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上册作文怎么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篇二: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在这一天,人们要带酒食果品和纸钱去墓地悼念死去的亲人。
今年的清明节天气特别冷,时而大雪纷飞,时而狂风大作。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一家二十几人要到太爷爷的坟墓前祭奠。坐车来到了山脚下,大家都沉默不语,过了十几分钟,走到了半山腰,那里杂草丛生。走着走着,就到了太爷爷的坟墓前,坟墓周围到处是杂草,它们仿佛懂得扫墓人的心情似的,没有一点生机。
爸爸和叔叔、姑奶等人先把坟墓周围的杂草除去,接着爷爷在坟墓上用小泥块压了一张黄纸,然后在坟墓前摆上供品,点上香。我和爸爸跪在太爷爷坟墓前,给太爷爷磕头,爷爷在坟墓前念念有词,诉说着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小情,还让太爷爷保佑我们一家大小平安。我心里想,太爷爷一定会听到我们的话,我要好好学习,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最后,我们把纸钱烧了,爸爸用土灭了火星。因为太爷爷的墓前有几块大石头,我们坐在大石头上休息吃东西,这时爷爷把酒洒在坟墓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洒酒呀?”爷爷说“我来敬酒,太爷爷会和我们永远在一起的。“人死了,明明就什么都没有了,怎么会喝酒呢,怎么还能和我们在一起呢?哦,太爷爷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吧!下山的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
这次扫墓,我知道了清明节扫墓是对亲人的怀念,也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好时机。这个清明节过得很有意义,明年我还会去看太爷爷的。
【篇三:二十四节气立夏】
不知不觉中,我撕下了5月5日的日历,翻开新的一页,上面写着红红的两个字:立夏。
哈哈,原来是夏天来了!我兴奋地跑向衣柜,想着那尘封一年的短袖短裙马上要面世,就止不住的乐。二话不多说,掏出一条连衣裙直接换上。正当我对镜顾影自怜之际,忽然从窗边刮来一阵风,好冷啊!
“妈妈,这还是立夏么?为什么我有一种深秋的感觉啊?我都想给您唱一曲凉凉了。”我无比幽怨的白了妈妈一眼。
“这你就不懂了吧?立夏,并不是真正夏天的开始。对于夏天的划分,气象学和天文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妈妈开始给我敲小黑板。
立夏,在天文学上的确表示告别暮春迎来盛夏的开始,而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通常把阳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所以,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即为夏天结束。我想,这样的夏天,恐怕只有福州、广州那边才能拥有“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吧!
听到这里,我默默的返回衣柜,穿上了我的校服,继续问:“那么立夏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字,建始也,而夏,则是假的意思,立夏便是“物到此时皆假大也”。这里所说的假,是指“大”,说明在春天播种的植物开始直立长大了。
此外,在江浙一带的民间还有一个习俗叫饯春,指的是人们因为大好的春光明媚即将过去,有一种惜春的伤感,所以在立夏之际备酒食为欢,好象送人去远行。
可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所以,无论立夏是否是夏天的开始,它都代表着一段时间的结束,节气可以重来,逝去的光阴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