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功的甜】
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也收获着各种各样的“甜”。
记得去年的秋天,我一直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参加小小科学家机器人国赛。那时我们的科学老师创办了机器人兴趣班,很多人都想学。我凭着平时优异的表现,成功进入了兴趣班,其他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尝到甜头的我以为机器人很简单,就是照着图纸拼积木那样,可当我第一次打开黄色的实验箱,顿时惊呆了,里面全是五花八门不认识的“高级零件”。老师第一节课让我们干的就是和这些零件交朋友,熟悉它们的名字。“这么难啊!”同学们不禁抱怨到,有几个甚至遇事就退缩,直接选择退出兴趣班。看着这“凄凉”的场面,我不仅没放弃,学习机器人的念头倒是更强烈了。老师也不断给我鼓励,且大力支持,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半个学期匆匆过去,参赛的时间到了。同学们满心欢喜地等待老师选拔去参赛的人。我被幸运的选上了。我和其他被选上的同学一样,都激动不已,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立刻知道这个消息。
“这次是去参加市赛,以后还会去省、国级的竞赛,只有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才能参加下一次的比赛。”听见国赛几个字,我的心中微微一震。“老师,国赛是去哪里比?”“嗯,正常的话是去北京。”北京,不就是中国的首都,听说可以打雪仗,那可是我的最爱,想到有机会能去北京,心里更是甜到像蜜一样。我一定要突出重围,去北京看看。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那一刻深深的埋进了我的心田。
从此,我踏上了坚苦训练的道路,虽然总是那几个相同的机器人,十分枯燥,但我在每一次的拼装成功后,都会找到不一样的“甜”。辛苦没有白费,我成功从市赛晋升到省赛,进而晋升到国赛。在参加国赛前,我更是加紧训练,既不落下学习,又提高了机器人的水平。
终于,在去年的冬天,我们带着梦想飞向北京。飞机上,我心情无比雀跃,又带着点小紧张:这次国赛,我还能像前两次一样收获满满吗?这一切空想都是多余的,当荣誉证书发下来时,当奖牌发下来时,老师们和我们一样笑了,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努力,才能收获到成功的甜。
【篇二:我的第一次英语比赛】
今年四月到六月,我参加了2017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这可是全国性的比赛哦!必须要闯过海选、市赛和省赛三关,才能去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总决赛。
参加市赛的早上,我和妈妈坐车到了目的地。当时,太阳特别大,天特别热,而且人山人海。我们到了之后赶紧报到,接着就排队去比赛了。因为我是最后一个,等了好久才轮到我,裁判先让我抽图,准备看图说话,再自我介绍。我觉得自己前两个环节表现得挺好的,最后是回答问题,这个环节有点难,四个题中我只答出两个。紧接着裁判宣布结果,我心想:肯定有我!肯定有我!结果,真的有我!我拿了市赛一等奖,进入了省赛。
省赛的准备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又是背台词,又是准备自我介绍,还有模拟考试。仅仅是看图说话环节,一训练就是一上午……
终于迎来了省赛。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赛场,里面很安静,选手们都在努力地背词,我也不甘示弱。自我介绍环节,我们都做得非常好,看图说话环节就比较惨了,得知成绩后,我的心情非常低落,爸爸妈妈安慰我,要我别泄气,要我在下午最后一个环节加油,还特意给我复习了几遍演讲内容,我的心情又明朗起来。下午的比赛开始了,轮到我上场了,我站在台上,信心十足地完成了演讲,最后的分数还不错哦!
我的2017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结束了,虽然我没有踏上国赛舞台,但是我虽败犹荣!这个过程中,我见识到了那些高手们的厉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我一定会回来的!明年再战!
【篇三: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还记得那个声音吗?“嗡嗡嗡”,伴着一阵风声,一架巴掌大小的黑色无人机起飞了。他开始飞行,10秒,20秒,30秒,60秒,全场都紧张地注视着无人机。1分10秒,1分20秒,1分36秒,风声平息了,无人机毫无误差地完成了比赛,完美降落在终点的降落点上。全场先是寂静无声,静到好像没有了声音一样,过了一秒,全场沸腾,成功了!我成功地完成了无人机挑战赛!我当时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比赛前的点点滴滴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周一晚上8:00,我在写作业,却听见房间外一阵阵的嗡鸣声,爸爸在认真帮助我修改我写的程序,先试飞,再找问题,然后修改程序,再次试飞,再次找问题,再次修改程序……这种声音一直环绕在我的耳边,过了几个小时也不散去……
晚上10:00我写完作业出去练习,妈妈拿着识别卡和卷尺冲到客厅,趴在地板上以毫米为单位,一丝不苟的测量距离;爸爸也早早的坐在电脑边细心地教我新技巧。每一次失败,爸爸引导着我去探究原因;每一次成功,他又带领着我去总结优点,一次又一次,让我不断进步,一次又一次,让我经验丰富。爸爸总鼓励我:只要努力练习,刻苦钻研,改进程序,一定能在最短时间完美完成比赛。
晚上11:00我去睡觉了,可爸爸妈妈还在继续研究和试验,那无人机的声音流入了房间,流入了我的耳朵,流入了我的梦乡,流入了我的心田……
区赛结束了,但我还要去挑战市赛,这种爱,像寒冰,像烈焰,推动着我不断迈步前进。
爱你们的儿子
2019年11月23日
【篇四:怀揣信任,笑战赛场】
初夏微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屋内,放学归家的我坐在书桌前,视线不知觉间聚焦在书桌台板下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中国女排们站在冠军台上笑的灿烂,凝神望着它,似乎就回到了2015年那场动人心魄的世界杯女排总决赛,中国对战塞尔维亚队,在逆转不利局面后,比赛在朱婷一记漂亮的扣杀中圆满取得成功。无数的中国球迷在屏幕前发出喝彩,赢了!当领奖时奏起中国国歌的那一瞬间,心便昂扬了起来,带着无限的自豪与欢喜。
每当回想那一瞬间,我的心便瞬间涌起了充盈的喜悦。事实上,我不光是一个球迷,我还深深投入进去。在高中刚入学的那一会儿,在女生中颇具身高优势的我被排球教练看中,被选进了校队。初时对排球似乎还一无所知,只是看着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在操场上活力四射地传球、扣球,心里便油然生出了想要参与的渴望,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此真实得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一周三次放学后的训练,使我的球技逐渐由不熟练变得娴熟,憧憬着贡献出一份力量,准备六月份南京市的比赛。
一小时前,我站立在排球场上,仰起头来望着球在空中高高飞起优美的弧线,嘴角扬起了明媚的微笑,助跑、起跳,用尽全力地扣球,“嘭”的落地响声后教练拍了拍手,将队员们召集过来。“两个星期以后就是市赛了,你们对阵的是非常强的队伍,”他顿了顿,“目前你们还需要加紧团队配合,千万不能松懈啊!”教练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似是鼓励,似是敦促,如同高照的阳光虽然温暖,然而却也有炎热的庄严。我感到了一种透不过气的紧张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市赛越来越近了,一起竞争的队伍强大,我们团队的配合却像少了什么似的。靠网的二传手不敢传球给主攻手扣球,一传又担心球给的不到位,这些导致了队员配合的摩擦。汗水湿透了T恤,似有一道裂缝在心中。
坐在桌前,托腮看着女排们的合影,他们手挽着手,紧紧站在一起,如同坚不可摧的城墙般,猛烈的攻击不能将她们打倒,好像是连在一起的整体。“信任”这个词忽然划过我的脑海。在团队配合中,有什么比信任更重要呢?赢球之后的高声喝彩,失误后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积极的心态便是致胜的法宝。回想总决赛,前半段配合不到位,在开局并不乐观的战况下队员们打起精神,紧密配合,最后逆风翻盘,为中国赢得巨大的荣誉。其实纵观中华五千年来的历史,鸦片战争的打击,不平等条约的委屈签订,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支持我们走下去的便是人们彼此支撑的信念,坚信雨后初晴的彩虹终将到来。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繁荣而强大,这便是信任所带来的生机。
此时,心中似乎重新充盈起来了,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我坚信拥有了信任,无论是生活还是赛场,我们都能迎着朝阳,笑看人生。
【篇五:一道美丽的阳光】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参加过许多次的艺术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它们好比一道美丽的阳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其中有一次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上学期发生的事,五月份,学校里要举行乐器比赛。要知道,如果在学校取得了好成绩,就能去参加丰泽区、市级的乐器比赛。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我得知此事后,赶忙加紧练习乐器,努力朝着“第一”的目标前进。终于我通过了学校的选拔赛、决赛,又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丰泽区的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迈向了下一场市级的比赛。
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一走进赛场,就看见场内有许多选手都还在努力练习呢,幸好比赛还没开始。我急忙找了个座位坐下也开始练琴。我看着其他选手娴熟的动作,听着那悠扬的琴声,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过了一会儿,主持人走进舞台,宣布比赛开始。一号、二号……选手都快表演完了,天啊,马上就到我了!二胡组表演完了,琵琶组一号也表演完了,该我上场了。我紧张得手心都渗出了汗,心也在“怦怦”直跳。我努力把紧张的情绪压下来,深吸了好几口气,然后迈着自信的步子上了台鞠了躬就坐下开始弹起我心爱的琵琶。顿时,一阵悦耳动听的调儿从我的琴里飘出。渐渐地,听着美妙的琴声,我的心由紧张转为了轻松。不知不觉中,我演奏完了,当我听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我看见评委们的脸上露出的微笑时,我不由得想:也许我的成绩不错吧。我面带微笑地走下了台,回位置上了。
终于,公布成绩的时刻到了。我期待着……“二号,一等奖!”“一等奖?我是市赛一等奖!”我在心里大声欢呼着。这句话好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我,我感到无比轻松、快乐。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一次次地参加艺术活动,一次次地收获喜悦,这些活动,成就了珍惜时间、做事认真、坚持,朝着一个目标踏实前进的我。我愿意沐浴在琵琶这道美丽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