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燕尾的作文

【篇一:我的好伙伴】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我印象中第一个和我谈话的人就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他带我游历了那神奇而又有趣的昆虫王国。

那天,一缕阳光照在我脸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图书馆。在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图书中搜寻着同学们口中的《昆虫记》。买到这本书后我如获至宝,赶紧回家细细阅读。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为我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方式。这些小昆虫在我眼中就像人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那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生活,让我产生了无限想象。

因为这本书,我对生活中的各种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一有空,我就喜欢蹲在阳台上仔细观察那些昆虫。有时观察得腿酸脚麻,就换着姿势继续看,一点也不想放过每一只从我眼前经过的小虫子。一旦发现和书中有关的小昆虫,我就急忙拿来书对照。那种像发现宝藏一样的欣喜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这就是我喜欢的一本书,让我废寝忘食的一本书。它带给我一样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多看书、多仔细观察。

【篇二:我学会了书法创作】

午后,阳光透入窗子,洒在桌面上,留下点点光斑。桌旁的书法作品,是我写的,静静地躺在那,我看着它,心中有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因为这是我努力后的成果。清晰粗大的墨线,徐徐变得模糊不清,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写字的那天……

同样也是午后,卧室里,我拿着粗大的毛笔在宣纸上创作着书法作品,垃圾桶里已经被写错的宣纸填满。阳光透过窗帘,钻进房中,在宣纸上留下光影,随风而动,飘忽不定。当阳光徐徐变弱,我才看清刚写过的字,见那字横不像横,竖不像竖,结构怪异,歪七扭八,燕尾不正,点不似点。那外面的知了不住的啼鸣声,疲于奔命似地刺入耳膜,使我更加心烦意乱。我无情地把宣纸搓成一团,扔到地上。我趴在毛毡上,慢慢地,慢慢地闭上双眼。

周围的一切都黑暗了下来,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了下来,这时,一幅名家之作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绕着我的身子快速旋转,作品里的字全都飘浮了起来,每个字分解成一横一竖,一点一提,一撇一捺,顿时我的思路清晰了。

我睁开眼睛,铺好宣纸,提笔挥动起来,脑海中尽是平时临摹作品情景,每个笔画,每个细节,是如此的清晰,那是平日的辛苦与锻炼,才有了今日创作的底气。我完全精神了,我用力下笔,按提驶转,毛笔不疾不缓地在纸上划过,写出了焦浓淡清的墨迹。窗外阳光柔和,知了不叫了,这时屋里只有淡淡的墨香,回荡在鼻中。纸上一个个有模有样的字从笔下写出,我有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我努力,后来得到成功;我成功,是以前的努力。努力和成功是不可分开的,想成功就要努力,现在努力,后来就有成功!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终于,我学会了书法创作!

【篇三:观鸟】

鸟——像是和我有着不解之缘。这些林中的小精灵,就像我心中的一个个音符,时长欢快地跳跃在我的心头,时常静静地在我心上歌唱,时常又在我心间安逸的休息。

这次我来到了圆明园这个鸟类天堂,一行八人,一起探寻鸟类世界的奥秘。在此之前,我从没来过这里。所以,我特地查找了圆明园观鸟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鸟类特征。从中我得知,圆明园林子密,不光要注意看鸟儿,还要注意听鸟儿,有时看不见鸟儿,但能听到鸟叫,所以听和看一样重要。我从容自若地想:鸟类声音我很熟悉,一定没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入圆明园,想着今天一定能大丰收。然而,想象永远和现实差得很远。一进圆明园,我便抓了狂:园子里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有大妈们的广场舞音乐声,有孩子们的尖叫打闹声,还有讲解员们的讲解声。这还怎么让我听见鸟叫啊!我努力地隔绝这些声音,静下心来聆听鸟儿的歌唱,观看鸟的舞姿。我们这八个人简直和别人是两个世界,别人赏景听音乐,我们观鸟听鸟叫。一路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知识,比如黑天鹅不是本地鸟种,而是澳大利亚移民来的,燕尾的尾巴上有一把小剪刀……我心想老师的脑容量也太大了吧,懂这么多呀!

我们在园中“漫步”了三个小时,一路下来我们收获颇多。光是我的鸟种名录,就刷新了15次(也就是看到了15种以前从没见过的鸟种)。

这次圆明园观鸟记,我不但增加了认识的鸟种,还让我知道了不要轻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一行人中,总有一个比你更好的人。而你,只需要努力,再努力!

【篇四:观察中的发现——看赛龙舟】

星期六,我和爸爸去樱花公园看赛龙舟。到了那里,人已经很多,里三层、外三层,沿着江堤排成一条长龙。我们被挡在外面,什么也看不见。,爸爸说可不能再等下去,必须想个办法。

现场锣鼓喧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爸爸说跟我来吧,我们去另一个地方,那里有毒蛇出没,既能探险又可以看到龙舟。听到有蛇,我心里有些害怕。

我和爸爸离开人群,向相反的地方走去。穿过彩虹桥,我们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进去过的地方。这里大树成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有毒蛇,注意安全”。果真如此啊!我们捡了树枝当武器,向密林深处走去。

这里和公园不一样,路很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满地都是落叶。我和爸爸一边探险一边前进。不一会儿,我发现再次来到了江边。原来,我们是到了樱花公园对岸的燕尾州湿地,在这里看赛龙舟可真是一清二楚啊。燕尾州人很少,没有什么阻挡我们的视线。比赛开始了,我和爸爸很开心地观看了比赛。

当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及时寻找变通的办法。我通过观察今天看赛龙舟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

【篇五:风筝与线】

我想挣脱束缚,我想飞得更高,我想看得更远。可总有一根恼人的线拽着我不放。我想离开这,去到一片蔚蓝的天空,底下是青绿柔软的草地,云儿以我为伴,鸟儿以我为朋。这还不够——一片海,清澈如眼眸的海;一群鱼,活泼通人性的鱼。

我没能挣脱,我在幻想——没有风筝,我一定会更好!风筝天天针对我——风筝被风卷走时,我拼了命救了风筝,自己却已命悬一线。或许,没有风筝,我会过得更好——微风吹过我就打几个滚儿,细雨飘过我就冲个澡,花儿飘落沾点脂粉,满身香气的我可以向那些无名的小野花炫耀一番。

有一天,风筝和线真的分开了。

一片片乌云伴着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靠近……风筝想离开却无力动弹,线想躲避却软软地趴在了地上——现在,才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此时,它们紧紧相拥,风筝挡住了风,线支撑起了风筝的骨架。

雨后,彩虹出来了。邻家的男孩总是那么贪玩,不顾地面的湿滑往外跑。他惊奇地发现,在后院的角落里有一只破旧却花纹清晰、做工精美的风筝和一根结实纯白的线。

男孩的爸爸是有名的修理工。

傍晚,一只有着斑斓燕尾的风筝出现在了天边,萦绕着男孩悦耳动听的笑声。

线牵着风筝踏过美丽的河畔,风筝领着线观看多彩的夕阳;线牵着风筝走过挫折和坎坷,风筝领着线走向成功和幸福。

【篇六:春天里的发现】

春天,景色秀丽,犹如画家泼墨的画卷。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河里的冰渐渐融化了,一阵微风吹来,泛起阵阵涟漪。在这个鸟语花香、蜂喧蝶舞的春天,我决定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瞧!绿油油的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在新奇地张望着。一旁金灿灿的油菜花也绽放出最美的花,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沙滩。岸边的柳树挺得笔直笔直的,像一群站岗的卫兵。它那长长的“秀发”随风飘舞,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甩着大辫子似的,风伯伯来时它就跳起舞蹈。

小燕子穿着一身漂亮的燕尾服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时不时在天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时不时呢喃着,好像对着周围的小伙伴在说:“春天,春天,我回来啦!”

小朋友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袄,从屋子里跑出来,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玩耍。他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在放风筝,玩得可热闹啦!

春天,景色秀丽,犹如画家泼墨的画卷。我爱春天!

【篇七:宿新市徐公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今天天气甚好,鸟语花香,燕舞莺啼,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么好的天气,难道不可以去游玩吗?

说走就走,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动物园。我看见了许多小动物:小燕子用她的燕尾圈了一个圈,还不时“叽叽”叫着,仿佛在说:“你好!”机灵可爱的小猴,飞快地跑到树旁,抓着树皮,手臂一弯,一下子跳起老高,手抓住树枝,“呼呼呼”荡了几圈,接着尾巴抓住树,来了个“金钩倒挂”。大象那四个大脚像柱子似的,“咚咚“好像在打鼓。牛儿顶着两只大角走了过来,津津有味地吃草,不时叫几声。最后,许多动物都来了,金丝鸟、美洲狮、大老虎……大家各显其能,组成了一支“动物合唱队”。

时间不早了,累得筋疲力尽的我,决定在动物园边上的“徐家宾馆”里住一晚。那疏松的篱笆旁,是已经西斜的太阳,红彤彤,亮堂堂。夕阳的光照到小路上,小路蜿蜒地伸向远方。看那树上,那枝头的花已经飘落了,地上撒着花瓣,可上面的叶子呢?却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唉!何时才能乘凉!太阳落上了,那红彤彤一片也随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黑,宁静的黑……

第二天,阳光普照着大地,外面传来了“来呀”的声音,我出门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在跑着追蝶呢!其中一个,伸长头,往前一扑,没扑倒,反而摔了一跤;第二个,像守门员似的,左挡右挡,蝴蝶机灵地空翻了一下,飞进花丛里了。两个男孩瞪大了眼,仔细寻找蝴蝶,可它们眼睛都干了,也没找到。

看着它们,我不禁哈哈大笑,这是多么恬淡的生活场面!在我看来,就是一副美不胜收的山水生活画。

【篇八:海峡两岸亲情作文】

在爷爷的房间里,挂着张中国地图。小的时候,他常常坐在摇椅上,紧紧地盯着地图东南方向的一座岛屿。我知道爷爷又在想念姑婆了。

姑婆是爷爷的长姐,从小最疼爱爷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难得的好吃好喝的物件都要留给爷爷。60年前姑婆一家奔赴台中港,两天两夜,行程悲壮。而今,姑婆80多岁了,行动不便。去年暑假,为了宽慰姑婆的思乡之情,我们一家搭乘飞机,来到台湾探望老人家。80多岁的姑婆,满头银发。他俩一见面,便是紧紧地握住双手,老泪纵横。姑婆用生硬的家乡话说着:“阿弟,六十年了,六十年了,终于有老家的亲人来看我了……”一路上,爷爷奶奶关心地问起了姑婆这些年在台湾的生活。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的眼角有种进沙的感觉。

接下来半个月,姑婆家的小叔带我们游历了充满人文气息的台北市,风光秀美的阿里山和藏着动人传说的日月潭。每一处的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姑婆家所居住的小镇——“鹿港”。

小叔叔说这个小镇是当年泉州居民迁徙来台的最早落脚点,号称“小泉州”。是啊,红墙燕尾的古厝,熟悉的闽南话,卖着香火的小杂货店,香烟缭绕的妈祖庙还有香案前虔诚叩拜的老妇人……这一切都给了我一种“家乡”的感觉。姑婆还告诉我,台湾人也过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不论是春节舞龙舞狮,还是端午节吃粽子,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

虽然来的第一天就做好分别的心理准备,但那一刹还是泪眼婆娑。

“阿姐,好好照顾自己!”

“阿弟,有机会还要来看阿姐!”

姑婆长长的交待我已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的是,我们生活同宗,血脉相连,文化同根,我永远思念着在海峡对岸的姑婆。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浪花朵朵,就像爷爷和姑婆之间的浓浓思念一样连绵不绝。浪花终究会拥抱海岸,台湾何时回到大陆的怀抱呢?我们期待着真正的团圆。

热门推荐
1家人的爱
2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3种子运动会
4一杯纯净水
5一本书,一份情
6仿写三袋麦子
7太空漂流记
8诗词邂逅
9读懂父亲
10爱我的妈妈
11军训感悟
12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13我心中的桃花源
14走过四季
15我是一朵七色花
16我的理想
17小猪找朋友
18我的小传
19如果网络取代纸质报刊书籍
20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21春天里,我们播下奉献的种子
22第一粒扣子
23我的大哥
24寻找父母童年的美味
25学生作文
26长泰漂流乐无穷
27我好想让它回到身旁
28温暖的旅程
29美丽的白羽公园
30我最喜欢的动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