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糖糕】
今天的天气就如我的心情一样,晴空万里,十分舒畅。一大早便起了床,因为今天可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发生呀。那就是—去外婆家做糖糕。
糖糕呢,就是一种以面粉、白糖、红糖为材料制作的特色传统小吃,以现炸现吃最能体现其香甜可口,酥脆诱人的特点。刚出锅的糖糕呈椭圆体,形状立整。放置后容易变软变塌,表皮不再松脆,吃起来又有一番风味。做糖糕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糖糕模具。模具的样式也各式各样,小小的模具就让平凡的糖糕变得与众不同。
做糖糕的方法十分简单,首先将面粉放在一个大盆中,一边用筷子搅拌,一边淋入滚烫的沸水,边和面边加水和糖,揉面可是个技术活,面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要软硬适中,揉的时间越长,那糖糕咬起来就越有嚼劲。接着将糖糕模具拿出来,洗净并擦干,将面粉撒入模具中,摇晃几下,使面粉均匀涂抹在模具底部,再将多余的面粉倒出,把事先揉好的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团,放入模具中,用手压平,最后拿起模具在桌上一敲,映有花纹的糖糕便完成了。将做好的糖糕放入锅中蒸煮大约半小时即可食用。
刚刚出炉的糖糕软糯香甜,还可以炸糖糕,色泽金黄,外焦里嫩。表皮脆嫩,内层软乎乎的,甜香适口,受到人们的喜爱。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来做糖糕了,都说嫌麻烦。唉,真怕再也吃不到这么传统的美味哩。
【篇二:购物】
从放假以来,我和妈妈很少出去买东西。今天,妈妈说要去购物,我听见了飞快地跑进卧室里去准备。“好了!”我大声喊。妈妈说:“出发!”
我和妈妈来到了超市,购物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走出了超市。回到家里,我看一看都是买的什么:
刷牙的杯子:是一个椭圆体的,前面有一只穿着紫色的短裙和粉红色带桃红斑点的小白兔。小白兔身边有黄色、紫色、桃红色、粉红色的花,后面也有一只小白兔。杯子边上有一条带子,可以随时提起来,而且里面的空间足够让牙刷躺的非常舒服。还有盆子、书包、铅笔盒、钢丝球、果然多、笔记本……
反正买了很多东西,我今天真的很高兴!
【篇三:家乡的年味】
每次过年,我都会迫不及待的回到家乡,回家的感觉就如走入温泉一般,随着身体的一部分进入,温暖和湿润也在一寸寸的漫上心来,每年都吸引了无数游子。而最令人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那融融的年味。
冬至一过,大人们便忙碌了起来。贴对联,包饺子,大扫除,样样不会少,但在其中最隆重的,也是最出名的就是过年拜神祭祖的活动。在汕头潮南区,这还是非常重要的大众化的活动。具体的形式,就像鲁迅五猖会中所描写的那样——这是一条很长的队伍,领头的是几个壮汉,抬着三尊神像。神像不大,也就半个人高,表面接近古铜。色彩早已暗淡,想必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磨。接着便是许多画了脸谱,头戴面罩的人敲锣打鼓,叮叮当当,跳着各种奇怪的舞蹈,当时现场烧了很多香,在烟雾缭绕的氛围下,还怪吓人的。剩余的队伍由每个家庭中的一名男子组成。这条队伍犹如一条彩色的巨蟒,在楼房林立的城市里来回穿梭。在马路稀疏的汕头,这条巨蟒是最夺人眼球的,这也成为过年汕头特有的亮丽风景。
在我的家乡有着许多小吃,其中土豆糕就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选择的糕点。名字俗,可它的味道却不俗,顾名思义,它是把土豆煮熟打烂,和地瓜粉一起和成泥,加上蘑菇花生等配料,搅拌均匀,再把它们揉成椭圆体或圆体。还没完,还要放进在通风的地方晾一晚,之后才能将其切片,把双面煎至金黄就大功告成了。吃起来香脆可口,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旧历的新年越来越近,家乡的夜晚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人们的心并不漆黑。全家人聚在一堂,沏上一壶好茶,磕着瓜子,天高地阔地谈了起来。茶油黑而浓酽,喝了提神醒目。谁家孩子书读的好?老人的身体如何?这都是他们说不完的话题。随着第一声爆竹的响起,就如往水中扔了一个石子,浓浓年味也在人群中一波波荡漾开来。(妙极!)
寂静的夜空,偶尔会有一两声爆竹响彻云霄,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向人们悄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