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为一代的作文

【篇一:碎片也可以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常看到有人开着电脑,拿着手机,不时看几眼手机,发几个消息,再看看电脑,敲几下键盘。忙得恨不得多生几只眼睛,多长几只手才够用。

时间被快节奏的生活分割成零零碎碎的碎片,人们仿佛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

古人那种“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离现代人越来越远。

于是有人感叹“如果能回到古代多好!”回到那慢节奏的生活,过一过“闲敲棋子落灯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日子。

其实,这只是古人生活的一个方面。碎片化的生活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身为朝廷官员每天都有很多公务要处理,没有完整的时间去读书学习,去做文章。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代文坛领袖的呢?欧阳修道出了他的秘密。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他利用这“三上”的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持之以恒,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三国时的吕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他只是一介武夫,只知斗勇,不知谋略。孙权劝他读书,他说军中事务忙,没时间。孙权说,你再忙,有我忙吗?我每天要处理多少政务,千头万绪,仍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吕蒙很惭愧,从此在军务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读书。终于成为有勇有谋的一代名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名言就由他而来。

所以,古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都在大把挥霍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是古人的名言。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关键是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让碎片化时间产生化学反应,为我们服务,就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二:射雕英雄传读后感】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

金庸的文字,经过岁月的沉淀,时光的筛选,依旧没有被淘汰,反而成为一代经典,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回忆,他的文字,是那么生动,那么朴实,那么不俗。初次阅读他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我就被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的历史背景所吸引,透过它的文字,我仿佛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南宋,置身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之中。

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行侠仗义的郭靖;古灵精怪的丐帮帮主黄蓉;痴情专一的侠女穆念慈;正直仗义的北丐洪七公;急公好义的江南七怪……还有我爱恨交加的西毒欧阳锋,风流好色的白驼山少主欧阳克,野心勃勃的赵王完颜洪烈,无赖狠毒的杨康,卖国求荣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而曾是一代皇帝的一灯大师,爱子如命的贵妃瑛姑,顽皮淘气的老顽童周伯通则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还是郭靖。

郭靖的人生是跌荡起伏的。他自小不幸——父亲惨死,母亲在雪地产下他,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有许多优点,正直无邪,刻苦努力,行侠仗义……等都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他是梁山好汉郭盛的后裔郭啸天之子,他的父亲就是一名爱国的义士,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靖虽然没见过大世面,但始终保有一颗灼热的爱国忠心。面对成吉思汗的威逼利诱,他誓死不从,决不帮助蒙古攻打南宋,真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即使此时的南宋内部统治集团腐朽不堪,他还尽力维护,对南宋的忠诚之心日月可鉴,读来让我心中涌起无限豪情壮志。

郭靖让我佩服的更重要的另一点是,虽然他天资驽钝,呆头呆脑的模样,但他知晓勤能补拙的道理,意志顽强,从不放弃,最终练就了绝世武功,真是应了“莫欺负少年穷”的说法。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没有随随便成功”,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人也比比皆是,童第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是我国著名的胚胎学家,可是他小时并不聪明,成绩在班上是倒数,但后来他不懈努力,在漫长的学习道路上从不放松,年仅28岁就完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成为胚胎学上的一大奇迹。无数的事实证明,努力才有更多机会。因为努力,他们才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因为努力,我们才会由此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因努力而灿烂。

这本书给我以力量,给我以启迪。虽然我不可能成为像郭靖那样的一代武学宗师,但我可以学习他忠于祖国的品质,努力刻苦的精神,为人仗义的情怀。《射雕英雄传》虽说是一本武侠小说,但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教导我们爱国,努力,仗义等,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确实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1筷子和碗的启示
2苏州同里古镇
3我咋这么傻呢
4第一天上“足球课”
5最吸引我的迎春花
6我的理想
7那一次,我真的很开心
8妈妈我想对您说
9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10留住美德
11蹲下来抱抱自己
12圣诞礼物DIY
13小区里的秋天
14最美晚霞
15我的班主任
16辛苦的爷爷
17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8观察家人擦玻璃的过程一段话
19浓浓的父爱
20油菜花
21那段难忘的时光
22分享是快乐的
23寻找春天
24家是幸福的泉源
25迷人的冬景
26春天在哪里
27玩抓娃娃
28那片绿地
29轮回
30学包粽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