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酒边的作文

【篇一:回忆路灯“先生”】

回忆如潮水,时而充盈心田,时而淡然无存。

他,一个生意人,时而奔波于城市与故乡两个场所。他爱笑,笑起来时便满脸涨红,笑得前倾后仰。对他来说,拿着玻璃瓶装的白酒坐在门口倚着门,边小口喝着酒边欣赏余晖便是一种放松,便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叫他“路灯”先生呢?或许是因为他常给人带来光明吧。他的头发乌黑发亮,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凌乱而不失和谐。

小时候一见他便觉得开心,如同被暴雪困在山岗的人见到太阳一般,他或许就是我的太阳,给我带来温暖。

罗盘回转,一切仿佛又回到一五年的时候。门外的知了唱着枯燥的“歌声”,太阳烤着大地,大地如同处在蒸笼中一般,烤得人窒息。此时的我正靠着门眺望着远方,或许是他感受到了我的枯燥,又或许是正好有事经过,他来到我身边。但,这次没有了欢声笑语,他跟我讲了许多,让我有事时给他打电话,一副有可能再也不回来的样子。中途我拿起笔又放下,最后他叹着息走开了。他那乌黑的头发在我的面前晃动,阳光透过黑发刺进我的眼睛。那时的我殊不知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这黑发的机会了。

再次遇见他是在很久之后了,时间也冲淡了上一次事情的记忆。是的,他回来了,可那浓郁的头发早已剪短,没有了如黑夜般的黑发,有的只是破晓时的银白,刺着我的眼睛。他瘦了,他不笑了,那盏路灯似乎老旧了,我已无法在他身上找到昔日的色彩。

那次,他向我告别,不知为何我心中仿佛堵了块石头,无比的难过,似乎是永远的分离一般。不过他这回是真的走了。

一个月后,我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他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将自己一人关在房间里默默哀悼。

他走了,可他在走之前在我漆黑的世界中安上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闭上眼睛,脑海中依旧是那个下午:知了还在叫,“黑发”还在晃……

【篇二: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寨里镇桥湾村: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闪烁的霓虹,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它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但它在我的心里却是最美的!

春天,万物复苏,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鸭子自由自在地在小溪里游着;勤劳的人们正在田里耕田、播种。

夏天,村子周围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小山村封得严严实实。烈日下,蝉儿却躲在密林中欢快地唱着,小狗儿在狗妈妈的带领下正在大树下做游戏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金色的玉米棒子伸出了头,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果园里,板栗树上的板栗,正咧开嘴叫人们快来采摘;红通通的柿子正在秋风中向人们招手……

冬天,我的家乡显得更加宁静和祥和。一场大雪过后,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银装。大人们都在家围着火炉,边喝着小酒边聊天;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雪后初晴,天格外的蓝,空气格外的新鲜。

啊,家乡真美,我爱我的家乡——桥湾。

【篇三:赠汪伦改写】

村里有一个穷苦人家——汪伦。李白被请到了汪伦的家,汪伦家境贫寒,家中有几头猪,几只鸡和几头牛。汪伦杀了鸡和猪做成菜,再将家中的牛卖掉了一头,换了酒,盛情款待了李白。两人在闲暇时对酒当歌,吟诗作赋,在山水间寄情于诗篇中。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快乐的时光总过得那么快,李白要走了。

李白收拾好了行李,走到桃花潭边,只见李白身边有几棵桃树,桃花飘落到了水中。李白抬头向村子里望去,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李白和汪伦在边喝酒边取乐的情景。

李白上了船,船夫解开绳子,船开走了。突然,李白听见了在岸上有人踏着步子,唱着高歌。李白回头一看,竟然是汪伦。李白让船夫调转了船的方向,向岸上开去,汪伦对李白说:“李兄,我实在不舍你去,不如在小弟家再住几日否?”李白说:“我是四海为家的人,我要游走天下,我会记住你的深情厚谊的!”

李白又向远方驶去,在纸上挥笔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题名《赠汪伦》。

热门推荐
1因为你我变得爱国
2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3一片落叶情
4我的理想
5春天的故事
6快乐的我
7我这样上网课
8为黄山竹点赞
9秋天来了作文
10渴望
11唠叨的妈妈作文
12觅秋
13
14打扫卫生
15没想到
16寻找梦想
17相信宽容的力量
18找寻破茧的自己
19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0我的家乡
21家庭跑步赛
22摘槐花
23斗蟋蟀
24我心中那道风景
25心灵的春雨
26单车的回忆
27乌石滩的日出
28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29梦想
30一个我佩服的好伙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