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的味道】
纤细而素白的手指拨动琴弦,悦耳的音律流出,勾勒出婉转动听的曲子,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白发渔樵、月色如墨的意境之中……琴声戛然而止,我停止了演奏,那环绕耳边的余音似乎在追溯我弹琴的点滴过往。
“滴答,滴答……”古老的时钟不停地逆时针旋转,时间倒流回到了三年前。尤记得那是仲夏的一个夜晚,我和妈妈漫无目地散步在路上。忽然,一串音符飘进了耳中,我和妈妈循声而去,只见一个露天舞台上,一位明眸皓齿的大姐姐端坐在一台檀木的长琴前弹琴。那时的我并不懂音乐,只觉得这首曲子很好听,让人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妈妈看着我直勾勾地盯着人家弹琴,不禁“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囡囡也想成为像舞台上的小姐姐一样的人吗?”话音刚落,我就眼里放光:“想!”
于是,我就到了一个琴行,了解到了那台长琴名为古琴,那里的老师和上次那个大姐姐一样,能让这21条线一样的东西发出那么好听的声音,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弹出美妙的声音。可渐渐时间久了,当时立下的目标就渐渐变味了,一天天都是练重复的曲子,枯燥乏味,而且那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也起了许多茧子——我想放弃了。那时的我就是这么对妈妈说的。仍记得那时妈妈微怔,然后又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学才艺要三年,读书上学要十六年,有些人练字练了一辈子,你才多久,仅仅几个月,就哭天喊地,你以后碰到更艰辛的事情,你该怎么办?任何事都需要时间,你该长大了,该明白了。”说罢,便转身离去,独留我一个人呆立在原地。
我终是没有放弃,即使是在夏天会热得大汗淋漓,在冬天会冷得瑟瑟发抖,课余时间,琴弦上总会出现我的小手,就这样轮回了三个春秋。
而今,我终于成为了我所想成为的人,我终是熬过来了。当我的手微触琴弦,心上的喜悦与激动充斥了我的大脑,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倾泻而出,我飘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氤氲的雾霭让眼前的一切变得朦胧,拨开迷雾,赫然而入目的是泛舟波上,渔舟唱晚,水波潋滟,无边无际的夜空下,如水的月光浸湿了深秋桂林,河水婆娑了河滂的小草,让人如痴如醉……
成长,一个浸润了渴望、努力、快乐,苦难的词眼,让人百感交集,无法准确说出它的味道,但带给我们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正在阅读的读者啊,你们眼中的成长是什么味道呢?
【篇二:青春的童话作文】
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然后我就答不上来了,是因为没有吗?当然不是,只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时的我不敢肯定。
不过要是让现在的我来回答的话,我会说,我有无数的梦想。我喜欢做很多事,兴趣爱好也很多。
当我知道很多有名作家有自己的单行本发行时,我就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要出一本书,做一个作家;当我看到许多美术生画出一张张漂亮的画时,我也想画出一张张赏心悦目的画,成为一个优秀的画手;当我看到很多唱歌的选秀节目的歌星时,我也在梦想自己能够唱好每一首喜欢的歌,成为一个歌手;当我知道自己比较擅长羽毛球时,我就想自己也成为一个职业羽毛球手;当我看到电视上的街舞人士跳得淋漓尽致时,我也想自己能学会跳很棒的街舞……这些都是我深深爱着的梦想,虽然都很难实现,但我觉得梦想不在于实现,而是在于实现的过程。当我知道自己想要当作家时,我就开始认真的写作,看很多的书,写很多的文章,进入长风文学社,跟所有爱好文学的人一起学习和探讨;当我知道自己想当画手时,我就开始随便地画画,看很多不同风格画家的画册,构思一幅幅很有美感的图画;当我知道自己想要当一个歌手时,我就开始很频繁的听歌,只要有空出来的时间就塞上耳机;也有时候运用自己MP5的.录音功能,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认真的录音,然后修正自己唱的不好的音区;连手机都是买音乐手机,虽然是偶然性买到的;也有时候去KTV唱,尽管唱的不好;逐渐的,也学会上网下载一些如何让自己唱歌好听的教程。当我知道自己比较擅长羽毛球时,我就开始找同学练习,只要有时间就逼他们,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落荒而逃,但我还是穷追不舍。……还有很多方面的很多实践,我都去尝试过,尽管我知道最终很难实现,但是这个过程,我真的很快乐。青春就只有这么长,可我们的青春它窝在校园,应试教育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梦想的模样,使我们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的梦想。受应试所毒害的同学们,难道你们的梦想之花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难道你们的梦想辰星未曾耀眼就要黯淡吗?你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好好找找自己的梦想吧!
如果你的青春只有学习和大学这类词眼的话,那么你真的没有好好诠释青春。
【篇三:以酷为话题】
时髦就是“酷”吗?所谓“酷”就是帅吗?“酷”就是风度吗?
当前社会上,许多青年人都追求着一种风度。但不少人片面地认为风度等于外表。有些人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却附庸风度,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所谓的风度来,自诩是什么“许文强”、“阿兰·德隆”。出现在社交场合,与人,一问三不知,腹中空空,窘相中露。这种人只能给人一种俗不可耐之感。“东施效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施所具备的是“病美人”的风度,而东施无病装病,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她的愚蠢就在于不切实际地简单模仿。
一味地追求外在“酷”,让那些讲究时髦打扮的同学有他们的高见:现在不是实行个性潮流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买不到理想的服饰,买不到合适的鞋帽,这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设计师叔叔阿姨们能多为中学生想一想,设计出款式新颖的学生时装来。
作为年轻人,拥有最能吸收营养又有创造性的黄金时代。正如一枝刚刚绽放的花朵,颜色最鲜艳,芳香最浓郁,形态最完美,最有魅力,最有风韵。但是无论多么“酷”的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容颜易老。而一个老年人,他的五官再好,人们也不会说他“酷”。因此年轻人有一个美好的心灵,那么无论如何,人们都会用“酷”字形容你,那样你的“黄金时代”得以延长或在生命中永驻。
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并不都是仪表堂堂的,即便有较好的外表,“酷”的外表,也无法伴他一生,因此内心美才是真正的“酷”,才是永恒的美,外表的“酷”只是虚浮。
一个年轻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首先是思想上要美,在学业上要美。这种美和具有个性的衣着打扮统一起来才会形成一种高格调的美。我们应该记住美学大师培根的话——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90后的中学生,缺少一种内在的气质,真正意义上的“酷”不在外表。这个时髦的词眼——酷,像一阵风几乎刮遍了中学生文坛的每个角落。你谈“酷”,他论“酷”,忙得不亦乐乎。细思量,自问何谓“酷”?
哦!对了,“酷”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