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身架的作文

【篇一:冬日,暖阳下】

冬日,我和妈妈携手在暖阳下散步,很惬意。

在四路口拐角处,我们看到一个老人在卖枣,瘦瘦的身架,佝偻的背,花白的头发,黝黑的脸,额上布满皱纹,看上去比我外公年纪还大。

老人的枣虽然色泽红艳,但个头小且瘦,一看就知道果肉少,所以几乎无人问津。但他没有吆喝,只是努力把较大的枣往上翻,轻柔的动作,好像在呵护自己的婴儿一样。我推测,枣一定是老人自家产的。到街上来换点钱。也许为家里买点油盐酱醋,也许为老伴添置鞋袜,也许……

看着老人盯着行人的那双期盼的眼神,我明白,老人是多么希望多来一些顾客买他的枣呀!

正在这时,过来一个乞丐,他不断向我和妈妈点头。我真怀疑他是装出来的可怜样,来向人们要钱。还没等妈妈拿定主意,老人就从口袋中颤颤巍巍地取出一元钱,轻轻地放到乞丐的饭碗中……

妈妈疑惑地问:“这人比您还年轻,您怎么还给他钱?”“是呀,是呀”我表示赞同妈妈的意见。但老人的回答出人意料:“他是比我年轻,我虽然穷点,但我还有枣啊!说不定他真的遇到了什么事情,却什么都没有。我能帮就帮一点吧!”说完,他又去摆弄自己的宝贝枣子了。

我听了,心里一动,妈妈呢,她毫不犹豫,一口气买了一大包枣。

初冬的暖阳下,老人笑颜如花。我和妈妈的心里也暖洋洋的。

【篇二:学会蹲下】

人站得太久了,有时候需要蹲下。适时地蹲下对人体是有益的,中医认为人所患疾病大多与长期的站立、行走有关。想来也是,总是站着,岂不是把所有的负担都压给了脊梁和脚。

蹲下的好处在于很快变换了周围环境的角度,你蹲下了,看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新的风貌。你蹲下了,周围环境看你,也会有新的认识。所以,蹲下了,你会发现,原来风物竟是这般和谐。

站着的时候,其实你是在耗散元气。蹲下了,便是在蓄养元气。有时候蹲下去,才会获得更多东西。

天道喜平和,过冷与过热、过快与过慢、过高与过低,皆违背自然规律。

总想证明自己不低,总要炫耀自己的高度,而调集全身的力量苦苦地支撑着身架,亏空的只能是自己的真元之气。你要一直站着,脚就一直累着。纣王总想证明自己比天下人高,引来的却是武王伐纣。秦始皇总想显示自家至高无上的身份,结果秦仅历二世,便被他人所攻,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当周围环境于己不利时,蹲下是必须的。蹲下可以缩小目标,减少损伤,所以蹲下意味着保护自己。你看,当地震来临,我们不都是要抱头蹲下,将自己隐蔽起来吗?当你知道不得不蹲下时,不如主动蹲下,因为较低的姿态容易修德止怨,避祸免灾。“风物长宜放眼量”,蹲下是为了更好地站起。

面对街头行乞的花子,你可以无视地走过,谁也不会指责你什么。你也可以高傲地扔给他几个硬币,没有人会批评你什么。但是,你若肯蹲下来,和一个“卑微”的生命平等地交流,更能展示你对生命的尊重,你的大爱。

蹲下去不是矮了,而是更高了。蹲下去的是身段,矗起来的是人格。当温家宝蹲下身子,把灾区的孩子揽入怀中,他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定格在了人民心中。

学会蹲下,是为了更好的站起,从而赢得更好的人生。

【篇三:打动我的女清洁工】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早早出门学游泳,路上,我看见了一位正在卖力工作的女清洁工,她矮矮的个子,单薄的身架,身边却放着一个装满了水的大铁桶。她左手拿着浸满了水的抹布,右手拿着一个铁铲正用劲铲墙上的小广告,铲下后放进旁边的垃圾箱。我想:这么早工作,下班应该很早吧!

中午12点左右,我游泳完了往家走。当时,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我已经满头大汗,大街上都没有几个人了,可我一转头看见了早上的那位女清洁工,她在大太阳底下晒了一个上午,早已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可她手里的活一点不比早上干得慢,还是依旧那么利索。

下午四点左右,妈妈说天太热了,让我去买半个西瓜,我又看见了那个女清洁工,她正在树荫下休息。等我买好西瓜往回走时,她已经又开始工作了。突然她看着一个广告不动了,过了几秒后,她索性跳过这个,开始直接铲下一个广告。为什么她会跳过那个广告,上面写着什么?我很想知道,但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我带着疑问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满脸疑问跑向昨天女清洁工工作的地方。我一看,愣住了,是一张“寻人启事”,那位女清洁工真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好人啊!

我见过很多清洁工,但这个女清洁工真正把我打动了。我们都知道,她的工钱不是按照铲多少张小广告来算的,但她仍然早出晚归,工作效率很高,不在乎工作环境如何,努力认真地干活。她像个美容师,一铲一铲、一点一滴地去除着墙壁上的“痘痘”,她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一面面整洁的墙,她用质朴无华的心灵制造出一件件工艺品,她,是我们最值得敬佩的人!

【篇四:我爱爷爷】

那是今年春节前几天发生的事,妈妈告诉我周未要回老家一趟,因为爷爷生病了,要带他出来看病。我连忙问:“怎么了,怎么了?”只见妈妈摇摇头说“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周未到家后,我放下书包,冲进房间去找爷爷。可是爷爷房间空荡荡的,不见爷爷的踪影。于是跑到厨房去问奶奶,奶奶叹了一口气地说:“你爷爷不听劝,又跑到田里去干活了。”听到这一句话,真是生气,心想:都生病了还去干活,一点都不爱惜自己身体。搬了张凳子,坐在了大门口,等爷爷回来。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隐隐约约听见远处有脚步声,瞪大眼睛往远处望去,只见爷爷那瘦瘦巴巴的身架,那晒得干黑的脸上深深地刻着一道道皱纹,嘴里的牙都掉光了,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肩上挑着满满的一筐菜,缓缓地往家走来。我像飞箭似的冲到爷爷身边并抱着他,嘴上直喊:“爷爷,爷爷,您回来了。”爷爷笑着对我说:“你怎么回来了呀?”“我想您了,就回来了。”我说。

我的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老汉,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刚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对我的关怀与疼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我爱我的爷爷,希望他身体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我要让他幸福地生活下去。

【篇五:陪伴爷爷的时光】

我的爷爷勤劳善良,和蔼可亲,虽然他已经78岁了,但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爷爷瘦巴巴的身架,一脸的鱼网纹,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两只深褐色的眼眸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已花白,头上戴着一顶小毡帽,笑起来下巴颏高高的翘起。爷爷的手粗糙的像老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还有许多厚厚的老茧。可以想象,在农村种地是多么辛苦。

姐姐马上要参加2020年的中考了,这个寒假学习任务重,妈妈决定我们全家不回老家过春节了,所以,妈妈把爷爷接到合肥来过年。

来到了这个大都市,爷爷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感到眼花缭乱。他不敢过马路,我小心翼翼的搀扶着他。我带他去尝试体验坐公交坐地铁,他无比开心激动。我带爷爷逛超市,他被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惊呆了,像个孩子似的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好不好吃,那个好不好吃?又看了一下价格,不停地摇头:“哎,城里的东西太贵了。”

妈妈带爷爷去医院检查身体,他血糖和血压都偏高了,必须合理控制饮食。妈妈任命我为“小小监督员”。我让爷爷少吃多餐,我规定爷爷一天喝六杯水,如果他忘记了我会主动给他送去。我让他每天定时定量吃水果。我和爷爷每天相依相伴,过得其乐融融。

虽然这个寒假因疫情无法外出活动,但是我觉得能陪伴着爷爷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这个寒假很有意义。

【篇六: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点亮感恩之灯】

人类使用互联网,是进入一个精神高度文明,物质高度丰富的美好世界。移动互联网满足我们随时的工作、娱乐、学习、社交……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悄然影响着我们。

地铁车厢里,大多数乘客都有座位。车缓缓停下,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年夫妇一边四下寻找座位一边手提重物走进车厢。我不假思索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老奶奶高兴地说:“小弟弟,谢谢你哦!”说完,她招呼老爷爷去坐,两位老人推搡了半天,最后老爷爷拗不过老伴,只好坐了下来。老爷爷连连举起手谢谢我,我微笑着回应。

老爷爷的身体看上去没有老奶奶的硬朗,瘦瘦巴巴的身架,脸上的皱纹密如渔网。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带着一顶小毡帽,因为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老奶奶扶着栏杆,站在我的身边,身体随着车厢一摇一摇的。虽然她染了头发,但是看上去也并不年轻了,其实,老奶奶也需要一个座位啊。

我环顾四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们,各个拿着手机在看,有的貌似在打游戏,手指不停地滑来滑去。还有两个打瞌睡的,其中一个男青年半眯着眼睛,眼皮一眨一眨的,一看就是在装睡。“唉——”我的心里叹了口气。

地铁靠站,没有人下车。这时,又上来了三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看到老奶奶站的不稳,终于忍不住发声了:“谁能给老人让个座!”还没等坐着的乘客反应,老奶奶连忙摆手说:“不要不要,他们都年轻人,上班很辛苦的,让他们坐,让他们坐。”顿时,车厢里一片寂静,只听见地铁行驶的声音。

许是老奶奶的话太让人害羞了,刚才睡觉的小伙子和另一位中年妇女几乎同时站起来,示意老奶奶去坐,老奶奶笑着道谢,说:“你们坐,我站一会没事的。”中年妇女说:“阿姨,我马上下车了,你过来坐吧。”老奶奶这才走过去坐了下来,还不停地说着“谢谢”。

如今,碎片式的生活让低头刷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应该做什么。人生不过是你的几次伸手,和你的几次予人温暖。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把爱传递给别人,那么每次你的伸手之劳,也会反过来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把刷屏的头抬起来,用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去关注身边的风景,点亮心中感恩之灯,让生活更加美好!

【篇七:等待中的大学】

在如今看重分数的社会,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成绩、高考都已成为大学招生的标准。作为一名当代学生,面对此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也只能用笔抒情,而这只能怀有一颗憧憬的心,默默地等待,等待彩虹出现的那一天。

曾经,幻想自己已迈入大学的大门——神圣而崇敬。正如电视中描绘的那样,自己抱着一本书惬意地坐在草坪上,思绪任己飞扬,单纯而真挚的心灵在天与地的融合中愈发灵动。抛开烦恼,摆脱紧张就业的压力,唯一令我梦魂萦绕的是对知识的吸收,对一切事态的感叹。真正做到“饮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样的境界才是获取知识的黄金阶段。

自由飞翔,唯我独尊,但不以自己为核心。大学老师畅所欲言,放下身架,真正的与学生融汇,不再受制于学校的定式束缚,而是改革创新,力争独立自由;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传授,挖掘精华,主张提升价值;不再沉陷于盲目的奋战备课,而是解放思想,向往自然顺承。故此师也,方可育英才;故此师也,乃可振中华。

清澈可见的幕后教育。或是敛财私己,偏溺近亲;或是依仗权势,擅自夺权。一切一切都要暴露于众。作为校长,要以身作则,而不是虚无缥缈、废于职务。简而言之:公正处事,光明做人,公平教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在兴趣中收获知识,在兴趣中提升价值,在兴趣中创造新天地。同时,要明确学校的职责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打破常规,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自己所选专业的迷恋,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而不是为就业所选,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安逸生活所学。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学习是我的最大兴趣,学习是为了中华的振兴。周恩来曾说过:“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思想的教育。自古以来,孔孟之道广为流传。一旦,人的思想上有了飞跃,这个国家就会迅速崛起,社会就会安定和谐,政治才会清明,人民才会有修养。往往可以通过观察人民的举止看出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思想上的教育不可忽视。

大学,知识的殿堂,应真正的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恐怕这一切需要时日去等待,等待……

热门推荐
1拔河比赛
2未来的乡村作文
3你最珍贵
4淡爱浓情
5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6《我在天堂遇见猫》读后感
7推荐一个好地方
8我的英语老师
9感谢有你
10故乡的饺子
11书香伴我成长
12童年的回忆
13我想竖起大拇指
14醒来
15匆匆半夏
16童年趣事
17充实的暑假
18星空下的遐想
19我眼中的语文
20脚尖上的自信
21奉献的议论文
22亲情日记三则
2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24梨园幽韵读后感
25冬天的记忆
26我家的传家宝
27我有一个心愿
28父母的爱真美
29大足石刻导游词
30父母的陪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