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称量的作文

【篇一:家乡】

经过一学期的劳碌与奔波,我又回到家乡的怀抱——舒洪。

依水而行,走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双脚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在斑驳腐朽的木门两侧,贴的是黑字红纸的对联,散发着淡淡墨香。身旁石粒可见的粗糙的土墙,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记忆。几只麻雀在铺满砖瓦的屋顶上嬉戏打闹,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巷子里,一位老奶奶手拿扫帚,慢慢地在地面上扫动,发出轻微缓慢而有节奏的“刷刷”声。经过几个院子的门口时,长木凳上也偶尔坐着几个老人,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腿脚不便,而他们脸上挂的笑容,则是对当今生活的最好显露。在这只够两人并肩行走的小巷中漫步,也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走到小巷尽头,不知眼前迎来的竟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一尘不染,中间放置着用青石块做成的长凳,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最远处还有一座铜像。那是两个身着布衣布鞋的男子,一个担着一筐沉甸甸的盐,另一个则拿着杆秤称量。那段担盐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永远成为历史的独特印记。沿矮小的房屋走,土墙上断断续续地挂着一些黑白照片,尽管图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看到家乡的绝世美景和浓浓的风土人情。附近的大妈、大婶们在空地上晒着笋干,或者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遇上村里的人总要唠一唠,一下子还真让人走不开身呢。

阳光慢慢地洒满大地,暖意不由地布满全身。我知道了,家乡固美,更美的是家乡人的心。

【篇二:我的心中有杆秤】

你,我,他心中都有杆秤,这称有时偏有时正。它称量着我们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感激,对朋友的情谊;它称量这我们人生走过的每一步;它称量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启迪。

一颗心小,却日容纳了好多。其实,我们和老师相处的时间胜过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到了学校,我们就像到了另一个家。老师们的家中也有孩子,但他们却放下了自己的孩子,早早地来到教室为我们讲课。可能,他们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可能他们的孩子还在蹒跚学步;可能他们的孩子即将面临升学考试……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听课吗?课后,遇到老师,一面微笑,一面礼貌的招呼:“老师好!”优异的成绩,全面的发展,每天进步一点,这就是对老师的回报。

是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会为我们准备好一日三餐?是谁毁在我们出门时不忘说一句“路上要小心?”是谁会在我们生病难受的时候一直守候在我们的左右?是谁会在我们失落时鼓励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啊!他们总是会一直站在我们的前方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你可曾认认真真的想过,我们对父母做过些什么?何曾关心过父母?可能会在自己和父母发生冲突时,就摔门而去;可能会每天找父母讨要零花钱去买一些无实用的东西,或者拿着父母的钱去了网吧;可能……你可曾想过我们对父母做过这些之后,父母会有多难受?也许,在父母下班之后的一声问候,在闲余时间帮父母做些家务或煮一顿饭,他们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

小小的心不小,父母与老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都应铭记在心。我们永远也无法称量出他们对我们自己付出了多少,因为他们的付出是无量的。

【篇三:让幸福在心底长驻】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甜甜的感觉;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一句贴心的话语;是儿时依偎在父母怀中的温暖;是长大后见到自己儿女的欣慰……

幸福有很多种,它存在以我们的生活,充斥每个角落,想要发现,就敞开心扉,让它进入。幸福不能用金钱衡量,它的份量也不能用磅秤称量,可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就是幸福;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一张舒适的床,一桌可口的饭菜就是幸福;年老古稀的老人,见到儿孙满堂就是幸福。

还记得小时候可以在蓝天下漫无目的的疯跑,可以在阳光下看玻璃球折射的彩色的光,那便是一种幸福;到现在有几个人忘得了又酸又甜的糖葫芦,还有那走街串巷的叫卖声,还有到家后父母那宠溺的眼神。

幸福的感觉,能扫去我们心上的阴霾,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幸福的感觉犹如一片正在怒放的花海,浓郁的花香在空气中撒开,引我们一步步置身其中。

长大了,幸福是一张张红色的奖状,是听到父母的赞扬是和同学们比赛的乐趣,是一个人走在回家路上的些许骄傲。上学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日复一日的上学,枯燥无味,却又充满乐趣,儿童的心最稚嫩,最天真,也最无暇。

时针不停转动,内心的幸福也在改变,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们。曾经抱着父母的腿咿咿学语的我们,早已与他们齐肩,体会到他们的辛酸,体会的在火红的爆竹声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时的内心的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就是幸福。

让幸福在心底长驻,铭记触动我们心弦的那份温暖。张开双臂,拥抱幸福。

幸福有很多种,可无论哪一种,都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回忆。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记录每一次幸福、温暖的记忆,让幸福在心底长驻。

【篇四:来一斤母爱】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拿着一张钞票,对母亲说:“妈,来一斤母爱!”当时的母亲只是笑着捏捏我的脸,并没有说什么。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母爱是不能用量来形容的。

记忆中的母亲,头发长长的,一张清秀的脸,一双深邃的眼睛,一双光滑的手。而现在的母亲,头发微有点发白,布满皱纹的脸,一双慈祥的眼睛,一双粗糙的手。而这些都拜我所赐,这无疑让我增加了愧疚感。

我的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女教师,一身浓厚的书香味整天都在我身边打转。那是六年级的时候,快毕业考试了,每天晚上都得学习。而母亲也每一个晚上都陪在我身边,帮我拿拿资料,倒到开水……忙完之后,总会静静地坐在一旁,即使再困也不睡。因为她担心我寂寞。直到我睡觉,她才起身。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不忘捎上:“要盖被子,别着凉。”可是每晚到半夜,她总会跑到我床边给我盖被子。因为我经常会踢被子。直到现在,我睡觉很安心,我知道妈妈一直会在我身边。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打过我,几乎可以说没有。可是那次她狠狠的打了我,只因为我逃课去玩。那次我哭的很厉害,最后干脆就不跟母亲说话了。后来,母亲又亲自拿药给我擦,边擦边给我讲做人的道理,我当时也没多大在意,没有注意母亲梗咽的话语,没有注意母亲眼角的泪光。

多年后,回想,那时母亲心里一定很难过吧!不过,我从那时起,在慢慢的成长。

“妈,来一斤母爱!”小时候顽皮的话语还在,但那个顽皮的孩子已经长大。也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它不能用量称量。如果非要用斤来说的话,那应该是无数斤吧。因为,它沉甸甸的装满了那时我幼小的心灵。

【篇五:玩转弹性球】

寒假快结束了,我去萧报九楼会议室参加了一场有趣的科学实验课:趣玩弹性球。

开始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四人一组分好组,然后去领材料,有天平、纸杯、液体胶水等。因为制作弹性球要使用天平,所以老师先教我们认识和使用天平。天平有吊式和托盘两种,今天我们使用的是托盘天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这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步骤,并着重给我们讲解了天平的读数方法,即物体的质量=砝码重量+游码所显示的度数。还有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如称量物质前,事先要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称量容器(纸杯)的质量,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轻放轻拿等,让我学到了许多的新知识。

学习完天平的使用,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制作弹性球了。老师先让我们把硼砂、胶水、水等原材料按照他要求的质量用天平称好,然后把原材料混和在一起,再加入顔料进行搅拌,一直搅拌到成块状,这时我们将结块的胶水用双手搓揉成球形,最后,用两个气球剪去口子,把弹性球包进气球里,两个气球互套在一起紧紧包住弹性球,这样就制作完成了,等球干了我们就可以玩了。

这节科学实验课真是有趣又实用,我不仅学会了亲手制作弹性球,还学会了正确使用天平的知识,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多了一份科学色彩!

【篇六:人间至味是清欢】

阳光不遗余力地照射着大地,奇丽的山水、热闹的集市和质朴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卖香菇喽,新鲜采摘的香菇!”一位身穿黄底红花衬衫的妇女在村头的古树下响亮地喊着。坐在妇女旁的少年忙着帮顾客装袋称量。他们是谁?是我和我的母亲。

我家里是种香菇的。种香菇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农活,可我们一家人却在其中得到了满足。搅拌木屑,机械装袋,高温杀菌,温室培育,采摘上市,这便是种香菇的基本流程。

像往常一样,父亲推着一捆捆的菌袋前往后院的高炉进行烘烧杀菌。推车在石子小路上颠簸着,突然,车轮卡在了石头缝里,父亲只能先把车抬起来。可没想到,这一抬,车子竟把父亲带倒在地,父亲的头不小心磕在了石头上。一捆捆的菌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撒落在昏迷的父亲旁。

除去白天去医院照顾父亲,半夜,母亲还在后院给高炉添火烧柴,时而屈身,时而挺立。火焰在炉中红红地燃烧着,正如母亲焦灼担忧的内心。以前晚上烧柴都是父母轮流的,现在这个重任却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一旁的我,看着母亲劳累的身影,眼眶不禁湿润。我对母亲柔声说道:“妈,我来帮忙吧,你休息下。也别担心爸他了,他会没事的。”本想拒绝我帮忙的母亲,听我说到父亲后,脸色便顿时失落下来,“好吧。”她无力地说。我们俩轮流烧柴,度过了一个个煎熬的夜晚。

早上,公鸡一声声雄厚的声音响起,我和母亲急忙赶往医院,却被父亲一句“就要早集了,快回去采新鲜的香菇,然后去村头抢摊位”给赶了回来。我和母亲却不因此难过疑惑,而是理解父亲的苦心。不回来卖香菇,家里怎么获取收入?

大棚里,一个个香菇撑破了袋子开出了“花朵”。我和母亲挑选着香菇,不忘父亲叮嘱的“要采又大又新鲜的”。母亲踏着三轮车,载着我和香菇前往村头。可能因为母亲力气太小,而我体重又太重,车的速度很慢。“看来占不到好摊位了。”母亲叹息道。我听了之后,立马翻身下车,让母亲快骑,我边推着车边在后面跑着。母亲欣慰而地看着我,不时地问我“累不累,累了就上来”。

村头,古树下身穿黄底红花衬衫的母亲在大声吆喝着:“卖香菇喽,新鲜采摘的香菇!”那声音,爽朗,明亮。零零落落的人逐渐在摊前汇聚,边挑着香菇边赞叹:“这香菇多么大,多么新鲜!”这是父亲的功劳呐!清晨的阳光铺在了母亲难得展露笑容的脸上,是那么得柔和。我看着母亲的身影,感到十分欣慰。这时,母亲对我说:“你看着我干嘛呀,快给客人装袋称量啊。”我恍然,赶紧给客人称那又大又新鲜的香菇。母亲接过了客人的零钱,我接过了客人“真孝顺”的称赞。

家把生活的沉重与人生的疲惫圈了起来,转变成了轻松与温馨。一句叮咛,一夜炉火,一路推行,一声吆喝。家人的爱,既简单又幸福,正如苏轼在《浣溪沙》中说的“人间至味是清欢”。

热门推荐
1以补为题的作文
2制作弹力球
3老照片里的故事
4毕业了,你却哭了
5自行车的春天
6画方圆
7快乐的校园
8朋友,你是否依然安好
9扫大街
10校园春色
11我们的军训,我们的精彩
12难忘的大扫除
1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4我眼中的夏天
15性格古怪的猫
16我的伙伴
17我的爷爷
18指尖划过的读书时光
19有你真好
20《大林寺桃花》之谜
21暑假做饭作文
22我的爱
23我家是小小动物园作文
24读懂父爱
25为自己鼓掌
26狗的一生
27妈妈的脸
28必然的偶遇
29时光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30最开心的元宵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