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墨影的作文

【篇一:诗香六一】

六一,是快乐的,六一,是幸福的,六一,是充满诗香的。

在阳光高照的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大型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有变化多端的魔术,有梦幻生动的歌舞剧,还有古香古色的诗朗诵,我最喜欢的是诗朗诵——《梅兰竹菊》。

瞧,台上的小演员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数,他们扮演的梅、兰、竹、菊四副经典优雅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舞台左边,站着的是梅花,展现了梅不退缩的精神,向着“时时早,事事早”的目标前行。中间的是兰,看,他们有的蹲着,有的半蹲着,还有的站着。优美的姿势,有着兰花的淡雅,幽静,高尚而芬芳,婉如一缕缕的清香扑面而来。紧接着的是竹,只见演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形,挺拔庄严,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散发出竹的刚强,竹的坚韧,还有那节节高的气势。最后,映入眼帘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菊,傲霜怒放,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听着小演员们有腔有调,有气势,有情感的朗诵,我也融入其中,仿佛进入了诗的海洋。

默默中,我记起,诗人们对梅兰竹菊的赞扬。《卜算子·咏梅》,赞颂了梅的美貌。《早》,告诉了我们,要有梅花一样的精神,时时早,事事早。《蘸香墨影,一纸兰花开》写出兰的幽艳和婉约的美。《兰》,写出兰的品格。《竹》,表现了竹的刚强和勇敢。《春日山中竹》“唯有竹子,能于春天争风。”《菊》,菊的傲霜,菊的本性,菊的一副君子气概。是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处处洋溢着,梅、兰、竹、菊的毅力,有着四君子的形象,流露着梅兰竹菊的气节。

经典古韵的六一,是芬芳的,是灿烂的,让我们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我们的童年充满诗香。

【篇二:留存美好】

青石黛瓦,在古老的乌镇中流淌,成了幽幽小径。石上,裂纹层层,是历史的辙印;瓦上,斑斑点点,是历史的眼波。它们共同留住了这个古老的美好。——染布

柳风拂面不觉寒。我信步走在青石黛瓦上,心中浙感安宁,没有往日喧闹,镇中湖,明镜似的,映不出高楼大厦,只有这一镇的古色吉香。

信步镇中偶相遇,淡淡的墨香,在空中弥漫,缥缈的令人捉摸不透。我一惊,急走两步,转入弄闹,像是什么在暗自牵引。一驻足,一转身,一抬眼,灵犀一线牵,顿时,这种美好,留存在了心间。

一步逢缘尽相识,这是一家店,甚是平谈无奇,唯一与其他不一样的,就是没有招牌,只有淡淡浓浓几笔蓝墨挥散,似那北大未名湖般神秘。推门,风铃轻响,迈过门槛,便是蓝白墨染的世界。

堂中有几副染好的布,却并无个人影,稳步轻移,只怕打破了这层静谧,望布,只一眼,那蓝白勾勒,墨影层层,似岸边细细波涛,叠叠层层,又分别有那起起依伏,浓者如星辰大海,淡者似那天边云卷云舒。半响,方回过神来,才感到身后有人。转身,回首。来人着了一身墨白袍,长发及腰,眉间夹着一丝忧,但又像是留存着美好般,一双眼波,亦是有那星辰大海。他淡然一笑,转身去了后院,木木的,本无意随着的我,双脚不由自主的紧跟上了他的足迹。

庭院深深续前缘,天渐晚,渐凉,可我心火热不息。他推门,迈入,步覆间,像不食烟人气。我亦随,探入似三生缘未灭。

冲天高架映入眼帘,架上蓝白布令人惊叹,几丈白绫飞天,乱墨尽扑其身上,重者,似惊涛拍岸,淡者,如那云中星点之天,布上印着从蓝天到大海的颜色。

缘未尽,乌镇留存住了这千年美好。这淡淡墨,蓝白布,亦化作美好,留存在心间。

乌镇留存染布之美好!

【篇三:走在书圣故里】

来到书圣故里,看到这个新旧交杂的地方,心里的那根弦仿佛被触动了一下,久久未能平复。

一代书圣王羲之,不仅仅是书法家,还是当时的军事家。于越地百姓而言,王羲之堪称一代天骄,在这一片土地上,他的故事千古流传,数不胜数,那么多地方因他而出名,无论是帮助老奶奶题扇的题扇桥,还是因他早晚练字洗笔的墨池,如今走来,无一不令人感到惊艳。

曾有个故事——有人找了一块木板,想请王羲之题字,当王羲之一笔挥就,这人前去取木刻字时,发现羲之的笔力已是入木三分。

王羲之笔力雄厚,由此可见一斑。我想,这归功于他日日苦练,正因如此,每日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墨宝一出,举世皆惊,许多人为了一副字争得头破血流,一代英主李世民与《兰亭序》真迹长眠于地下的历史记载,更是让羲之书法名震古今。

走在书圣故里,四处可闻淡淡的墨香,让人依稀看到墨影中的少年羲之洗砚的模样。无数个朝夕,无数次洗砚,看来,羲之走的,正是无数成功人士共同选择的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啊!

大凡天下成功之士,谁不是在年少时放弃了美好的无忧无虑,在用功地读书?譬如现代的鲁迅,譬如三国的吕蒙,譬如为了学习而抄书的相声演员,以及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走在书圣故里,触摸着质朴的梁柱,回味着千年前的故事,我想,这个地方的主人,就是我最好的榜样。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多少年来,书圣故里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我相信前来观光的人们,不仅是出于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钦佩,更吸引人的是他那种刻苦钻研、勤奋苦练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发扬这种精神,一起为了造就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加油!

【篇四:浸染墨香】

大多人喜欢晴天,我却偏爱雨天。隔着窗,看天幕雨帘在跳跃,入耳的是如喁喁低语、又似浅浅吟唱的雨声。捧一本书坐在窗前,沉浸其中,书中的淡淡墨香萦绕在身旁,任我“清风明月”,抑或“侠骨柔肠”,人生之惬意莫过于此!

在这样的时光里,我认识了李清照笔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颗纯洁的少女之心一览无余!“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相思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我体会到了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之愁。是李清照,让我学会思考,让内心更充盈!

我也喜欢在清新的早晨,慵懒地微眯双眼,就着那晨光阅读。在那样的情境中,我结识了曹雪芹,认识了《红楼梦》。在他的笔下,奇俗并存,行为偏僻性乖张的贾宝玉,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林黛玉,虽具才情却为人圆滑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薛宝钗。曹雪芹对他们的刻画,不避讳,不遮掩,使一个个在那样特殊环境中成长的人物那么与众不同、血肉丰满,让人常读常新,次次有悟!

也在那一片晨曦中,认识田维,和她的《花田半亩》,在她最美丽的大三时光结束之时,病魔同时也结束了她花一般的生命。一个走在死亡边缘的人却用如此清新淡雅的文笔写下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惧死亡,直面苦难人生,在最亮丽的青春年华逝去前,留下了那么一抹绚丽。田维和她的《花田半亩》,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更有了淡然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的坦然!

在那寂静的晚上,月光如水,轻风吹起,我托着一杯散发淡淡清香的茶,映着灯光,品读了曹文轩、鲁迅、高尔基、莎士比亚的作品,与他们进行灵魂碰撞。

腹有书香气自华, 心里那一道道挥之不去的淡淡墨影,散发着阵阵墨香,浸润着我的人生……

热门推荐
1肯德基探秘之旅
2这样的人让我感动
3这件事让我懂得了爱
4做家务作文
5我挚爱的家乡
6有一种爱叫放手
7留在心底的风景
8小金鱼
9《青铜葵花》读后感
10缩写《草船借箭》
11讨厌的邻居女孩
12八年级作文
13生活因你而温暖
14妈妈我爱你
15参观消防大队感悟
16在感恩中邂逅青春
17参观盐田垃圾处理场
18雨天暖心一幕
19快乐的联欢会
20三年级作文猜猜他是谁
21当家风波(上)“大盗来了”
22可爱的小兔子
23小雏菊
24遇见另一个自己
25第一次走夜路
26阅读,让我快乐
27我的外教老师
28我眼中的世界
29关于税收
30珍惜生命之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