不,”王安石马上打断朋友的话,“在我的心中,无论多宽的江,无论多远的路,都隔不开我对家乡的滔滔眷念,隔不开我对家乡无边的思念,隔不开……”王安石的朋友只能在他的身旁点头,表示赞同王安石的话。

吃完午饭后,王安石走到了江边。当他看见在长江的南岸被春风吹绿时,当他看见南岸上一排排大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时,情不自禁地想念起了家乡,想念起了父母。此时此刻,王安石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向父母亲倾诉。想问候一下父亲的病好了没有,想问一下家里的庄稼收割了没有,想问一下家里的银子还够不够用,想问一下……可是,他却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晚上,皎洁的月光照向大地,身在异乡的王安石不禁热泪盈眶。现在,他离家乡仅仅只有一江数山之隔,但却因为有任务在身而不能回家乡。他对着晴朗的夜空大声喊道:“苍天啊!你什么时候才让我回到我的家乡啊!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这个游子回家乡啊……”这时,月亮正圆,如同一块雪白的盘子。在王安石的眼里,月亮如同他母亲的面。

深夜,王安石在床上翻来覆去。这个夜晚,王安石没有睡意。他在想念着他的家人,想念着他的家乡,想念着家乡的一切。但是,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乡!

【篇五:虚拟时代,不为物役】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明确指出:以物相辅,能够大大提升成功的几率。但,正如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库克所言,在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人工智能固然功不可没,但,人类不能为物所役。

在这个时代,科技快速地发展着。我们可以赞叹于霍金的智能轮椅是多么伟大精妙,正是先进的科技才使得他的思维得以传播,得以化作文字,成就轰动世界的《时间简史》。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工作环境中,计算精密的机械仪器代替了人类,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而绕过科技带来的便捷之景,同时我们看见了多少本该鲜活的青年人被禁锢于虚拟的网络中,不再出门,宅在家中,瘫陷于松软的沙发内,一天的生活内容仅仅是动动手指。近年来多有新闻报道,年轻人因为长期熬夜追剧,打游戏,导致暂时性失明,连颈椎病都有了年轻化之趋势。人人都有手机,电脑……日常生活中,“低头族”随处可见,若一味地沉溺于智能科技带来的精神愉悦中,那份最初的愉悦感,最终可能变成“精神鸦片”,残害自己。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智能科技,而不当为其所役。

智能科技的发展还带有更多潜在的影响。常常看见一些年幼的孩子,在那本该对自然万物萌发兴趣,在阳光照耀下尽兴奔跑的年纪,痴迷于手中一方小小的屏幕。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言论,劝孩子尽早地接触计算机,道是未来将是计算机主宰的时代。可是否曾有人想过,人类是自然滋养而生的生灵,本就来源于广袤天地之间,我们该享受的,包括大自然所赠予的一切。美国有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幼年时期依赖计算机越多,接触自然越少,就越易丧失拥有的感官潜能……在人工智能的汹涌浪潮前,我们是时候该思考,在这个虚拟时代,如何重拾生活。

《管子》有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王安石早已承认,物之相辅必不可少。万众瞩目的人工智能,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我们的生活因此已发生——我也相信,将进一步发生更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最初的宗旨即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之际,于这智能科技构造的虚拟时代中,人类亦不会停止思索,思索着出发的目的,思索着最完美的结局——虚拟时代,不为物役。

【篇六:我最崇拜的人】

古今中外,崇拜过的人似乎不少。多到有些人的名姓都已经不清了,可是形象一直高高在上——一抬眼,漫天星河。

最早的崇拜,好像是从明星开始,小时候对着电视机模仿对白,片尾曲的歌词虽不解其意却也会哼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耀眼的人啊,我呆呆地看,呆呆地想。

后来心智成熟些,便易为才华与作为倾倒了。比如醉在郭敬明盛大的绮梦中,将好看而晦涩的词句勾了又勾;吟着纳兰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惊艳于这样温柔而疼痛的词句;钦佩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坚定,觉得走在时代之前的人,总是伟大。

直到,一场场的盲目崇拜生生在现实中夭折,就像孩子不得不丢掉心爱的玩具。直到我看见所谓“偶像”在幕后的平庸甚至不堪,直到我发现好听的句子终究为情缠,直到在某本史书中瞥到王安石不过是个“拗丞相”。

大梦方醒。

所以这些年虽看到的更多,却再难以崇拜某某了。看到的伟大越多,肮脏越多。正如你欲冲破华丽外表一探究竟,却得到了鲜血淋漓的苍白骨架。——你终于认清事实。

我想我找不到一个可以盲目崇拜的人是在于,世上本就没有一个人能无瑕到全部被他人接纳。我们总是习惯于先被的最好的吸引,然后倾倒。我们如今喜爱李白杜甫,喜爱雪莱,喜爱林徽因张爱玲,是因为我们欣赏他们的文字,或某种品格,但历史的洪流将我们与他们永远阻隔在两岸,因而永远没办法知晓某些令人不愿相信的事实。

很了解很了解一个人之后,便很难去爱,也很难去恨了。

盲目崇拜的信众们总是幻想那人高高在上,期待其举手投足不似凡人,殊不知每个人都是踏在这土地上跌倒,再爬起的。

“崇拜“于我,像是一种盲目,一种麻醉。

因而我更愿意说”欣赏“——每一个人都真正值得被欣赏,芸芸众生都有那”不似凡人“的惊艳瞬间,只是有人的被无限放大;有人的,终日在寂寞空庭之中,无人知晓。

【篇七:伤仲永读后感】

读了《伤仲永》一文后,我也像当年的王安石一样为仲永扼腕叹息。仲永从一个神童到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令人惋惜。有人说,假如仲永当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没有一个愚蠢的父亲,也许现在就像李白、杜甫那样永远被后人熟知了,也许他写的诗可以让“方仲永”这个名字青史留名,也许……有这样一个父亲,真是仲永人生最大的悲哀!

可是,这一切真的全怪仲永的父亲吗?

父亲的做法的确在方仲永走向悲剧的道路上狠狠地推了一把,但他不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我们只顾找父亲的错处,却从没有仔细想过方仲永本人。原文中有一句话:“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候的方仲永才华已经开始衰退,但还未消失殆尽。此时的仲永和我们差不多大,应该也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了。若是他从此刻开始用功刻苦学习,应该也能有不小的成就。可是方仲永呢?他不思悔改,一成不变地延续着原来的生活,最终导致了江郎才尽的结局。这样看来,仲永才能的湮没也不能只怪父亲,仲永没有勤奋学习的上进心,而这恰好是一个人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

勤奋努力的学习对人到底有多重要?汉代史学家司马迁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42岁开始写《史记》。靠着他的坚韧和努力,历时18年才完成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家巨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里的池塘洗笔。久而久之,竟将整口池塘里的水染成了黑色,才成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风格;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为研究进化论,勤奋努力了22年,最终写出了《物种起源》……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呕心沥血的努力之上的。他们的故事,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

四五岁的时候,方仲永年纪还小,不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听从父亲的话误入歧途情有可原,可十二三岁就不一样了。按古代的习惯,此时的仲永已经快要成年了,完全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是他自甘堕落,没有一点上进心,不去进一步学习的。最后落的个“泯然众人”的下场,怨得了谁呢?

仔细想想,仲永其实并不爱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一件事,就一定不会为了什么目的才去做这件事。倘若方仲永真的爱诗,又怎么会让诗成为父亲赚钱的工具呢?一个以赚钱为目的写诗的人,他的诗写的再好,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诗人。

所有的悲剧都有其原因。最后,方仲永吞下了他亲手种下的苦果:一个本应该成为一代伟大诗人的天才,成为了普通人。唯一在世上存在过的痕迹,就是得知他经历的诗人王安石留下的一篇《伤仲永》……

作为还在学海中遨游的初中生,仲永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学习有多重要,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不要再荒废时间了,努力学习吧!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莫要让宝贵的时间付诸东流!

【篇八:这样想象真有趣】

夏夏小炎奇遇记

夏夏是一只调皮可爱的英国短毛猫。他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小炎,是一只机灵的小老鼠,他俩是一个班的同学。

夏天到来了,天气越来越热,青蛙和蝉开始了夏天的专场演出。暑假开始了,小炎和夏夏早就计划好了,他们决定用夏夏的魔法穿越回宋朝。

他俩来到一个小巷子里,夏夏说了一句咒语:“时间回到过去,穿越到宋朝。”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俩眼前一道白光闪过,当他们再次睁开眼睛时,夏夏和小炎看到美丽的西湖。他俩惊讶得下巴都要贴到地面了!他们来到花港观鱼的地方,岸上的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湖里的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炎和夏夏沿着西湖往前走,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一个凉亭。凉亭里面有位老爷爷,小炎走过去问:“老爷爷,请问您是谁啊?”“我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老爷爷答道,“我正在作诗呢!”“啊?您就是苏轼?您在写什么诗?”夏夏很疑惑。“对,我就是苏轼,我在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老爷爷答道。小炎和夏夏说:“原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您写的呀?”老爷爷笑眯眯地点点头。

告别了苏轼,他俩鬼使神差地划着一叶小舟,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瓜洲。他们刚刚停船靠岸,就看到了一位老爷爷。夏夏猜:“那位老爷爷不会是王安石吧?”小炎说:“我过去问问。”说着,小炎走过去对老爷爷恭敬地鞠了一躬,问到:“老爷爷,您是王安石吗?”“正是。你们两小个是何方人士?怎会来此?”夏夏正要回答,小炎冲夏夏使了个眼色,忙抢着说:“老爷爷,我们只是游山玩水的,不知不觉就游到这里了。”“你们出来游玩多久了?你们不想家吗?”老爷爷说着不由得眼角湿润了,随口就吟诵出了这样的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夏夏和小炎面面相觑:这不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吗?小炎在夏夏的耳边小声说道:“老爷爷想家了,我们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吧。”夏夏点点头。只见电光火石之间,王安石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夏夏和小炎还拜访了欧阳修、曾巩等诗人。就这样,他俩度过了一个神奇又愉快的暑假。

【篇九: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是王安石,原是一介草民,隐若在紫金山中,每天过着悠闲的日子。一天,我正在一处桃林里吟诗作对,妻子突然兴冲冲地朝我跑来,对我高兴地说:“相公呀!你有没有想过去考状元,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妻子的话我能不听吗?于是,当天就去赴考状元。过了几天,皇帝身边的徐公公带着圣旨前来:“皇帝诏曰,王安石考上状元,前去瓜州当任。接旨!”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可是高兴过后却是悲伤,我即将离开亲人,离开家,离开紫金山。

我坐上船,手里拉着妻子的手,船缓缓地开了,我不得不缩回自己的手,望着亲人在岸边站着,望着自己的家,我的心里很是伤感。“哎——”我一阵长叹,我是有多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多舍不得离开与我生活了几十年的父母和要与我白头偕老的妻子,还有我那可爱的女儿和儿子呀!可是不离开不行啊,如果违背了皇上的旨意,可是要灭九族的!我用手搅着湖中的水,这水就像一片魔镜,出现在我面前的全部都是在家时,和孩子们在湖中捉鱼摸虾的场景。这是,我耳边又响起了孩子们的嬉戏声。回忆完后,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经过一天一夜的水程我平安到达了瓜洲。瓜洲的街上人来人往,我看到一个男的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个金簪,并且亲手给自己的妻子戴上。这又勾起了我和我的那位娇妻幸福美满的日子。在瓜洲的这几天,我都是饭不思,茶不香,夜晚也睡不觉。我的人虽在瓜州,但我的心却在家中。

我每当看到那一轮圆圆的月亮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团圆,真不知那轮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见到自己的亲人。

【篇十:我和王安石去旅行】

“再往前走就是后洞了,里面可深,还没人到达过那头呢。”我看着那位蹲坐着的青年,他正在洞口端详着别人提的诗字。“我是来过的,认识。”

当了这么多年的脚夫,也没见过这样的文人。今天早上我刚出家门,就看见那圆脸的青年背着书箱兴冲冲地来了,话也不多:“上山吗?”和以往那些文化人不同,这个脸上还没什么髭须的青年也不吟诗,又不向我问这问那,只是魔怔似地走。到了现在,我额角都冒汗了。

“走吧,这回我可要尽了性。”他说着就迈开了步子。我连忙准备了火把跟上去。这么急,怎么尽兴,根本不像游玩的样子!

在洞里他也不怎么说话,我们两人一前一后相跟着前进。我看到那书生的后衫已经湿透,我也一阵冒汗。火把摇曳的光照亮了嶙峋的洞壁。我有点迷糊,只看见那青年的双脚不断抬起、落下,越过地上的起起伏伏。

一个跟头,那青年双手撑住地面。我忙上前扶他,看见他脸上汗水流过的条条痕印。用手一擦,泛着红光,也不知是太热还是混合了血水。“我没事,”没想到他在这时笑了,“摔一跤,常有的事。”他于是乎拍拍衣角复又起身,有意把手隐在袖口当中。我有些许吃惊,原来读书人也有这么有毅力的。但他已蹒跚地走到远处了,我连忙赶过去。

洞已很深,时不时有凉水从顶上滴下来。满身凉透的汗让我打了一个寒噤。那青年大概累坏了,一句话也不说。但脚步是不会停下的。还算宽敞的洞中,只能听见我二人的喘息,看见阴冷的水汽在空中飘游。“到这里吧,”我说,“前面还没人去过呢!”那书生回过头来,我看到他须发已乱。“我还能走。”只是几个字。“没人去过,太危险了!”我说着,看到他眼神一沉:“我不可以作头一个吗?没人走过,就不能走吗?”声音回响在洞里。我们对视了一刻,他又回转身去了。又是无言,抬脚,迈步。真是固执!

两个火把相继熄灭了,实在走不了了。我蹲下来点燃回程的火,看见他仰面卧在坚硬不平的地上。“我终于到了!”“到哪儿?”环顾四周,只见黑黝黝的怪石。“无所谓,是我力所能及的地方就很好了,”他喘着气,“之前指给你看的那石刻,我上次就走到了那。当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走尽我的力气!”之后再没说话,我们各自想着自己的事。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非要走那么远,但这小伙子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些出力气的人都不一定有的毅力和孤注一掷。不知为何,我不愿意相信他是走到了仕途末路,反而觉得,那人定有大作为。

之后再入华阳洞,我总会去看看那石刻。“花山奇洞——王某四人至此”。我看到那圆脸的年轻人向我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的爱
2识时务最为珍贵
3闸坡大角湾一日游
4那一抹橙色的光彩
5我的烦恼
6哦原来如此
7香蕉皮的启示
8溜狗趣事
9我的同学
10恋雪
11《穷人》续写
12有着一颗心
13游刘公岛
14个子矮的烦恼
15像风一样
16日子里的诗意
1720年后的我
18从这里开始
19春语
20心灵之灯
21我的初中生活
22“共享”的背后
23我爱你爸爸
24风景
25有书相伴
26内心的呼唤
27善良的同学
28中国风的境界
29不倒翁
30我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