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像的作文

【篇一:阅读成像】

每一个人的阅读感受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主张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而有的人不同意,认为读书无关功利,随性而读。我说:“读书需明确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首先要成一个‘像’,而这个由自己的感受所映出的‘像’才是有价值的,不仅仅是在视网膜上的投射而已。”

在阅读中,你首先要看到一个人。那个人可以是书中的主角,也可以是一个不起眼的过客。但是至少要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印象深刻,能让你对他在文中的人格有所共鸣有所感触。但若仅止于此,那也是肤浅的。你还需要看到作者。在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时候,我为那只“大甲虫”感到同情,对他的家人感到不齿,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卡夫卡。我看到了他在那对于阴暗社会的不满的驱使下一页又一页的充实着这个荒诞的故事,我看到他一笔一笔书写着内心对于小人物的同情,我看到了卡夫卡他的人生,他的理念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在阅读中我的脑中呈现了一个作者一个人生,思绪也将飞得更远了。

当你什么也看不见时,那在脑中映出的“像”是最美的。在阅读中你将舍去主人公和作者,舍去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而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定夺书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思索人生的问题,用自己的感情来影响书的感情。记得看《三国志》的时候,陈寿本是写的极为简略,某年某月某人某事,寥寥数语却有莫大的留白,而在那下方是裴松之密密麻麻的注。注里不仅是某些历史事件的补充,更多的是一种评论,我经常看到“余以为不妥……”这样的句子。事实上,裴注的意义即在于此:批注,批的是自己的思想。就像在阅读韩寒的文章一样,我本身当然对于他独特的见解是认同的,但只是部分认同,不会完全按照他的思路来思考,而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脑中映下属于自己的像。这是一种超越了阅读的东西,将这么一本书的作者改成自己的名字,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收精华。所以当你阅读时,又或是人物就是自己独特的想法映入脑中就代表你有了对阅读的真正的理解,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成“像”。

【篇二:小孔成像实验】

一阵阵笑声在教室响着,天哪,这是在干什么呢?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猴子,开心无比。嘿,你别急,今天会有好玩的实验课在等着你!

一进到教室,我就兴奋不已,恨不得双脚跳一万八千米高,眼睛笑出裂缝。老师刚走进来,拿了一袋重重的东西,我想这是什么?不会是锅吧!老师拿起里面的东西告诉我们,是实验材料。架子?没错,就是一个架子,但造型非常奇怪。它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边的是盖子,像一朵白云的形状。中间是一个猫头的形状,十分可爱。我仔细地打量着猫头,发现中间还有个小孔,真是特别。另外,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支蜡烛。除此之外,老师让我们关灯用火点燃蜡烛,去看小孔成像吧!

实验开始了,我们有的神情严肃,全神贯注地操作起来;有的屏息凝神,既紧张又耐心地操作着。灯关了,教室里面一片漆黑,但是黑里面也有亮光,只见蜡烛光穿过那个极小的孔,照到右边的无脸猫头上,真是个奇迹!此时的我,心就像加快的马达,伸长脖子,一个劲一个劲地往前伸,往前伸……

我还看到了点燃后的蜡烛底部有一摊蜡烛水,摸上去像油。

这节课真是好玩,给我了极大的启发,也告诉我光沿直线传播,太阳的光可以直射大地。

热门推荐
1小水滴与大海
2小城的夏天
3欢度元宵
4八年级语文作文
5“小马虎”二三事
6印象深刻的一次出游
7一个个鸡蛋
8什么从未走远
9文具盒里的争吵
10都是为了你
11未来的学校
12想象作文
13浇水人能长高吗?
14菜园里的联欢会
15夸夸我的小伙伴
16跳蚤市场
17田园乡村
18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
19街头漫步
20感恩是一种承担
21期末考试
22快乐与烦恼
23我的发现
24拜年
25一线潮
26可爱的小金鱼
27语文作文
28幸福是什么
29我爱我的学校
30我记得 ,好像有一场停了的雪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