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微阳的作文

【篇一:是谁,撩动了青丝】

悄悄走来,又悄悄散去。是谁,在千家万户的窗棂上逗留许久,却又不留一丝痕迹?强烈的好奇心充盈着我的内心,迫不及待想要去寻找答案。

迎着微阳,悠悠地走在小径,享受着这个“黄金时段”独特的氧气,就像是来自外界一样,清新,毫无混杂之物,正是我最喜欢的物质,仿佛是洗涤心灵的圣泉,让心情不由得释然。

那时的我还留着长发,缓缓地走着。忽地,一个孩子闪过我身后,那是谁?朦胧的脸庞,熟悉而又有些许陌生,只见她稚嫩的小手轻轻挥动着,顽皮地撩起我的发丝。我一惊,恍然转过头,可孩子却玩起了躲猫猫,任我怎么呼唤,也固执地不肯露面。

清凉袭面,似乎一瞬间懂得了什么。遥望天际,风起云涌,瞧,那孩子正调皮地朝着我吐舌招手呢!原来是风!天际无边,风就像拥有了一片辽阔而纯色的游乐场,肆无忌惮地奔跑着,欢笑着,看起来那么温和。我蹦跳着,试图能触碰到她那如蝉翼般轻薄的外衣,可毕竟她无色无味,像是与阳光还有氧气混为了一体,怎么找也无济于事,当泻下气坐

在石阶上歇息的时候,她又不厌其烦地来到我身旁。就像是隐了身形,悄悄把嘴对向我的耳边,然后恶作剧一般大喝一声,把我吓得猛然回头,懵在原地。这时候的她,早已恢复了孩子的本性,轻声笑了起来,一笑就停不下来。

夕阳西下,光晕渲染了大地画卷,一切显得静谧起来,不再如刚才那般活泼,街旁的路灯早已亮起,在身边投下一条细长的影子。凉风紧随而来,嬉笑着挑起我的黑发,影子终端那头也飘渺起来。我停下脚步低头注视,风轻悄悄,似乎把轻飘飘的影子缓缓托起,然后离我愈来愈远……

悄悄走来,又悄悄散去。是风,在千家万户的灯火前停留许久,却迟迟不留痕迹……

【篇二:对书的触动】

心灵最深处的颤动、震撼,那种情感,叫做什么?——题记

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视新闻,娱乐节目,我似乎是一个死人一般。

房间里,很安静很安静,安静得就像一个死亡的世界。电视的声音就如同来自修女们念着佛经的嘴唇。我的呼吸声很缓慢地从耳畔划过,平静得似一面湖水,不泛起一点漪涟。轻轻地翻开书页,我在窗前借着通过薄纱的微阳,抹去白纸上的灰尘垂下眼帘,看着那白纸黑字,心中有些颤动。我是喜欢文字的,喜欢语言的,喜欢文学的。

前几天读了一篇《墓园里的读书人》,心里的触动是很深的。

当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用那句“两吨”来回答“买了多少书”这个问题时,我想我已经开始震撼了。两吨,多么抽象的字眼。在中国,若是“二十本”,都让人不禁称赞——真是个好读书的人!那么,对于这个“两吨”,我们又将以什么形态来面对呢?吃惊,敬佩,亦或是毫无感觉?不,我们应该去报以学习的心态,去学习这种对读书毫不吝啬钱的精神。

法国人读书是中国人里所不经常看到的——“他们捧着书,神情是专注的,忘我的,但同时又是悠闲的,家常的,自足的,像呼吸一样,也可以说,想咀嚼一样”。这个描述是生动的,形象的,如此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法国人热爱书的程度。而下一个对中国人的描写,两者更是形成鲜明——“(中国人读书的时候)脸上都带上了‘最后一搏’的尊严,是总攻,是全力以赴,是迫在眉睫仿佛赌徒手中最后的一个筹码”。在我的班级中,读书的姿态又是不一样的,同学手捧着各色的书,亦厚亦薄,眼神却是死的,正如我们老师所说的那样“不希望看到现在的小学生看书是这样的表情”。确实也是这样,一个人的看书习惯应该是从小而养成的。我们应该抱以正确的心态,去读书,去享受书。

读书是要有一颗爱书的心的,这颗心是要平凡的。读书并不是一项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文字的精华,这是需要去深入体会、咀嚼的。

我扬起嘴角,像是获得了人生最重要的领悟一般——是的,这便是最淳朴的触动,这种触动,就叫做体会、叫做感动。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