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同乡人的作文

【篇一:致父母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母:

你们好!

很少与你们沟通关于未来的事,你们偶尔问过,我也是含糊其辞,这事也不了了之。这次机会畅谈一番,也让你们心里有个底。

我想寻找远方的诗与田野,我想领略东北以外的群壑之美,我想俯瞰浩浩荡荡的长江,我也想仰望荡胸生层云的泰山,我更想走上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总之,我会飞向远方。

你们莫要觉得寒心,辛苦哺育十多余年的女儿,竟如此绝情抛弃父母,踏上远方的征程,但我想你们会支持我的吧!

人的一生往往有几处关键的时刻,往往是在人年轻的时候。

苏轼说过:“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所以趁我年轻,我想闯荡,哪怕没有你们为我制造的舒适区,哪怕没有同乡人在旁的深切问候,哪怕没有故乡带给我的安慰,哪怕我在异乡露宿街头,我也定当全力以赴,何况胶柱鼓瑟,故步自封才是真正的可怕。

读书让我懂得,我们眼光不应仅局限于眼前的几处青山,几栋高楼。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塑造的孙少平令我深为震撼,我不知道用何种语言去描摹我对他的崇拜与理解,他搬过棱角分明的石头,后背被磨得伤痕累累,他当过矿工,即使目睹了师傅惨死况下的情景,她仍然没有退缩,他明明可以放弃眼前的危险回到家乡与其兄长共建砖窑,与其父母其乐融融,可是他没有,困苦的日子里他乐此不疲地读保尔·柯察金翻《参考消息》。

走向远方不仅是为了领略异乡的人文风情,而是开拓视野,听最长的歌,望最广的海。

浪子终有回头时,国家出台的振兴东北政策鼓舞人心。倘若有必要,我定当归来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父母啊,暂且忍受分离的落寞,你们的支持是我砥砺前行的动力,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正值青春年华,愿我经历一番归来仍少年。

你们的女儿。

2019年x月x日。

【篇二:背影也有温度】

秭归绿意染,遍地繁荫。蓦然回眸时那个暗红的背影,点染了那个夏日的姹紫嫣红。

嫱儿姑娘锦衣玉食,住在宫院深处,深到连最亲的家人也联系不得,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罢了。只因无钱给那个贪婪的画工,倾国倾城又怎样?一张署名毛氏略有破绽的画,就决定了她三个月以来的风尘仆仆,换来的将是一场噩梦。

年华是花样的,但再花样的年华也经不起岁月的斧凿,一颗炽热的心也同样会被磨得没有了温度。

无助,无语,无奈。

树木于渐暖的春光中抽出了细嫩的枝芽,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在地上形成一个个闪闪烁烁的小光斑,脑海里突然浮现了那位同乡人,那位因“世人皆醉我独醒”而披发行吟泽畔的同乡人,那位有着“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伟大理想的同乡人,那位最终魂归汨罗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她觉得自己似乎正在靠近一个伟大的灵魂……

汉恩自浅,似有一股激流冲开了她的心扉,她不想枯坐于铜镜前看着自己绝世容颜渐渐老去,最终化作一堆白骨,当下无人问冿,后世无人提及。红唇轻弯,勾起一抹倾绝众生的微笑。她心中升起了一轮明月——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决定。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举手投足间又是那么的精致,在三千佳丽中尤为出众,当然博得呼韩邪单于祖先的青睐,更别说呼韩本人了。于是,和亲出塞,尘埃落定。

长安的夏天不再明媚,繁花也为此凋谢,飞过头顶的孤雁被时间永远定格,还有那声划破长空让草木含悲的啼鸣!

一首《出塞曲》缓缓流淌在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征途上,大漠一片荒凉。时至黄昏,落日悲伤地划过这片土地,什么都没留下,只有那个暗红的背影,在风中显得从容而坚定。一去心知更不归,她带着理想和使命,将悲情演绎成了历史佳话,为浩瀚的历史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中原带来了长达六十年之久的和平。

红尘滚滚,繁华落尽,王昭君,大漠中那个暗红的背影,温暖了人心,也照亮了史册。

【篇三:南极与北极】

我们知道每一个磁体都有两极——南极与北极。南极与北极它们总是互相吸引着。而我也总觉得有什么在吸引我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总是使人愁。眼看着同乡的人同我挥手远去,回家与亲人团聚。剩下我孤零零的,王维真是天下离亲人的知己:“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不在身边,我是多么孤独,心中暗暗抱怨,为何我就不能去亲人身边。老天真不公平,每年365天,我与父母相见的日子还不到一个零头啊!他们长年在外打工,而我就长年住校。

想起那几天同乡人争先恐后的回家。看他们得意洋洋。我心中就有些愤怒。有什么好高兴的。不就是可以回家吧!我都不愿意回去。心中却暗哭!是真的不愿意回去吗?是回家也是一个人独守空屋吧。还去三十二元的路费。那可是父母辛辛苦苦不知耗费了多少体力挣来的,我才不浪费呢!听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拜拜!”不容置疑的我只能扫兴而归。

抱怨有何用呢?只会使心情更差而已,不知上网聊天。不但可以增加友谊,而且心情也会更好,我何乐而不为呢?聊天心情好了许多,咳嗽却聊不走那思亲之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望着窗外源源不断的雨水飘飘洒洒!悲愁!有种想哭的感觉,仰起头努力的不让泪水流出。梦好想的都悲了!愁了!泪水流淌了!梦苦了!

第二天清晨,爬起来仰望天空。晴空万里、清澈如洗。安然——

那熟悉的绚丽响起,是那首我最喜爱的《明天会更好》。我总坚信,它会给我带来希望和快乐,可是谁在这个时候会给我打电话呢?

不慌不忙,无精打采的拿出破旧的手机。看了一眼,顿时就来精神。嘿嘿!是妈妈。记得那次通话。我竟然由悲转喜。妈妈说我独自在学校肯定很想她,所以她和爸爸要回家,陪我度过一个快乐的五一。记得那天入睡嘴角都是上扬的,梦好像都喜了!乐了!微笑了!梦甜了!

有妈妈爱着我!母亲节我怎么不亲口说一句“妈妈!母亲节快乐!”希望所有的孩子对你亲爱的妈妈在母亲那天13点14分时对你的妈妈说一句“妈妈!母亲节快乐!”

我明白了吸引着我的是妈妈!妈妈,如果我是南极,你就是那一直吸引着我的北极!

【篇四:小学:我的妈妈】

世界上最值得我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也是我最喜欢的人之一.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买菜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同乡人,她一个年纪尚大,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老婆婆一个人虚弱地走在公路上,这时,妈妈看见了,她上下仔细看了看,喉结上下动了动,眼睛又眨了几下,根本就没有注意我,只是全神贯注的看着老婆婆,然后,妈妈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对那位脸上布满了斑点和皱纹的老婆婆说:"您这是怎么了?"老婆婆看了妈妈一眼,用脆弱地声音说:"我只不过头晕和肚子疼罢了.你不用管了."我看到她那副模样就讨厌,可是乐于助人的妈妈不但不讨厌.还十分温柔的对她说:"您看您都疼成这样了,我还是送您去附近那个小诊所吧!"于是,妈妈便坚持扶着老婆婆去了那个小诊所看病.看完后,妈妈还坚持帮老婆婆付医药费,可老婆婆不肯,它们俩人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让细心的妈妈付了钱.

这时,我就叫妈妈走了,可妈妈居然还要护送婆婆回家.我没有办法阻挡,只好与妈妈护送婆婆回家.

我和妈妈在回家上显得很开心.妈妈还不断露出她平时那和蔼可亲的笑,但一次笑比任何一次都要美.但妈妈的心灵更美.

经过了这件事,使我更加尊敬我的妈妈.更加喜欢我的妈妈.因为,她乐于助人.

啊!妈妈,我永远喜欢你.

【篇五: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着,逐渐变得零碎、片面。

诚然,我们的生活在科技的帮助下逐渐发生了改善。马车被汽车替代,飞书由手机接替。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我们生活节奏的变化。我们逐渐依赖起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事物终究是两面性的,在我们享受其好处的同时,它们也切割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可以说离不开手机的存在了,大多数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哪怕没有任何新消息,他也会选择将其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人们的思维已被电子产品所占据,每天期待的往往是如何在某个游戏中变得更强,或者是哪部电视剧又更新了,而对于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则渐渐消退。

碎片化的生活现象似乎越来越常见,而它造成的后果也开始初现端倪。在没有高科技的时代,人们的各种杂事、要事处理起来都十分不易,必须投之以高度的专注与热情。华罗庚曾在杂货铺里潜修数学,最终写出令清华大学教授都为之动容的论文。这不得不承认对生活的专注是多么的重要,假设当时的华罗庚若是忙于接待顾客,那如今的数学界必然会损失一个重要的元素。反观方仲永,年少时便展露峥嵘,写的诗闻名县乡,但随后被其父拉去拜访同乡人,耽误了学习,最终泯然于众人。如今这个时代的我们和仲永又有何差别?人们被各种新事物迷惑了双眼,早已看不清自己真正要做的事了。既然没有百分之一的投入,又怎能去奢望那百分之二的回报呢?人人都将自己的生活碎片化,把注意力分散到数不胜数的杂事小事上,对真正重要的大事要事却不放心上,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慢慢地荒废着自己的人生。

当然,事无绝对,也不能一味地否认碎片化的生活。当生活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后,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减小,在一个个切片生活模式中转换,可以有效地调节作息,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但这种方式终究还是有所局限,人们更应该把精力集中于一件事上。

碎片化的生活是当今社会的写照,人们不应再如是下去,应对自己无目标无追求的生活进行反思,将碎片化归整体。

热门推荐
1背影
2于细微处见丰富
3泰国之旅作文
4我是一个小书虫
5樱花
6活出自己的精彩
7家乡的长白山
8美丽的象山
9歌声中的苦与乐
10东海明珠鼓浪屿
11借书
12美丽的校园
13友谊最可贵
14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15河水变浊了
16我咋这么傻呢
17乐,在蓄力
18假如我是坏女孩
19特别的姿态
20我敬佩的一个人
21对一朵花微笑
22光耀梦想
23三泉湾之游
24《爱莲说》读后感
25暑假作文
26小实验
27以考验为题的作文
28阳光总在风雨后
29奇特的黄山
30我的小宠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