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机器“人”】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人类创造了智能科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还有“机器人”。当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科技的进步;而当我们人类像机器人一样去思考生活的话,则表明人类社会正在面临危机。
像机器人一样思考会失去个性思维的价值。个性思维即是一个人特有的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模式。我们在面对任何问题时,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实际,从而对问题首先产生一个自己的想法,继而再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个性化思维的价值所在,"我们拥有,我们独有"。而如果你想机器人那样去思考问题,那么也就是别人给你一套"程序"你就永远在这个思维定式里,跳脱不出来,从而失去了我们作为人类应有的思维色彩。
像机器人一样去感知世界会失去同情心。感知世界即是"生活"。每每在上下班,上下学这样的高峰期,我们所见之人大多都是在上班上学,这样的固定模式中如机器人般生活的。再仔细观察他们,眼里竟失了几分温暖,多的是冷漠如同机器人般,没有感情色彩。在人们想着一天的工作,要接待的客户,要考的考试时,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因为我们一味"沉浸"在忙碌当中。就用最普通的例子来讲,人们往往因个人情绪或是疲劳,而失去给需要位置的乘客让位的想法。他们对外界的漠然,俨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相反地,一些能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感知世界的人,他们的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在路边听小提琴、吉他等卖艺人的演奏,给他们掌声,这不仅是对自己"机器人"生活的一次暂停,更是对个人生活添上的一笔彩。
像机器人一样则会失去价值观。正常来说,价值观普遍是由思维与生活交织后形成的。而当你像机器人一样失去了思维色彩和生活色彩,那不仅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阻碍,他的"人性"色彩也在一点点地消退。通过个人思维与生活经历,才能使我们人性拥有属于它的色彩,我们的思维才能更个性化,思维容量才会更大,生活才会更加温暖,人心才会更具同情心。
作为人类要时刻记住: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是创造智能机器的"人"。我们拥有思维色彩、生活色彩,更拥有人性色彩;作为人类应当拥有感知世界,创造未来的能力;作为人类,我们应当为自己拥有"人性"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