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腊月游安昌】
很早就听说安昌的腊月风情节开幕了,我一直很想去看看。元旦放假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安昌游玩。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我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车到安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窗,一眼望去,安昌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咦,那一串串像窗帘似的是什么东东?一问妈妈,才知道这是安昌腊月风情节的主角——腊肠。这可是我非常爱吃的哦。
停好了车,迎接我们的是一盏盏的大红灯笼,沿着安昌的十里老街一字铺开,把节日的气氛点缀得浓浓的。不一会儿,腊月风情节的秘书——鱼干先生已近在眼前了。鱼干先生把我们领到了一个如世外桃园般的仙境。瞧,又看见我们的老搭档——扯白糖了,她可也是这个节日的主角哩!眼前就到了制作扯白糖之地。只见一位老师傅先把糖倒入一口锅里,等糖慢慢地溶成糖水,再把糖水倒入另一只早已准备好的干净的锅里,然后将锅轻轻的左右晃动。当糖水慢慢变稠成了一个糖块后,就托起厚厚的糖块往一个光溜溜的树杈上甩去,手拿一根木棒开始扯,再退两步,拉一拉,进两步,甩一甩,就这样来回十多次,美味无比的扯白糖就做成了。最后,老师傅用一把大剪刀把扯好的糖条一一剪成小块。啊,我赶紧先尝为快:“哇噻”入口即化,真是美味无穷哦,我情不自禁地叫到。
带着满嘴扯白糖的鲜甜,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昌古镇。
【篇二:年味十足的安昌古镇】
年初六早晨,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绍兴安昌古镇寻找过年的气氛。
这是一座沿着小河而建的小镇,河的两岸是古色古香的民宅,一个个随着柔风飘动的红灯笼,织成了一条红丝带,在寒风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仿佛在等着我们编织“中国结”呢。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着倒着的“福”,象征着五福临门、福到我家!
街上尽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居民们亲手做出来的泥人、面人、糖画……一个个活灵活现,颇像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呢!这些小商品可不容小觑,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艺术家一点一点地捏出来的,可不是机器做的哦!
最有趣的要数画糖画了。我观察了很久,了解了糖画制作的过程。首先,舀一勺熔化的麦芽糖,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条一条画出凤尾,再画身子,最后就是头了,加上竹棒后,一只翩翩起舞的凤凰就画好了。还有糖龙,看它那健壮的身子和威武的龙头,一看就是条英勇的龙在空中飞舞。“龙飞凤舞”预意着新年里安昌古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繁荣昌盛!
过年当然少不了好吃的,主人们准备了什么美味招待客人呢?刚走进古镇不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什么呢?我闻香识途,一看,原来是馄饨呀!瞧,这细皮嫩肉的,让人一见就垂涎三尺。我吃了一碗,感觉皮轻飘飘的,如同云一般;肉呢,则非常鲜美,而且富有弹性,真是人间美味啊!其他还有酱肉、酱鹌鹑、腊肉、扯白糖、麦芽糖……都是可口的年货,用他们来招待客人再合适不过了。一排排流着金黄透明的油水的酱肉也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浓浓的年味包围着整个古镇,欢迎大家到安昌来过年哦!
【篇三:年味十足的安昌古镇】
年初六早晨,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绍兴安昌古镇寻找过年的气氛。
这是一座沿着小河而建的小镇,河的两岸是古色古香的民宅,一个个随着柔风飘动的红灯笼,织成了一条红丝带,在寒风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仿佛在等着我们编织“中国结”呢。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着倒着的“福”,象征着五福临门、福到我家!
街上尽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居民们亲手做出来的泥人、面人、糖画……一个个活灵活现,颇像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呢!这些小商品可不容小觑,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艺术家一点一点地捏出来的,可不是机器做的哦!
最有趣的要数画糖画了。我观察了很久,了解了糖画制作的过程。首先,舀一勺熔化的麦芽糖,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条一条画出凤尾,再画身子,最后就是头了,加上竹棒后,一只翩翩起舞的凤凰就画好了。还有糖龙,看它那健壮的身子和威武的龙头,一看就是条英勇的龙在空中飞舞。“龙飞凤舞”预意着新年里安昌古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繁荣昌盛!
过年当然少不了好吃的,主人们准备了什么美味招待客人呢?刚走进古镇不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什么呢?我闻香识途,一看,原来是馄饨呀!瞧,这细皮嫩肉的,让人一见就垂涎三尺。我吃了一碗,感觉皮轻飘飘的,如同云一般;肉呢,则非常鲜美,而且富有弹性,真是人间美味啊!其他还有酱肉、酱鹌鹑、腊肉、扯白糖、麦芽糖……都是可口的年货,用他们来招待客人再合适不过了。一排排流着金黄透明的油水的酱肉也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浓浓的年味包围着整个古镇,欢迎大家到安昌来过年哦!
【篇四:徜徉古镇老街】
古色古香的安昌,一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儿有香气扑鼻的自制腊肠,有越扯越白的扯白糖,有十分别致的乌毡帽,还有小巧玲珑的乌篷船。
记得那个细雨迷梦的午后,我初次见到了它——古朴的安昌。车还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跑进镇上。老街枕河,粉墙黛瓦,商铺林立,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一眼望不到尽头。寂静的驳岸旁,轻轻摇曳的柳枝下,停泊着一艘艘乌篷船。
“坐着乌篷船,喝着绍兴酒”,曾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向往。只见船夫坐在船尾,约莫60来岁,背靠着椅背,身着蓝褂子,头戴一顶乌毡帽,皮肤黝黑,但一脸的爽朗和朴实。他右腿支在船上,左腿抬起向前弯曲、踩动着船右边的橹,双手又各拿一橹,在船的另一边划动着,水波渐渐向两边泛漾开来。就这样,如雾的细雨中,乌篷船渐渐驶过了我们,渐渐消失在了这淡淡的雾气中。它似乎让我看到了安昌古镇的过去……
“扯白糖!扯白糖喽!”突然,一阵阵吆喝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在烧沸的水中倒入了白糖。雪白的砂糖慢慢地在水里融化,老师傅不断地用筷子搅拌,糖水慢慢地粘稠起来了。随后,老师傅将糖浆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铁锅,用冷水冷却,糖浆变成了黄色。老师傅麻利地用手揉着糖浆,揉着揉着,忽然一下子用手抓了起来,将糖浆挂在柱子上,熟练自如地来回反复拉扯。糖浆越扯越长,粗大的糖条在老师傅手里上下翻飞,糖条就在师傅那熟练的一拉一扯中慢慢开始变色,橙黄色、奶黄、奶白,最后完全纯白。“哦,大功告成!”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我连忙按下快门,把这一刻定格在我的画面中,也定格在我的心中。原来,这就是百吃不厌的扯白糖啊!这传统工艺的传承真让人骄傲!
天色渐晚,我只能带着喜悦与留恋离开了这儿,但安昌古镇,它犹如一首古老的诗歌,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篇五:古镇一日游】
假日里,不去上学我也早早地起床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去安昌古镇玩。
一下车,一眼就看见了小桥、流水,以及河边的垂柳。美得就像一幅画。我还注意到河上浮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植物,它叫金鱼藻,因为科学老师刚刚给我们讲过,妈妈还不认识哩!
一走进去就闻到了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妈妈说:“这就是绍兴的味道。”突然,一条条船从远处开来,哇!黑黑的篷,篷上扎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妈妈轻声说了句:“乌篷船!”爸爸提议,我们去坐船吧……”还没说完,我就冲到了小船旁边。等我们做稳了,划桨的爷爷手脚并用、熟练地划起浆来。微风轻轻地吹着,我感到很凉快,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朝我们一个劲儿地吐泡泡,似乎在欢迎远方的客人……船很快就到了岸。
一上岸,我的眼睛马上被一个正在做手工的叔叔吸引了。你看,叔叔把棕叶分成一条一条的,编织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小猪、蝴蝶,龙,还有知了,我最喜欢的就是黑色石头上的两只小蟋蟀,其中一只小蟋蟀瞪着对方,好像在说:“来呀!我才不怕你呢!”所有的小动物都那么的栩栩如生。路人见了,忍不住称赞:“这才是真正的手艺!”
其实,安昌古镇卖的最多的就是酱货了。有酱香肠、酱鸭子,酱鹌鹑……爸爸妈妈说古香古色的古镇勾起了许多他们童年的回忆,而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篇六:安昌酱香年】
除夕的白天,我与爸爸妈妈去了绍兴安昌寻找年俗传统文化。在这里,我寻到了年味。古镇依水而建,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沿着小河,踏着青青石板路,我时不时地看见有人在门前杀鸡宰鸭,洗菜洗鱼,大家都早早地准备这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了。
还有许多店铺门前都密密麻麻地挂着腊肠、酱鸭、酱鹌鹑、鱼干……整个小楼都被这些酱制品包围了,那场面真壮观!人在老远就能闻到这些酱制品的香味。这里的狗也特别多,而且特别友善,他们在街上溜达,我想他们是自由、幸福的。这时,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船老大在这么好的天气当然也不能闲着,他们大声吆喝着:“来!15元3人乘船了啊!”路边的游客纷纷走向那些小木舟,都想乘一乘乌蓬船。
再往前走,我看见一对六旬老人在卖各种糖和糕点,我们停下来挑选。这时,那位老公公用一根木棒挑起一大团金黄色的麦芽糖,挂在一个木头制成的钩子上。然后,双手握住木棍两头,用力往后拉,麦芽糖被拉长了。他将糖绕一圈挂回钩中,再手握木棍,双腿迈开呈弓步,人往后倾,用力一拉,麦芽糖又变长了一点。就这样,一拉一扯一绕,重复着之前的动作,有点像划船,有点像做拉面。麦芽糖在老公公的手中像变魔术般,竟然从之前的透明金黄色变成了洁白如雪的白色,而且感觉这糖的份量也越来越多。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被老公公娴熟的手艺所吸引,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老公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丝毫不怯场,依旧从容自若地“扯白糖”。终于好了,老公公费力地将木棍从极有黏性的糖中取出,然后快速地塞进棉袋里。“它怕冷”,老公公一边给我们解释,一边麻利地扯出一块糖,拉长搓成细棍状,“咔嚓咔嚓”剪断,再用剪刀把它剪成小块,明显地看到越到后面越难剪,糖变硬了。“吃!”他面带微笑地说,拿了几块分给大家。老公公真热情!这项手艺叫“扯白糖”,今天我算是大饱眼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