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轩窗的作文

【篇一:今夜无眠】

学子题名上金榜,一夜白头又何妨?

——题记

在考试的前一晚,我同所有人一样在复习。那时月亮是明的,窗外是静的,家长们已回房休息。杂乱的书房,昏暗的灯光,只能微闻笔尖摩擦试卷的沙沙声。

我依稀记得有本书里讲过人只要六个小时睡眠就足够了,并不要太长。这几日又失眠(不知是不是考试紧张),不珍惜时间读书真是浪费了。待最后一道笔记也复习过,耳边又传来若有似无的呼声,感到再复习也索然无味,就扔下随意披着的衣服,只希望倒头就睡着,养足了精神好去考试。

窗外,月朗风清,霓灯稀稀。躺在床上越久,就越不知困,实在躺得没感觉了,我又摸黑爬起来了。翻看看了数遍的课本。

先是倒了一杯温水,似悠闲品茗,再将两手搭在躺椅上,我饶有兴致地俯视窗外景色,柔柔的爽风拂走了倦意。能伴着此景读书,不失为一种惬意。

“夜风吹透小轩窗,星星月亮全变瘦。”我不禁哼唱出这句歌词。历史上,总有许多人,或凭或立,抬头望月,倾吐一腔无人晓的愁绪。我与他们共了明月。隔了天涯,似乎也感到了他们无处诉说之情。

贾岛月夜访友不遇,留下名篇;东坡与友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太白望月兴叹,不愿出仕,只得立于危楼思量着天上之事。“月夜”似乎成了无眠人的写照。

我闭目微憩,再次睁眼时天色渐明,启窗而观,但见车辆行人疲于奔波,不时从我眼中消失,不知去向。他们同我一样,倾尽全部身心投身理想,为自己同为家人奋斗着。

后来就一直在椅子上这么躺着,待到出太阳了,我也不紧不慢地收拾书包准备去学校了。

“试卷长,心别慌。弯脊柱,状元郎。”想起昨夜无眠之事,某人不禁一笑。

【篇二:清明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年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东坡的妻子以二十六岁之年病逝,在妻死后的第十年,苏东坡写了这首词。转眼,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依稀望见苏轼微润的眼眶。

清明,忆故人,有人为爱情,有人为友情,有人为亲情。我不曾失去过什么重要的人,自然也不需要忆什么故人。

人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情,而能被记住的却寥寥无几。我回想着过往。每天清晨,父母都要早起。母亲负责叫我早起,父亲要送我上学,这好似天经地义。下楼吃着奶奶熬的清粥,听着爷爷语重心长的教导,早习以为常。说感动得,其实也有。一次考试失利后母亲陪着我读书,我不知怎的就望着屋顶留下两行清泪,本以为只要我退了几名就朝我厉声呵斥的母亲会一如既往,可她竟什么都没说,望着我,说不出的温婉。回房时我听见母亲轻柔的嗓音:“别说她了,都哭了。”一时间,泪如泉涌。

在印象中,母亲一直是这样,时而严厉,时而温柔。而关于父亲,平平淡淡,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只记得每次给我买了好吃的,总是一副“快夸我快夸我”的模样,像个讨便宜的小孩。可席间也就他跟我抢吃的,而且我们俩爱好近同,这点真是让我哭笑不得。都说子女大多像父母,果不其然。

家里的爷爷奶奶,自然是最宠我的。席间总能听到爷爷的大道理。“没事多看点书。”“这次没考好没关系,要总结教训,下次考考好。”“早上早点起。”“现在多吃点苦,将来吃省力饭。”满口土话我倍感亲切。奶奶总是在父母斥责我的时候一个向着我,帮我说话,在她眼里,我一直是骄傲。

这样想想,我也挺不知好歹的。嫌弃这嫌弃那的,想怎样就怎样,未免太任性了点。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大大小小争吵不断,但这才是家,才是生活。这就是亲情。因为争吵,所以我们更加珍惜在一起晒太阳的岁月静好。

清明,忆故人,惜今人。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篇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题记

东坡一生身边有三个曾伴陪于身畔的红颜,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经过九百多年,恐怕真正能做到被众人所闻的,也是只剩下王弗一人了,而众人之所以能对其有所耳闻,得益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那么,为何东坡独独对王弗自难忘,而作《江城子》呢?

得益于苏王两人十年如一的相敬如宾,相熟如初见的爱情。

遥想当年,十六岁的王弗初嫁于十九岁的东坡,一遇相慕。东坡与王弗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生死相随的爱情,只是淡淡的,相濡以沫的陪伴;她只字不识,他却说无妨,从此他读书,她便在一旁瞧着,研墨,伴他;他撒懒功课未读,她细细劝说,从此他朝夕不辨,手不释卷,并非寒窗,却依旧苦读。这样的携手十年又一,王弗已彻彻底底渗透到东坡的生活中,又怎舍得放手相别呢?

惜红颜遭天妒,佳人的笑颜定格在了二十七岁。来不及悲伤,东坡便遭贬,宦游沉沉浮浮,佳人的音容笑貌也渐渐寡淡,成了一幅幅鲜活似真的画面被录印在脑海中。

那年某日,夜半惊醒,惯性点灯,瞧王弗之睡颜,却只见布衾冷似铁,哪里还有佳人的影子;长叹一声,作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禁是泪千行。

“夜半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清冷的月光透过落漆的窗檐,寡寡淡淡的铺在斑驳的云杉木梳妆桌面上。忽而,又忆起哪年哪日,她坐在梳妆台前,一袭鹅黄色绣柳软罗袄,淡青色镶翠裙裳,柔夷素手巧绾青丝,钗上玲珑一点珠翠,回头浅嗔,小轩窗外的细柳拂过精致的窗棂,与她浅色上袄上的细柳相弄、交织。他笑,便又执一卷。

他与她,早在十年相处中,成了知己,有他无她,他的磨合期更是漫长。为何东坡一生中都怀念,都思量自己的第一任结发妻,这种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夫妻更似知己的相处模式,令他无时无刻不想起她的好,这样的一份封存已久的情仍在他心坎里熠熠生辉。

漏断人初静,常常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冷冷清清,寡寡淡淡,人生如梦,东坡也只待在幽梦中,怀念这样一段令他温暖的时日了。

【篇四:细节的魅力】

细节是什么?细节就是放学回家后父母的一声嘘寒问暖,细节就是讲完题后老师的一个眼神,细节还是生病后朋友递来的一丝不苟的课堂笔记……细节很小,却能让人持久地感动。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生活仅仅是由鸡毛蒜皮的琐碎串联起来的,可是,当你认真品味的时候,便会发现:期间虽没有肥皂剧那样的煽情,却有比电视剧更加真实、感人的细节。

细节拥有无限的魅力。孟郊写下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细节,曾让无数游子为之落泪;王维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细节,曾让无数行人为之嗟叹;苏轼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更是让天下有情人为之唏嘘。这些是细节,又不仅是细节,它包括了细节背后的深沉情感。古往今来,人们往往会被细节所感动,可是他们却忽视了身边的点点滴滴——

杨州的一名学生在骑自行车上学的途中不小心剐蹭了路旁的私家车,竟苦苦等待了司机半个小时,后因上学快要迟到,便留下字条致歉并写明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这看似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从这名学生的举动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诚信。后来,当这名车主看到字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被学生“留条致歉”这一个细节所感动,由此可见细节的魅力能够感化彼此的心灵,也能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和睦与温馨。

我们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但却可以把细节做得更好。“一句话,一生情”,真正的温情,在细节中默默传递;真正的感动,也在细节中默默展现。

【篇五:绽放在坚守的净土中】

我要的成长,是梦想的花儿开出最艳丽的色彩,是执著的坚守让文学绚烂。

——题记

江南的细雨柔柔的,一点一点的轻轻滑落,滑过那绿烟萦绕的芭蕉,打湿了伊人素衣的裙带。伊人对镜轻叹,感慨朱颜易老,看雨中轻摇的时光叹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轻吟的寂寞,是蒋捷对韶光易逝的感慨;兰舟催发,岸边离人泪眼迷蒙,是柳永对远行人的留恋;鸿雁寄相思,月光洒在轩窗里,独守空闺的少妇眼里,那是易安最执著的等待……

然纤手抚过,流年成塚,万千繁华落尽。那如一篙独去的古典情怀,那对感情执著的等待;那绚烂的唐诗,那令人感叹的宋词,那纯真质朴的元曲;那苦思冥想的推敲,那沾染着血和泪的洒脱……逐渐消失在物质繁荣的时空里。

屋里音响震耳,电视播放,写字楼内文件堆积如山。谁肯停下忙碌走到室外真实的自然里,谁肯俯下身来去听麦穗抽动的声音,谁肯静躺在草场上去倾听鸟儿鸣叫的欢快……

即使提起了笔,有多少人会以我手写我心;有多少人能安静下来,用心听这个世界跳动的力量。你只会对“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感叹。

你忘却了听听自己的心,写一写自己的世界,但你却忘不了纯净的文学曾给你的最纯的感动。

有人疯狂的忘了自己,也有人真实的记着自己。总有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脚从荆棘中开拓出一条路,用自己的长矛赢得荣誉。那些坚守在文学的净土上的孩子,那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的人,坚定地走出荒芜,路过掌声,踩过荆棘,追寻着文学之梦。

回归吧,停下忙碌的心,嗅陌上花的芳香,听流水汩汩的静然,如花一样美丽的笑,如花一样的生活,让自己的文学梦也如花一样的绽放,让文学的芬芳绽放在我们的坚守中。

【篇六:好久不见】

遇见是意外,不见是注定。

梦回大宋,只见一个意气风发的男孩。“你好,我是秦天,”“嗯,你好,我是苏轼。”

哦,他是科举考试欧阳修先生为了避嫌所选出的第二名,原来他在这儿。

元丰二年,43岁,百转千回,乌台诗案,他,是一个被一阵“恶风”所吞噬的人。所有的意气风发转眼间变为尘埃,只剩下一块小小的影子,坚强而淡定地伫立着,他依然狂放不羁,吟了无数诗篇。东坡,你到底知不知道悲伤为何物?

他沉默,他,也入狱了。

他的才华让死神放过了他一劫,却又让死神对他嫉妒无比,也将他送往了另一个地方:黄州。

他笑了,是苦笑,还是豪笑?无人知晓,只是寂寞拉开了与时间的距离,拉得好长好长。

在黄州,在深夜,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又来一曲《满庭芳》。慢慢长路,就这样被他化为一段诗词。东山再起!

他回来了,大步流星,笑傲江湖。

但是,飞来横祸!再贬,贬惠州,文风依旧豪迈,笑容依旧灿烂,他不是政权上的牺牲品,他是最真实的苏东坡。

他笑,笑得简单;他哭,哭得洒脱;他走走停停,向着章惇这些小人给他安排的儋州,义无反顾地走了过去。

瘴疫之地,我瞧见了他的悲哀,但豪气和乐观依旧朝他涌来。原来抛弃文学家,思想家,甚至美食家等一切荣誉,他还是个乐天派,一个天天乐呵呵的男孩。

他,竟然回来了。三妻子王朝云没有回来,而他,竟然回来了。面容虽憔悴,但满是骄傲与兴奋。既年少“竹杖芒鞋轻胜马”那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小舟从此逝”那便“江海寄余生”。

一杯酒,一饮而尽,就醉了;一段人生,一笑,就了了,谁能打破?沉默着,淡然着,千年不再遇见你,万年不再遇见你。

但却谢谢你!东坡居士,没错,好久,不见。

【篇七:窗】

“披帙横风榻,邀棋坐雨窗”,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小轩窗,正梳妆”

古人描写窗子的诗句随手可得,古人多喜欢凭窗而立,酌酒吟诗。或者邀一干好友,酒足饭饱,诗意褪去,坐在窗前下下棋,聊聊政事。或者静立窗前,观人来人往,看鸡犬闲事。竹影幽窗,家禽夕阳,多么一幅岁月静好的自然景象。或者小窗内端坐,梳梳妆,画画眉,伴着姐妹去集市采购,或遇一王子白马,结一番美妙姻缘。

现在的人也喜矗立窗前,思考工作,品味生活。或者选在某个临窗的角落,品咖啡,观书籍,享受慢生活带来的片刻安宁。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明亮通透,视野宽阔,透过窗户,可以品味不同的人生,体会不同的生活。

【篇八:微笑的味道】

倚一扇老旧的轩窗,看落花飞雨,又见明月中天。终于明了,只有内心澄明,以笑面对生活。日子亦可简静清朗。——题记

宛若静水深流,时光总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闪过,流逝殆尽。我走过生机盎然的春天,拂过热浪不止的夏天,掠过秋高气爽的秋天,飞过银装素裹的冬天。如果回头,我就会发现,一张张微笑着的脸,伴随了我一生,成了我不可缺少的部分。

微笑有令人安心的味道。喧闹的舞台后面的安静的化妆室,一个女孩坐在镜子前上牙咬住了因为过分紧张而发白的嘴唇,双手紧紧抓住裙子,显出了她的心烦意乱。这时她的朋友走进了化妆室,轻轻的握住她的手。女孩抬头看看朋友,那金色的阳光正好斜斜地从窗户上洒下来,给朋友那一抹鼓励的微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她觉得,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没了,换来了一份份安定,内心平静万分。

微笑有令人怀念的味道。想起小时候在下午,总是爱捣毁外公外婆的花草,连树上的栀子花都不放过。抱着树,挥舞着一根竿子把树叶打来打去,脚底下一块干净的白布上就洒满了点点繁星,有时一不小心,把竿子打到了自己的头上,便疼得哇哇大哭……现在,懵懂的我渐渐地成熟,也将要跨入初中的大门,我怀念着那一次次上扬的嘴角中的无忧无虑,殊不知,陷入记忆海洋中的我,嘴角也有一丝微笑,怀念旧时光的微笑。

微笑有青春的味道。偶然的一次发现,我翻开了妈妈的老相册,一张张毕业照出现在我眼前。照片上无论男生女生,无论同学老师,眼里透出青春,都是微笑着,有一丝羞涩,有一丝沉稳,又有一丝自豪,不是那种没有轻狂岁月的大笑,而是沉稳含蓄,又不失青春活力的笑。

微笑,最简单的味道就是甜蜜。只有内心澄明,以笑面对生活,才能在挫折后迎来平静幸福的生活。

微笑,甜蜜的味道。呵,不就是这种味道吗?

【篇九:热爱诗歌是我的一张名片】

曾想成为一位游吟诗人,背着行囊,在一望无垠的大道上越走越远,去寻找海子口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曾想倚在小轩窗前,执一卷诗歌,仰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挑帘一望是”故穿庭院做飞花。”

我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牙牙学语是,口中念的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初入学堂后,心里赞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渐知历史了,那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让我慷慨激昂

诗歌,教会了我爱国忧国。

陆游的悲壮,动人心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诉的是望不见江山统一的伤心;杜甫的欣喜,感同身受,“漫卷诗书喜欲狂,”喜的是失地收复返故乡,狂的是不必再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歌,教会了我婉约清丽。

江南三月,拂堤杨柳醉春烟,那手执油纸伞,含笑望我的女子眼中尽是说不出的妩媚,她就是那天吟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易安居士吗?她独有的婉约,她那一句“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不仅倾了良人,亦倾了千年后的我。

诗歌,教会了我豪迈奔放。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你的豪迈让我心生敬仰,为你的“金戈铁马”所佩服,“气拔山兮力盖世,”楚霸王,你是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吗?“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你可是借周瑜叹自己才华横溢却无人赞赏……

诗歌是我一生所寻之远方的梦。热爱诗歌是我独有的一张名片,它虽及不上苏轼的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可这独到的美丽你可欣赏?

【篇十:左右手,谢谢你】

我的另一个左手和另一个右手,伴我走过了十一个春秋。

——题记

左手·深沉

小时候,每天晚上,父亲都会用他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倚着轩窗,亮着一盏小灯,他让我坐在他腿上,翻开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泛黄的《古诗三百首》,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叫我念。

每当我读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我仿佛看到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枝头上;当我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我仿佛闻到了荷花微微散发出的幽幽清香;当我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我仿佛听到了蜻蜓扇动翅膀,轻轻坠落荷花之上的声音……父亲——我的左手,带我在书的天空翱翔;在书的长廊中漫步;在书的城堡中思考;书带我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左手,爱得深沉!

右手·温暖

每次放学回家,站在家门口,从门缝里就能听到母亲在创造那美妙的“锅勺碰撞交响乐”,我一进门,母亲就在餐厅和厨房间端着盘子来回穿梭,我赶紧上前去帮忙。坐在餐桌前,我毫不犹豫的狼吞虎咽,大快朵颐,母亲在旁边微微地笑着。母亲——我的右手,给予我幸福。

右手,爱得温暖!

远方·幸福

有这样好的左手和右手,相信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幸福!

感谢你,我的左右手。

热门推荐
1生日派对
2捉迷藏
3学习雷锋精神
4明月繁星
5温暖的记忆
6第一次领读唐诗
7我心目中的关羽
8外婆
9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10年味
11我们的中国心
12猪八戒减肥记
13写生
14未来的衣服
15公园游玩
16难忘的端午节
17做家务作文
18夕阳
19参观科技馆
20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21春雨
22雷雨
23感动校园人物
24
25那天我真激动
26书之乐
27写同学的作文
28一株太阳花
29欢乐的除夕
30我学会了下军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