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守株待兔》读后感】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有个农夫,每天在田地里耕种。有一天,农夫又在田里耕种,突然,有只野兔因为受到了惊吓,撞在了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农夫捡起野兔,回家与妻子美美地吃了一顿。从此,农夫不再耕种,天天在田边的树桩旁等野兔撞死。后来,农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他成了所有宋国人的笑柄。
我觉得,如果农夫不是天天等兔子撞死,而是好好耕种,也许会有很大的成就!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
再想想我们,我们有时候也会这样,也会想不劳而获。有一次,我就是这样。上次,妈妈让我去买酱油,我很不情愿。结果,在半路上,一个人说帮我买酱油,我就给了他钱,他给我买了酱油。第二次的时候,我心想:再让一个人帮我买吧!我就随便找了个人,让他帮我买,他却没有回来,我失落地回了家,被妈妈训斥了一顿。
大家一定不要像我这样啊,记住,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篇二:《守株待兔》改写】
一支兔子军队驻扎在一片树林旁,每天他们都在军营里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只入伍多年的灰兔子对班长说:“一直在空地上跑多没意思,应该去树林里打实战,那样不是很爽吗?”
有一天班长在树林里划出一条白线说:“今天在树林里训练跑步,一直跑过了白线才能停下。预备起步跑。”一声令下,灰兔子很开心撒腿就跑,没跑多久,一个树桩在前方挡住了他的路,但还没过白线不能停啊。但不停就要撞上去了,这是生死抉择,最后他还是选择服从命令,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
(二)
兔子界有一位神医,名叫华兔佗。有一天华兔佗在森林里会诊,为一只感冒的大河马看病。突然,“啊——哈欠!”。大河马打了一个喷嚏,把华兔佗和医疗用具全部喷飞了,华兔佗从椅子上向后飞出,撞向身后有一个大树桩,瘫掉在草地上,断气了。
(三)
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是一个超级棋迷。
有一天,小白兔听说棋才和棋对在树林里下棋,它心里痒痒想着要去观战,说不定还能拜个师,想着想想它就撒开腿就跑,速度飞快,风驰电掣,身后草地上的树叶被小白兔带的漫天飘起,脑子里只想着去学大师们的精湛棋艺,因为速太快了,前面的有棵很大的树桩没来的及避开,紧紧的贴在树桩上去了天堂,一直没倒下来,还保持着跑的姿势。
【篇三:《守株待兔》新编】
一位农夫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着菜,白花花的太阳迸发出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农夫的身上,他汗流浃背,难受极了。终于,这位农夫干完了活儿,可以休息一会了,他拿出烟斗,坐在树阴下“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自言自语道:“多么美好的中午啊,为什么别人可以悠闲的在家中睡午觉,我却在干活?”说着,就躺在树下睡着了。
葱绿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着,知了在树上唱着没人欣赏的歌,太阳依然在热情的微笑着。突然“咚”的一声打破了宁静,一只兔子撞在了树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便一头栽在地上。农夫也被这一声“咚”的一声惊醒了,他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打了个哈欠,四处望了望,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兔子,又看了看树杆霎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走过去,捡起兔子,开心的说:“哈哈,这样的好事竟然被我撞上了。”他正想走,忽然想到有第一只肯定会有第二只,于是便在旁边耐心的等待。
草丛里的一只狐狸看见这一幕,原来,这只兔子是被狐狸追赶着撞在树上的。忽然,它眼珠子一转,心里冒出来一个鬼点子,它用力的从草丛中奔跑出去,然后也假装撞在树上,“咚”的一声倒在地上装死,农夫见了,跑过来捡起狐狸高兴的说:“哈哈,果真有一只狐狸撞上了,我可以把狐狸的皮扒下来,卖个好价钱,还可以……”就在这时,狐狸突然诈尸一般跳了起来,把农夫的手狠狠的咬了一口,叼着兔子逃跑了。
【篇四:《守株待兔》新编】
夏季的一天,一个农民刚耕完田,靠在一旁的大树上小憩。忽然,远处奔来了一只又肥又壮的白兔子。“砰”的一声撞到了农夫田头的大树桩上。
白兔子为什么会撞树桩呢?因为它刚刚和一只兔子玩《疯狂兔》追逐游戏,出现了这个意外。
声响惊醒了农夫,他走了过来,伸手拎起兔子,仔细打量起这只白兔子:嗯,头部没有一丝污迹,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好久没吃肉了,今天有香喷喷的兔肉吃喽!
一路上,农夫想:待会儿是清蒸呢,还是红烧呢?
回到家,刚把白兔子放到菜板准备宰杀。突然,农夫看见白兔子的肚皮还在一跳一跳的,“难道这兔子还没死吗?”农夫把手指放到兔子鼻子前面,试了试,有微弱的呼吸,又摸了摸兔子的肚子,有东西在里面翻滚。哦,原来这是一只怀孕的母兔子。我何不把留下了,等母兔子生下一窝小兔子,一窝小兔子再生一窝小兔子……这样我不天天有兔肉吃了嘛!
想到这儿,农夫连夜赶制出一个温暖的窝,把兔子轻轻地放到里面。白兔子侥幸活了下来。
“可是,该给白兔子吃什么呢?哦,我家不是有很多胡萝卜、青菜嘛,可以给兔子吃呀!”农夫拍了拍自己的头自言自语。
过了一段时间,白兔子真的生下了一窝小兔子。后来,家里的兔子越来越多,农夫干脆不耕地了,把一部分的田产都卖掉了,剩下的给兔子种蔬菜。
从此,农夫就靠卖兔毛和卖兔子为生。日复一日,农夫从这买卖中赚了大钱,成了远近闻名的“兔子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