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摩祖师的作文

【篇一:坚持自我】

“未生我前我是谁,生下我时谁是我?”达摩祖师悟道前被这句话彻底击中,他决定出家,他要弄明白我是谁。但修行67年后,在梁武帝面前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他说,他不知道(他是谁)!修到无我,多么艰辛!

“我是谁”与“自我”有极大的相似,那么,“自我”又会否是我呢?打个比方,班上有很多男生酷爱打球,也爱看球,甚至还熟记各个球员打球的位置——球员打球的位置,其实也是变相的“自我”。比如某同学又高又壮,弹跳控球都很好,那么无疑他的位置是中锋,因为这是一种对应关系,他满足中锋的条件。其实“自我”不也就是我们自己在心中所对应的位置吗,如果你把自己放错了位置,也就没有“自我”这一说了。

有人说,“自我”这种虚无缥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什么用,丢了算了。此言差矣。“自我”的作用是巨大的,大到你难以想象。有了自我,我们的祖先才会成为最强大的生物,去推动历史的发展,然后生生不息;有了自我,人们才会不枉青春,尽情追逐梦想,以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迎接更好的未来;有了自我,我们才学会了认真去思考、勇敢去面对、坚强去担当、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所以说,“自我”实在是太重要啦!

那么,怎样找到“自我”呢?我读过一个禅宗的故事:学佛的李翱问师父:“如果我有一个瓶子,在里面养了一只小鹅,每天给它喂食,鹅一天一天长大了,终于满满地塞在瓶子里,现在我不想打破瓶子,又想让鹅出来,怎么才能办到呢?”听了这话,师父低头不语,突然大喝一声:“李翱!”李翱听见师父叫他,本能地答应:“在!”师父一笑:“出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的一点一滴都是在瓶子里精心养大的,有一天你感觉到束缚了,但又不忍心打破瓶子,那么又怎么出得来呢?出不来的人,是因为已经没有了“自我”,只剩下束缚。只有被棒喝之后本能地说“在”,心出来了,人,也就出来了。就如画家丰子恺所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奇妙的,无论有多艰难,请记得要坚持自我,永不迷失,做最好的自已。“听你未听的,看你未看的,做你未想的”,达摩祖师如是说。是的,亲爱的朋友,认识“自我”是多么艰难,找到“自我”是多么幸运,那么,坚持“自我”就更为可贵了。坚持自我,你会感受到个性的风采,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坚持自我,你会拥有精神的独立,拥有前进的动力;坚持自我,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勇于坚持自我的人,才能挣脱俗世的羁绊,创造出人生中美丽的篇章,在人生舞台中尽显活力,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篇二:反省自身,完善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这句话所说,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完美。既然如此,人就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方向,一起进步,一起创新。而为了完善自我,人们就应该学会反省。

古人注重反省自我,以求达到精神上的和谐与统一。战国荀况曾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讲得便是古代学士注重反省的表现。试问,庞涓倘若能反省自我而不是采用卑劣的手段损人利己,又怎会落得在战场上被乱箭射死的下场?如果蜀后主刘禅能反省自我,“察纳雅言”,听从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蜀国定能崛起于巴蜀之间,进而称霸中原,而不是留下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让人耻笑。反观唐太宗,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为君之道。于是,以魏征为代表的谏臣能在朝堂之上各抒己见,提出各种有利于兴国安邦的方法,造就了留名千载的“贞观之治”,这难道不是唐太宗以大臣的建议不断反省自我的结果吗?古老的语言传达出古人的智谋,古人的成败展现反省自我的珍贵。当自己徘徊于失败中时,不要怨天尤人,反省自我是走出失败的不二法门。

反省还能彰显人们的智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这些问题,曾子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而人们熟悉的达摩祖师,曾被关在洞中面壁思过。他不吃不喝,一心向佛,面对石壁专心致志的反省。“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我该怎样补救?”他的思想一刻也没有停止,就这样静静的反省,终于悟出了佛道,被后人尊称为祖师爷。反省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要去埋怨外界的环境,不要去埋怨别人对自己的否认批评,完善自我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纵观近代中国发展历程,反省是其成功的基石。是一次次的反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次次反省后的勃发,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没有鸦片战争后一些国人的反省,就没有近代中华儿女对列强侵略的抗争;没有对“反围剿”失利的反思,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没有文革结束后领导人的反思,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反省赋予了中华民族兴盛的动力,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

反省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那我们为何不去常常反省呢?深挖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足,让我们的明天因反省而精彩!

【篇三:游云南三塔寺】

大概在四月时,我参观了云南大理的三塔寺。

我感觉到一股严肃的气味,没有西双版纳的小城佛教“唱佛歌”的安人心神,想到将受到如此之多君王、大神甚至是佛的注视,我反而多几分不安。

一进那“万佛殿”,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达摩祖师,观世音菩萨与文殊菩萨像了。果然不出所料!它们虽非活物,可眼神却无半分死板、呆滞,反而显得深邃,仿佛近乎透明,我的一切都敞开,无所遮蔽。一切罪过都在佛的注视中,它能看穿我!注视着它们的眼睛,我的心,从不信鬼神,自号“无神论者”的心也有些颤动,有几分敬畏。

再看同行的人,一个个也尽显拘谨,虔诚。一些小朋友问着向导:“如何拜佛?”有的也学着导游的样子,比较滑稽地拜着,平日里孩童的嬉笑却也收敛着。有个老太婆跪着蒲团,深深地、虔诚地拜了三下。还有个穿红衣的小女孩,也乖巧伶俐地严肃地对佛拜着,虽没有跪下。

这殿名为“万佛殿”,自然不只有这三尊“有名”的佛,还有些“有名”的佛,但更多的,是些“无名英雄”,但无名的便不去计较,绕过文殊菩萨,便能看见齐天大圣孙悟空。不!称作为斗战胜佛更为合适,它也一改平日的顽劣,毕恭毕敬活脱脱的心中有佛。远方吟诵佛经的声音也传过来“南无……”一切在宫殿的金碧辉煌中更显威严。

“哇哈!”在这般严肃的气氛中,竟有人哭出声来,是过于信佛而激动?没等我想好,下一句就来了:“坏蛋,还我手机……”我绕到了发声周围,只见一个约莫七岁的小男孩,正生气地捶打着他的父亲。导游也过来了,他好像比较生气,但他好像忍着。远方的诵经声也停了。他爸爸冲着导游歉意地笑,那红衣小女孩也冲了过来,抱起了小男孩,慢步往门外走去。快到门口时,她小心跨过了门槛,没有踩上去,而男孩——她的弟弟,却依旧毫不停歇地号啕大哭:“我要手机,我要打游戏!”

反程时,男孩也心不在焉,根本不听导游说的话,只是独自生闷气,仿佛没了手机使遗失了生命。

我对此事很难过,自己不参观风景,却打扰了他人的美好心情,这不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吗?

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老鼠屎”,我想,我们不能纵容他破坏了一碗香甜可口的粥。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