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点水的作文

【篇一:多面的我】

我是个十岁的小男孩,方形脸,长眼睛长睫毛,大嘴巴,没什么特别的外貌特点。

我说自己嘴巴大,不是一口能吃一个包子,而是我的嘴巴非常爱讲话。爸爸写字的时候,只要我坐在他旁边,我就忍不住讲话,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问。妈妈休息的时候,我也忍不住讲话,妈妈只好闭着眼“嗯嗯嗯”地,听。上学的时候我也忍不住讲话,老师瞪我一眼,我就不讲话了。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也很想讲话,路上没人听,我就在心里自言自语,和自己说一些话。

我心眼大——非常马虎。一些难题我不会做错,错的都是简单的。比如我把“犬”字写成了“大”,把“天”写成了“夫”。有一次我竟然把我的姓“黄”字里的“田”写成了“由”,把“泽”字的三点水写成了两点水。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同桌的肚皮都快笑破了。我羞愧得把脸埋着,在课桌上趴了一节课。

我正在下决心慢慢改正我的这些坏毛病。

我的优点也不少。我十分爱干净。如果我的位子下面有一点点泡泡糖,我就想方设法把它刮掉。我喜欢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扫地、拖地,百干不厌。

如果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能做到的都会想尽办法帮你做到。

你一定很想和我做朋友吧。

【篇二:说名道姓】

薛汇斌。三个字。一个字是姓,两个字为名。予此成文。

薛字,乃姓。历史上并不缺此姓名人:征东大将军薛仁贵,反唐名士薛嵩……祖上的荣名于薛家子孙而言终生不得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前人薛勤赠其侄子陈蕃的规劝更是值得世人代代铭记……

若追溯祖氏根源,其历史底蕴更是相当深厚。春秋时期,山东一带的薛城便颇显其名了,自夏朝开始,历经六十四世,来去二十二位君主,这才从战国末期落寞,薛城转成一处小村落,薛族人辗转迁移,避乱世。现今姓薛者甚众,《百家姓》排名第六十八的薛氏现已成为华人姓氏人口排名中第三十五名的大姓了。

汇斌,乃名。

汇字,汇集、聚集之意。部首为“三点水”。要说此字具何用意,说来倒有些来头:一则与我出生有关,据说,那日原是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而在我出生时却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故此,名中即具水相;二则与家乡地理位置有关,家乡如皋地处长江下游北侧临江一域,因而融入“三点水”这一部首;三则,其与“斌”字连用,有妙之甚处——

斌字,字形易解,左文右武,很是好记。与“汇”字相连后,“汇斌”二字亦可译为“汇集文人之丹心,武侠之肝胆”若简言之即是“文武双全”。其中可谓是饱含着父母祖辈的热切期望,与其望子成龙之愿。

这就是我:姓薛,名汇斌;薛仁贵的“薛”,汇集的“汇”,文武斌的“斌”——薛汇斌!

【篇三:我为错别字开处方】

我是在错别字医院里上班的医生,今天刚开张,一窝蜂的错别字病人急冲冲的赶来了。

第一位病人是“慢”先生,“朋友们嫌我太慢,不理我了”慢先生说。“好的,请去‘消体室’,后去‘合体室’。”我给他一张单子后,他去了“消体室”护士用消体擦皮把他的竖心旁给消除了,之后他去了合体室,护士为他找了个三点水装上去,第一位病人医治成功!

第二位病人是“鸟”女士,“我原来是乌,可不小心把墨水当成眼药水点了几滴,就变成这样了,我现在眼睛都模糊了,快看不清楚了”鸟女士说。“请到改正室”我说。护士用改正水帮她改正了。第二位病人医治成功。

第三位病人是“发”小孩,他说:“医生我总觉得头痛,而且晕,什么都会忘记,你看我少了什么,给我开点药补补吧!”我一看,他少了一点,我用了神笔点了一点就好了。

做医生真累,但是看到这些药到病除的病人,我开心极了,瞬间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

【篇四:我的老师】

在大家心目中,老师都是诲人不倦,宁肯多讲一次也绝不误导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可我却遇到了这样一位“坑王”老师……

这不,又是一节语文课,赵老师先开始讲练习册,讲到“繁衍”时他专门强调了“衍”这个字,还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三点水在前,双人旁在后的“衍”。咦?这个“衍”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呢?正当我疑惑之时,何冠儒在经过老师允许后道破天机:“赵老师,您的衍写错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恍然大悟的“哦哦”声。

虽然被当面指出错误,赵老师却依然笑眯眯地说道:“还是何冠儒观察仔细!”原来老师是专门考验我们呢!真不小心,这么多快就掉进老师挖的坑里了。

在讲《回顾-拓展五》中的“趣味语文”时,赵老师先让我们读第一段,讲了周樟寿用“四眼狗”来对先生的“独角兽”,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赵老师就拍手称绝:“好!对得真好!好吧?”我们也只好迷迷糊糊地跟着说:“好。”

可是在读了第二段时,这个答案又被无情地推翻——“比目鱼”才是正确答案。

赵老师狡黠一笑:“看来没有人预习哦!”教室里一片尴尬的气氛——我们又掉坑里了!

从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了,需要一丝不苟地学习,深思熟虑后再回答问题。

这节语文课上得真不容易啊!一路走来都是坑!“坑王”真是名不虚传……

【篇五:读书的“三点水”】

书,它就像一位老师,教你做人的道理。

书籍是我最好的朋友,它告诉我三点水: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不紧不慢。

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读书要不紧不慢,不追求速度。”我并不明白,只是点了点头。六岁的时候妈妈教导我“读书要细水长流,不能半途而废。”我铭记心底,仔细品味。小学五年级妈妈对我说“读书要持之以恒,才会有积累。”我了然于心,但又不明白。

暑假的时候,我去小溪边玩。妈妈给了我一本书,让我自己去阅读。我在书上看见了妈妈告诉我的三点,我心里在想:原来妈妈是从书上看到的。

妈妈看见了我恍然大悟的表情,拉起我走到小溪边,问道:“你觉得那三点像什么呢?”“像小溪。”我说到。妈妈笑了笑,说“它并不是小溪,而是最不起眼的水。”我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是水呢?“就是水。”妈妈回答道。

“水不紧不慢,有着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的影响。”妈妈说“你想想,是不是?”我在心中想:“是的。”

“水天长地久地流着也不会干凅,水从不退缩,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妈妈又说“做人做事都是这三点,如果你做到了这三点,就不会有困难拦着了。”

书中的三点,成了我人生的教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道理比黄金珍贵多了,它是任何东西都买不来,换不来的。

热门推荐
1于细微处见丰富
2我和福娃
3可爱的大熊猫
4考试的作文
5桥读后感
6这件事真让我愧疚
7移居太空历险记
8我的老师
9打疫苗
10乡村生活
11鲤鱼壁画
12二十年后的家乡
13有一种爱叫“高科技”
14龟龟赛跑
15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6那是一次特殊的尝试
17桂花香·柿子红
18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作文
19借外物成充盈人生
20没有姐姐的一天
21小鸡不见了
22微信
23愚人节
24科比离世的作文
25击鼓传花
26同学我想对你说
27难忘恩师
28倒春寒
29母爱
30迎接春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