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作者的作文

【篇一:往后一小步】

看过雕塑创作过程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创作者每完成一小部分后,总会向后退一些,先端详作品一阵子,再上前细细修改,自顾自皱眉,自顾自微笑,看起来很是忘我。

为什么他们审视作品时总要后退一些呢?或许是找一个恰当的角度,好观察整体与局部是否协调美观;又或许他们在意的不仅有画中情,还有与之映衬的画外景。

这种往后一小步以观整体的做法,不仅限于艺术创造,生活中亦是如此。当年苏东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奇景所困,他只是机智地往后退了一步,稍离此景,综观全山,便豁然领悟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如今,每当我们深陷于困境而认识不全时,还是该向东坡先生学习一下:向后走一步,跨出那个“局”。当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问题,便能深切地了解到问题的所在。其实,只要我们看清楚了,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虽然艺术细胞稍显欠缺的我不懂那些什么“画中情”或“画外景”,但生活经验告诉我: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要想看得广,就得向后退。就像为一排人拍照,你要往后走才能把所有人都带进镜头。我觉得成长也是这样,人往往要回顾历史,站在更远的过去看现在,对事物的判断才能足够清晰、透彻。诚然,对于眼前的一切问题,我们无法提前到未来寻求对策,但下决定前我们还有能力去思考、权衡,暂且往后一小步,让想法朝未来延伸一小步,想到并提早避开可能发生的问题。先哲说“三思而后行”,确实很适合我等小傻瓜拿来约束自己的冲动性子,免得在冲动之下把事情搞砸。

往后一小步,可举头望洒满星辉的夜空,也可低头细思一下步行动的利弊。愿这小而有限的眼眶,能为我装下那一路相送的尘世繁花。

【篇二:音乐随笔】

我热爱音乐,一直以来音乐陪伴我成长,无论是失落还是欢笑的时候,每天听音乐似乎渐渐成为一种习惯。音乐是精神灵魂的营养品,我热爱那悠扬美妙的旋律,音乐不是从媒介电子产品中的播放键,而是人类生活千百年来各类声音的和谐集合体,包括大自然本来真正的声音动植物的日常生活,还有我们人类智力创造的音律结晶。

我常常不自觉哼着小曲,走路洗澡等一切碎片化的时间里,大脑中回想起熟悉或者还陌生的旋律,有时候甚至不记得这段音乐的名字及创作者,但我常常能哼出个滋味来,乐在其中。

音乐也分各种形式和节律。不同质感的音乐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从而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果在悲伤的时候,再听tears或kisstherain人的心情会更加复杂忧伤;而欢快的土耳其进行曲,给人一种激进向上的韵律感。而歌手们用他们特有的嗓音唱出生活的味道,我们倾听音乐,也就是在倾听另一个人的故事,某些人的生活。

音乐、阅读还有运动,从小父母强调这三点是个人素质养成的关键。我也感激自己十几年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尽管有时候犯拖延症或懈怠偷懒,我也更坚定保持每天坚持阅读、运动与音乐接触的决心。每天的生活也因为这些小小的坚持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起来,阅读让我拓宽知识面的广度,加上阅读后的笔记总结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即深度;运动的多样性例如跑步游泳瑜伽等让我保持健康柔韧的身体和饱满充沛的精神;而每天听音乐、哼唱歌曲让我心情愉悦,给我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美妙的想法。

【篇三:让美育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部分创作者以恶搞、低俗炒作等形式吸引大家关注。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低俗文化,让美育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辨析是非。什么是低俗文化?所谓低俗文化,就是指以恶搞、炒作为中心的一系列内容的宣传,内容包括有消费丑行,破坏大众审美观念,使精神快乐变为一种单纯的感官娱乐的不恰当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观念,甚至思维方式。我们应当学会去辨别低俗与通俗文化,使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低俗文化所浸染。

面对低俗文化,抵制从我做起。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接收到新的信息,其中不乏网络中的“审丑”风潮、消费丑行以及一系列有关恶搞、低俗的内容。更有甚者,想通过扮丑这一捷径出名,我们应当将这些人所崇尚的低俗文化抑制在摇篮里,坚决抵制这一系列的丑闻出现。

当我们在移动平台上接收到相关低俗文化的信息时,应当及时向有关平台或相关部门反映,从我们自身做起,抵制低俗文化,让美丽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倡导大家一致抵制不良文化。让我们共同抵制消费丑行为,使其不足以成为娱乐大众的手段,让我们拒绝观看恶搞、低俗创作内容,使创作者无粉丝可言,让他们失去传播的平台,让我们重拾正确的大众审美观念,让消费降低概念的今天,重获光明,让扰乱社会秩序的人们得到应有的制裁。

抵制低俗文化,倡导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应当利用网络时代这一良好的特点,传播正能量,使希望之种开花,多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好人好事扎根于我们的生活。让古往今来优秀的名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的精神为此而快乐,而不是单纯地被低俗文化所误导所充斥,满足于所谓的“快乐”。使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展现给世人,使当今青少年向古人学习经历,致敬经典,使他们身心健康,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建设者。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坚决抵制和摒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让美育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

【篇四:温馨的家】

我们的班级就是最温馨的家,这个家给了我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个温馨的家的创作者是谁呢?

放学以后,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看见同学们都在布置教室。板报组的同学都在那里,每一个人都有职责。黄静宜和陈雅姻在那里贴着:学会学习,财富蕴含,其中,学会自主,责任成就幸福。每一个字都是贴着整整齐齐。还有些同学们扫着地,我知道,这不算什么,但是,还毕竟是比别人多做了一件事。还有的同学设计板报,由柯慧敏代练。同学们站着椅子上,一心一意地设计板报。可多创新啦!用针做了爱心,用一些花边装饰边框,用手抄报填充里面的空位。书柜也有很多,右边有一排书柜,使我们班的周桦家长买的,还有一些花盆,就是我们班级的,还有我们的环境是很好的,也很宽敞。我们的教师之所以这么宽,是因为我们的睡袋是一个袋子不用拿那种睡袋来装,不要被子,只用枕头,我们带得也很轻松,在教室里舒适一点。

中午有一批同学来做板报设计。我没有睡觉的时候看见了他们在贴“庆祝老师节“的手抄报,我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我醒来的时候,还看见她们在贴,已经布置得漂漂亮亮的了。不一会儿,铃声响了,她们失去了自己午睡的时间,为我们的班级做了很多的贡献,才让我们的教师形成了家,有家的感觉。

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我们的家是要靠我们的同学用每一个双手铸造的,每个同学要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才能形成了温馨的家。

【篇五:听音乐,这是我的乐趣】

喜欢在晴朗的午后聆听喜爱的乐曲,或舒缓,或激情。它们就像一个个神奇的小精灵,把我带到另一片宽阔的天地,欣赏一幅幅灵动的画面……

戴上纯蓝的耳机,端坐在窗前,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细心地捕捉每一个音符,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轻柔的乐声,忧伤的情调,令我看到了月亮背后那缕淡淡的光束;复古的风格,鲜明的节奏,将我带至古老的城堡与层层包围的迷宫;绝望的情感,柔和的声线,令我置身于耶路撒冷那惨不忍睹的废墟……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音乐,学会了聆听和欣赏,学会了感受。那些激情的音乐令我心潮难已,它们鲜明的节奏,时常让我随着旋律微微点头或用手指敲击桌面;那些柔情的音乐令我为之动情,它们所散发出的淡淡忧伤,时常让我不禁低头缅怀。每首乐曲有着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我喜爱音乐,喜爱它们神奇而又独特的魅力,更敬仰创作者的付出。每一首歌曲都包含着创作者的心血。从作词、作曲、再到演唱、合声,哪一步不需要创作者的投入?哪一步不是呕心沥血的付出?而我们这些欣赏者的喜爱,正是创作者创作的动力和原因。

我很高兴我能拥有这个爱好,因为每次品味音乐,一种快感油然而生,一种乐趣涌上心头。

【篇六: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我从小便喜欢绘画,这门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我从未停下过追随它的脚步。

每个人都会有一技之长。这份特长会让他在人流中,与众不同,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我的特长是绘画。我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因为绘画自身可以证明作者的水平,无需奖项。

我从上小学以来,一直在学习素描,这是基础,训练你对外形以及明暗的掌握。画几何体是很轻松的,只要样子画对了,其余的就无困难了。

静物是一项难关,我尤其讨厌画水果,它的明暗交界线很难分辨,记得第一次画苹果,我画了三个多小时,却只画出一个黑色的球体,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想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

不过我从未气馁,事实上,除水果外,我画啥都行。当笔尖接触到纸时,轻轻一划,留下道道银灰色的轨迹时,我觉得我不是在用手创作,而是用心在创作。我不放弃,因为我热爱绘画,它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我一直在那儿不停地画着,想将苹果P在纸上,绘画,或许不用完美,但要精致。

现在,我已经在画石膏像了。学校里的美术课对于我来说,那是小菜一碟,每当我的作品被展出,看到同学眼中的惊羡,我会特别有成就感,那种创作者独有的成功感,这是我绘画的动力。

我仰望星空之时,觉得自己像一颗明星,在夜空中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篇七:我想放纵一次】

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愿望,我想放开自己,挣开束缚,拥抱世界。

人生能有几回搏?若人生只是平淡无奇,碌碌无为,那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让自己活得精彩,活得出奇,这才是人生之道,生存之妙。如果活得累,学得苦,不妨放开自己一下。不要再抱着语文书、数学书做做样子,读读诗词歌赋、侦探小说随心所欲;不要再看新闻,纪录片故作钻研,看看探险纪录片、好莱坞电影惊心动魄;不要再对老师、长辈敬而远之,说说真心话、演绎家常毫无遮掩。

有人或许会认为过分放纵,只会让自己堕落。但我想说的是,放纵并不是堕落,而是去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沿着旧时代的人走,只会重蹈覆辙、毫无进步。因而推动历史进程往往是打破常理的伟人们。

秦始皇的放纵造就了声势浩荡的秦兵马俑,为统一和中国现代领土的完整做出了贡献;拿破仑的放纵造就了《民法典》,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进程,成为法国众所周知的英雄;爱迪生的放纵发明了影响世界的电灯泡,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大王”;马丁·路德·金的放纵写出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为解放黑奴做出贡献。

这种放纵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疯狂行为造成的人员伤亡,不是希特勒的好战喜功造成的第二次大战,不是本·拉登的恐怖游戏让人时时生活在恐慌之中,而是富有创造力和突破力的一种行为。

所以,何不放纵一下自己呢?若只是当个乖乖孩,就算在学校上能小有成就,但将来在社会上也难有大成就。福尔克说过:“创作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我也想说:“放纵的人才是真正的创作者。”

不放纵的人生怎会出奇,但是现实牵制住我,什么时候才能放开自己,挣开束缚,拥抱世界呢?

【篇八:热点英语作文】

这两天你总能在屏幕上看到一些新闻,比如头条:某个明星突然消失了,但原来的'真相是。“还有”她的老搭档走了之后,她的生活竟然变成了这样?"

像这样的新闻,头条一般都是知名艺人或者主持人,但我立马在那些小框的右上角打了叉。虽然我没有看这些内容,只是这些标题有点冒犯,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谁不在背后告诉人,谁不在背后告诉人。”也许有些明星需要这样的新闻来撩拨人气,哪怕是负面的,听说也花钱请别人写;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不喜欢被写负面。就算真的是为了赚钱,为了轰动人气,也是不可接受的方式。但我们毕竟不是当事人,不了解别人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不好揣测。

只是看到这样的新闻总觉得有点反感,但往往是八卦文章的点击率和阅读量更好。电视剧《鬓边》里,剧书的创作者杜琦,因为不想写八卦新闻,被板社老板调侃,说普通人就是想看看这里的花边,就是这种文章看多了看多了。这种想法一直存在,所以会生出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热点。

我们不能对别人的做法的对错一概而论。只能说,保持自己的底线,管理自己的喜好。

【篇九:立足土地的创作】

67岁普通农民赵日初的油画作品画的是中国农民的劳作耕耘,他抱着的却是“国际画展”的期冀——我要说,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立足乡土的文艺创作并非近来才兴起,它早已向我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立足土地的创作首先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一位网友曾说他看过最震撼的行为艺术是一个农村小伙儿在结冰的河面上点燃一大捆稻草,火焰燃起之时他作为观众体会到了“无法言说的、无意的、使人震颤的美感”。每个城市人都必然无法否认乡村是美的,空旷的田野、未受污染的天与水、相对闭塞的环境都是它那种神秘而慷慨的美的来源。莫言的魔幻故事必得发生在一个有无数如血如火的高粱在生长和燃烧的地方,李娟的诗必得在旷远清明又生机盎然的牧场才能写成,而如果没有永远阴沉沉的孤独的南美小乡镇,世上也讲不复存在马尔克斯本人。乡村之美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字通向我们的渠道,毕竟对美的认识是人类共通的本能,大色块的丰收图或许就叫人想起马蒂斯。

立足土地的创作还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价值。可能是由于乡村是人类在城市前真正的第一故乡,乡土创作总与“追根溯源”与“本真”息息相关。最伟大的乡村诗人当属陶渊明,他笔下的乡村是内心“真意”与自然的外化象征,如“月”如“露”,都脱离了本身固有的形象,而成为表达他内心高洁完满品格的美丽载体。关乎村庄与田园的创作为我们提供心灵栖息之乡,从瓦尔登湖到昆德拉作品后记里始终重复的难懂之词“牧歌”,它们已然代表了每个人向内追求“真气”与抛却“媚俗”的愿望,始终慰藉我们愈走愈远却也愈疲倦的心,如同母亲的手正温柔抚摸。

立足土地的创作最后还具有非凡的社会与历史研究价值。正如我们从几百年前的岩洞中发掘壁画痕迹从而推断打猎与祭祀细节一样,与乡村、农民这一广泛群体相关的创作也必将作为范本留存。路遥、陈忠实等创作者在当作家的同时也兼任了历史学家,他们如实记载的山歌、习俗、方言都记录逝去的时代碎片。我们应当感激这些创作者,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到在快手软件上直播自编歌曲的女孩,因为无论是否鄙陋,它们都忠于了自己所来的地方,替一个总在沉默的群体开了口,并共同组成了一副真实的土地剖面图。

这即是我对乡土创作的一些看法了。我依然坚信赵日初的理想会有一天实现:这些真诚的创作,发于土地而不止于土地,立足土地又走出了土地,再没有什么比它们更好地印证“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箴言。所谓的全球化时代里,我见过满口给自己贴英文标签的人,八字没一撇就一心上市引外资的人,但我想他们中将没有哪个比这个黑龙江农民站得更低而又走的更远。

热门推荐
1做不倒翁
2保护自然
3优秀寒假的作文
4飞跃苍茫是我心
5国庆趣事作文
6日子里的诗意
7照片里的故事
8未来的房屋
9奋斗实现理想
10胜者如泥
11我和手机
12沉醉在书的世界
13观虹
14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
15蓝墙的启示
16未来的城市
17那些读书人
18善良的果实
19冲锋
20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21儿时游戏种类的变化
22星空下的遐想
23冬天的雪
24春暖花开
25西瓜的故事
26父与子
27我家的仙人球
28我的乐园
29学农生活
30为我竖起大拇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