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大围山】
大围山位于浏阳市的东北部,那里群山环绕,森林茂盛,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湘东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之美称。
刚走进大围山,远远地,就听见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靠近溪瀑,便可以听到轰轰的巨声,瀑布飞流直下,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水落到石头上,水花四射,好像盛开的莲花,又像散落的珍珠。
沿着小溪往上走,可以看到许多奇峰怪石,有许多石头像莲花一样的,叫“莲花石”;有一块石头像人的五个手指头,叫“五指石”;有两块长石头中间夹着一个圆石头,叫“双龙戏珠”;还有“如来打坐”“听法海龟”“面石”……有趣极了!
来到山顶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整个山坡,有红色的,粉红色的,枚红色的,还有白色的。从山顶往下看,真像一片花的海洋,美丽极了!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可以闻到一股浓郁的花香,芬芳引来了无数的蝴蝶、蜜蜂,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忙碌的蜜蜂也马不停蹄地飞舞着,它们给美丽的大围山带来了许多生机。
走进竹林,那竹子的清香令我陶醉,竹杆是那么的光滑笔直,好像小女孩的肌肤;竹子一节一节的,向上、挺拔。妈妈说,竹子的用处可多了,可以用来做筷子、杯子、席子、牙签、工艺品……既环保,又无毒,真是天然的好材料。
这就是美丽的大围山,我爱这美丽的大围山!
【篇二:北戴河】
它一步步走来,在沙滩上留下了一个个脚印。这些脚印记录着它走向幸福,奔向好景色,迈向新时代。向海而兴的秦皇岛里,北戴河富饶美丽,是它留下了历史的脚印。在“中国旅游胜地北戴河”展览馆,我看到了它的身影。
那个最大的脚印,记录着旅游之源。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海边求仙,想长生不老。唐太宗李世民也来过海滨城市——秦皇岛。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允中外人杂居。1919年6月,朱启钤以“争主权拒外人”为主,建设北戴河,成立了“北戴河海滨公益会”。1921年,公益会发行了北戴河海滨明信片,看着展览柜里摆放着一张张北戴河的美景的明信片,我发出一阵阵惊叹声!1951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了海滨区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年代的北戴河交通工具以:骑驴、自行车、人力车、肩舆四种出行方式。北戴河不仅是皇帝落脚之地、变化之大,更有美丽的景色。
朱启钤建设了北戴河,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联峰山修建蠖公桥,蠖公桥为什么名为“蠖公”?因为朱启钤字桂辛,号蠖公。妈妈看见展板上的石碑问道:“这个石碑有什么由来吗?”“这个石碑是莲花石公园碑,碑文记述了北戴河海滨的开辟与避建莲花石公园的经过,此外这里还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讲解员说道。
1958—1960年是我国火红年代——大跃进时期,当时钢铁发展极快。北戴河的别墅也体现出了建筑之美。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他们具有“红顶、素墙、高台、明廊”这4个特点。北戴河的剑秋路是以人名命名,因雍剑秋来过北戴河,所以人们把一条路取名为——剑秋路。
我一步步走来,在沙滩上寻找它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使我看到它历史悠久,它记录故事,闪闪发亮。向海而兴的秦皇岛里,我看着北戴河,又看到了它她的背影。
【篇三:海门莲花峰】
海门莲花峰是个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那是风景优美,去那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这里游玩。
走进大门我看见有一排排参天大树,茂盛的树叶遮挡了阳光形成了一条绿荫小路。沿着绿荫小路往前走我们就可以看见一座雕像。我问爸爸:“这个雕像是谁啊?”爸爸告诉我:“这个人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我看见他的身上披着一件披风,左手拿着一把宝剑,目视远方,可威风和庄严啦!在雕像底座,刻着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是激励我们报效祖国的名句了。
绕过文天祥的雕像,我们来到了一块大石头面前。这块大石头叫“莲花石”,这块大石头远远望去,像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才把这块石头称为“莲花石”啊!在莲花石的旁边有一个凉亭,凉亭里有许多人,有的人在下象棋,有的人在聊天,还有的人在喝水,喝茶……。他们看上去很喜欢这时的样子,脸上挂着笑容。
走过莲花石,步下一级级台阶,我们看见一条长长的木做的观海长廊,我们站在那里欣赏了一会海景,大海好壮阔啊,而海浪撞击着岩石,溅起的水花真好看。于是我们走下长廊,来到海边,我们看见海边有自由自在飞翔的海鸟,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有题着书法的巨大岩石,很多大人、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
咸咸的海风吹到我脸上,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愉快起来。
莲花峰风景区真美,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