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他是我的同学,我们给他一个很有趣的小名——“章鱼哥”。他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下长着一对小小的耳朵,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经常幽默搞怪,常若得我们哈哈大笑,他是我们班的“开心果”!
原来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打架,可是学校是不准打架的,我是安全督察委员也是他的朋友,我跟他说了好多次,他总不听。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玩,忽然发现那边打起架来了,我马上跑过去看,发现是我们班的“章鱼哥”等人在和四年级的一个大胖子闹得不可开交,我马上去制止,可他们不听,最后是一位老师来了才化解了这次危机,可我们班还是被扣了一分,四年级也被扣了一分,我很生气。后来我就跟“章鱼哥”说:“你既然是我的朋友,你就必须听我的,不要和同学闹事,不要玩危险游戏,不要为我们班抹黑。”他认真地点点头,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劝说,现在的章鱼哥变得很乖巧,很讲礼貌,学习成绩很不错,还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一个顽皮而又可爱的人——外号叫“章鱼哥”,真名叫章韬的人。
【篇二:小心“碎片”划伤你】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这是高尔基先生所说的一句名言。可是,在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大家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大家都很少再能有时间去干自己想要做的事,更别说抽出时间来读书了。“碎片化阅读”并不是什么凭空出世的词语,而是有根有据的。
当今社会上,人手都有一部手机,玩游戏,网购……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一个WiFi,几乎就能够走遍天下了。虽说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方便:休闲娱乐、送餐外卖,足不出户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但是现在,也只不过就是手机上无时无刻不跳出来一条什么千奇百怪的新闻或者广告,随时叫你是否“点击阅读”。随着屏幕一亮,匆匆翻阅一下,屏幕又一黑这种每天都无限死循环的动作,人们也就算“读”过书了,从不去深入品味、思考。
或许你们会知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这句名言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是你们可能连鲁迅的真名叫做“周树人”都不知道。前不久,刚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遍便顺口问了一个很爱在手机上看小说的叔叔:“叔叔,你知道鲁迅的真名叫什么吗?”本以为他知识渊博,不料,他却一脸茫然:“鲁迅?鲁迅不就是叫鲁迅吗?还有什么真名的说法?”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人们匆匆吃完早饭,匆匆浏览新闻,再匆匆地去工作;当他们晚上匆匆吃完晚饭,睡前又匆匆地刷个朋友圈……当我们的阅读被“撕”成了碎片,或许人们都已经忘了读书的快乐,人生当中也就只有“匆匆”二字了。
看吧,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你只是一知而半解,何不在奔往美好前程的路上停下来,读一读书呢?如果长期不去拿起一本书,放一杯茶在旁,使自己的思想在书海里畅游,那么就真的或许会“溺死在腐臭的泥潭了”。因为碎片化它正如其名,像破碎的玻璃,一不小心就会深深地划伤我们的思想,长期下来,伤痕累累。我们会过于依赖互联网的帮助,而忘记了思考的快乐。
“真读书”,就是要理解,要分析,把读到的东西放在自己脑子里。而不是像碎片化阅读一样粗粗看一遍就行了,从不去品味、思考。
愿大家都能尽量离开手机,减少碎片化的阅读,使自己能够“真读书”,让自己的“脑瓜子”更加“饱满”。因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篇三:我的绰号】
在班级里,我有个绰号,这个绰号的始作俑者是季成浩,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一个“炳”,他就叫我“牛肉饼”。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绰号的时候,顿时火冒三丈,像头犀牛一样追着他不放,要是我有棒子的话,我真想使劲往他头上敲几棒。我愤怒的双眼,死死地盯着他,而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满脸的笑容,这使我更不爽。
有天下午,他大声叫我一声:“牛肉饼,你好!”就在这一瞬间,全班都炸开了锅,都在讨论我的绰号,他们谈论得那么兴致勃勃,我觉得永远摆脱不了这个绰号了。
有一次我书法比赛得了第一名,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牛肉饼,没想到你还能得到书法比赛第一名。”这句话让我非常不舒服,我真想把她们一个个打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可是,我又不能那么做,因为我越生气,他们叫的越开心。
有天下午体育课,我得了跑步比赛第三名,可他们还是一句话:“牛肉饼,他竟然能得到跑步比赛第三名。”我急忙去找老师,对他说:“他们每天不叫我牛肉饼就不舒服,害的我满脑子都是牛肉饼,再这样下去我的真名就要和我的绰号换工作了。”听完,老师让全体同学对我说对不起。
可是,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依然会叫我的绰号,我想,过段时间,我的绰号就要代替我的真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