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陶制的作文

【篇一:关爱】

爸爸好似一棵无比粗壮的大树,从原至今,那剽悍的大树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无比的关爱我。

上学时,爸爸不是送到家门口转身就走的,而是细心,温柔的把我送到学校门口或用那可爱的眼神送我去读书。每天雷打不动。放学的路上,一个电话,一秒之内接到,不是在摩托车上焦急的等待,就是在家中楼梯里默默的等待。爸爸对我的爱是一言难尽的。

“大树”每天辛苦的工作,其余时间都通通给我“遮日”。假日里,爸爸总是陪着我。一同去参观大自然,在大自然里兴味盎然,陶制情操。爸爸不仅把我的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还把我的闲暇时光变得五彩斑斓。

冬天到来时,爸爸的警惕性高了,“噪音”也不知不觉向我飞来。听,听!快听!“女儿,多喝水,多吃水果,可以预防感冒,多吃萝卜,多吃青菜,有营养;上课衣服不要脱,下课不要去外面呀……。”“今天考试了吗?学新课了吗?知识懂了吗?老师批评你了吗?”这些话让我马上给爸爸起了个“美誉”——“毒蛇嘴”。

人们都说母亲很伟大,但从“树下的故事”里也懂得父亲很伟大。

【篇二:姑苏城之秋】

姑苏城之秋,瑟瑟寒风,草木摇落霜。

如果丹桂是喜迎金秋之喜讯,那么,荷花便是追随夏天一同离开的信使。荷花落尽,香气散尽;荷叶残败,使人在本就悲寂伤怀的深秋中,又抹上了一层惆怅之情。

盛夏的结束,也正是金秋开始之时。拙政园这座古老的南派园林,用枫树抢先染红了整片天空,枫叶连着枫叶,几乎不留间隙地占满了整片园林。

走进林间,叶子沙沙的响着,随着风而落下的,是一场优美的带着些许深秋色彩的风之圆舞曲。叶儿纷纷来到了河上,盼望着它们下洋航海般的远行,但园内的水流可不这么想。她像是他们的母亲,小心地把她的孩子们托举着,不想让他们受到任何一丁点伤害。整个入秋的园林也因为这一情意满满的举动,而变得柔软,让人感到心头一热。

秋日,花残,草绝。踏着微黄的桂花香,俯瞰枯败的黄叶。本是这么一副悲凉的景色,却神奇的为秋日的苏州博物馆平添了几分庄重之感。

黑白分明,错落有致,苏州博物馆自打建成那天起,便成为了苏州人心中那不可取代的存在。20多年间,这里见证过太多太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了。

场馆外,微光从熙熙攘攘的叶片中挤出来,迫不及待的,一下子跳到了因为一刻钟前还下着雨而潮湿的屋檐上,引得旁边的三只花猫也十分惬意地打起了哈欠,然后又昏昏地睡了过去。

这几座徽派建筑不仅面上精美,里面也别有洞天。精美的古代丝绸与历史悠久的陶制彩瓶也是世间文人、文化的住持,占尽了艺坛之风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明朗的秋日格调,想是只能在苏州这种富足浪漫的城市,才能欣赏的到吧……

【篇三:公园的“小兔子”】

一天,我去公园时,被公园里的一个粉红色的东西吸引住了。我兴奋极了,便迫不及待地向它跑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张着大口的“小兔子”,它是一个陶制的垃圾箱。忽然,我发现在它旁边竖着一块有趣的警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乱丢垃圾,做一个文明的小主人!”

这只“小兔子”的尾巴特别短,不像猴子的尾巴一样,又细又长。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远方,好像是在看有没有人乱扔垃圾。它静静地蹲在地上,好像在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除此之外,它还在目不转睛地观赏着周围迷人的风景呢!它的前爪向上微微抬起,仿佛在等待着行人过来丢垃圾。它准备有人来扔垃圾时,就用它的“小手”将垃圾接住。“小兔子”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活像一头饥肠辘辘的狮子,有滋有味地吃着“美味的食品”。我走着走着,迎面又出现了与刚才的“小兔子”一模一样的垃圾桶。原来,每隔相同的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这样子的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垃圾桶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它们像一个个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在道路的两旁。

自从有了这些不分昼夜、不辞劳苦的“小兔子”垃圾桶,公园里的每个角落变得干干净净,很少见到垃圾。“小兔子”的功劳还真不小呢!

【篇四:谈古论今话饮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种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饮食上有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民间流传着一种“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也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中华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川、粤、苏、湘、徽、浙等八大菜系。一个地方的人适应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如果换了一个新的地方就会不太适应。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同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息息相连的。一个不懂饮食文化的人就不会享受生活;一个不懂饮食文化的人就不会和人交往;一个不懂饮食文化的人就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族——。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的人们用陶制器皿作为炊具和容器,那时的人们已经可以制出发酵性食品,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粮食,也开始学会蒸米饭,从生到熟。到了唐宋时期,中华饮食已经非常成熟。到了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又有一个新的高潮,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至今还有流传。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也与普通动物一样——要吃,所以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排在首位,有了吃,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也随之孕育而生。从古至今一成不变,饮食成了三百六十行中的头等大事。

饮食文化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吃”字,如何“吃”出它的色、香、味,就是文化与内涵的升华。不同的饮食文化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过去,中国人讲究七大碟、八大碗,好像这样就在别人面前有了面子,显示出了富有。而现在的饮食,不仅要吃出它的色香味,还要吃出它的健康,吃出美感。一年有四季,季节不同,吃得就不同。食物与药物相结合,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出各种美味食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具有相当精湛的技术,正因为有了精湛的饮食技术,中国的饮食才会有如此的精美,从古至今,从生至熟,从粗糙至细腻——历代相传,并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的饮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

热门推荐
1蛋壳变形记
2彩虹的作文
3自我介绍
4两代人的心灵对话
5未来的学校
6走进初二
7我最敬佩的人
8走进乡村
9淇水边的爱情
10希望之花在感恩中萌生
11回家
12假如我有超能力
13我感受到了幸福
14有你,真好
15冰川徒步
16这次我没有退缩
17当下雨的时候
18气球又回来了看图写话
19记忆中的画面
20我的外婆
21与梦想走过的日子
22天使之梦
23微笑面对失败
24我的语文老师
25视野与幸福感
26《红岩》读后感
27写手工挂面的作文
28难忘的暑假三年级作文
29小猴子盖井盖看图写话
30黄仙洞游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