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如此意义重大的节日。活动怎能不隆重呢?
《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初五,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便将时日称为端午节。
每当端午节之日,我们一家人可高兴了,为什么?因为在那天可以看赛龙舟啊!《史记》记载,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们悲痛欲绝,为了不让鱼吃掉他的躯体,于是借划龙舟时的水波来驱逐鱼群,赛龙舟便被渐渐流传下来。我们全家在这一天一大早就起身,往西枝江边赶,到了那儿早已是人山人海。赛龙舟也快开始了。我们赶快找了个位置站好,等待比赛开始。一阵尖锐的口哨声响起,江面上蓄势待发的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那雄浑的鼓声。整齐的水波,统一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协调,不一会儿,龙舟陆续到达了终点,江边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在我们这儿,不少人家还会在这天烧艾条。中午时分将艾条放在家门口阳台厨房点燃。以辟邪驱虫。
端午节当然也有自己专属的食物,那就是粽子。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食粽呢?传说屈原死后百姓们去捞屈大夫的尸体却没捞着。一位渔夫急中生智,往江里投入鸡蛋米团肉等食物,说龙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尸体了。老百姓纷纷效仿,于是慢慢发展成了用叶子包的粽子。我们家在端午节这天餐桌前必摆上一盆粽子。边吃边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端午节,这是个伟大的纪念日,活动还远远不止这些,重要的是在这一天,能了解这么多中国传统的习俗文化,真可谓是既清闲又热闹啊!
【篇二:有你真的很幸福】
幸福是吃好的喝好的,幸福是穿好的,幸福是……都不是。我觉得幸福就是妈妈对我的爱!
记得两三岁时的夏天,我身上不知怎么回事,到处长痘痘,一到炎热的夏天就痒痛难止一痒我就使劲挠,最后挠出血都还想挠。妈妈见了,也不知道为何。带我去看医生,却怎么也治不好。每到夜晚我睡着了还在挠痘痘,您无可奈何,拉着我的小手让我别挠。您总是用冰敷痘痘的周围。抹药或者吹吹气。您总是怕我把痘痘挠出血,不眠不休,三更半夜背着我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轻轻地摇晃着我以减少痒痛也让我快点入睡。
每快到端午,您总是提前做好准备,天还未亮您便出去找草药熬水来给我洗澡。您慈祥的摸着我的头说:洗了就不痒不疼了。真的吗?我天真无邪地望着妈妈。妈妈眼里含着泪花的眼睛迅速眨了两下。微笑地说道:真的。
夏季一眨眼便来了我有长起了痘痘,我急得哇哇大哭,手不之所措便使劲挠起来。我一个劲地喊痒喊疼。妈妈抱着我,一边安慰我,一边为我抹药。擦了药不是太痒了……
妈妈为了让我快点好,在炎热的夏天,顶烈日为我寻药。峭壁上白色的粉末,各种药膏,草药熬水……各种方法都试了就是不管用,您急得愁眉苦脸,整日红着双眼,眼下的黑眼圈和疲惫的身躯都是为我。
有一次,妈妈在一位老中医那里得到一种叫艾条的药用来熏痘痘效果不错,妈妈一见我长痘痘就给我熏。我特别怕艾条,每天熏的时候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和我一样。但是她总是安慰我……
直到十岁,痘痘才没有长,可能是因为妈妈把痘痘感化了吧,也可能是因为我的抵抗力强了吧。那一年我没有长痘痘了,我高兴地一跳三尺高,妈妈甚至比我还高兴。
啊!九个夏日,都是妈妈您不离不弃,陪伴着我。你带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篇三:身边的好老师】
在我成长的道路中,有许许多多好老师一直陪伴着我长大,陈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一一陈果老师。
陈老师,她不胖不瘦,很高,有一双可以捕捉同学们闪光点的眼睛,她还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上课上得生动有趣。
上课了,陈老师走了进来,起立、坐下。老师通常会跟我们聊一下,老师聊的都是一些怎样做人的知识,就开始正式上课,陈老师刚开始讲课都是从课题讲的,问我们从课题看出了什么,然后又问我们一些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有些同学会趁这时间说小话,这时,陈老师会用严厉的眼神看他,好像在说:“不要讲小话!”那个同学看见了就马上读书。读完后老师让我们回答刚才问的问题。老师跟我们朗读时会读得抑扬顿挫,有时会让我们闭上眼晴想象画面。
陈老师虽然对我们的学习很严,但是她也很关心我们的身体。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发生了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是一个同学带来的,陈老师看见他贴了个膏药,就走过去问,原来他得了腮腺炎,为了不落下功课就来学校上课,陈老师就叫他回去休养一段时间。后来班上连续出得腮腺炎的,陈老师就让他们回去休息,走后又点上艾条消毒,腮腺炎病毒终于被控制了。
这就是我身边的好老师一一陈老师!