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山际的作文

【篇一:美丽的黄山】

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一个暑假,我和爸爸去爬黄山。我很激动,一路上都是笑容。黄山地势险,最高峰在光明顶,最低谷就在西海大峡谷,落差巨大。我们打算在第一天登上光明顶,住一夜,第二天再下大峡谷去,漫长的路程使我越攀兴致越浓。

爬上半山腰时,就已是下午了。我已经感到有点四肢无力,登山杖也快拄不动了。我在大雾中突然找到一个石椅,坐下来,歇了歇。

浓浓的雾中,我看见前方是深绿色的山壁,那么青,那么浓。一株株绿绿的植物把山装饰得俨然一个披着青纱的姑娘。背后是一片蓝色,朝下看也难望到底,朝上看更是什么都没有。山际中的景是那么朦胧,如此美妙又朦胧的的山中雾色,倒是头一次见。

经过我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最高之处——光明顶,但是天色已晚。云层在我下方,夕阳,夕阳已在地平线上了,天空被染成一片片的紫红和金黄,那么美丽,那么壮观!过一会儿,夕阳沉了下去,给我们最后的一片余晖。峰霎时间黯然失色,一群黑黑的山峰都绕着我们,一望无际。

第二天,我们进入了西海大峡谷,一进去我就被吓着了。右边是高耸的山,向上看,没有尽头;左边是空谷,向下看似有几百米之落差;下边是陡峭的石阶,几百阶才得一歇。我提心吊胆地过了这一关又一关。在谷底,我又看见了更奇之景:这边没有雾,四面环山。天空除了中部一点蓝,四边都是山的黄绿色,一座座山有争先恐后之势,各是造型奇特,构成一幅环形的画卷,真乃奇绝、壮绝啊!

黄山是多么的雄伟,多么的壮丽啊!

【篇二:梦一样的中秋】

山际渐渐露出彩霞,耀眼的月光缓缓升起,似乎将人间照得如仙境一般……

——题记

傍晚时分,一家人聚在院儿里,静静等候月亮的出现。“快看!”小妹的叫声打破了原本寂静的黑夜,我们一家人抬头望去——只见点点缀星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纷纷跑来给月亮姐姐做点缀;月亮的旁边飘悠着几片白云,给人以朦胧的感觉,可望而不可即。

又见一轮明月散发出了迷蒙的光,照亮了黑夜的其它事物。阿公不禁在月光下赞叹:“又是一年月圆时,又是一年‘千里共婵娟’时啊!”

起初,月亮有点害羞,它把云纱遮在脸上。天上已有七八个星星在闪烁,一切都是如此安静、神秘……又过了一会儿,月亮便不再羞答答的了,开始与我们捉迷藏了;一会儿躲到云朵身后,一会儿又探出半个脑袋跑到你面前。她把那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映衬着一片团圆、安宁、祥和以及幸福的景象;衬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

那一闪一闪的繁星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天上无数的繁星,像无数个小娃娃,保卫着他们共同的月亮妈妈;这天上的无数繁星,像无数个哨兵,守卫着他们的“大Boss”——月亮老板;这天上无数的繁星,像一根根碧绿的草,映衬着月亮这抢眼的花朵……

啊!不知怎的,感觉中秋的天,格外梦幻:皎洁的月亮,格梦幻;闪烁的星星,的外梦幻;寂静的月夜,格外梦幻……

就在不知不觉中,已到深夜。抬头望去,疲惫的月亮躲进了云层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实验中学43级17班 张一鸣

【篇三:走进雨霖铃】

秋日午后,原本温暖和煦,落日微红,乌云蔽天,顷刻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湖面泛起阵阵波浪,亭边的帐篷微微摇动,帐内对坐两人,桌面美酒佳肴,二人双手持杯,满口饮下,却不动佳肴半分,忽听“嗒”“嗒”两声,原是天上落下的水滴拍打帐篷,骤而雨势转急,似银河之水全部倾泻而下,整个世界处在雨幕之中。壶中的酒还未饮完,心中的情还未诉尽,刹那见,世界又仿佛寂静了下来,偶尔几声凄凉悲切的蝉声,对着长亭,进入帐中,盈入双耳。

手中的酒刚刚饮下,又闻帐外湖边传来的声声催促,相视苦笑,一同出账,远山朦胧,湖水清澈,只见船公手握斗笠,身披蓑衣,立船泊岸。紧紧相握彼此双手,心胸中闪现的无数次的叮咛,祝福屡到口头,却又咽下,四目相对,泪眼婆娑,你我的情又岂是几句话,可以说尽的?

不忍别离,他独身一人回到帐中,似乎月边传来竹篙撑船,水波激荡之声,才缓缓而出。果然,小舟已成黑点,慢慢消失。

我看到你转身入账,知晓你内心的苦痛,可想到我此去千里之外,烟波浩渺,回身望望天际,只见夕阳已落入山际,云雾笼罩着天空,是那么的深厚广阔,我无论如何也望不到尽头。千百年来,离别都是人生的一大痛苦,更何况你我这样感情丰富的人,不知不觉,视线已模糊,泪水沾湿两襟,你又是否和我一样,正在暗自垂泪呢?更何况,我们在这样清冷萧瑟的清秋时节分别,又怎能叫人忍受呢!不禁想象,今晚酒醒之后,我会身在何方?也许会独自一人,泊舟在杨柳堤岸,只有清晨微风,和前夜残月慰我寂寥。这一走,不知几年,就算我历经美好的时光和动人的风景,也如形同虚设。心中即使有万般柔肠,深情蜜意,可我能找谁去诉说呢!岸边渐渐隐去,天更暗了。

【篇四:诠释母爱】

母爱如水,淡淡的液体中,却能品尝到微微的甘甜;母爱如灯,昏暗的暮色中,却能照亮孩子回家的路;母爱如歌,悠悠歌声中,却能唱出融融的爱意。

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我有一个好朋友,他非常的幸福——他的母亲特别的关心与疼爱他,别人想要的玩具以及其他的东西,他的母亲都会让他如愿以偿;但是我的妈妈从来不给我买一样玩具,还总是对我板着脸,要求是那么苛刻……想到这些,突然觉得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家庭不富裕,做事做不好,甚至连母亲也不喜欢我……从那以后,“抱怨”已成为了我的常客。

然而这种抱怨再一次车祸中消失了。

那是盛夏的一个中午,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放学回家的我要经过一段车水马龙的闹市,由于没有注意过往的车辆,结果我被撞倒了。倒下后,我只听见了妈妈的几声呼喊,就晕了过去……再次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就算承受天大的痛苦,我都接受。”我模模糊糊听到了妈妈的啜泣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妈妈的脸,她明显哭过,原本干涩的眼睛在泪水的浸泡中略显浮肿,头发凌乱的贴在额头上,鼻翼随着急促的呼吸规律地开合。我那一向坚强的母亲曾几何时如此的狼狈?我的心一下子湿润了,眼泪夺眶而出。母亲听到了我的哭泣声,急忙转过身子,紧紧地抱住了我,我看到她眼中闪烁出的惊喜,还夹杂着一些我似乎不懂的自责。“腿还疼不疼?有没有哪不舒服?我看看伤口怎么样了。”妈妈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感到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干如何回答才好。

不久,我便出院了。当时正值农忙时,妈妈不但要照顾我,还要去收割庄稼。每天早上,妈妈都早早的起床,为我准备好食物后,又步入了农田,直到下午太阳落入山际,才回到了家。就这样妈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吃不到一顿饭,却总是为我精心准备食物,一点都不马虎。

看到如此辛劳的妈妈,对我却是如此的精心照顾。我的心,又是一阵揪痛,泪水如雨水般一次次冲出了我的眼睛……

或许我没有其他孩子一样被母亲宠爱,但是我终于明白:花的凋落并不是树的离弃,而是爱的重生。母爱是每个人一生的滋养,唯一与众不同的仅是诠释的方法不同而已。

【篇五:相信明天】

朦胧寂静的冬天,我在凌晨的窗台前伫立了不知多久,只觉心如冰雪般寒冷,好像麻木得不会跳动似的。

昨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一切都湮没了,犹如盖了一层厚得让人透不过气的后障壁。它冻死了花虫,冻死了鸟兽,也冻死了我的心!窗外的雪在吹刮,哼,那是嘲笑罢!我如一个原地旋转的雪人,想要找到光明却被铺天盖地的厚雪困住,拼命挣扎,完全不知去路。

好久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啊!

我自己也在随窗外雪原上的老树一样被榨干。我无数次地疑问母亲到底还能陪我留在世上多久,而在我于午夜收到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一切都崩塌了,我四周刚刚建立的脆弱的冰墙瞬间向我倒坍,把我埋在无尽的寒冷与绝望中。天啊!你为何如此无情,在你想要夺去的无数生命中又为何一定要有母亲呢?将你那雪在半空集合成一把利剑,将我钉死在命运中了!

我全然没了希望,无助地期盼手机不要响起,我无法接受那一端的噩耗,那将是我一生的梦魇!

看,那棵老树被大雪压垮,只剩唯一的残枝在空中乞求一些已经无意义的东西。你曾是多么茂盛,而如今,你却在苟延残喘,是你的茂盛成就了你,也是它毁了你呀!你只是我的母亲可怜的陪葬罢了。

我看不见未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我沉默着,等待着……不知多久……

两天以后,一定是上天听到了我的祷声,母亲顺利度过了危险期。她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似乎让大雪染白了头发。“当生活糟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好。”这是她最近经常对我说的。我十分同意。

当我送母亲回家那天,太阳出奇得明媚,沿途充满了绿意,最后一丝残雪被冲刷殆尽,正如我的忧郁一样消失在很远的山际。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那棵老树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丝丝绿叶,更似一幕碧绿苍翠的瀑布,没了过多的沉重的负担,更加活得自在悠闲。

从那以后,我更加愿意相信明天,相信未来。我和老树成了心照不宣的好友,互相支持度过难熬的冬天,迎来春天。挥笔窗前,吐露心声,望眼远处,她在时刻提醒我—回首过往,也不要忘了相信明天,明天会更灿烂美好。

【篇六:回眸便是宋唐】

我徜徉在诗词的海洋,回眸一望,便是宋唐。

——题记

人生似山水,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这如山似水的泼墨人生画,带我走进了宋唐时代。轻轻地踏入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离愁别绪,唱不尽凭栏远眺的长歌,刀光剑影,道不完更朝换代的故事。似有若无地映射出一段段历史,一位位文人,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若没有时与空的限制,我要去和陶渊明隐居山林,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生活;我要去与李清照共弄一叶扁舟,听她“佳节又重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怀人的丝丝愁绪;我要去和杜甫登上泰山,一起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雄心壮志,我要去和王维摒弃世俗,纵情山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亦真亦幻的宋唐啊!予我北疆的沉稳与坚实,南国的秀丽与清雅,西域的奔放与豪迈,巴蜀的妖娆与爽朗。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证之于诗,灵动江南是诗仙李白的清新飘逸,沉稳西北是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证之于词,灵动江南幻化成李清照笔下优柔缠绵,沉稳西北则又换做岑参笔下的气势磅礴;证之于曲,灵动江南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沉稳西北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山川;证之于人物,灵动江南似一位眉目清秀的浣纱女,沉稳西北像一位饱经风霜的牧羊人。

伴着这古朴的意蕴,我看到旅人放白鹿于山际,一袭白衫,呷一口清茶,七分酿成月色,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宋唐;抑或是哪位隐士不为“蝇头微利”,许自己一个自由余生的誓言……

手持酒壶,划舟渐行渐远的是李白么?当他划到酒楼边,能否看到借酒消愁的柳永呢?沙场上持剑杀敌的是辛弃疾么?是否对手就是“醉卧沙场”的王翰呢?羌管悠悠,不知是李清照的怀念曲,还是陶渊明的悠闲调。

这一次回眸,仿佛听见了历史在唤我,唤我去追寻那文人墨客一世绝代的风华。

热门推荐
1感悟
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3成熟的标志是有责任感
4游关山
5竟班长演讲稿
6公交车上的“变形记”
7生活中的碎片化
8意外的遇见
9老师夸我真能干
10采蘑菇
11我长大了
12我爱关心我的妈妈
13就是这么简单
14我选择了诚实
15读《父与子》有感
16期待下一次
17写一个场景运动会
18保卫家园
19路灯的一天
20读完一本书的时间
21难忘的元宵节
22牵牛花
23难忘的跳绳比赛
24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25个子矮的烦恼
26下雪了
27品茶
28参观岭南印象园
29童年的小伙伴
30开学感受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